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補充 何定照訪談。 感動 169 王文興 WangWenHsing 書和影展( 台大圖書館 看、聽(沙發2人聽得清楚的音量)“他們在島嶼寫作” 王文興《尋找背海的人》2011紀錄片 部分 )0302 2024 孟郊751年 — 814年 唐 孟東野 王文興喜歡的詩人 PICASSO : It is a miracle that one does not dissolve in one's bath like a lump of sugar. . 借7本日文佛畫禪學的書




年少時常讀《中外文學》,覺得它是國內關於文學研究的最高標竿。沒想到,因為王文興,我的文竟然也與《中外文學》有了連結。

說來要感謝王老師的學生、台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老師,去年王文興老師辭世不久,她傳訊給我說眾多關於王老師的報導中,她最喜歡的是我之前訪問他的那篇,指的是2020年刊在聯合晚報的訪問。未久,劉老師又來訊詢問,因為要寫紀念文章,想參考我那篇,但現在在網路都找不到。她還說,那篇廣度、深度、真實度超過她讀的任何一篇報導,讓我開心不已。

後來,劉老師有感若在網路無法找到該文(雖然在報社新聞資料庫有),恐讓想研究或了解王文興的人無法讀到,太可惜,主動建議《中外文學》轉載我那篇訪問;於是,我竟然也與長久以來景仰的《中外文學》有了連結。

記得2019年底訪完王文興,我興奮不已,覺得年少以來對他作品的疑惑都有了解答,即使在那之前已訪過他幾次;甚至感到身為記者於願足矣(雖然其實之前並未特別立願做此專訪)。

也很巧的是,在該文交稿後、刊出前,我就調了單位;刊出一個半月後,聯晚竟然走入歷史(當時我想,考量閱讀時間有限與「立場」平衡了解不同訊息,只訂了聯晚和Taipei Times的王老師,未來豈不沒中文報看...)。如今該文經由《中外文學》,能得更廣流傳,實在是個美麗的句點。甚至竟然,這篇訪問放在刊首,與我敬仰的王文興專家之一單德興老師 Te-hsing Shan 等學者並列……

還有,之前《中外文學》編輯來訊,希望我給該文訂個英文標題,我想到《家變》英文書名,豈不就是現成的完美標題?當訪問內容與《家變》書中對比,一切變得更清晰。這樣的標題:Family Catastrophe : The Real Life of Wang Wen-hsing,我想王老師也會欣然滿意的。

另外,感謝劉老師的看重,讓我想到2020年刊出王文興訪問時,由於報紙篇幅有限,許多內容無法出現的遺憾。最後我將當年訪問以王老師第一稱方式重新整理,有了2023新的完整版,得償所願。以下列出2020年報版全文,以及2023年完整版網路連結,當然,歡迎收藏這本三月號《中外文學》王文興紀念專輯!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880/7511034
解謎王文興/從《現代文學》到任教台大中文被開除 遭遇各種政治力左右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880/7513508
解謎王文興/寫《家變》深挖性格黑暗面 效法杜斯妥也夫斯基
https://vip.udn.com/vip/cate/121911
解謎王文興/靈感來得太快獨創敲擊寫作法 有時回頭看也記不得是哪個字

20200414聯合晚報
王文興 人生比小說動盪
母攜自盡、遭禁留學、講稿遭改、故居被焚…
專訪/何定照

作家王文興揮舞雙手,在空中一層層搭起筆下《家變》場景紀州庵,對我們述說兒時故居火焚前的樣貌。小說家精準記憶,讓人忘了他剛滿80歲;清瘦臉龐,則讓人想起「清癯俊秀、額面蒼白」的《家變》主角范曄,只是一頭白髮,像是書中丈夫再也未歸的范曄母親般「耀著柔光」。

1973年《家變》出版,在戒嚴台灣猶如投下炸彈,遭批背棄傳統文化。許多讀者不免從《家變》揣想王文興,其實他沒寫進書內的,比寫下的多得多。

他幼時險些遭賣、母親多次要帶他自殺、初一被留級、遭禁出國留學、教書被開除、學校研究室乃至故居都遭不明原因火焚。

人生經歷驚悚寫實,王文興卻精煉出一部部藝術小說。重回《家變》中「火車長車廂」般的紀州庵,彷彿啟動王文興記憶開關,他淡淡說一切都是命運決定,「當時不那麼介意,也就過了」,何況「任何人都沒錯」。

