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0722 Feynman's Sum-Over-Histories Approach 路徑求和(或歷史求和) sum-over-paths (or sum-over-histories)







近年,我每天一場直播,常常約二十分鐘。
其實世界很豐富,這些只是小部分。
近日,發現應該對
台灣邱坤良教授,美國物理學家歐本海默一生“深入了解(不只因電影,幸虧吾友阿邦幾年前引導國)”



我們多對外國/人所知有限。以丹麥而言,我在三十年前才認識一位,相處半天,很訝異。
今年,哥本哈根是歐洲建築設計之都。其實,你也許有機會重溫天下以前對Absalon/Flying Tiger的介紹,就可知道人民的素質。
其政治之決策也是很好的,幾年前就棄絕使用華為通信設備。

Barbenheimer weekend is here! barbie和oppenheimer兩影片一起轟動世界的片名複合字,在紐約時報看過,還不知道那兒先使用的





一體成形的跑鞋,業界談了數十年了。各大公司每年推出近似的新科技。2024年波士頓馬拉松的冠軍,穿的是瑞士公司On的新產品……像iPhone,它們將該改變全世界的跑鞋和各類鞋的生產和販賣。

當兵時,去該寶地請回排上的兵……不知道鐵道線如此景色




大約2200年前,埃及亞歷山大的一位希臘圖書館員埃拉托色尼,憑藉“棍棒、眼睛、腳……以及對實驗的熱情”,測定了地球的周長,並由此觀察到了地球的曲率。卡爾·薩根,這位宇宙學家和人文主義者,正處於其巔峰時期。

About 2200 years ago, Eratosthenes, a Greek librarian in Alexandria, Egypt, determined the Earth's circumference – and in doing so observed the curvature of the Earth – using 'sticks, eyes, feet.... plus a zest for experiments'. Carl Sagan, cosmologist and humanist, at his finest.

弗里曼戴森在《擾亂宇宙》中談到費曼的「歷史求和」方法時說道:「迪克反駁了我的懷疑,他認為愛因斯坦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不再用具體的物理圖像思考,而是變成了一個方程式的操縱者。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愛因斯坦早年的偉大發現都基於直接的物理直覺。

----

Freeman Dyson on Feynman's Sum-Over-Histories Approach in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Dick fought back against my skepticism, arguing that Einstein had failed because he stopped thinking in concrete physical images and became a manipulator of equations. I had to admit that was true.


費曼路徑求和(或歷史求和)方法的基本想法如下:假設一個粒子可以透過無數條不同的路徑(可能是無限條)在 A 點和 B 點之間運動。每條路徑都有一定的機率。 2011 年 2 月 6 日 理查費曼的「路徑求和」方法是什麼…

The basic idea behind Feynman's sum-over-paths (or sum-over-histories) approach is as follows: Assume that a particle can travel between two points A and B by a - possibly infinite - number of different paths. Each one of these paths will have a certain probability associated with it.Feb 6, 2011


The great discoveries of Einstein's earlier years were all based on direct physical intuition. Einstein's later unified theories failed because they were only sets of equations without physical meaning. Dick's sum-over-histories theory was in the spirit of the young Einstein, not of the old Einstein. It was solidly rooted in physical reality."
鄭佩佩(1946~2024. 李安:心中永遠的武俠影后。鍾玲: 佩佩本人非常正派,重義氣,有俠気。紐約時報訃聞)。鄭佩佩 回首一笑 七十年。
讀胡金銓專輯 印刻(2022.12);胡金銓(英語:King Hu,1932年-1997年),鍾靈。名家訪談King Hu。鄭佩佩 回首一笑 七十年


