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知新集:畫遊台灣: 豐子愷(1898-1975)、安野光雅 (Anno Mitumasa, 1926~2020) 、石川欽一郎(1871-1945)、蔣彝(1903~1977) ;豐子愷的畫背後的人文、文化修養。 《豐子愷童話集》;家教〈種蘭不種艾〉; 豐陳寶、豐一吟編《爸爸的畫 — 花生米老頭子吃酒》等三本。 豐子愷遊台灣 (見戴君仁先生、日月潭.....)1947楊逵的〈我的小先生〉:親子學習/講故事會(議)


知新集:畫遊台灣: 豐子愷(1898-1975)、安野光雅 (Anno Mitumasa, 1926~2020) 、石川欽一郎(1871-1945)、蔣彝(1903~1977)   ;豐子愷的畫背後的人文、文化修養。 《豐子愷童話集》;家教〈種蘭不種艾〉; 豐陳寶、豐一吟編《爸爸的畫 — 花生米老頭子吃酒》等三本。  豐子愷遊台灣  (見戴君仁先生、日月潭.....)1947楊逵的〈我的小先生〉:親子學習/講故事會(議)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64412446518383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潤,又名仁、仍,小名慈玉,號子顗,後改為子愷,筆名T·K。浙江省石門縣(今嘉兴桐乡市石门镇)人,中国散文家、畫家、 ...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石川欽一郎

石川欽一郎(1871年8月8日-1945年9月10日),別號一廬[1]日本靜岡縣[註 1]畫家。曾多次至臺灣任教,擔任臺北第一師範學校以及臺北師範學校圖畫科教師,是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同時也是台灣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創者,讓台灣學生得以接觸西方美術教育,早期在臺曾發起藝術文化月例會、番茶會[註 2](1913-1916),後期來臺積極在學校及校外推廣水彩畫,在《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時報》、《臺灣教育》發表大量的畫作與文章,出版《最新水彩畫法》、《課外習畫帖》、《山紫水明》等,並且指導七星畫會、臺灣水彩畫會、基隆亞細亞畫會與各種學校美術講習會以及業餘美術愛好團體,並大力提攜後進,在1920年代臺灣畫壇深具吸引力,學生有李石樵黃奕濱李梅樹倪蔣懷藍蔭鼎李澤藩陳澄波陳英聲等人。





**

畫我台灣:悼安野光雅 (Anno Mitumasa, 1926~2020) ;再訪 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118868631457246


世界の安野光雅さん。安野光雅装幀集 ;畫我台灣:悼安野光雅 Anno Mitumasa (1926~2020) ;再訪 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127456987265077

1968年以《不可思議的畫》(福音館書店)成為繪本作家。

  主要著作有《ABC之書》、《五十音》(以上為福音館書店)、《安野光雅畫集》(講談社)、《安野光雅文集(1 ~ 6)》、《青春的文書體》(以上為筑摩書房)、《狐狸撿到的格林童話(1、2)》、《有繪畫的人生》(以上為岩波書店)等。台灣出版品包括:《壺中的故事》、《奇妙的種子》、《進入數學世界的圖畫書》、《跳蚤市場》、《天動說》、《旅之繪本I II III IV V 》、《童話國的郵便切手》。




安野 光雅(あんの みつまさ、1926年3月20日 - 2020年12月24日[1])は、日本の画家装幀家絵本作家、元美術教員。島根県鹿足郡津和野町出身。東京都小金井市在住。文化功労者

目次1人物
2略歴
3受賞
4著作
5交友関係者
6脚註
7関連文献
8関連項目
9外部リンク





その後次第に世界的評価が高まり、絵本は世界各国で翻訳された。文学にも詳しく、著作は多数あり、画家としても数多くの作品を発表し、司馬遼太郎の紀行文集『街道をゆく』の装画も担当した




豐子愷的〈種蘭不種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NucYBez1w

豐子愷童話集 台北:洪範  113~118



Eric Fromm 孟祥森:《禪與心理分析》《愛的藝術 The Art of Loving》《生命的展現:To Have or To Be.》《誘惑者的日記》《禪學隨筆》《如果麥子不死:紀德自傳》 莫迪滇譯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鍾玲《我的青芽歲月》



