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感動 (110): “君子群而不黨”。江啟臣鼻大! 蔣萬安非常看好「韓江配」......又是博士論文挖墳...... 戴晨志家書 TikTok改變世界。小英,習,美日各多神 沒贏家?到底中國國民黨和柯文哲對兩岸關係的立場是什麼??毀滅的力量 vs 鐵水流,腐敗問題。十三維度。K粉多強,耐力?藍白與紅,地方公祖……之真相。反陶汰的手法?個人因素,政黨認同。紐約時報多篇文章的限制?內政外敵的認識楚瑜為何沒在選票上。明史。數字數學 。老市長的得票率。





Steven Luk 中國人兩千多年來,只有歐陽修覺得“黨”是可以接受的,與他差不多同時的蘇轍就反對他。要到20世紀,這才有“政黨”的觀念。孔子也説:“君子群而不黨”。


多國 德美日,,,台灣大選塵埃落定,民進黨再次贏得總統寶座延續執政,作為「外人」的香港,除了繼續為台灣人有權選擇政府歡呼喝彩之外,還要留意甚麼?


【一、民進黨「跛腳鴨」】


雖然民進黨險守總統寶座,但要單純地認為民進黨在選舉中「勝出」,並不太符合現實。


台灣採取半總統制,總統總攬行政大權,可不經國會(立法院)任命行政院長,但受立法院制衡,今次選舉,民進黨在立委選舉失利,除了席次不過半(51席),連第一大黨地位亦不保,國民黨重新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52席,外加關係密切的高金素梅),手握 8 席的柯文哲民眾黨成為關鍵少數,三黨的分合將大幅左右台灣未來施政路向。


加上在前年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贏下 13 個縣市,民進黨僅得 5 席,是創黨以來最低,立法和地區行政處於被動的民進黨,未來四年執政將處處受制約。


同樣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蔡英文執政的滿意度達 6 成,但這成果顯然未能反映在選票之上,賴清德、蕭美琴得票率僅 4 成,得票較上屆大選流失 200 多萬票,幾乎都流向民眾黨柯文哲。


【二、太陽花世代慘敗 國民黨地方派系復辟】


和香港佔領運動培育了一批(曾經)新晉的政治領袖,同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亦造就了一批政壇新人,例如曾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上屆立委選舉以「黑馬」姿態當選立委的賴品妤等。


到今屆大選,六名「太陽花世代」的泛綠政治人物,組成「這個世代連線」,成員包括苗博雅、賴品妤、曾玟學、吳崢、吳沛憶、黃捷,但最終只有吳沛憶和黃捷當選,其餘四人落敗。


據台灣政壇分析評論,這六人作為參選人政見開放進步,有全國知名度,雖然六人得票都不低,苗博雅更在「深藍」的大安區,獲得歷來非藍營候選人最高票數高票落敗,但六人只有兩人成功突圍,反映太陽花學運曾經為泛綠陣營帶來的紅利不再,「這個世代連線」鎩羽而歸,亦某程度上顯示民進黨和年輕世代開始脫節,年輕人選票大規模流向民眾黨的現實。


「這個世代連線」另一敗因,是台灣地方選民,對「在地服務」、關係等的異常重視,大概可類比為香港還有建制 vs 泛民時代的區議會選舉,不少選民看重的是所謂的「地區服務」或人脈關係。


與之相對應的,是國民黨在今次立委選舉中「地方派系」的復辟。


這種「地方派系」香港人較難理解,大概可以形容為某些家系,在當地政治、經濟(例如在當地營商且實力雄厚)有重大影響力和脈絡,在分區立委選舉中力量難以動搖,例如台灣中二選區的顏家顏寬恒、雲林張家支持的候選人為國民黨贏得 4 席地區立委、擊敗吳崢的中和張家二代張智倫(其父為曾經的立法院「首富」張慶忠)、擊敗賴品妤的汐止廖家二代廖先翔等。


一進一退,某程度上造就是國民黨重回立法院最大黨的結果。


【三、小黨萎縮 時代力量清零】


另一個關注點,是小型政黨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萎縮。


台灣大選有一個特色就是不分區立委的政黨票,獲得 5% 或以上選票可按得票比率分配「不分區立委」席次,而能達到這個門檻的政黨只有三個: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分別得到的立委席次為:綠 13、藍 13、白 8。