這篇名文和其傳記,在台灣都可找到
隨波逐流與自力更生
昨天寫了三則批評李淳的文章,早上想起愛默生,美國的精英常常會引用愛默生的「Self-Reliance」文章,中文應該翻譯叫做「自力更生」,這是一篇鼓勵讀者信任自己直覺和個人信念的文章,即使這些信念與社會規範和期待相矛盾。愛默生認為,依賴他人的意見,會削弱個人的力量和創新性。
愛默生強調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擁有獨立的思考和創造力。他譴責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並認為這種壓力妨礙了人們的自我實現。
然後,愛默生討論了社會對個人自由的限制,他認為這種壓力使人們放棄自我,而選擇遵從社會規範。他強烈主張,人們應該拒絕這些外部壓力,並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信念和興趣。
愛默生強調了自力更生的價值,他鼓勵讀者不應該懼怕被誤解或被社會孤立,因為所有偉大的人,像哥白尼和牛頓等,都曾被誤解。他認為,只有在我們學會信賴自己,並抵抗社會壓力時,我們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
偉大的人都是那些有膽識獨立思考並有力量對抗群眾壓力的人。他寫道,真實的自我就是源自於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
愛默生「自力更生」名言
1. 不要走現成的路,最好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同時留下自己的足跡。
2. 除了你自己,沒有什麼能給你帶來平靜。
3. 生活的目的不是為了快樂,生活是為了過得有意義,過得高貴,過得富有同情和悲憫之心,過得與眾不同。
4. 沒有熱情是不可能成就偉大事業的。
5. 傻一點、誠實一點、善良一點。
6. 如果我們遇到一個才智卓絕之人,我們就該問問他讀了些什麼書。
7. 英雄不比別人更勇敢,只是比別人多勇敢幾分鐘。
8. 膚淺的人篤信運氣和環境;強大的人堅信事物的因果。
9. 個性高於智商......,偉大的人會堅強的活著,堅強的思考。
10. 嫉妒是無知,模仿是自殺。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台灣漫畫家 Rimui 韋蘺若明 作品《#送葬協奏曲》日文版上架。此作品榮獲 #第14回日本国際漫画賞最優秀賞 ,漫畫家為日文版特別繪製了全新封面💖
故事描述就讀台灣名校的女大生 #林初生(リンチュション)為了追求音樂夢想而休學,離家後想趕緊找到工作,於是她進入一家名為「#幸福葬儀社」的小型殯葬公司就職。
漫畫家韋蘺若明實際走訪禮儀社取材,描繪殯葬業工作環境和樣貌,並結合台灣社會的葬儀禮俗,透過主角林初生的視角───從剛進公司的生澀菜鳥到成為禮儀師的成長和轉變過程中,見證許多人生謝幕的時刻,隨之娓娓道來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一篇篇帶著遺憾、糾結及體悟的感人故事…。葬禮是生者紀念、追悼及告別往生者的場所,也給了生者一種情感上的撫慰。
在生死面前,我們都很渺小,請珍惜生命裡的每一天🙏
《瑪麗蓮·夢露的閱讀書單》
瑪麗蓮·夢露三十六歲時香消玉殞。
生前豔名遠播,又和政商名流太多牽扯,以致她身上的標籤紛至湧來,完全遮掩了她的本真生活。
委實說,夢露受學校教育不多,但天生就有某種愛讀書/求知若渴的天賦(這類人就算失學也能成飽學之士),宅中書香四壁,讀的書也深刻雋永。
尤其西方文學讀得勤快(西洋文學系四年所學未必能比她多)
有位作家特地在夢露紀念網站留言:「一想到夢露也讀書,就心中歡樂,浮華塵世里,你永遠有同道,智慧的風吹過田野,吹過夢露,也吹過你。能做個平凡的閱讀者,其實已是一種幸福。」
說得真好!
夢露的鐵桿粉絲由她生前照片、各式訪談和夢露財產的拍賣目錄,整理出了一份夢露的閱讀書單,共430本書。涵蓋小說、詩歌、戲劇、宗教、哲學、心理學等領域,可約略了解夢露的知識深度...
