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張華,單德興,鍾漢清談愛麗絲2024:Children’s Movies 簡介新博物館 the Rabbit Hole ( The Rabbit hOle,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的新博物館 Rabbit Hole "兔子洞")共讀。從前,圖畫書的世界栩栩如生.......。 張華先生談其譯註的《解讀愛麗絲》2024,漫遊者文化。 張華:愛麗絲的翻譯、注釋與相闗研究

 張華先生談其譯註的《解讀愛麗絲》2024,漫遊者文化。 張華:愛麗絲的翻譯、注釋與相闗研究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94873072587335



簡介新博物館 the Rabbit Hole ( The Rabbit hOle,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的新博物館 Rabbit Hole "兔子洞")從前,圖畫書的世界栩栩如生.......。 張華先生談其譯註的《解讀愛麗絲》2024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226852883821165

Once Upon a Time, the World of Picture Books Came to Life

The tale behind a new museum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s equal parts imagination, chutzpah and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




▍張揚經典,華采譯注──序張華《#解讀愛麗絲》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英國經典文學的中譯史上,最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品大抵就屬綏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的《格理弗遊記》(Gulliver’s Travels),以及卡洛爾(Lewis Carroll, 1832-1898)的「愛麗絲書」(the Alice books),即《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1865)與續作《愛麗絲鏡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 1871)。許多人小時候就看過它們,誤以為「只不過」是兒童讀物,而且因為知道故事情節,就自以為瞭解。其實,即使小道也有可觀之處,何況兒童文學豈是小道?能成為經典則更是大道!其中的細緻微妙,若無人爬梳、解讀,很可能就此帶著童年印象終其一生。殊不知《格理弗遊記》原本是諷刺文學,作者綏夫特是愛爾蘭當時重要的宗教與政治人物。而「愛麗絲書」雖為女童愛麗絲.利道爾(Alice Pleasance Liddell, 1852-1934)所寫,但作者卡洛爾在牛津大學講授數學與邏輯,看似淺白的文字暗藏多種謎題與文字遊戲,若非細說詳解,將錯失許多獨特的趣味。

 

  《愛麗絲漫遊奇境》出版於1865年,充滿奇思幻想,並且穿插許多歌謠、打油詩與文字遊戲,此書的樂趣在此,對譯者的挑戰也在此,克服挑戰之後的成就感更在此。自問世以來不同語文的譯本不計其數。中文世界最早譯本出自語言學家趙元任1922年上海出版的《阿麗絲漫遊奇境記》,流暢細緻地再現原文趣味,不僅深受一般讀者喜愛,也普為譯者與研究者推崇。一百多年來中譯本難以勝數,有如「打擂台」般,「擂台主」為趙元任,各個譯者化身挑戰者,以致此書成為中文世界最流行的翻譯作品之一。

 

  筆者於2015年指出,「愛麗絲書」的中譯者經常面臨三重障礙。第一重是「原文障礙」:此書最初對象是兒童,卻存在著多種文字遊戲、無稽歌謠、諧擬詩作,雖讀來有趣(有些不一定瞭解,甚至是無厘頭),卻成為譯者的挑戰、甚或夢魘。第二重是「趙譯障礙」:趙元任的中英文造詣深厚,翻譯策略恰如其分,因此成就了經典文學的經典翻譯,令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第三重是「一般障礙」:百年來許多中譯者挖空心思挑戰前兩重障礙,遂使此書在中文世界翻譯史與接受史自成傳統,成為後來者亟思突破的考驗。

 

  《解讀愛麗絲》則多了第四重「張華障礙」。1982年張華初遇二書中譯便深深著迷,數十年來收集諸多英文本、中譯本(含注解本)與研究資料,先後譯注、出版英漢對照插圖版《挖開兔子洞:深入解讀愛麗絲漫遊奇境》(遠流,2010)與《愛麗絲鏡中棋緣》(遠流,2011)。此番進一步結合晚近的翻譯與研究心得,以「十年磨一劍」的毅力,修訂前譯,補充譯注與資料,將兩書合體以全中文印行,不斷「以今日之我挑戰昨日之我」的精神令人敬佩。

 

  讀者看到精心打造的譯注本,可能以為張華是英美文學科班出身。其實不然!他本職是建築工程師,多年如一日投注於愛麗絲書,體現他身為「業餘者」對此書的深情與純愛。薩依德(Edward W. Said)在《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中對「業餘性」(amateurism)有如下的定義與稱頌:「不為利益或獎賞所動,只是為了喜愛和不可抹煞的興趣,而這些喜愛與興趣在於更遠大的景象、越過界線和障礙、拒絕被某個專長所束縛、不顧一個行業的限制而喜好眾多的觀念與價值。」張華正是為了喜愛、興趣,不在意名利,不拘泥成規,反而使其具有「興奮感和發現感」,成就獨特的翻譯志業,表現得比專業人更專業。

