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畢業典禮,分系/群組舉行(這組的組合,有點神奇……),每位畢業生都能上台,握手,取畢業證書……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after 2500 years, the chryselephantine statue was rebuilt on a reduced scale of Zeus. The sculpture, formerly located in the Temple of Zeus in Olympia, was built in 433 BC. by one of the greatest sculptors of antiquity: Phidias. After 3 years of systematic research, study and construction, with absolute documentation, consisting of ancient sources and archaeological finds, the founder of the Kotsanas Museum of Ancient Greek Technology was able to reconstruct the work. The god is depicted according to the pose present on the coins of Elis, while the dimensions are those reported by Kallimachos. The reconstructed statue features all the highly detailed decorations taken from the work of Pausanias. There are 173 shapes that decorate the base, the piederia and the rest of the throne. It is possible to see the statue in
書名宜短,曹先生師友記,即可
花心思心理在弄 《曹永洋與我們的交情:「志文/新潮文庫 」「曹永洋親師友學生情」「東海大學校友25年」 「漢清講堂」等想像的共同體》的書,
這是繼《張清吉先生紀念文集》(2023)的續集,主角移到曹先生的(張先生的友情等最重要)和著作(《電影藝術,黑澤明的世界》的和《歷史人物的回聲》兩書,後者焦點放在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托爾斯泰作品作家論:志文出版諸書《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一日一善》 等等。《電影藝術,黑澤明的世界 》「 紅鬍子」「生之欲」等)。
我知道您還可以深入談張先生和其交情,所以請您考慮賜稿,或可與去年出書所漏掉的朋友之補充,使我們作品增光。謝謝您。
Swedish company Candela launches its new P-12 electric boat, which 'flies' one metre above water and generates very little amount of waves. The shuttle ferry is due to welcome its first passengers next October in Stockholm.
人與詩/書 (7月17,2023) Mirror of the world : a new history of art / Julian Bell. 2007。《川端文學の 視界》2010 《吾之道續篇:何德來詩歌選》》2023 翁萬戈《 陳洪綬的藝術 》
《Omicron流行期間臺灣與日本新冠死亡率之比較》
2022年1月到7月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在世界各地流行,在世界各國都產生不小的衝擊,亞洲的日本和台灣也先後受到影響。對日本而言這是2020年大流行以來的第六波,對台灣而言這是2020年大流行以來的第二波。日本人口一億二千五百三十一萬人,日本這一波新冠死亡人數12,084人。台灣人口二千三百三十八萬人,台灣這一波新冠死亡人數7,064人。從全人口來看,在2022年1-7月Omicron流行期間台灣的新冠死亡率高於日本。再用十歲為級距的年齡別新冠死亡率比較也可以發現: 台灣在各個年齡層的新冠死亡率都是日本的6倍以上,尤其在0-9歲年齡層上台灣和日本的新冠死亡率比最高(台灣是日本的14倍)。這個比較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在Omicron流行期台灣的防疫做得不理想、各年齡層的新冠死亡人數都偏高,特別是0-9歲的嬰幼童。這個比較也指引我們一個防疫的目標:日本經驗告訴我們低確診率和低死亡率是可能的防疫結果,日本模式值得台灣做為改善防疫的參考。
日本東北大學押谷仁教授(Hitoshi Oshitani)自從大流行至今為日本政府如何應對新冠大流行提供建議,日本政府也很能接受學術界科學防疫的建議,對防疫所需的疫苗接種、口罩、篩檢、藥品的採購做出正確且適時的防疫決策。也很早就根據科學證據確立新冠病毒主要通過氣溶膠傳播這一個傳播途徑,並據此提出針對封閉的環境(closed environments)、擁擠的情況(crowded conditions)和密切接觸的設施(close-contact settings)等三種高風險情況提出警告的「3C防疫」,這是新冠肺炎防疫的「日本模式」很重要的一個核心理念,也是日本模式成功的因素之一。
當舉世都在問日本防疫究竟是怎麼才能做到目前這個境界?押谷仁教授在2022年5月23日自然雜誌(Nature) 世界觀上發表以下發人省思的觀點:
「經歷六波COVID-19的日本,儘管擁有世界上最老化的人口結構而且人口密集,但是人均病例數和死亡人數卻大大低於其他 G7 國家。日本的疫苗接種率很高尤其是老年人而且人民戴口罩很普遍,但這些因素都無法完整的解釋日本的防疫成果。」
「日本的 COVID 教訓:正確的信息傳遞來賦予公民權力。」
「抑制疫情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但仔細研究和溝通是關鍵。」
這幾句話言簡意賅,值得台灣的疫情指揮中心參考。大家一起努力,看看我們能不能再次創造產官學和大眾團結合作防疫的氛圍,透過全社會(whole-of-society)的防疫來儘快將台灣的新冠死亡率降低到日本現在的防疫水準。
有意思的嘉賓簿 (guestbooks;簡易:莊嚴脩禊嘉賓題名卷等):楊蓮陞 (嚴耕望的罰詩.....哈佛餘墨); 莊因酒蟹居 (王光逖 (司馬桑敦)的留言)......Sir Edward Coley Burne-Jones (1833~98)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