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1101 2013 五

9點才醒. 半夜讀班雅明. (昨天優待末天買千元多書 讀思想史......)
跟James說詩是我作的....

Fw: 關於楊安華先生獎學金

蔡兄.
很謝謝你們.
沒想到有些人可以免修.
我建議對合格的候選人採取抽籤方式產生.
兄應知我的立場. 相信機運.


1220 回去見到YY 她聽日本文學. 我建議到外頭吃飯
貼梁永安的受獎感言.
受獎文 (梁永安: 2013年譯藝獎 (ii))


James Sun‎‏

幸福。。。

就是分享老同事鍾漢清大俠的詩篇。。。。
清晨 送報的伯母 風雨無阻 叮嚀
從美軍電台的《月光》 迎向《人子》
花園內祖輩孫女相依 你擔起雙肩 感恩 灌溉
竹林老和尚放下的癡情 普濟寺樹庭下的素餐
夢谷的頑石 紅土的印象 蘋果綠的水袖
在燦爛的圖書館道外 等妳千年
如一聲嘆息
你看 路思義的鏡牆上
昔日的舞姿凍結 霧
夜的眼神 “小貓的步”
 
游常山‎‏ و‏‎John Liu‎‏ و‏‎William Lee‎‏ و‏‏2‏ آخرين‏ معجبون هذا.
James Sun 你寫的嗎?
Hanching Chung 當然.
James Sun 贊啊。。。夜的眼神,小貓的步。。。。
James Sun 借分享。。。會標明作者。。。
Hanching Chung 謝."小貓的步"是美國詩人桑德堡的"霧"
  • 夜的眼神,小貓的步。。。好
    Jennifer Wang 輕 柔 靜 … 靈
    Rosa Gu 等你千年 燦爛ㄉ圖書館道外 ♡ (=^ω^=) ::>_<:: span="">
    James Sun 嗯,感觉是锺大侠对夫人的告白。。。
    Hanching Chung Jame和諸位朋友:感謝轉播和品點: 文字意在紀念70年代初大肚山的一些人與事.他們只存在想像國度....









(北京南下上海車上)……..與莎菲談,她說love 是人生唯一的事;我說love 只是人生的一件事,只是人生許多活動的一種而已。她說「這是因為你是男子。」
其實今日許多少年人都誤在輕信love 是人生唯一的事。」-----《胡適日記》1931.1.5http://hushihhc.blogspot.tw/2012/04/blog-post_5614.html
引此文比胡適寫它時虛長廿歲。唯一比較要得的是還敢胡寫些歪師。
James和諸位朋友: 感謝轉播和品點: 文字意在紀念70年代初大肚山的一些人與事.他們只存在想像國度....

清晨 送報的伯母 風雨無阻  叮嚀
從美軍電台的《月光》   迎向《人子》
花園內祖輩孫女相依   你擔起雙肩  感恩 灌溉
竹林老和尚放下的癡情 普濟寺樹庭下的素餐
夢谷的頑石 紅土的印象 蘋果綠的水袖
在燦爛的圖書館道外 等妳千年  
如一聲嘆息
你看 路思義的鏡牆上
昔日的舞姿凍結  
夜的眼神  小貓的步







蘋論:還好有老美監聽馬當局


更多專欄文章
說真的,有美國監聽我們的總統和政府,讓我們放心多了。
原因很簡單。馬當局在兩岸政策上完全不透明;尤其國共兩黨暗通款曲,祕密會談,黑箱作業,台灣人民根本無法得知他們談了什麼,談到什麼程度,擔憂哪天被賣了還替國民黨數鈔票。這時有老美監聽馬,等於老美替我們監督馬,不至於被賣掉都不知道,民眾可以放下心底的大石頭。

偷簽協議欺瞞人民

老 美對兩岸關係很敏感,也怕莫名其妙被台灣突然出賣。若兩岸忽然達成政治協定,台灣承認一中原則,不但打亂美國在亞洲的大戰略部署,威脅日本的安全,也擔憂 台灣把美國的武器參數和東亞防衛機密全給了中國,以諂媚北京主子。所以美國要事先預防這種可能,必須監聽馬的動向。馬若有貳心,美國可以事先做出預防外交 和預防性軍事行動。所以,美國監聽馬,有利於被黑布蒙住雙眼的台灣人民。
就算台灣的兩岸政策透明,人民可以全程監督,也不如老美監聽給力。因為台灣人民就算知道國共兩黨在搞什麼,以國民黨藍紅黑三位一體的威力,人民也 無力回天;但美國不同,美國政府的工具箱裡可以對付馬當局的工具可多了,掐住馬的七寸易如反掌。所以若二者只能取其一,我們寧願老美監督馬,而不選馬政府 對我們透明。
很可悲是吧!台灣人民需要外國來監督他們領導人,而不是自己親為,其實很丟臉。但無可奈何啊!以服貿協議為例,兩岸會談時保密到家,等拿回來強勢 要求立院包裹表決時,大家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條款直接侵害台灣的庶民生計。好險!經此一役,誰還對馬及其當局有信心?人們對老美的監聽雖不高興,但寧願它 繼續存在。

僅18%人選擇統一

馬 的兩岸工作非黑箱作業不可。何以故?根據TVBS最新民調,若兩岸關係只有一種選擇,希望台灣獨立的高達71%,選統一的僅18%;若台灣人、中國人二選 一,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高達78%,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僅13%。其實多年來反獨要統的民調比率一直最低,馬當然知道,因此和北京談政治協議就不能敲鑼打 鼓,招搖過市;只能賊頭賊腦,雞鳴狗盜,暗室密謀,黑箱作業了。






 小伍找到發威的武器啦! 謝謝傳來這樣多的信息.
我想60 年代末聯董會就發現他們無力持續支持東海......