另一個重要的門檻,是獲得不分區立委票的 3%,就可以獲得每年每票 50 台幣的補助金,未來四年民進黨每年可獲補助 2.5 億、國民黨 2.4 億、民眾黨 1.5 億。


但除了這三大黨派之外,能達到 3% 門檻的政黨,一個都沒有。


其中敗得最慘的,是承接太陽花學運、曾經的第四大黨時代力量,隨著過去幾年一系列內亂和退黨潮,包括與民進黨、民眾黨關係的路線之爭,黨主席涉貪、明星林昶佐、洪慈庸退黨,政黨票得票由 2020 年的 7.75%,大減到 2.57 %,立委議席由 2016 的 5 席、2020 年的 3 席,到今屆清零;議政被邊緣化之外,失去政黨補助金帶來是直接的生存危機,時代力量在選後已立即宣布眾籌,「一人捐款 200 元,就能留住改革火種」。


政黨票同樣大幅萎縮的,還有台灣基進(3.16%>0.69 %)、綠黨(2.41%>0.85%)和親民黨(3.66%>0.51 %)。


而除了親民黨外,另外幾個政黨票大幅萎縮的,都被視為泛綠政黨,這衍生了另一個客觀狀況,就是對民進黨不滿的淺綠或偏中間選民,若不想「射落海」,能投向的其他選項進一步減少,結果這些選票都很有可能流向自稱要超越藍綠的民眾黨,時代力量創黨主席黃國昌,在今屆大選前加入民眾黨正是顯著訊號。


【四、民眾黨內部風波】


那未來四年,民眾黨是否就一帆風順?也未必。


據台灣評論分析,民眾黨本身亦存於一個微妙狀況,其一,民眾黨仍然是主打柯文哲的個人魅力,從柯文哲在總統選舉的得票率 26.46%,顯著高於該黨不分區立委得票率 22.07% 可見一斑。


但另一方面,柯文哲本人並非立委、亦無公職在身,是否能在未來四年保持熱度,下屆再劍指總統寶座言之尚早;他是否能擺平黨內立委「大佬」亦是未知數,例如排在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一的黃珊珊,雖然曾任柯文哲在台北市政的副市長,但本身出身是親民黨系統;而排名單第二的黃國昌,來自時代力量,在時力生涯中後斷權鬥風波不斷,坊間普遍關注兩黃未來的互動,再加上該黨另一名立委陳昭姿,曾經是「一邊一國行動黨」發言人,該黨「精神領袖」是陳水扁,這些龍蛇混雜的立委帶槍投靠,未來幾年柯文哲能否統合,都是外界關注焦點。


圖片來源:小樂


別砍楊桃樹,農會找人幫你種!楊桃本是莿桐鄉的招牌,可惜農人變老沒力再種,許多老樹被砍好可惜。現在莿桐農會推出了很棒的「不砍樹承接計畫」,找來年輕女農接下老樹,農會負責找老師傅手把手教學技術指導,還負責出租金、幫賣幫行銷,總幹事張鈺萱信心滿滿,一定會讓楊桃樹重現莿桐!




愛莉莎莎和柯媽都在懷疑「選舉舞弊」的背後


被指擁有廣大年輕支持者的柯文哲,最後以369萬票落敗,排名第三,和民眾黨選前「內參民調」推估差距頗大,柯文哲支持者對結果無法接受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就如同當初美國大選,川普支持者強烈的失落感,很快就轉成對選舉作業的否定,台灣一方,亦有柯文哲母親選後在接受訪問時說:「…很多地方都有很多人全力支持他,為什麼票會這麼少...我真的有懷疑,不曉得懷疑什麼…」。上述說法,自然就是在指涉這次投票「有問題」。


同一時間,支持柯文哲的網紅愛莉莎莎也發布多段監票影片,還「揪出七大開票疑點」,發文「因為作票才輸我真的無法」。而這已是直接指控選舉舞弊(儘管隨後有為其「作票用詞不當」道歉)。