艾默生 《愛默生隨筆集》愛倫·坡 《愛倫·坡詩集》惠特曼 《草葉集》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馬克·吐溫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馬克·吐溫 《艱苦歲月》
亨利·詹姆斯 《亨利·詹姆斯戲劇集》德萊塞 《嘉莉妹妹》德萊塞 《美國悲劇》羅伯特·弗羅斯特 《羅伯特·弗羅斯特詩集》舍伍德·安德森 《小城畸人》威廉·福克納 《喧譁與騷動》
威廉·福克納 《我彌留之際》海明威 《戰地春夢》海明威 《太陽照常升起》托馬斯·沃爾夫 《石頭、葉子、門》托馬斯·沃爾夫 《天使望故鄉》拉爾夫·埃里森 《看不見的人》
費茲傑羅 《了不起的蓋茨比》費茲傑羅 《夜色溫柔》約翰·斯坦貝克 《從前打過一場戰爭》約翰·斯坦貝克 《煎餅坪》傑克·凱魯亞克 《在路上》卡森·麥卡勒斯 《傷心咖啡館之歌》
尤金·奧尼爾 《長夜漫漫路迢迢》尤金·奧尼爾 《安娜·克里斯蒂》尤金·奧尼爾 《瓊斯王》尤金·奧尼爾 《毛猿》田納西·威廉斯 《慾望街車》
阿瑟·米勒 《阿瑟·米勒戲劇集》克利福德·奧德茨 《金孩子》克利福德·奧德茨 《夜間衝突》克利福德·奧德茨 《鄉村姑娘》馬拉默德 《店員》馬拉默德 《魔桶》威廉·斯泰倫 《縱火焚屋》
威廉·斯泰倫 《躺在黑暗中》維拉·凱瑟 《我的安東尼婭》維拉·凱瑟 《一個沉淪的婦女》諾曼·梅勒 《鹿苑》卡明斯 《卡明斯詩集》
羅賓森·傑弗斯 《羅賓森·傑弗斯詩選》詹姆斯·艾吉 《家庭中的一次死亡事件》多羅茜·帕克 《多羅茜·帕克短篇小說集》詹姆斯·米切納 《夏威夷》
英國文學
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約翰‧彌爾頓 《約翰‧彌爾頓詩集》亞歷山大‧蒲柏 《亞歷山大‧蒲柏作品集》威廉‧布萊克 《威廉‧布萊克詩集》羅伯特‧白朗寧 《羅伯特‧白朗寧詩集》
羅伯特‧彭斯 《羅伯特‧彭斯詩集》雪萊 《雪萊詩集》劉易斯‧卡羅爾 《愛麗絲漫遊奇境》劉易斯‧卡羅爾 《愛麗絲鏡中奇遇記》劉易斯‧卡羅爾 《獵鯊記》
勞倫斯 《兒子與情人》勞倫斯 《勞倫斯詩選》毛姆 《人生的枷鎖》毛姆 《總結:毛姆寫作生活回憶》
愛爾蘭文學
喬伊斯 《尤利西斯》蕭伯納 《蕭伯納戲劇選》葉芝 《葉芝詩集》王爾德 《王爾德詩歌、童話集》肖恩‧奧凱西 《給我的紅玫瑰》肖恩‧奧凱西 《我敲門》肖恩‧奧凱西 《肖恩‧奧凱西戲劇選》
法國文學
拉伯雷《巨人傳》莫里哀 《莫里哀戲劇集》斯丹達爾《紅與黑》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小仲馬 《茶花女》左拉 《娜娜》馬賽爾‧普魯斯特 《追憶似水年華》聖埃克蘇佩里 《小王子》加繆 《墮落》
俄羅斯文學
普希金《普希金詩歌、散文、戲劇集》杜斯妥也夫斯基 《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死屋手記》托爾斯泰 《列夫‧托爾斯泰戲劇集》契訶夫 《契訶夫戲劇集》屠格涅夫 《煙》
各國文學
里爾克 《里爾克詩選》托馬斯‧曼 《死於威尼斯》路伊吉‧皮蘭德婁 《勳章和其它小說》拉法埃爾‧阿爾維蒂《拉法埃爾‧阿爾維蒂詩集》贊扎基斯 《基督的最後誘惑》紀伯倫 《先知》《上帝》
古希臘、羅馬
亞里士多德 《形上學》阿里斯托芬 《和平》阿里斯托芬 《呂西斯特拉忒》盧克萊修 《物性論》
人文社科
托馬斯‧潘恩 《人的權利》弗洛姆 《愛的藝術》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羅素 《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我們關於外間世界的知識》弗洛伊德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
歐內斯特‧瓊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生平與工作》恩斯特‧路德維格‧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書信集》亞瑟‧威利 《袁枚:十八世紀中國詩人》馬丁‧布伯 《拉比納赫曼的故事》
依迪絲‧漢密爾頓 《神話》埃米爾‧路德維希《拿破崙》理察‧威爾伯 《華茲華斯》拉爾夫‧貝茨 《舒伯特》