"感謝 15屆同學會, 台北市東海大學校友會,東海大學董事的力挺 報名參加《11/4(一)慶賀陳博仁、徐錚榮膺傑出校友晚宴》已達40人(名單如上)"----下周一.1973級的ie在台校友去很多人. 如果你有興趣見老朋友.....

今年與徐錚通信.他安慰我: "東海已完成她設校的目的 栽培出這樣多的人才......." 說得好.

我還要謝謝蔡兄. 他來信說合乎"大塊獎學金"的僑生有17人 (含數位英文免修者)......
我建議校方採抽籤方式......希望同學諒解....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10312013 四

傍晚試blogger 內youtube失敗


昨晚昭仁臉書說希望台中也下台南.....

  1. NDTV ‎- 44 minutes ago
    Halloween Witch interactive Google doodle to spook you out this Halloween: Google wants to have some Halloween fun with a new interactive ...
老者說你太太真厲害....

每天都會注意路口的全家便利商的報紙銷售狀況.今晨不知怎回事.8點多自由時報就賣光了.到13點未補......


鄧學長來電談許多事.其一是這本小說的許多軼事.我認為他應該將它們寫下來.


今晨與鄧兄談《啼明鳥》相關的故事,感想很多,譬如說它其實不是司馬中原的佳作,不過前前後後可能數萬人讀過它。
我跟他談60校慶可編一本類似的《東海讀本》:
http://hcbooks.blogspot.tw/2010/07/harvard-book-selections-from-three.html
先生說他有三本東海人的佳作: 鍾鈴《赤足在草地上》,杜維明《三年畜艾》,許達然《含淚的微笑》



今晨與鄧兄談《啼明鳥》相關的故事,感想很多,譬如說它其實不是司馬中原的佳作,不過前前後後可能數萬人讀過它。
我跟他談60校慶可編一本類似的《東海讀本》:
http://hcbooks.blogspot.tw/2010/07/harvard-book-selections-from-three.html
先生說他有三本東海人的佳作: 鍾鈴《赤足在草地上》,杜維明《三年畜艾》,許達然《含淚的微笑》


DEMING CUP 無趣
楊索小說槍手有意思  (APPLETIMES)_

newspapers sale sampling




清晨 送報的伯母 風雨無阻  叮嚀
從美軍電台的《月光》   迎向《人子》
花園內祖輩孫女相依   你擔起雙肩  感恩 灌溉
竹林老和尚放下的癡情 普濟寺樹庭下的素餐
夢谷的頑石 紅土的印象 蘋果綠的水袖
在燦爛的圖書館道外 等妳千年  
如一聲嘆息
你看 路思義的鏡牆上
昔日的舞姿凍結  
夜的眼神  小貓的步



1 汪群從 東海大學董事長
2 張滄舟 15 工工
3 陳允恭 15 工工
4 徐錚 15 工工 keynote Speaker
5 Susan (徐錚的夫人)
6 李培基 15 工工
7 溫肇東 15 工工
8 朱嘉進 15 工工
9 陳鴻圖 15 工工
10 蕭隆昌 15 化工 東海大學董事
11 簡學仁 15 化工
12 許永昌 15 化工
13 江銘鐘 15 化學 東海大學董事
14 黃永年 15 外文
15 陳秋蘋 15 外文
16 陳博仁 15 生物 Keynote Speaker
17 黃淑女 15 生物
18 林淳美 15 生物
19 簡基良 15 社會
20 李麟添 15 政治
21 詹彩虹 15 經濟 東海大學監察人
22 潘永堂 15 經濟
23 蔡慶瑞 15 經濟
24 郭震坤 15 經濟
25 秦葆琦 15 歷史
26 陳雲彬 15 歷史
27 袁祝平 12 工工 台北市校友會副會長
28 鄧益裕 12 工工 台北市校友會理事
29 王俊元 12 政治 台北市校友
30 王廷芳 45 生物 (王俊元的千金)
31 黃成鋒 16 社會 校友總會副會長
32 鍾漢清 17 工工 台北市校友
33 吳錫銘 18 政治 台北市校友會理事
34 林玉珠 (吳錫銘的夫人)
35 張光永 21 企管 台北市校友會理事
36 李世堯 22 國貿 台北市校友會副會長
37 盧博仁 28 企管 台北市校友會理事
38 陳國雄 33 資訊 台北市校友會理事
39 陳和興 36 企管 台北市校友會監事
40 張世遠 45 國貿 台北市校友會




