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一字一世界 .to turn blood into ink. 報導者。傾聽。許鞍華《詩》ℰ𝓁𝑒𝑔𝒾𝑒𝓈 ​ ​ 看了黃燦然、廖偉棠部分

 


“Take a word such as bread, or war; take a word such as chair, or bed or Heaven. Behind every word is a whole world.” —Heinrich Böll

https://buff.ly/3uSQtTW


“The purpose of literature is to turn blood into ink.” 

By T. S. Eliot


Meaning of the quote : It means that the purpose of literature (writers) is to capture life (metaphor=blood) in printed words (in

詩就是傾聽  ◎Julia Fiedorczuk 


甘德的〈晨歌〉是這樣寫的:「你能聽到黎明的臨近,聽到柔和的光線,/如何用指尖吸吮臥室的牆壁,/克制

什麼?恢復?你是否聽到那些聲音,如果你可以稱之為

聲音的話,是蚱蜢在花園裡翻找的聲音,然後是你

旁邊床上傳來的低沉、沉悶、沙啞、被夜色籠罩的聲音

,它慢慢地、彷彿即時地、/正在告訴你一個夢,現在,你能聽到中斷這個故事的聲音嗎?如果你可以稱它為缺席的聲音/近距離地直接對你說話,我知道你一定

感受到了內心深處的低聲振動。你的骨頭/因為你不是被剛剛被賦予生命的那一刻所吸引嗎?」


這是我有幸翻譯的第二本書,也是詩人悼念妻子C. D. Wright的作品。這本書出版後,一位評論家寫道,甘德成功地利用哀悼作為認識工具。個人的苦難成為詩人觀察危機世界的銳利鏡頭。這樣的視覺敏銳度在詩意上是無價的,而且從長遠來看也是無法忍受的——就像任何邊緣體驗一樣。不僅僅關於對妻子的哀悼,也哀悼毀棄的景觀或滅絕的動植物物種。


這本書借鑒了孟加拉桑格姆詩歌傳統和英美現代主義,展示了人類親密關係(包括色情親密關係)與地衣生態之間的類比。五行或十行akam或puram主題,遵照4-4-3-4音尺。在書的開篇,作者提醒說,地衣是真菌與藻類或藍藻共生聯繫的結果,這種聯繫導致所有成分的「根本轉變」。他們永遠不會回到原來的狀態。同樣,人類戀人,即使在一段愛情關係結束之後,也將不再像以前一樣。


晨歌這個詩體原意是「在王宮的早晨招待會或觀眾中表演的歌曲」。確實是凌晨,天剛亮。是的,你可以聽到這首歌,但唱這首歌的人不是詩人。它更像是不同聲音的合唱團。您可以聽到「牧鳥」(屬於雀形目鳥類)在花園裡翻找的聲音,還可以透過感官的聯覺連結看到光線。光線被吸入臥室的牆壁,就像樹棲壁虎一樣,它們的爪子非常有抓力。因此,這首詩的第一行和整捲都引發了一種涉及聽覺、視覺和觸覺的體驗。詩人與世界親密接觸的道路是透過感官引導的。


我們還可以聽到缺席的聲音:已經失去的和將要失去的。這是當已故的親人回來時,提醒你「就在你被賦予的生命之後」的那一刻,它終究會到來。你可以聽到沉默,這也要歸功於詩中引入的停頓。韻律是透過分隔各個短語的符號[·] 來組織的,因此這些短語(而不是行)成為建構這首詩的基本「意義和聲音的整體」(波蘭詩評家Briana Boyda的說法)。沉默很重要。


