“Take a word such as bread, or war; take a word such as chair, or bed or Heaven. Behind every word is a whole world.” —Heinrich Böll
https://buff.ly/3uSQtTW
“The purpose of literature is to turn blood into ink.”
By T. S. Eliot
Meaning of the quote : It means that the purpose of literature (writers) is to capture life (metaphor=blood) in printed words (in
詩就是傾聽 ◎Julia Fiedorczuk
甘德的〈晨歌〉是這樣寫的:「你能聽到黎明的臨近,聽到柔和的光線,/如何用指尖吸吮臥室的牆壁,/克制
什麼?恢復?你是否聽到那些聲音,如果你可以稱之為
聲音的話,是蚱蜢在花園裡翻找的聲音,然後是你
旁邊床上傳來的低沉、沉悶、沙啞、被夜色籠罩的聲音
,它慢慢地、彷彿即時地、/正在告訴你一個夢,現在,你能聽到中斷這個故事的聲音嗎?如果你可以稱它為缺席的聲音/近距離地直接對你說話,我知道你一定
感受到了內心深處的低聲振動。你的骨頭/因為你不是被剛剛被賦予生命的那一刻所吸引嗎?」
這是我有幸翻譯的第二本書,也是詩人悼念妻子C. D. Wright的作品。這本書出版後,一位評論家寫道,甘德成功地利用哀悼作為認識工具。個人的苦難成為詩人觀察危機世界的銳利鏡頭。這樣的視覺敏銳度在詩意上是無價的,而且從長遠來看也是無法忍受的——就像任何邊緣體驗一樣。不僅僅關於對妻子的哀悼,也哀悼毀棄的景觀或滅絕的動植物物種。
這本書借鑒了孟加拉桑格姆詩歌傳統和英美現代主義,展示了人類親密關係(包括色情親密關係)與地衣生態之間的類比。五行或十行akam或puram主題,遵照4-4-3-4音尺。在書的開篇,作者提醒說,地衣是真菌與藻類或藍藻共生聯繫的結果,這種聯繫導致所有成分的「根本轉變」。他們永遠不會回到原來的狀態。同樣,人類戀人,即使在一段愛情關係結束之後,也將不再像以前一樣。
晨歌這個詩體原意是「在王宮的早晨招待會或觀眾中表演的歌曲」。確實是凌晨,天剛亮。是的,你可以聽到這首歌,但唱這首歌的人不是詩人。它更像是不同聲音的合唱團。您可以聽到「牧鳥」(屬於雀形目鳥類)在花園裡翻找的聲音,還可以透過感官的聯覺連結看到光線。光線被吸入臥室的牆壁,就像樹棲壁虎一樣,它們的爪子非常有抓力。因此,這首詩的第一行和整捲都引發了一種涉及聽覺、視覺和觸覺的體驗。詩人與世界親密接觸的道路是透過感官引導的。
我們還可以聽到缺席的聲音:已經失去的和將要失去的。這是當已故的親人回來時,提醒你「就在你被賦予的生命之後」的那一刻,它終究會到來。你可以聽到沉默,這也要歸功於詩中引入的停頓。韻律是透過分隔各個短語的符號[·] 來組織的,因此這些短語(而不是行)成為建構這首詩的基本「意義和聲音的整體」(波蘭詩評家Briana Boyda的說法)。沉默很重要。
「詩歌事實上什麼也沒說」,又或者「詩歌會傾聽」,人身處在世界之中。
#Podcast【因為不想洗碗所以吃泡麵!一首詩、一場實驗、一部紀錄片,導演許鞍華真實又可愛的日常抵抗】
#本集彩蛋 聽導演雙聲道讀詩❤️
如果你的人生走到了76歲,你還想做什麼嗎?拍攝《女人四十》、《桃姐》、《黃金時代》、《明月幾時有》等近30部劇情片的香港導演許鞍華在76歲那一年,完成一個她熱愛且等待多年的題材:詩。
紀錄片《詩》的主角是香港詩人,但鏡頭裡並沒有風花雪月或悲秋傷春,而是充滿入世的生活感——詩人也是一般人,要剪鼻毛、會打蟑螂、上茶餐廳,努力賺錢養家餬口。
這集,除了談《詩》創作本身,許鞍華也談自己年幼時與文學的初識,更毫無遮掩地坦率陳述一個大導演超真實的日常困擾,包括洗衣多久洗一次﹑為什麼有打掃還是髒,一個好吃客又如何在健康與嘴饞間「討價還價」,甚至為了不想洗碗只吃泡麵……詩也好、電影也罷,作為創作者,原來是這樣抵抗又擁抱生活。
📍Podcast收聽連結(記得訂閱,可以更早收到更新!):https://pse.is/5rqlgd
👉追蹤《報導者Podcast》IG:twreporter_podcast
👉贊助《報導者》:https://pse.is/5953d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