翻譯半生緣
 


感謝鍾漢清先生的美意,在退休前夕頒給我這一大獎,給我從事半輩子的翻譯生涯留下一個彌足珍貴的肯定,回顧起來,我三十多年來在翻譯上的努力,其實就是追求這份肯定。「半生緣」出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但「半生」於我還有雙關的意思,也就是「半熟」的相對,指的是我始終把翻譯當成業餘興趣,頂多只能算是半個翻譯人。雖然我的工程師生涯比翻譯生涯還長,不過翻譯生涯卻曲折有趣得多,「譯藝獎」剛好給我一個好機會,對這有趣的旅程作個回顧。
我和鍾漢清先生的緣分因翻譯而起,可惜許多資料都因清理檔案而消失了,借用鍾漢清先生的敘述:「10年前,梁永安先生和張華先生等人已是譯林高手,我才與他們認識。因為我比較有空,所以在PC Home的新聞台(blog) “Simon University”,就由我掛名主持,所以張華兄有時候就戲稱我為 校長”----blog ,其實談許多中英譯中的一些小毛病,所以blog的主要參與者5人都是專家,只有我是外行,他們就教我敲鐘……」這5人除我之外,應指永安、瑞麟、小讀者、歐巴桑諸位,我在這幾位面前,只能算是個「邊緣人」,「看」與「想」多於「寫」,還沒有單獨成書的作品,而梁永安先生在當時大約已有三四十部譯作之多。
我和翻譯結緣的經過相當迂迴緩慢,觸發點是1982年讀到思果先生的新書《翻譯新究》,為書中純淨的中譯和對英文的詳細解釋所吸引,接著才讀到他的《翻譯研究》,之後就開始大量蒐集翻譯方面的書籍,享受優美譯文的樂趣,其中也包括進台大外文系夜間部進修翻譯,承翻譯課張靜二教授之邀,翻譯了《翻譯的藝術》在《中外文學》198610月發表,算是我第一篇正式發表的譯作。
1989金石堂書店舉辦的「英翻中比賽」,獲得社會組第一名是個進入翻譯專業的轉點。考題含有一個多達116字的長句,用3個名詞各自帶出一長串片語,最後以these總結成為102個字的主詞,這種頭重腳輕的結構,不但在中文沒有,在英文中也罕見,我想得獎的原因,似乎和成功解決這問題有關。原文如下
The habit of furnishing a room, a large room, possibly, with shelves and filling them with books, not paperbacks but bound books, the attempt to collect the complete editions of an author (itself a very special concept) as well as the first editions, not necessarily the rare books of the Morgan Library but the first editions of a modern author, with the hope of owning everything by a writer─good, bad, or indifferent─whom one loves; the ability─above all, the wish─to attend to a demanding text, to master the grammar, the arts of memory, the tactics of repose and concentration that great books demand─these may once more become the practices of an elite, of a mandarinate of silence.
我的解法在於加出古人讀書」當主詞,使「習慣」、「企圖」、「本事」等動作都有了歸屬,可以單獨成句,不必和下文糾葛不清,譯文如下:
古人讀書,有闢室藏書的習慣,把一個房間(可能是個大房間)裝上書架,填滿書籍(精裝書,不是平裝書);他們也有蒐集特定版本的企圖,專門收藏某一位作者的所有版本(這種做法本身就是很特殊的觀念),以及作品的第一版本(不必像摩根圖書館的罕本書,而是當代作家的初版書),對於所喜愛的作者的作品好的、壞的、不相干的,都想一一收集齊全;他們還有鑽研求知的本事(更重要的是心願),潛心研讀艱深的書籍,對於偉大作品所要求的通曉文義、付諸記憶以及靜穆與專注的訣竅,無不精通。以上古人的種種做法,都可能再次成為默默進修的高級知識份子和精英人物的常規。
比賽的評審東吳大學簡清國教授把我介紹給洪宏齡先生,進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擔任改稿的工作,譯者都是學術、經驗俱佳的高手,從進入到雜誌關閉約一年的工作經驗,使我眼界大開,受益無窮。
翻譯工作之中,比較難得的經歷是編輯英漢辭典。1990年左右,教授邀我參與建弘書局英漢辭典的編輯,前後兩本,後來承書林出版社之邀,又參加了另兩本英漢詞典的編輯。為了印證翻譯的實力,1993我參加在香港舉辦的英國語言學會的翻譯考試,取得翻譯師資格。199596年參加「梁實秋文學獎」翻譯比賽,分別獲選譯文組和譯詩組,都是第二名。之後我在1997年加入台灣翻譯學學會,希望從學界中學得更多知識。
另一個特別的經驗則是套裝訓練手冊的編譯。我自19962004年期間,義務為國際演講會(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主編10本訓練手冊的中譯,我自行設定了兩個標準:一、各冊的內容互相引用,所以原文相同的部份,中譯也要完全相同;二、排版要與原文相同。這個自行開發的排版經驗,想不到日後對自己出書也有幫助。2009年,國際演講會因我在翻譯手冊方面的貢獻,在8月美國康州的國際年會上頒給我一個國際總會長獎。
學譯近20年後,我有機緣進入《讀者文摘》擔任翻譯,對我是最高的肯定。從200412月號直到20123月號刊出最後一篇,歷時共7年多,從中我發現不同媒體對文字的要求各有不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和一般翻譯書籍只要求譯文通順可讀,幾乎不須改寫,《讀者文摘》(和其他生活型的期刊) 要求與中文讀者的閱讀習慣更為接近,所以編輯的改寫幅度較大。這個要求給我試驗翻譯技巧的好機會,嘗試在翻譯中適度加入中文「起承轉合」的觀念,使譯文更為順暢,偶爾也加入對仗的句式,增加文字的趣味,似乎也頗為編輯所接受。
2010年我應遠流出版社之邀,出版《挖開兔子洞》(即《愛麗絲漫遊奇境》),後來在2011年出版《愛麗絲鏡中棋緣》、2013年出版大陸版《挖開兔子洞》。這兩本書綜合了我多年的經驗與夢想:在翻譯方面,我提出與趙元任先生完全不同的雙關語與仿擬詩的翻譯處理;在準備工作上,則是我近30年來蒐集愛麗絲相關資料的結晶,我不但把能力範圍內蒐集得到的中譯本都搜集齊全,也還蒐集英文的注釋本及參考資料,2000年起前後在學刊發表了4篇討論,2篇討論中譯本,另2篇討論雙關語的翻譯與趙元任先生的阿麗思翻譯,在排版上,除了自己設計長頁插圖,在第二本更針對中英對照的特性,自行排版,達到中英文內容多不超過3行的自訂標準。
我常覺得翻譯對我彷彿是《愛麗絲漫遊奇境》中突然出現的兔子,帶我進入奇幻的世界,而我的學譯過程,又像故事中的老鼠尾巴般屈折迂迴,但在質與量方面,都無法與專心一致、長年深耕翻譯的梁永安先生相比。翻譯對於我,還是保留半生半熟的局面,實在談不上什麼成就,所以只能對鍾漢清先生說:謝謝,過獎了!
2013.10.26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1030 2013