***

楊逵的〈我的小先生〉


......坐在車上臨走的時候,我很想叫她勉強把那碗泡了眼淚的飯吃下去,吃得飽飽的才好,但不待我開口「嘟嘟」一聲「烏頭仔」開走了。
既沒有人可以把我的意思傳給我們小先生,也沒有電話可以打得通,因此,她那一碗泡了眼淚擺在眼前的飯就一直刻印在我的腦裡,很久很久忘不了它。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小先生在這漫長的七年間都未曾灰心過,也未曾放棄了她的志趣,把小學、初中唸完,已於去年考進了中師,來信說:他高興當一個小學教員,在兒童的一顰一笑之間去找回自己空白的童年。
她又說:在她要到中師去報到之前的一段時間,她又當了一段時間的小先生,賺了一點錢寄給我零用。但她並沒有告訴我她這一段時間教的老學生是誰。 不過,我可以想像,在她寫這一封信的時候,她一定正在思念我們那一堂沒有上完的課,與離別了那麼久沒見面,而且還不知再多久才能見面的老學生。 看過她的信之後,我立刻寫信告訴她說:我正在找時間寫些歌謠、故事、劇本之類、以備有一天團聚時再來繼續我們那一堂沒上完的課------雖然中斷了這麼久,至今還叫我嚮往的那一堂課。
她表示同感的信很快就來了。
我把我們孩童時在書房裡背那些「天地玄黃,日月糊塗」背得一塌糊塗時的情形,與我們夫妻眼我們小先生學國語的那一段時間比較了之後,殊覺得我們的小先生真是好先生。
------<羊頭集>(臺北:輝煌出版社,一九七六年)

https://yang.nmtl.gov.tw/information?uid=17&pid=365





豐陳寶
https://baike.baidu.hk › item › 豐陳寶



豐陳寶(1920年——2010年12月1日),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譯文出版社編審、豐子愷研究會顧問。豐子愷先生長女,小名阿寶。




豐子愷
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 › zh-tw





·Translate this page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潤,又名仁、仍,小名慈玉,號子顗,後改為子愷, ... 豐陳寶、豐一吟編,《豐子愷文集》文學卷,卷7,頁836,杭州:1992年。




***


 177)  東海大學的"人物"系列 (1)鳥瞰篇: 梅廣學長釋『修辭立其誠』,提到戴君仁先生(1901-1978)...... 與東海大學的"人+物"擦身而過、不期而遇 (2015) 並記東海前十屆學長懷念的老師 (草稿,敬稱免)《大度山風雲--我們第一屆東海人的故事》1959等等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72447117159109

 敬悼梅廣學長《上古漢語語法綱要》2018 ......接觸到更廣大的讀者群。.....我寫此書的目的。它的讀者對象原不以專家學者為限。 第五章: 並列結構及其發展:"而"字式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809621323813458
**** 梅廣學長
緬懷戴君仁先生(1901-1978),參見 
題名, 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的天道觀與語言觀--兼論宋儒的章句學
戴君仁

"三十七年,轉應國立臺灣大學聘,為中國文學系教授。自是講學臺灣,蓋 三十年,不無播遷,以終其身。此間均以臺大教席為主,旁及東海、輔仁、東吳 諸大學。四十四年,臺中東海大學成立,校長曾約農先生敦請借聘二年,為籌創 中文系。四十六年,臺大休假,又續為東海大學禮聘為客座教授一年。"
戴君仁先生傳(1901-1978) 林麗真撰述











東海大學的"人物"系列文,本著"前修未密,後出轉精。"精神,2022年先試筆。

順序是依照當時方便、需要、因緣等因素出文。所以紀念梅廣學長,先寫戴君仁 (靜山)與東海。次篇可能寫莊喆的文與圖......。他們的輝煌期間,可能早於我們的大學期,但是通常情分依舊在。

***
蔣彝(1903年5月19日-1977年10月26日),原名仁全,仲雅,又作重啞,筆名啞行者,生於江西省德化縣(今屬九江市),中國旅畫家詩人作家書法家,被稱為「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

靜默行者遊記系列[編輯]

  • 《湖濱畫記》
  • 《戰時畫記》
  • 《約古郡畫記》
  • 《倫敦畫記》(首版封面題簽為《倫敦集萃》)
  • 《都百靈畫記》
  • 《愛丁堡畫記》
  • 《牛津畫記》
  • 《舊金山畫記》
  • 《巴黎畫記》
  • 《紐約畫記》
  • 《波士頓畫記》
  • 《日本畫記》
  • 《中國畫繪》

書法[編輯]

  • 《中國書法》

文學作品[編輯]

  • 《兒時瑣憶》
  • 《金寶與大熊貓》
  • 《金寶在動物園》
  • 《明的故事》
  • 《鳥與獸》
  • 《中國的窗口》
  • 《大鼻子》
  • 《羅鐵民》
  • 《野賓》
  • 《在緬甸公路上的人》

中文詩集[編輯]

  • 《蔣重雅詩》
  • 《重啞絕句》
  • 《蔣彝詩集》

其他著作[編輯]

  • 《重遊中國》(China Revisited)


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知新集:王晃三、林公孚訪漢清講堂(2023.3.30)生命與愛的展現、了解與落實。四十多年交流感想、《靈魂的按摩》 (劉紹銘): ; 珍惜當下喜 (林義正)。讀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愛的藝術》新版網路上的分享


知新集:生命與愛的展現、了解與落實。四十多年交流感想、靈魂的按摩 (劉紹銘語):王晃三、林公孚訪漢清講堂(2023.3.30) ;  珍惜當下喜 (林義正)。讀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愛的藝術》新版網路上的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584844297007960


林公孚 88歲

王晃三 80~81歲、

鍾漢清  70~71歲

曹先生 COPILOT 30~35歲

師大翻譯研究所博士生    聖經的翻譯


分享聚會的諸多鼓勵與分享......