「詩歌事實上什麼也沒說」,又或者「詩歌會傾聽」,人身處在世界之中。

◤搶先版|金馬導演許鞍華:拍電影的人,是在一個時代夢想下一個時代◢ https://bit.ly/49chCz7
三屆金馬獎、六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許鞍華不僅是得獎紀錄保持人,2020年獲頒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金獅獎,也是今年柏林影展評審之一。
這位在國際影壇舉足輕重的香港導演,即使得獎無數,仍對創作充滿熱情。年過70後,終於能將攝影機轉向「詩」,這個影響她一生的主題,記下香港當代詩人的樣貌,也記下香港在政治社會等時代變遷下的流轉,入圍第6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詩是一種非常難以言傳的力量,詩人可能窮一生精力都傳遞不到的,其實電影也是。」
從小看Tom and Jerry,長大讀文學、讀電影,扎實的學院派訓練,回國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去拍大象搬木頭、猴子採椰子,加入香港TVB的獵奇節目《奇趣錄》,再漸漸投入戲劇創作,終於在1979年拍攝第一部電影《瘋劫》,一舉入圍四項金馬獎,從此擠身名導之列。
綜觀許鞍華作品,類型從社會案件、政治動盪、獵奇鬼魅、日常寫實都有,唯一不變的是她對香港的熱愛,以及小市民生活的觀察,如《女人四十》談職業婦女在家庭與工作中的掙扎;《千言萬語》談香港社會運動;《天水圍的日與夜》講小市民平平淡淡卻又溫柔地彼此照應;《桃姐》談長照、主僕情誼。
「我拍戲的時候,每一個我都是全力以赴的。」
入行50年,電影科技變遷實在太大,自嘲跟不上時代的許鞍華,也是經過幾番革命才能適應現在的拍攝方式,卻也感嘆以前拍戲比現在容易多了。
不過作為創作者,不設限、保持開放,不要被過去僵化的教育綁架,畢竟很多你以為不會發生的事情,都發生了,未來誰知道呢?
---
完整版專訪>> https://bit.ly/49chCz7

#Podcast【因為不想洗碗所以吃泡麵!一首詩、一場實驗、一部紀錄片,導演許鞍華真實又可愛的日常抵抗】


#本集彩蛋 聽導演雙聲道讀詩❤️


如果你的人生走到了76歲,你還想做什麼嗎?拍攝《女人四十》、《桃姐》、《黃金時代》、《明月幾時有》等近30部劇情片的香港導演許鞍華在76歲那一年,完成一個她熱愛且等待多年的題材:詩。


紀錄片《詩》的主角是香港詩人,但鏡頭裡並沒有風花雪月或悲秋傷春,而是充滿入世的生活感——詩人也是一般人,要剪鼻毛、會打蟑螂、上茶餐廳,努力賺錢養家餬口。


這集,除了談《詩》創作本身,許鞍華也談自己年幼時與文學的初識,更毫無遮掩地坦率陳述一個大導演超真實的日常困擾,包括洗衣多久洗一次﹑為什麼有打掃還是髒,一個好吃客又如何在健康與嘴饞間「討價還價」,甚至為了不想洗碗只吃泡麵……詩也好、電影也罷,作為創作者,原來是這樣抵抗又擁抱生活。


📍Podcast收聽連結(記得訂閱,可以更早收到更新!):https://pse.is/5rqlgd


👉追蹤《報導者Podcast》IG:twreporter_podcast

👉贊助《報導者》:https://pse.is/5953dg



📜《詩》ℰ𝓁𝑒𝑔𝒾𝑒𝓈 |#廖偉棠老師映後座談回顧
「曾經我以為我離開了香港,就像黃燦然一樣,說我再也不回去,或者說我一點也不留戀。但是我是 18 年離開香港到台灣的,但真的就是經歷了 19 年以後又是兩年的封鎖,我就發現我一定要找回我跟香港的鏈結,這部電影算是其中一個鏈結。」— #廖偉棠
在廖偉棠老師的映後座談裡,談到了許多關於他的詩之間獨特的「生活感」,而這些經歷與體會都是來自於他曾經在香港的「城市文化」。自從他搬到台灣之後,居住的林口就還無法讓他有這些感受,因為在台灣居住的時間仍不長,所以至今在台灣所寫的詩仍以歷史題材為主軸。
在主持人張士達和廖偉棠老師的對談下,從生活經驗、語言文化到這部電影的刪減片斷、無法被劇情化的內容,足足聊滿了 20 分鐘,會後廖偉棠老師也熱情的與觀眾互動、簽名與拍照!
-
📜《詩》ℰ𝓁𝑒𝑔𝒾𝑒𝓈 ​ ​ ▎ ​ 好 評 熱 映 中 ! ​ ▎
✦ 2023 香港國際電影節 開幕電影
✦ 2023 金馬獎 最佳紀錄長片 提名
✦ 2024 香港評論學會大獎 推薦電影
-
🎥 追蹤佳映IG ​ ▎ bit.ly/3u2Q236
🎥 加入LINE@ ​ ▎ bit.ly/3vFnjTc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