6點多起. 的確陽光普照.


空昨天Clifford Geertz: Available Light: Anthropological Reflections on Philosophical Topics /After the Fact: Two Countries, Four Decades, One Anthropologist
鴻美和昭仁
我與玉燕計畫11月9日/10日
兩晚在台南你們家住.
我9日下午抵台南會去台灣文學館聽演講.玉燕要在那附近走走.
晚餐方便就一起來....
再聯絡





9點多 麵粉






狂風沙(二冊)

    作者:司馬中原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1967/09/01


啼明鳥

    作者:司馬中原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1970/08/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
他踏著毯似的柔草,一步一步的走過去,堂內沒有人,只有一束鮮花放在聖壇中央,高高斜斜的長排天窗,給人一種上昇的欲望。他要飛過去,飛過去,飛過 去,...當初在古堡上望眼欲穿的焦灼和斷崖間迎風呼嘯的勇銳,都在這一飛的煩望中混合在一起了。是的,他是一隻羽毛已豐的幼鷹,他要從大度山的懷中振翼 而起,直上蒼穹。時間不止造就了他,更多幼鷹仍將在滾動的時間中試行鼓搧,飛上九霄,咕碌碌的為民族啼明。為什麼不呢?蒼藍是他對自己的蒼藍,天空是他們 自己的天空……



司馬中原的小說《啼明鳥》的故事 (部分)

東京都・根津美術館で、「井戸茶碗」展 -侘びの静寂と、茶碗の饒舌さを堪能

查到   不緣啼鳥春饒舌 想到司馬中原的小說《啼明鳥》一書.
這是一本大度山的小說. 我在校時也讀過它(1973)
21世紀初. 作者將此書版權??  學術基金.  他們可能不知道如何處理它.
2013.10.29 看到好讀網可讀此小說:
http://www.haodoo.net/?M=u&P=H1229:1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精彩內容:
2013.10.30 – 2013.11.05 | 第19期


封面故事: 下一站,台灣
為何香港人要移民台灣?

深度報道: 的士App 中國燒錢戰
為爭生意,的士App平台隨時幾敗俱傷

全球經濟
●130億美元罰金 壓不倒摩根大通
●安倍經濟學劫貧濟富

公司與產業
●45分鐘定生死 香港密室逃脫遊戲紅
●美片衰退16% 中國人愛看國片

政治與政策
●沙田打造第一塊單車社區
●中國打貪腐 高端消費變臉

市場與金融
●美國地產復甦 中國富豪成推手
●信用卡公司爭奪緬甸處女地

科技
●蘋果iBeacon 跟蹤你更容易
●萬聖節必穿的恐怖數碼服裝

中國經濟
●信貸增長為何拉不動GDP?
●三四線城市救不了中國房地產

ETC
●音樂迷的夢幻工作


--------------------------------------------------
逢週三出版
香港各大便利店、書報攤有售
每本HK$28

由即日起至11月05日, 凡於7-11及 OK 便利店惠顧任何報紙+$20即可換購一本《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數量有限, 換完即止)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0929 2013 二