 

  本書除了力求達到等效翻譯的兩個文本、精研細解的譯注,還有多項特色。〈前言〉標舉本書為愛麗絲中譯102年紀念之作,敘述英美的愛麗絲研究,中譯史與趙元任譯本的魅力,後來譯本不如趙譯之處,並詳述此譯注本的特色,處處以趙譯為「試金石」來檢測他人與自己的譯作,顯見是向趙譯致敬與挑戰之作。至於成敗如何,尚待有心人仔細比對、評析。張譯眼界之高、視野之闊、用心之細、工夫之深、執行之切,由此可見一斑。至於選用田尼爾(John Tenniel, 1820-1914)的插圖,意在維持「愛麗絲書」原版圖文的呈現方式。

 

  除了譯注與〈前言〉之外,還有其他多種附文本。〈奇境地圖〉標示故事地點與相關位置;〈彩頁〉分享譯注者走訪實地的圖片;〈愛麗絲身高拉頁〉呈現主角忽大忽小的體型變化與尺寸比例;附錄一詳列引用資料,包括張華本人的中英文論文,附錄二提供譯注參考資料,附錄三臚列翻譯類參考資料,附錄四提供中譯及原文對照的雙關語翻譯、詩歌翻譯、戲仿歌譜與藏頭詩,呈現譯者為了實踐等效翻譯所運用的各種創意奇思與機靈手法。

 

  其中最令筆者驚豔、也備受國際學者專家肯定的就是〈愛麗絲身高拉頁〉。除了一般譯者對文字的細讀、詮釋與傳達之外,工程師張華具備數學背景,對邏輯、美學與比例更是敏感,遂能見人所未見,逐一圖示愛麗絲多次的高矮變化,令人一目瞭然。此創舉受到北美卡洛爾學會(Lewis Carrol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矚目,於2015年《愛麗絲》出版150周年紀念的紐約會場,將張譯《挖開兔子洞》及此拉頁與趙譯同櫃展出。此外,張華多次於國內與國際研討會宣讀論文,可見其翻譯心得與研究成果獲得肯定。

 

  綜觀《解讀愛麗絲》的多元翔實再現方式,與筆者多年提倡的「雙重脈絡化」若合符節。也就是,盡責的譯介者除了將原作置於原文的脈絡之外,也將譯作置於譯文的脈絡,並透過各種附文本提供相關訊息,小自一字一句,大至翻譯史與文學史的評價,讓讀者得以循序漸進,從基本的文字,逐步進入文句、文本、文學、文化、文明的「六文」層次。《解讀愛麗絲》一書綜合了張華四十年的興趣與鑽研成果,不僅譯文本身頗有可觀之處,附文本也旁徵博引,後出轉精,為「愛麗絲書」在中文世界、乃至於全世界的翻譯史,新添一部獨具特色的譯注本。


#且以天真對抗無聊 看繪本大師如何堅持不忘童心

從事繪畫工作超過50年,創作超過450部作品,享譽國際的日本繪本創作者五味太郎,睽違12年後再次來台,頑童般地喜歡看人、觀察生活周遭的事物,看似玩耍卻是他的創作靈感來源;另一位日本繪本作家,以霸王龍系列深受歡迎的宮西達也,和台灣讀者見面會上甚至拿起手偶以中文演出,兩位創作者雖都已是星星白髮垂的年紀,內心裡依舊住著一個孩童。

#童書為何長壽 親子共讀習慣是關鍵

已有35年歷史的《巧連智》月刊日前宣布停止受理訂閱,策略調整和轉型恐向紙本刊物告別引起家長們關注與討論,在台灣幼童閱讀市場是否受到數位化和閱讀行為模式改變衝擊式微?長期經營童書的信誼基金會與小魯文化都表示,關鍵在於共讀習慣。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40405000442-260115?chdtv

#中時開卷
#信誼基金會
#小魯文化
#五味太郎
#宮西達也
#繪本
Two generations of readers enjoy “Caps for Sale” at the Rabbit Hole, a new museum in Kansas City, Mo.Credit...Chase Casto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Image
This picture shows a young visitor running through the entrance to the Rabbit Hole. At the bottom of a flight of stairs, a blue-lit door is visible.
The entrance to the Rabbit Hole features hiding places, reading nooks and more than 3000 books. An arched doorway leads to a tunnel that brings visitors to the main floor of the museum.Credit...Chase Casto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5 Children’s Movies to Stream Now

This month’s picks include a true story of hope and persistence, and Timothée Chalamet’s recent turn as Willy Wonka.

A boy dances ballet in black pants and a white long-sleeve shirt. He is outdoors in a Nigerian suburb. He is seen from behind, and a crowd of people are watching.
Anthony Madu as seen in the documentary “Madu.”Credit...Disney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