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張廣告,覺得很有意思。位於日本奈良縣的天理大學,將在2024年春天增設中國語學科。學校希望明年參加大學聯考的學生積極報考該學科。但廣告上寫的文字卻是「徹底瞭解台灣」。同時註明,該學科是一門可以深入學習台灣社會、文化,在所謂的「中文」之外,還能學到「台灣華語」和「台語」的稀有學科。
廣告上還說:從你最喜歡的台灣開始,理解中華世界的多元性,透過「體驗型」的學習內容,掌握可以實際運用的語言能力和豐富的「人間力」(做人的素養),你也能成為一個「全球人才」喲!
這幾句宣傳,讓我有恍若隔世之感。30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正趕上中國經濟開始進入高度成長期。各個大學的學生在選擇課程的時候,選修中國語的學生突然間多了起來。教中文的老師大部分都來自中國,因為當時學生和家長都覺得學習中國的漢語拼音和簡體字,要比學習台灣的拼音和正體字有前途。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想學中文的學生更喜歡的是台灣。 透過學中文可以認識台灣,成為了招攬學生的一大優勢。
這幾年台日關係發展迅速。台灣的防疫成功和台積電落戶熊本等新聞,提升了台灣的形象、也增加了台灣的魅力。同時,中國的習近平政權這幾年施展戰狼外交、四處樹敵,使中國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丈。
高中生報考大學時選擇什麼學科和專業,是這些學子和家長對未來的一種投資。他們當然要選擇回報率高的。天理大學的中國語學科完全不提中國、只宣傳台灣,說明日本社會正在看衰中國、看好台灣。
不過讓人覺得有些尷尬的是,「中國語學科」這個名字好像和台灣不太協調,看起來怪怪的。招生簡章提到的「台灣華語」一詞,蠻有創意的,最近我聽說有不少人用,不知道大家喜歡不喜歡這個名稱?或者有什麼更好的建議?
泉鏡花Izumi Kyōka <スクープ>泉鏡花のお墓が霊園から消えた…歴史的著名人の「墓じまい」相次ぐhttps://hcbook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15.html
75 周年慶 NATO THAMES & HUDSONThames & Hudson 。經營傳奇與神話 美國家族企業S. C. Johnson & Son, Inc 對比英國Dyson..... 紀念 I. M. Pei (1917–2019) 1972 2024 友情與愛情 紅土印象(1970) 香港《明周》 M+ 貝聿銘建築展(2024 )
立讀:這期The Economist或許對很有啓示中國,日本,美國,泰國諸多評論都很重要。中國水危機政府多重視供給面,提告水價(需求面)同樣重要,然而這讓官民都無法接受……
還記得上次翻報紙是什麼時候嗎?在人手一機的時代,網路是我們獲取新知的慣用管道,但在日治時期,報紙才是最夯的主流媒體

為了讓臺灣人的聲音被聽見,百年前由臺灣人自辦的《臺灣民報》誕生。這份以不同名稱存續的報紙躲過戰火摧殘、政權交替,在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持續發揮影響力。
一起來看臺灣民報 aka 臺灣新民報、興南新聞的故事!

全文重點:

從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興南新聞到臺灣新報,認識日治時期「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發展史。

了解臺史所蒐集獨家民報典藏的故事,目前全數報紙的數位影像已在
#臺灣文獻全文資料庫 公開,「社說」、「頭條新聞」、「海外遊記」及「地方特輯」特別進行全文辨識。

找到傳說中的小說、海外遊記,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小說《季節圖鑑》、首位留美哲學博士林茂生海外遊記公開!

想了解更多?
【臺史所出版】許雪姬、王麗蕉主編(2023)《百年發聲X三十而立:中研院臺史所設所 30 年紀念特展》,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出版。或許台灣不屬於華人世界。亞洲周刊選的重要/有影響力華人,絕大多數台灣人只“認識”林青霞,丁肇中(?)……
這站,高鐵一小時一班。我跟同學,午餐誤時,所以可以寫點趣事。
他要我去協調同學會,然而我知道他撥出時間與會頗難,所以我可以代傳信。譬如我們當年最優等同學,他說看他演講影片,可診斷不少健康威脅。
這,一定轉達,然而,我們都不年輕了,早晚要去報到,不要反應過當。
他說起幾年前去高雄,騎樓高低還沒路
文學的生命久遠。今年打算補度以前較少讀的,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說與極短篇。昨天讀1969年水晶出版社的短篇小說集,雖是多人翻譯,卻不錯。選題與文筆還很好,尤其是1969的選本。今天在車上讀柏谷選的感情裝飾1990,掌之小說選,也很好。我在2020年透過台灣翻譯,讀川端很久以前的昨品,還可以有同情之心呢。
I’m honored to join the one-and-only
Raffi to celebrate 40 years of “Baby Beluga,” and to call on every one of us to work together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where life u……
查看更多
底引網(そこびきあみ、英語:Bottom trawling net)とは、主に引き網漁業に使われる漁網である。別名:底曳網
珊瑚、浮遊物質 - 海底の泥や有害物質が巻き上げられ、海底の透明度が低下し海藻や植物プランクトンなどの成育に影響が出ている[9]。
Scientists are using specialist cameras to explore some of the deepest parts of the ocean. They have discovered that destructive fishing practices are causing long-term……
查看更多
賴顯邦 1954年7月7日 ·
---謹以此貼文紀念
青木正兒全集 第2卷, 支那文藝論藪, 支那文學藝術考--
Howard Chang似是出自大智度論;
(譬)如白人,雖鬢髮黶子黑,不名黑人。如人雖到(大)海。以器小故。不能取無量水。譬如
如吐食不可更噉。
苦邦音樂精選CD1上市瞜,
下方網址有試聽也有Paypal直接購買,……
查看更多
颱風夜,沒心動的書可讀,悲。有制度的商家多打烊了。我看那負責的修理師傅,還扛沙包,他很專注,我說話讓他嚇一跳。
台大前的地下道,過去十年都有一長者放佛樂樂捐。近半年沒看到,另一位年輕人,跟他搶過位置,今天叫住我,說你知道他,老者,死了,我說你怎知道,他說,同地點另一位告訴他的........
這種淡淡悲哀,想起我們騎樓下賣小玩意的老兵跟我辭行,說女兒不准他再賣了,要好好養老。我想,在騎樓沒賺錢,看各色行人也很好........……
查看更多
Liu Xiaobo and his love Liu Xia, inseparable. Until they were forced apart.
What has become of the thousands of fallen Vladimir Lenin statues in Ukraine?