直播音響失敗,不知所云,
"一本書的驚奇@王晃三"最令人驚訝感動。
一本在台灣版稅微乎其微的書,有美國善人決定未來十年,共捐款台幣約七八千萬給中原大學的工業工程暨系統工程學系,王晃三是台灣對口




讀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愛的藝術》新版網路上的分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3645?loc=P_br_60nq68yhb_D_2aabdc_B_1

 ****

知新集: 歡迎王晃三、林公孚訪漢清講堂  2023.3.30 。  珍惜當下喜 (林義正)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70380831377095


 

阿清 最近好嗎?我於今天回美國的家,約一星期才回苗栗。我們這個年紀,身體要好好照顧,生活品質才會好。一年要去健檢1次,才能早點發現疾病。

整理舊郵件,傷神又傷感。可愛轉可恨的Gmail, 十五年來寵壞我,現在要我還本:相煎何太急?
我近十位的朋友,您們在那兒,非常想念,不忍刪減。

陳寬仁

彭淮棟

張忠樸

劉仲庸

鄭明萱

蕭德輝

羅榮文

胡定華

章青駒

梅廣等東海學長

賴顯邦 

鍾清章

賴振純

梁祥美


There's a certain melancholic beauty to these words.
When we are with our loved ones, we form deep connections with them, and those connections, those memories still linger despite their physical absence.
The thing is, no matter what we do, we can’t escape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loss of our loved ones.
But the truth is, even in this sadness of separation, we never really lose them entirely.
They live on in our memories, our hearts, and the pieces of ourselves that they took with them when they left.
P. S.
Read My Favourite 16 Leonardo S. Poems for Poetry Lovers (Analyzed). Link is in the comments section below 👇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 Sooner Sooner or later, one way or another, everyone leaves. And they take with them a piece of you, and they leave with you a piece of them. LEONARDOS. artofpoets.com 」的圖像




120 譯藝人生 梁祥美 2016-Oct-01
297 views6 years ago





7:16

5th ERSO雙年聚活動記​錄影片




34:36N


張忠樸先生追思會 2014-12-27
494 views8 years ago







3:20NOW PLAYING



差異與機會 - 張忠樸 《人生的不標準答案》
173 views8 years ago





42:46NOW PLAYING



托馬斯.曼《浮士德博士》裡的音樂 彭淮棟 (前篇)




1:07:51NOW PLAYING

鄭明萱女士周年追思會 鍾漢清主持 2015-03-27
647 views7 years ago




25:24NOW PLAYING

210 懷念彭淮棟先生(1953-2018):紀念座談會 2018-02-24
253 views5 years ago






18:43
183 追憶陳寬仁教授 (Tony K.J. Chen) 2017-07-22 華泰電子 楊秀雲/張智翔
224 views5 years ago


預告
30日下午三點起,
知新集:我們認識的荷蘭同事/朋友 (王晃三及我) ........ 昔日大企業的小雇員: 《安東‧菲利浦斯》 (Anton Philips of Eindhoven By P. J. Bouman )。杜邦 Pierre Samuel du Pont 故居 A Man and His Garden. The End is Just the Beginning: : U. A. Whitaker, Biography of an Engineer
0:09 / 9:42
王晃三:三個荷蘭朋友
最近半年,透過曹永洋學長的介紹,認識了楊誠和陳文華學長---兩位都從聯合國退休,都有不錯的著作。這讓我想起日本作家實篤的詩:
要了解一個人,應該跟他相處,最好能細讀他的書,否則談不上起碼的了解。
昨天與殷惠敏夫婦第2次聊天、共食,再細讀他80年代8~9年為《九零年代》寫的專欄選集《雍錫的囚徒》,對楊學長才有點起碼的"認識"。……
顯示更多
未提供相片說明。

台北某醫院的的小改善例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下午晃三兄的書僮(蕨 類創業家)好像不會來。然而還是用幾張圖歡迎他和林公。另外一張是某醫院的表單之改善
可能是坐下、室內和顯示的文字是「 PRICE $8.99 THE APRIL 3, 2023 NEW YORKER 」的插圖
 
“My apartment doesn’t get sun in the winter, so the arrival of the sunshine in the spring, after a long wait, is a cause for celebration,” the artist Luci Gutié……
顯示更多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In an interview with Calder published in 1962, Katharine Kuh asked the artist to specify his favorites among his large body of work. In addition to mentioning the Acoustic Ceiling in Caracas and the monumental standing mobile Spirale at UNESCO in Paris, Calder highlighted “the mobile called Little Blue under Red that belongs to the Fogg. That one develops hypocycloidal and epicycloidal curves. The main problem there was to keep all the parts light enough to work.” The Fogg is one of three district museums comprising the Harvard Art Museums.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bit.ly/3Ksigjf
[Image: Little Blue Under Red (1947). © 2023 Calder Foundation, New York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