王文興出身書香世家,他從家族經歷到的,卻是政治撥弄。祖父王壽昌是清代首屆留法公費生,當官之餘還翻譯《茶花女》。然而滿清的官面臨新建的中華民國政府,難免得從軍閥中選邊站,到了王文興父親這代,更只能在內戰的政治圈夾縫求生存,只是「都遇到失敗的那邊」。

中日戰爭時,父親沒跟上蔣介石去重慶國民政府,在汪精衛政府當小職員,結果汪精衛垮台。王文興說,再次選錯邊的父親只得改名流浪到福州,未料國民政府「勢不兩立」策略追殺過來,在福州待了兩天就失業遭趕,「家裡大人都在自殺邊緣」。

六歲的王文興第一次感到痛苦,就在父親無路可走考慮賣掉他的時刻。當時有位姑姑很疼他,談好收他當養子,出養前一晚,母親和父親大吵,告訴王文興明天就帶他去投河。

王文興說,他那時已朦朧知道死是什麼,「我覺得恐怖,說這樣不行,但母親已經決定。」

對命運的憂懼,往後在王文興小說中延伸變形。〈命運的迹線〉中,男孩用刀片拉長掌心的壽命線,想延長被稱只能活30歲的宿命;現實中的王文興,姑姑聽說家庭風暴後放棄收養,他也閃過「被投河」命運。但逢父母衝突,死亡威脅仍發生五、六次。

一家人之後來台,家族幾乎等同「政治犯」的魔咒,也跨海追隨。王文興說,父親即使加入國民黨,基於服務汪精衛政權、比利時留學同學是周恩來的過往,仍長期受監視。雖在公家機關謀到小職員缺,際遇卻像《家變》中的父親,不但升不了職,還一直降,早早對人生絕望,連帶也不大管孩子的事。

這樣絕望的父親,在王文興和台大外文系同學白先勇等人辦《現代文學》雜誌時緊張起來,叫他不要參加,以免有政治問題。王文興沒聽進去,沒想到大學畢業後申請到美國的公費獎學金,在出發前被告知不准出境。

事後推敲,王文興覺得這禁令除因家族背景,還可能因為他才剛代表《現代文學》開文學會議,回頂現場一位老先生說「現代文學是美國走狗、外文系的方向是叛國行為」之語。

遭禁出境後來有了戲劇性轉化,王文興說,由於獎學金是美國政府給的,他只得告知美國駐台大使館去不成。他學起當年使館職員聽後氣得拍桌:「對方一直大罵『這個政府又來了!』」

第二天,來自安全單位的便衣忽然出現他家,告訴王文興可以赴美。旁人聽說便衣上門,驚問「你不嚇死嗎」,他雲淡風輕:「我都糊里糊塗,無所謂。」

無所謂的背後,關鍵是作家王文興口中的「我沒有能力介意」。不論是六歲面對死亡威脅,或24歲面對出境禁令。

往後擔任台大合聘教授時,王文興因《家變》及參加《大學雜誌》,遭台大國民黨部列為台大「五大毒草」,都事後才知情;1978年在耕莘文教院演講,被某方力量強要耕莘交出錄音帶,講稿遭加灌攻擊鄉土文學字眼、改得面目全非,他拿不出證據乾脆沉默。「我若跟你鬥,一輩子的時間都浪費。」

之後台大的研究室遭火燒,及時救火,王文興卻平淡看待,心想「反正你們這次沒成功,下次看會怎麼樣」;中文系隨後停止合聘,形同「開除」,他想好吧,那就再試試申請別的學校。

再怎麼磨難,王文興始終心中只懷文學,「浪費生命每天解釋、打官司,真的沒意義,也沒法做事。」

王文興多年來繼續完成《背海的人》、《剪翼史》。從黑髮寫到白頭,錘鍊文字用盡全力,面對現實擊打卻靜觀其變,「很多事我都事後才知道,等於沒發生過,這種一無所知,也像天意的安排。」

幼睹槍決 嚇壞父母
住滿人的紀州庵 住戶一個個消失
專訪/何定照

228事件後第二天,王文興隨家人住進時為台灣省政府員工眷舍的紀州庵,成為唯一住戶。原可容數百人的幾棟樓房,當時一片死寂;八歲的王文興,最愛在空蕩的長長走廊和塌塌米從這頭跑到那頭,只有自己腳步聲迴響的日子,足足一、兩年。

