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的技藝
ITHome剛出爐的這三篇報導所提到的「失傳技藝」,正好是我研究團隊的專長,從Amazon技術長Werner Vogels口中說出,我毫不意外。這一方面佐證了我多年來的觀察,一方面也讓學子們知道我們訓練出來的人才是(美國一流)業界求之不得的。
這系列報導的的摘要節錄如下:「在雲端運算資源垂手可得的今日,雖然傳統硬體的限制越來越少了,軟體開發人員可以更聚焦在功能創新與更快推出上市,但也因此忽略成本效益的重要性,有鑑於重視成本效益幾乎已成失傳的技藝,亞馬遜技術長提出節約架構設計法則,呼籲將成本意識納入軟體架構設計,進而達成永續目標。」
用白話來說,如今許多軟體開發者只想用現成的、易用的框架快速打造應用,忽視系統的成本與效能。換句話說,刷程式題刷再多,進公司之後對於實際系統運作的成本和效率一問三不知,要怎麼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Vogels所謂的「節約架構」實際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如他自己所說的,這是過往諸多經驗的心得。他把工作區分成「設計(Design)」「量測(Measure)」與「最佳化(Optimize)」三個階段,原則上跟我的教學相當類似。
我常告訴學生,我們做系統效能優化的,只要願意好好學,不斷累積知識和經驗,會越做越得心應手。想入門的學生,要先學好計算機結構和作業系統,並且了解實際系統,藉此建立「設計」的基礎和成本的概念,才有能力改進原有的設計;其次是動手在實際系統或是模擬器上利用工具「量測」效能之後,洞悉效能的瓶頸,才能遂行第三階段的「最佳化」。
其中每個階段都有很多學問,好比學醫的要先懂得人體構造,要會用各類診斷、化驗工具來確定病因後,才好思考如何對症下藥。當然,病因可能錯綜複雜,不見得有標準程序,最好要有一套好的方法論。
但這項技藝的擁有者會越來越稀有,並非業界不需要,而是有更好賺的門道。好比醫界所謂的「五大皆空」:醫學系畢業學生不願意擔任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急診科醫師,因為手術或門診,工作時數長,常需要超時工作,依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的薪資有限,而且容易有醫療糾紛的問題,因此造成醫學系學生轉向自費醫療的美容整形科。(以上節錄自維基百科)
雖然實際情況和上述醫界有所差別,但有其類似之處。
首先,美國軟體業近年來為了打造各式各樣的服務,多半採取先求有再求好的想法,加上大公司加碼搶人才,使得一大堆人趨之若鶩,因此有些大學大開其門,一門課上千人來修,可說為了培育人才(和賺錢)而不遺餘力,但有些課程偏硬、需要實驗設備和專人指導,很難如此大量生產人才。要知道實際系統和課本不同,越來越複雜,難度日益提高。
其次,美國軟體業近年來以刷題作為錄用的第一關,是我頗不以為然的作法,只是面對一大堆應徵者不得已而為之,並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所謂考試引導教學,自然會讓學生分心去刷題。與其花時間累積實作經驗,解決實務問題,很多學生寧可花較多時間刷題,以獲得面試的機會。這其中不乏名校學生,因為只要能面試,名校光環就有 加分的效果。
再加上AI成為顯學之後,吸引大量的學子投入。我不是說AI不重要,但如果只是拿現成的AI解決方案來打造應用,例如使用別人做好好的框架,寫幾十行Python程式碼就可以開發出智慧應用,利用調校優化好的YoLo來辨認物件,或是呼叫雲端ChatGPT服務來完成大部分的工作,又快又省事,彷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何樂而不為?
因此Amazon技術長說「重視成本效益幾乎已成失傳的技藝」,我毫不意外。事實上,我跟不少國外友人聊過,現在國外很難找到懂得系統架構、效能優化的專家,更難的是真正懂得此道的高階主管。(可參考我12/5發表的「系統軟體人才」臉書文)。
那麼台灣呢?
坦白說,雲端軟體服務要有足夠大的規模,才會在乎成本效益,才請得起專家,而國內軟體業者的規模通常不大,往往還沒到需要做這件事的程度。但台灣有不少從事系統開發的廠商,倒是汲汲營營於成本效益,只是多半是硬體的設計製造,或是微系統的開發,關切雲端服務軟體成本效益的廠商少之又少。
所以呢?有些外商乾脆把腦筋動到台灣。有的外商到台灣招募人才,有的在台灣成立研發中心,反正經過COVID的肆虐之後,遠距工作也成為軟體開發者的常態。我看到之前的學生到外商,在外商之間跳來跳去,不亦樂乎。
至於這些技藝是否會失傳,很難說,不過越來越難找人來教倒是真的。在經典科幻小説「基地」的設定中,人類文明的發展使得許多機器的複雜度遠超過人類的掌控能力,以至於興盛多年的星際帝國失去了技術的根基而滅亡。我想只要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那就應該不會淪落至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