Supporters of Turkey's main opposition Republican People's Party rally in Istanbul, marking the end of a 450-kilometre (280 mile) "justice march" by opposition leader K……
查看更多
華盛頓—
美國國會共和黨籍參議員泰德·克魯茲為阻止美國政府放開對互聯網域名管理權進行最後一搏,他強調了移交管控將最終傷害互聯網自由。
國會參議員泰德·克魯茲星期四在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上發表講話,為阻止美國政府完全放開對互聯網域名管理權進行最後一搏。……
查看更多
Zooey and Andria Green, who are seven and eight respectively, only look innocent. With their baby faces and cunning, they managed to lure patrons to their illicit enter……
查看更多
圖書館的功能/效力無法量化。趙先生前天說,60年代初,台大圖書館非開架式,管理人員也很兇。當時,東海大學圖書館早就開架式,而且館長都懂得要讓圖書館的服務日日新。1968一學年,我每天從一中騎腳踏車到省立台中圖書館借還書一本,非開架式,兩位管理人員服務還很辛勤。顯然,台中圖書館比一中的圖書館好得多,我才會選擇校外的。我的第一本英文小說就從台中圖書館借出,而不是一中附近的美新處USIS圖書館。
80年代初,電子所(工研院)圖書館的服務很好,水平跟英國的大學圖書館類似。
去年希臘內閣有幾位是英國Essex大學的校友,他們也許是左傾的,談的是馬克斯經濟學等。我對這,很沒胃口,雖然圖書館內的馬克思"學派"著作量,與莎士比亞的類似。
圖書館最重要的,是能與你當時的胃口相合。英國圖書館分類較細,我寫論文時,造訪過倫敦專收科學書的"科學圖書館"。
台灣國科會支助台大等成立數學類專門圖書館,視野還是不夠寬廣。
2014年7月14日
第12屆吳德耀人文講座-高承恕:綠苑春濃五十年:東海心情;業專精‧心寬闊:看大世界
這是我們第二十五次舉辦週二講堂,回到民生社區三一教會,也首度邀請新書作者唐香燕來朗誦她的新書:【長歌行過美麗島】。
其中,六位,是全家一起來,香燕以前【漢聲雜誌】(Echo)編輯部的同事,也是我【天下雜誌】前輩,謝慧娟,帶著她先生何英超、女兒何容(國小高年級年紀?)一家三口,還有我首度見面、臉書神交二年的、獨立出版社負責人、虔誠基督徒的鄭超睿先生,與他任教宜蘭羅東高商、擔任英文科老師的妻子許玉青老師、未滿周歲的女兒(好可愛,輕輕啼哭,充滿生命力,三一教會充滿生之喜悅!)也是一家三口到齊。
還有,香燕的好友,立委陳歐珀的特助、我十多年以前在民進黨中央黨部有過幾面之緣份的,張百達,也和他博學的妻子、留學法國、專攻當代法國哲學的黃雅嫻博士,聯袂到來。
台大歷史系博士生、專攻當代台灣政治史的周馥儀,也想和她的老師、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的名著【百年追求】,對照閱讀,特別來聽香燕朗誦。
台灣藝術大學劇本創作所碩士,王欣愉小姐,特別從新莊趕來,她說是受到也寫了本有意義新書的瞿筱葳的鼓勵和通知而來參加。瞿筱葳是知名社會學教授,瞿海源的女兒,前年以祖母的人生故事和手路菜,寫了本感人的書籍。
香燕也請瞿筱葳寫了序,所以【長歌行過美麗島】。光是讀序,就非常精彩。
香燕謙稱不會演講,以朗誦三段內文,從【外省女兒】【美麗島新娘】【世界母親】
分別抽取一段來分享,非常別開生面。
其實,香燕擔任過六年的中學國文老師,怎不會演講,只是她的講話,也像是她的文章,那樣看似尋常,卻又幽深雋永,耐人尋味。
這是一種底蘊深厚的文學況味啊!難怪吸引這麼多書迷。
四五九九最近十次,以本次出席者最多,且新來者佔多數,實在是難得。
還有,台語專家、在汐止四家國小擔任母語教學的廖崇仁(Justin Rio)老師、從東吳會計系畢業多年、移民加拿大後又回到台北的肯納基金會志工、吳良志先生,都分享了寶貴的人生經驗,和家族故事。讓現場激起更多心靈溝通的感動。
這是一場意義重大的週二講堂,感謝唐香燕寫了這麼一本感人至深的回憶錄,使我們有共同的文本,來一起回顧我們的生命史、家族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