直到對面搬來一家人,王文興才知他們原本就住這,因為228而逃回廣州,等較安定了才搬回。

228之後接著白色恐怖,重新住滿人的紀州庵,好些住戶開始不見。王文興記得,鄰近一位老實人遭判死刑,樓上一名女士沒住多久也失蹤,據說被槍決。每早他上學,總會看到軍車駛往另頭馬場町刑場,受刑人邊喊口號邊掙扎,一旁憲兵湧上壓制堵住嘴。再不久,遠方就會響起槍聲,「他們最後還是為他們的國家犧牲。」

一回馬場町暫時關閉,軍車沿路找替代槍決地,相中紀州庵後面河堤草地。正要上學的王文興,就這樣目睹五分鐘的槍決過程,一名年輕人背後被送上子彈死去。他回家講給父母聽,父母都快嚇昏,「我本來不該看到,但我也沒法,就發生在我身邊。」

一停一留 師生佳偶
婉拒赴星任教 課堂遇見真愛
專訪/何定照

王文興任教台大外文系40年,初一卻因數學、生物不及格險些被留級,原因之一是他根本聽不懂這兩門老師的江浙話。回首往事,天蠍座的他仍覺得「這是很大的恥辱」,還好英文老師替他爭取,才改變命運軌道。

家族雖富文學背景,王文興卻自承與文學的緣分都從學校、朋友來。初一讀到屠格涅夫小說,他決定走小說創作,然而中文讀物在政治限令下太少,他體認小說豐富寶藏是在外文文學。「我必須學會英文,才能通往文學」,初一就選擇將來讀外文系。

多年後王文興回母校任教,遇上另場命運軌道的轉變。當時他剛婉拒赴新加坡南洋大學任教,就在課堂遇見甫轉學來台大的外交官之女陳竺筠,一停一留的命運交會,成就之後美好姻緣。

談人生像僧侶般凝定的王文興,提到妻子時燦爛笑開,「我一輩子最感謝的就是台大和我太太,她性格開朗,心地善良,再好也沒有了。有她一直陪著,我很幸運。」

#中外文學
#王文興

#特藏記事
#王文興

王文興教授追思展導賞

「王文興教授追思展」設於總圖書館2樓展示區,以作品、手稿和藏書眉批三個面向為展覽主題。

在作品部分,此次展出的1967年文星書局版《龍天樓》,是在同年7月,王老師送給夫人陳竺筠教授的藏書;經典著作《家變》,有1973年的環宇版,1978年、2000年和2009年的洪範版,以及英文、法文和義大利文的翻譯本。《王文興手稿集》套書用黑色書盒盛裝,以近原尺寸紙本印刷《家變》與《背海的人》原始手稿,呈現創作初始、一筆一劃最初的模樣,並收錄二部小說的抄正稿電子書和朗讀光碟,以及數位國際學者撰寫的研究論文集《開始的開始》和導讀小冊《白的灰階》。

手稿區域的前半,展出《剪翼史》創作時的不同階段。策展的易鵬教授,將之分為(1)卡片、(2)大綱、(3)碎紙稿:抄錄大綱寫成草稿時所產生、(4)清稿:謄錄草稿交付給出版社的稿件。其中的碎紙稿,是王老師在寫作時,將已經完成的大綱或進行中的草稿撕毁而成。大綱和碎紙稿隨後會清理丟棄,因此幾乎不可能保留;目前展覽中所看到的部分,是易教授特別商請王老師,在書寫《剪翼史》時特意留下:王老師不但保留,仔細包裹,還清楚地用紅筆一一寫上日期,才得以讓今日的我們看到這稀珍的「文學史料」。

展場右側置放數冊手記,以及寫上筆記的藏書。王老師時常在書中段落旁留下「我完全不懂」、「懂了一半」、「surprise ending」、「美文令人百讀不厭」、「完美完美」等真誠有趣的心得。

現場同時播放王老師的記錄片《尋找背海的人》,導演以21個線索為主軸,藉由年輕小說家尋訪的蹤跡,串起王老師的文學生涯,試圖瞭解他極具風格的小說美學,以及身為作家對於書寫、文字的虔誠信仰。展覽展至4月3日止,歡迎各界前來觀展。

展覽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WangWenHsing/
Mar 28, 2019 — It is a miracle that one does not dissolve in one's bath like a lump of sugar. ...


“他們在島嶼寫作” 王文興《尋找背海的人》紀錄片
chihuiliang.com
https://www.chihuiliang.com › wor...



《尋找背海的人》是「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之一,為導演林靖傑以「台灣現代主義大師」小說家王文興為對象所拍攝的紀錄片。除了對王文興細膩深刻的追蹤 .