最後一課集(2) :高友工 (1929~2016 ) 最後一堂 (1998.12.18):自述;余英時《贈高友工》(七絕);漢清講堂126 紀念高友工先生(Yu-kung Kao,1929-2016) 2016
0:13 / 10:07
你選擇了「最相關」,因此系統可能已過濾掉部分留言。
我的這一天
3 年前
2022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地球,人間煉獄:疫情、戰爭、窮困 (286期):
美國總統Biden確診;
日本確診數破紀錄,
中國多地再度封鎖,引發對經濟擔憂;Thousands of Tourists Stuck Inside City。廣州當局為破門防疫致歉,河南村鎮銀行醜聞打擊中國當局公信力……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3 年前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2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Claes Oldenburg (1929-2022 歐登伯格 ) (2):抓住一個無憂無慮(和消費主義)的美國。 Claes Oldenburg Captured a Carefree (and Consumerist) America.耶魯樹立 “ Lipstick (Ascending) on Caterpillar Tracks,”1969
0:00 / 9:29
哈哈,我們外人沒意見。此片聲音有問題,我提出普林斯頓的校園藝術品委員會似乎更“ㄧ致”,也許耶魯更多樣,新潮。這隻口紅安裝之後五年要修護……
説真的,完全無厘頭。還不如旁邊的”時間、空間與機會“的(也是雕刻品)花園。雕刻者是Isamu Noguchi。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1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7月22日反思 07222021:趙家酒店主人,《慶餘年詩話》:假使詩話像電影院的話……"海綿城市"鄭州,Grandville, 1803~1847. 巴壺天著《禪骨詩心集》林義正編, .
0:00 / 48:06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2021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趙家酒店的店主,慶餘生詩話收到,一口氣,翻書過半,真是假使詩話像電影院的話……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2021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除了戰狼,還有野狼
- 潑冷水,Ok。潑糞!不OK!……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2021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政治口號容易破滅。2021年是海綿城市,不管是台北或鄭州,或偉大民族。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2021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新加坡也很妙,進口中國疫苗是給中國人當安慰劑的,因為缺資料,不計入正式國家統計。
0:00 / 2:10
【中国网红炫耀在菲律宾打到中国疫苗】
【当地中国人求证后打脸:她打的是俄罗斯疫苗!】……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2021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0:00 / 6:59
Inspired by the Hindu Chola bronzes on view in “Buddha, Shiva, Lotus, Dragon,” Austin-based choreographer-dancer Anuradha Naimpally showcases Bharata Natyam, one of the……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昨天找出程曾厚先生翻譯的两本雨果傳(一本近通解,另一本較近學術,都是1950年代的)。两本都有額外服務,即翻譯者附上法國各博物館發行的相關明信片數十張,真是少見的事。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ReimaginingBrooklynBridge is an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 launched by the Van Alen Institute and the New York City Council that challenges participants to rethi……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2019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和張己任學長5年前紐約某照片之鏡影:取自This is Dalí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2018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2018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FT社评:特朗普背叛国家利益;Treason! Textbook Treason :總統不會叛國嗎?錯了,且看美蘇首長Helsinki 會談的記者會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2016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讀東海時1971-75,聽過巴壺天 (1905-1987)老師名字,也知道他教禪學相關科目。
今天CBETA會後,從台北中山堂附近走往二二八公園,我提議到桃源街吃牛肉麵,台大退休的林義正老師說,要將胃口留給家人,所以我們邊走邊物色商家......過重慶南路,聊許多買書的經驗、故事,提到三民書店,他堅持要過去那兒,買一本他為恩師編的書《禪骨詩心集》送我: (我們登了4樓層,一些協商,才買到):
巴壺天著《禪骨詩心集》林義正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8,1990再刷,2004年2版
這本書有意思,林老師說,從直排改成橫排,他不知道,有點生氣。
最有意思的是,我發現書內一張貼紙,蓋印,文曰:……
查看更多
Hanching Chung
林義正:"師常言作品問世,在精不必多......." (頁180)
林家成
一中原則---從臺灣過來的書都要打針
林義正
幸會法鼓諸賢士,又遇漢清講堂主;
酸梅一杯飲廊下,資生管理祕訣吐。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2016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名片!名刺!
參加下午的"CBETA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2016 成果發表會"時,錦坤兄的朋友介紹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屬世界百大大學級,90年年代初,我因讀Johan Huizinga's Autumn of the Middle Ages 等等書,想去一訪)來新竹的女教授,她給的名片的紙質、雙面的印刷和色調,都市很"荷蘭的"。
說起名片,90年代,我們D公司試提唱環保的先鋒,布料我們拜訪過新竹科學園區的某家客戶之後,自嘆弗如,因為該公司的名片,一律是再生紙印的。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2015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最近中國政界鬥爭激烈,共產黨說:底線是不能拉幫結黨
(拉幫結黨 lā bāng jié dǎng
成語解釋組織幫派,搞小集團活動。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貶義詞……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2015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We're just at the start of our exploratory discussions with Blue Abyss, but if everything works out the world's biggest and deepest research and training pool could be ……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12 年前
2013年7月22日 
分享對象:你的朋友
1976年元月我下部隊當步兵排長 台北擎天崗上的獨立連.
我馬上知道連長的許多腐敗作為. 不過他還有些”格” (當時我的道德危機究竟怎克服的?)
很快我必須到基隆八斗子將排上的劉姓”逃兵”抓回來. 送到大直的營部去關禁閉. 我竟然能與他談笑之間送他去關禁閉—他個子很大塊 全憑義氣答應跟我回部隊.
這次洪仲丘事件背後的集團腐敗問題 我很容易想像 部隊生態30幾年來沒什麼改變. 要改變部隊需要從根本上的軍隊獨立於法制系統拉出來. 不能讓軍隊有自己的司法系統 這是革軍隊的命 可能沒人做得到 但可能只有此一途才能有改善
Bruce Lee
震聾發聵!








瓊瑤的生日後一天,才接到信息。她稱得上才女吧。韓選總統時,還滿腔熱血。現在的,說以後少發臉書了。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她選的封面的新書。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