7點熟睡一定有人在樓上曬衣可我聽成進屋.
昨晚裝燈可我找不到是否為4-5年前的拆燈. 
讀秋水軒尺牘  不少套話很不舒服
Childhood Rivalry in Bali and New Guinea - Mead and Bateson 1936-3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NqQ6KL-aUY
敘說兒童受母親揶揄吃醋暴怒者為Mead/攝影者G. Bateson
   中午yy說她11日屏東市有演講 說要住高雄.
我在ntu看到台南有于連的演講

push_3989_mp  233

◎ 有關下學期于連讀書會
由於讀書會屬於南哲會新的嘗試(去年才開始),非常歡迎研究生們參與討論。
屆時請來學者亦對於思想文學藝術皆有相當深厚之造詣,實屬難得機會,歡迎同學互相邀請並且來信報名。
♦ 聯絡人:陳海茵 tainan.pa@gmail.com

♦ 下載:于連訪談:文化撞擊與未來的哲學

找a c graham作品
2013.10.29 午間 1300-1400翻翻

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 [平装] ~ 汪涛 (作者), 郅晓娜 (译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3月1日)
该书探讨殷墟出土的晚商甲骨刻辞中的颜色词,由此重构商代潜在的颜色分类系统;分析颜色在商代祭祀中的使用情况,并探究它们在特定文化体系中的涵义;阐释 商代颜色象征体系与后世"五行说"之间的关系。鉴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材料的复杂性,该书采用了多元研究法,不仅吸收了文字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而且结合了语 言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司馬中原的小說《啼明鳥》的故事 (部分)

東京都・根津美術館で、「井戸茶碗」展 -侘びの静寂と、茶碗の饒舌さを堪能

查到   不緣啼鳥春饒舌 想到司馬中原的小說《啼明鳥》一書.
這是一本大度山的小說. 我在校時也讀過它(1973)
21世紀初. 作者將此書版權送校友總會.  他們可能不知道如何處理它.
2013.10.29 看到好讀網可讀此小說:
http://www.haodoo.net/?M=u&P=H1229:1

1028 2013 一


清早yk 回信此為稍可說的事.
兩餐快煮...
4點多校園散步
傍晚助裝燈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1027 2013 日

 昨晚給andrew 秋水軒尺牘
茆店談心之後,忽忽自冬而春。新正過謁尊齋,知爲文讌招留,無緣握手。自看上元燈火,弟卽驅車出省門矣。正以瀛洲樓畔,吾與亭邊,時增秋水伊人之想;而手書適至,不啻「清風來故人」也。


讀1920年代的中國醫學史. 不可思議.
早上看HBO The Core

The Core is a 2003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disaster film. It concerns a team that has to drill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and set off a series of nuclear explosions in order to restart the rotation of Earth's core.


張華夫人回美國之前 跟他先生來訪.  我才知道張兄年底要退休了 以及他到高雄科博館演講Alice二書中的科學......最謝謝他們的花旗人參....我們談了2小時多. 建議張兄退休後再創譯藝的新高封.

時瑋-金台-么女參加"比利時"魯文大學校友會. 謝謝玉燕招待我們日本料理大餐 (素食也可).....女兒拿屠格涅夫的初戀/ 羅兄思考的危境
2012年BBC這3小時的古羅馬藝術寶藏之旅絕對會讓你大開眼界:BBC The Treasures of Ancient Rome 2 of 3 Pomp and Perversion 720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Xi1uyqgCM


Head of Ritz-Carlton Osaka claims deceiving menus were just honest mistake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1026 2013 六


9點起半夜讀王雲五

張華夫人回美國之前 跟他先生來訪.我才知道張兄年底要退休了 以及他到高雄科博館演講Alice二書中的科學.
梁永安先生趁機會寫下他對張華兄的一些"心得":我與張華兄的淵源:

早在親身認識張兄以前便拜讀過他的大文〈《英漢大詞典》的商榷〉(載於《翻譯學研究集刊》第四輯),驚為天人(評論詞條缺失需要硬橋硬馬工夫,非有深厚蘊積不為功)。若干年後,張兄以本名現身上述提過的翻譯討論網站,一上場也是談《英漢大詞典》(陸谷孫主編)。我起初聯想不起來,但隨即納悶怎麼又有一個人對《英漢》如此熟悉,心血來潮,把〈商榷〉翻出來看,發現作者果然也叫張華。我在網站上點破他的「身分」,後來便通信起來。嗣後,鍾先生弄了個叫Simon University的網站(他也是管理學大師Herbert A. Simon的大粉絲),繼續不時拋些翻譯問題考大家。我和張兄同是常客(另兩位最常參與討論的是學貫中西的鄭小姐和法文了得的繆小姐),時相切磋,不亦樂夫。張兄就像鍾先生一樣,專業不在文科(是位大工程師),卻對文字、詞書與翻譯興趣盎然,孜孜鑽研,又不時抽空下海翻譯,小試牛刀(以文章為主,書本類有兩本)。張兄功底深厚,見解常發人所未發,讓我有茅塞頓開之感。茲舉兩個印象深刻的例子:

an ill-favoured smile讓人不舒服的笑容
我一直覺得英文作者喜歡用「上義詞」(這是邏輯或語意學用語),an ill-favoured smile就是其中之一。
「讓人不舒服的笑容」的下義詞可能有:邪笑、奸笑、陰測測地笑、不懷好意地笑、不討人喜歡的笑、皮笑肉不笑(淫笑)等。