在《尋找背海的人》影片裡,鉅細靡遺描寫了王文興老師生活以及對書寫的情感,其中最令我震撼的畫面當是王文興老師讓林靖傑導演逕自架設了幾台攝影機在他那猶如陋室的 ...


王文興WangWenHsing 書和影展 台大圖書館 

書和影展 台大圖書館

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WangWenHsing/


王文興創作類型遍及長短篇小說,散文,手記,詩,舞台劇劇本,評論與講演。主題除文學與藝術外,早年亦著力於電影,建築與書法之論述。短篇小說集包括《龍天樓》,《玩具手槍》與《十五篇小說》,散文集則有《書與影》,《小說墨餘》,《星雨樓隨想》以及《王文興的心靈世界》等。《家變六講》與《玩具屋九講》(內容主要探討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短篇小說,〈玩具屋〉“The Doll’s House”),收錄其講演內容。王文興在1985年於臺北古亭天主堂受洗。1986年與英國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及日本遠藤周作共同受邀為輔仁大學第一屆文學與宗教國際會議之主題演講講者。《王文興的心靈世界》與《星雨樓隨想》即收錄〈研究室手記:宗教及其他〉〈夜思筆記〉與〈神話集〉等相關論述。

感動我的 (24 ):十年賣票辛苦不尋常: 蔡明亮;京都嵯峨大念佛舞(Saga Dainenbutsu Kyogen "鍛鍊" 700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The Poet of the Information Desk 。法國羅丹美術館庭院的地獄門萬聖節的慶祝..... ;諾貝爾獎網站讀Abdulrazak Gurnah回憶錄的第一章 世界地圖....:簡介王文興說,影響葉維廉詩歌的三位,而王文興略而不談的英法兩家,加上葉維廉一向關心的詩人龐德 E. Pound...... 王文興《書和影· 思維詩的來臨—評介葉維廉《憂鬱的鐵路》》;hc補充: “No ideas but in things.” Paterson, 1927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1883 – 1963); 《葉維廉文集· 第八卷 ·布農堡因緣—龐德,瑪莉與我》1994 ; 葉維廉編譯《眾樹歌唱 聖約翰· 濮斯》2011楊牧《柏克萊精神 ·「新潮叢書」始末 附錄「新潮叢書」總目》;《洛中洛外図》(京都の市街(洛中)と郊外(洛外);大四的
0:10 / 23:45

最近一期的文訊月刊,有篇王文興的“電影-文學”隨筆,也許是近作或昔日筆記或“天鵝之歌”。談談電影比文學作品更“易食性”……也許延續其在“書與影”的思考。
社交媒體或可經營成等比例(廣告插入所選雜貨 )的電影。或許易食,端看讀者的取捨。
我們讀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 “董橋文集”,也許可當特殊文類來討論。


王文興《書和影· 思維詩的來臨—評介葉維廉《憂鬱的鐵路》》;hc補充: “No ideas but in things.” Paterson, 1927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1883 – 1963); 《葉維廉文集· 第八卷 ·布農堡因緣—龐德,瑪莉與我》1994 ; 葉維廉編譯《眾樹歌唱 聖約翰· 濮斯》2011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099698767682870


威廉高汀的《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 by William Golding,楊耐冬譯,台北 志文1984 新潮世界名著 11
王文興的長篇評論〈《蒼蠅王》中的兩個中心主題 —威廉 高汀作品中的人類文明形成和人性的基惡〉,收入《書和影》聯合文學,1988,pp. 67~84


 孟郊751年 — 814年 唐   孟東野   王文興喜歡的詩人


孟郊

751年 — 814年 唐
郊字東野,唐朝湖州武康人。年五十始第進士,調溧陽尉。鄭餘慶鎮興元,奏為參謀。卒年六十四,張籍諡之曰貞曜先生。
舊唐書/卷160》,出自刘昫舊唐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縣(今浙江德清)人,唐朝詩人,有詩囚之稱。

生平[編輯]

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遊歷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張建封鎮守徐州時,孟郊曾往謁見。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語「走馬看花」由來)。」。然後東歸,旅遊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年),任為溧陽尉。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韓愈稱他為「酸寒溧陽尉」[1]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鄭餘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元和三年(808年)為檢校兵部尚書,兼東都留守。60歲時,因母死去官。九年三月,鄭餘慶轉任山南西道節度使,鎮守興元,又奏孟郊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不幸以暴病去世,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鄭餘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詩作[編輯]