照我所知,opalescent指的是類似毛玻璃的半透明,而不是色彩,「蛋白石」指的也是半透明,和一般寶石的清澈見底不同。所以文中的The air is opalescent 大致是中文的迷濛。
我曾為文討論過,趙元任把兔眼的pink譯為「淡紅」、後來的譯者都譯為「粉紅」,其間即有透明度與色彩的分別。

簡介梁永安先生和張華先生 (2013年譯藝獎得主)



約十年前,我讀過書的英國Essex大學傳來一段信息,內容大約說: 以台灣的表現,學校考慮授名譽博士給傑出的台灣人。當時我認為我所認識的少數官員和學者,都缺乏有基本領域方面之成就而又對台英文化交流有功的。我放棄回報……
這一機會之流失,很可惜。
我認為,我們應該勇於推薦合宜的候選人給各大學和各頒獎單位之評審委員會,這樣既可促進其決選品質,或也可發揚某些人之潛德之光輝。

http://hctranslations.blogspot.tw/2013/09/112.html

這回的頒獎的準則,採用的是作品為主,過去的交往談論為輔。根據張五常先生介紹過的,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索判斷某人是否有教授資格,根據的多半以平時的談論中是否令教授圈都折服為最根本基準。

在我心目中,台灣還有很多高手有資格得此獎,譬如說彭淮棟先生等等,不過因為他是我的老同學兼老朋友,我就請他"後會有期"啦.......。

****講話摘要

我們今天到此寶地紫藤廬來,它的主人周德偉先生曾在1974年到東海演講《如何以美利利天下》;現在主人周渝先生是我的學長。
此地的美麗傳說很多,錢先生在80年代的《當代》上說過一則,參考:錢新祖 著《思想與文化論集‧公案、紫藤與非理性》鐘月岑,宋家復,李卓穎 等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10年前,梁永安先生和張華先生等人已是譯林高手,我才與他們認識。因為我比較有空,所以在PC Home的新聞台(blog) “Simon University” ,就由我掛名主持,所以張華兄有時候就戲稱我為校長”----blog ,其實談許多中英譯中的一些小毛病,所以blog的主要參與者5人都是專家,只有我是外行,他們就教我敲鐘……..
今天是他兩人的喜日,我就用一些故事來賀喜……

張華兄在遠流的書中這樣介紹自己:

資深工程師,從1980 年起,自習英中翻譯、參加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蒐集愛麗絲資料迄今。台灣翻譯學學會終身會員、英國Institute of Linguistics授證翻譯師,曾獲金石堂英翻中比賽社會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及譯詩組各第二名。業餘曾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資深編 輯、《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等四本英漢詞典編輯、為Toastmasters主持編譯十本中文版手冊、發表過英漢詞典、雙關語翻譯、愛麗絲與趙元任 等論述多篇,近年為《讀者文摘》中文版譯者。作品《挖開兔子洞》(2010)榮登誠品書店暢銷書排行榜。
張華兄是卡洛爾Lewis Carroll 1832-1898作品專家和異代知音。他翻譯Lewis Carroll 《挖開兔子洞:深入解讀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2010)和《愛麗絲鏡中棋緣》(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 2011)是世界名著,其中妙語如珠,很有意思,所以廣為世人所引用。譬如說,我們可以用下一段話來打趣我們與某一群瘋子的奇緣:

  • "But I don't want to go among mad people," Alice remarked.
  • "Oh, you can't help that," said the Cat: "We're all mad here. I'm mad. You're mad."
  • "How do you know I'm mad?" said Alice.
  • "You must be," said the Cat, "otherwise you wouldn't have come here." (From Lewis Carroll's 1865 nove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我對張華兄的研究的助益很有限,基本上只是提供些參考資料。譬如說,北京商務印書館的《趙元任全集》的某些相關資訊。張兄的相關參考資料相當齊全了,譬如說,我曾跟他提過Oxford Companion to Children Literature 中的Lewis Carroll相關資料以及 諸如Martin Gardner的The Universe in a Handkerchief: Lewis Carroll's Mathematical Recreations, Games, Puzzles, and Word Plays,張兄都已經有了。我曾動議組個學會,他說這事比較難辦。


"某一群瘋子是mad people"的一般翻譯,請對照下面的林語堂先生和胡適之先生的對話。

  林語堂《無所不談》* (台北:文星1966 ) 收入林先生1965年發表在《中央日報》的文章.其中《胡適之與辜鴻銘》 (pp.118-23) 基本上是轉載胡先生1935年的文章《記辜鴻銘》。林先生在文章前加注說:
" cranky Hsu, crazy Ku 應該譯為 「徐迂」、「顧顛」" (按:胡先生的《記辜鴻銘》用 「徐顛子」、「顧瘋子」) 林語堂的翻譯得 cranky之一義.不過可能跟他認識徐先生有觀  cranky, bicker, bickering, feud, watchdog, fractio...