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沒有一首律詩。代表作有《遊子吟》。

唐人認為孟詩是「元和體」的一種,「元和已後」,「學矯激於孟郊」[2]。韓愈說他:「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3]唐末張為作《詩人主客圖》,以他為「清奇僻苦主」。宋詩人梅堯臣謝翱,清詩人胡天游江湜許承堯,寫作上都受到他的影響。對孟詩的評價,持褒義論的,韓愈李觀以後,有曾季貍[4]貫休黃庭堅費袞[5]潘德輿劉熙載[6]陳衍錢振鍠夏敬觀等;持貶義論的,有蘇軾[7]魏泰[8]嚴羽[9]元好問[10]王闓運等。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又多苦語。蘇軾稱之「郊寒島瘦[11],後來論者便以孟郊、賈島並稱為苦吟詩人代表。沈德潛評孟郊詩時說:「孟東野詩,從《風》、《騷》中出,特意象孤峻。」謝榛認為孟郊詩「苦澀如枯林朔吹,陰崖凍雪,見者靡不慘然」。又韓愈以散文著稱,時有「孟詩韓筆」之譽[12]元好問甚至嘲笑他是「詩囚」[13]李觀在《與梁肅補闕書》中說:「郊之五言詩,其高處在古無上,平處下顧二謝。」

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編刊,黃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見。陸心源所藏汲古閣影宋精本,今歸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閣本,閔刻朱墨本。《四部叢刊》影印杭州葉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末附孟郊年譜、遺事輯錄。注釋有陳延傑《孟東野詩注》,夏敬觀選注《孟郊詩》。事跡可參考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夏敬觀《孟東野先生年譜》、華忱之《唐孟郊年譜》。

家族[編輯]

  • 父 孟庭玢
  • 妻 鄭氏
  • 弟 孟酆、孟郢

參考資料[編輯]

  1. ^ 《薦士》
  2. ^ 李肇《唐國史補》:「元和以後,歌行則學流蕩於張籍,詩章則學矯激於孟郊。」
  3. ^ 《薦士詩》
  4. ^ 曾季貍《艇齋詩話》:「東坡性痛快,故不喜郊之詞艱深。要之,孟郊張籍,一等詩也。唐人詩有古樂府氣象者,惟此二人。但張籍詩簡古易讀,孟郊詩精深難窺也。孟郊如《遊子吟》、《列女操》、《薄命妾》、《古意》精確婉轉,人不可及也。」
  5. ^ 費袞《梁溪漫志》:「自六朝詩人以來,古淡之風衰,流為綺靡,至唐尤甚。退之一世豪傑,而亦不能自拔於習俗。東野獨一洗眾陋,其詩高妙簡古,力追漢魏作者。正如倡優雜沓前陳,眾所趨奔,而有大人君子垂紳正笏,屹然中立,退之所以深嘉屢嘆,而謂其不可及也。然亦恨其太過,蓋矯世不得不爾。」
  6. ^ 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指出:「昌黎、東野兩家詩,雖雄富清苦不同,而同一好難爭險。」
  7. ^ 蘇軾〈讀孟郊詩〉二首:「夜讀孟郊詩,細字如牛毛。寒燈照昏花,佳處時一遭。孤芳擢荒穢,苦語餘詩騷。水清石鑿鑿,激湍不受篙。初如食小魚,所得不償勞。又似煮彭越,竟日持空螯。要當貧僧清,未足當韓豪。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何苦將兩耳,聽此寒蟲號?不如且置之,飲我玉色醪。」「我讀孟郊詩,復作孟郊語。飢腸自鳴奐,空壁傳飢鼠。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有如黃河魚,出膏以自煮。尚愛銅斗歌,鄙俚頗近古。桃弓射鴨罷,獨速短簑舞。不憂踏船翻,踏浪不踏土。吳姬霜雪白,赤腳浣白紵。嫁與踏浪兒,不識離別苦。歌君江湖曲,感我長羈旅。」
  8. ^ 魏泰《臨漢隱居詩話》:「孟郊詩蹇澀窮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觀其句法、格力可見矣。」
  9. ^ 嚴羽《滄浪詩話》云:「李杜數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下視郊島輩,直蟲吟草間耳。」
  10. ^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十八云:「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寞地一詩囚;江山萬古潮陽筆,合在元龍百尺樓。」
  11. ^ 《祭柳子玉文》
  12. ^ 趙磷《因話錄》:「韓文公與孟東野友善。韓公文至高,孟長於五言,時號孟詩韓筆。」
  13. ^ 《論詩三十首》

參考書目[編輯]

  • 《新唐書》卷一七六《韓愈傳》附《孟郊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