張先生對於越南語潮州話和台語等語言,都很有見解和洞識力。譬如說,我們這次的獎原本要採用中古語譯業獎,張先生認為這有點沉重 (現代社會上對,不會想到企業的業,常想到"歷史共業"的業。

 張華先生的任事態度很好,譬如說,他知道這次的譯藝獎的獎品,只是象徵性的,可他對我的提出一篇"簡單報告"這一要求,當成是整理自己的經驗的好機會,還是交給我們內容豐富的《翻譯半生緣》,我剛提過他的翻譯作品,其實只是近年的代表作而已。




*****
梁先生在翻譯上,更是質與量並濟,幾年前(2008) ,本基金會設劉振老師紀念獎 Liu Cheng Award 給兩位翻譯者--本基金會致贈紀念品一件,以表崇高敬意。http://demingcircle.blogspot.tw/2008/08/2008_26.html
當時的贊詞如下,

汪永祺先生;開拓台灣在概率學、統計學、系統學、英文學習、散文等領域之翻譯有成。
梁永安先生:翻譯著作等身,豐富了台灣知識領域和思想境界,拓展了漢文的譯藝。

當時跟梁先生說,他翻譯出版超過一百本時肯定會給他一筆比昔日新聞局的翻譯講多一元的獎金,以表崇高敬意。在梁先生日積月累的努力下業績已達成促進我們今天的聚會。對梁先生的贊詞,我在2008年已說過了,現在我舉今年(2013)請教他的兩篇。
從某種意義說,翻譯或是一種字義拼裝或修補匠bricolage。
 這字眼的推廣者的傳記,粱先生翻譯過: 《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 Claude Levi-Strauss: The Poet in the Laboratory)---此書我們開過讀書會討論。所以我暑假請教他。

拼裝(bricolage)此概念最初是由社會人類學家克洛德·列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在1969年所出版的著作《野性的思》 中所提出。他認為修補匠和原始人類解決問題的方法類似:
修補匠喜歡凡事自己動手做,並且會運用手邊現有的工具和材料來完成工作;而當原始人類面對未曾遇過 的問題時,並不會想出新的概念來解決,而是會重新組合並修改現有的方法,以適應這些新的狀況。研究其他學科的思想家與作家也會借用拼裝的概念,討論創意藝 術家、教師以及其他人士是如何修改現存的想法、材料和做法,並再加以運用,以應付新的狀況。借用此概念的學科包括教育、藝術理論、法律,以及經濟學[1]。.....



更精彩而感人的說法,可參考英國大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1889-1975年)在其第2部回憶錄《經驗》(Experiences1978年郭先生在英國贈我此書) 中所說的,而梁先生的翻譯讓我有更深入的認識:

是什麼動力促使我工作?還是學童的時候,我首先意識到的驅力是焦慮。因為焦慮老師會把我叫起來,向全班解釋一段希臘文或拉丁文的意義,我總是早早預習好。也是因為焦慮,我每次要坐火車或飛機,都是早早便去到車站或機場。這種焦慮心理有其弊病。它會耗去好些我可以移作正面用途的精力。例如,因為提早四十分鐘去到火車站,腳伕還沒有就位,我必須自己把行李搬上火車。還有一次,因為有一段選自修昔底斯(Thucydides)的課文特別困難,我便提前幾星期預作準備,沒想到,當老師真的點我起來解釋時,我的表現相當失常。如果老師不是了解我的為人,大概會以為我沒有備課。我想他猜得到真相:我太早準備了,時間久了便忘得差不多。
焦慮本身從不是好事情,而焦慮走到極端的話更會是壞事情。然而,焦慮仍是一種強勁驅策力,所以,我想它的反作用也許可以被它的好作用抵消。
另一種一直促使我工作的驅力是良知。在早前出版的一部書裡,我提到我祖父住在英格蘭波士頓的一座農莊,而從該農莊可以看到聖博托爾夫教堂的尖塔。清教徒的良知大概是我父系家族的一種社會遺產。在面對工作的態度上,我擁有的是一種美國人的心靈而非澳洲人的心靈。我的良知把不斷工作和盡全力工作當成一種責任。我總是為工作而工作,像是受到工作的奴役。我猜,這種態度是不理性的,但有此自覺並不能帶給我解放。只要一懶散,或只是稍微放鬆,我便會受到良知責備,感到不自在和不快樂。所以,看起來,只要我一天還剩下工作的能力,良知都會繼續驅策我去工作。
焦慮和良知是一對馬力十足的發電機。但兩者雖然可以共同驅使我賣力工作,卻不能保證我會從事有價值的東西。它們都是盲目的力量,只會驅策而不會引路。幸而,我還受到第三種力量的驅動:了解的意願。我是自覺到前面兩種動力好一陣子以後才自覺到這第三種動力,但我相信,它早在我自覺到其存在以前便已作用在我身上,是自我很早歲便開始起作用。好奇心是一種正面動機。它也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鮮明特徵之一。所有人類總有某種程度的好奇心,另外,我們還會對一些無實際用途(起碼是剛開始沒有實際用途)的事情感到好奇。不過,這種特質雖然是所有人所共有,但它在各人身上的強弱程度會有所不同(這也是人與人的不同的重要標誌之一)。我被賦予的好奇心強度湊巧相當高。這是諸神的一種賜,我亦由衷感謝。
我說過,還是學童的時候,焦慮感會驅使我早早把老師分派的功課做好。這有一個可喜的好處:讓我多餘時間可以去追求好奇心的滿足。其他同學都會到最後一刻鐘才準備功課,而我因為早備好課,所以有多出的時間做我喜歡做的事。「我喜歡」意味「我選擇」,意味「我給自己設定的工作」。所以,「焦慮」雖然奴役我,卻又給了我自由,讓我可以自己給自己安排工作。相對於自定的工作,規定的工作之於我只是附屬性質。把規定的工作早早做好,我便可以把它們給打發掉,去鑽研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每當別人問我,我為什麼會窮畢生之力研究歷史,我都會回答說:「為了找樂趣。」我相信這是個充分答案,而且肯定是發自真誠。如果發問的人進一步問我:若是人生可以重來,我會做一樣的選擇嗎?那麼,我一定會信心十足地回答:會。
但為什麼我的工作偏偏是研究歷史?好奇心是一種雜食動物。在這個宇宙中,除了歷史以外,還有無數其他事物一樣可以引起人類的好奇心。那麼,我的好奇心為什麼會是聚焦在歷史?對這個問題,我有一個十足把握的答案。我會是歷史學家,歸根究底是因為家母就是歷史學家。我已經不記得自己有哪個時候不是把繼承她的志趣視為理所當然。我滿四歲那一年,家父對家母說,家裡再負擔不起請保姆照顧我。當時家母請家父考慮讓保姆再多待一年:她相信自己一年內可以寫出一本書,賺到十二個月的保姆薪水。家父答應了,而我至今還鮮明記得,當《蘇格蘭歷史故事》(Tales from Scottish History)的校樣送到我家的時候,家裡的氣氛有多麼熱烈興奮。稿費是十二英鎊,剛好夠付一八九三至九四年間一年的保姆薪水。那一年過去而稿費也花光之後,保姆便走了,換成由母親來給我說睡前故事。她給我講的是英國史,每天一段,把這歷史從起始講到一八九五年,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
所以,我會成為歷史學家絕無疑問是受母親的啟迪,然而,我又只是在一個寬廣意義下繼承她的志趣。我相信,家母是為史事本身而愛史事。我當然也愛史事,任何不愛史事的人都成不了歷史學家。史事是史學的基本素材,當歷史學家的人必須大量吸納史事,他若是不愛史事,一定會感到煩不勝煩。但就我本人而言,我雖然愛史事,卻不是愛其本身。我愛它們,是因為它們可以作為線索,讓人探索更玄遠的問題:神祕宇宙的本質和意義。我們都渴望了解宇宙和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們固然知道,在了解宇宙一事上,人的智慧充其量只像燭光,卻仍然不死心,想方設法增加這光的亮度。
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人好奇,然而我相信,所有好奇心的終極目標都是現象背後的精神實相(spiritual reality),而因為這個緣故,好奇心是一種多少帶有神性的東西。因為受家母所影響,我個人向這個終極目標逼近的方法是研究人類事務。物理學、植物學、地質學和任何學科都可以是通向同一個人類目標的不同道路。然而,在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世界觀裡,歷史一向都是被放在一個神學的框架裡。過去兩個半世紀以來,這種傳統的西方史觀業已受到許多西方史學家(和他們的非西方弟子)所反對。但我相信,不管他們承認與否,每個研究人類事務的學者都一定有自己一套神學。我還相信,愈是把自己的神學壓抑在意識層面之下的學者,就會愈受這套神學之害。
我當然只能代表自己說話。我深信,我會著迷於研究人類事務,是因為此乃宇宙向我開啟的那扇窗。換成是地質學家或植物學家,他們在遊歷一片沒發生過任何重要歷史事件的地域時,一樣會像我在菩提伽耶(Bodh Gaya[1]或耶路撒冷經驗過的那樣,鮮明地看到上帝的手跡。然而,由於個人的性情氣質使然,沒有印上人類印記的自然部分不會引起我太大感應。鏗托利山(Mount Cynthus[2]帶給我的感動要大於喜馬拉雅山,約旦河帶給我的感動也要大於亞馬遜河。
    我為何工作而我的工作為何又是研究歷史?因為,在我看來,這種追求不管多有侷限性,都可讓我更趨近至福眼界(Visio Beatifica[3]
摘自〈我為何工作和怎樣工作〉(Why and How I Work),載於《經驗》(Experiences),1969

[1] 佛教聖地,釋迦牟尼悟道之處。
[2] 位於希臘,在希臘神話中為太陽神與月神兄妹的誕生之地。
[3] 神學用語,指完全淨化過的靈魂直接面見無限美善上帝的圓滿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