美國研究機構曾分析發現,就算透過大量證據讓選舉舞弊說備受挑戰,川普支持者中,仍存在相當強烈的「抵制理性」現象,也就是不信到底,令人更不解的是(哈佛甘迺迪學院研究),「那些政治知識更豐富、更密切關注選舉新聞的人」,也是更相信選舉普遍存在舞弊的一群。


同期,印地安大學「虛假的選舉敘述」研究結論之一是「年輕族群(18到43歲)比年長族群(43到85歲)更有可能相信這選舉虛假敘述」(高出14個百分點),則上述兩所大學的調查結果,似乎都和我們過去直觀所以為的不盡相同。


造成「高學歷」、「年輕族群」更容易相信選舉舞弊,同時更不願接受法院否決選舉舞弊的調查結果,美國社會也想知道為什麼。探求緣由路徑之一,有媒體的確是往「TikTok如何塑造當下政治」著手。


近年,TikTok不僅做為政治惡搞的重要場域,幾乎也成了政治意識形態塑造的平台,而TikTok主要使用者,則剛好符合「高學歷」、「年輕族群」兩特色。《紐約時報》曾在一篇報導中形容TikTok「在組織大規模虛假註冊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及「它獨特且廣泛的視聽語言,常常有趣地令人迷失方向」。


美國媒體之所以特別關切TikTok對政治的影響,問題便在TikTok除了成功為年輕人提供集體政治表達的創作空間,同時,它也是大量歧視、陰謀論和錯假訊息的集散地。TikTok年輕使用者議論政治問題的特色,在於相當擅長把極具「個人化的政治訊息」做有效的傳遞,其敘事受到廣傳的同時,他們還明顯抱有「Z世代正在改變世界」、「我們這一代是如此強大」的心理。


這回愛莉莎莎「因為作票才輸我真的無法」、「揪出七大開票疑點影片」,相信已藉其網路傳播能力一一導入柯文哲支持群,其中或者也包括柯文哲的母親,並讓她跟著嚴重懷疑「這次投票有鬼」。


關於大選判讀之一,在民進黨大量流失年輕選票。若參酌誰在懷疑美國大選舞弊、抵制理性現象(針對選舉)、高學歷年輕族群以TikTok為政治敘事場域等調查研究,應可發現,欲爭取年輕世代支持,進而精進傳播技術,例如IG、YT,乃至抖音(華語版TikTok),從而大量製作短影音、直播,如此可能僅看到「技術層面」,年輕族群使用當代傳播媒介的心理層面(或說因而「被創造出」的心理現象),說不定才是民進黨流失年輕選票真正的盲區。


當賴清德提出的國家願景希望工程,無論如何分門別類,都無法將之濃縮符合抖音短效的敘事時,不也解釋了為何柯文哲的政治觀,永遠只為創造「金句」,或者刻意大幅地去脈絡。他的年輕選票是這樣經營出來的,甚而打造出了一種只信柯文哲,其他什麼都不信的支持結構。那麼,就算任何黨、政治人物跟著他的方法照做,又將經營出什麼樣不同的「年輕支持者」?當下這題尚未有明確答案,卻有必要認真思索。


(圖:New York Times)
。。。。。

。。。。

戴晨志家書

  今天在整理辦公室的櫃子時,看到我30多年前在美國寫給父母的許多「家書」。

  年輕時,我在美國奧瑞岡大學唸博士學位,我每周都會寫一封信,給在台北的爸媽。(其實,在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唸碩士時,我也是這樣做。)

  我知道,家裡不是富有的,爸媽都是省吃儉用,甚至是標會、借錢來讓我出國唸書的,所以,我必須節省、也讓爸媽安心。

  我除了學校的作業、報告、論文要準時繳交之外,我也受邀每周在中國時報影劇版寫~~「隔海播報,戴晨志頻道」的專欄;同時,我每周都用手寫一封信給爸媽,讓他們知道~~我這一周在美國學校,發生了什麼、做了什麼事?

  三十多年前,沒有手機,打越洋電話也很貴,我捨不得花這個錢,所以,每周我都會靜下心來,讓自己回想~~「哪些事情最值得跟爸媽報告、分享?」

  有時候,我用原子筆、鋼筆,或是毛筆來寫。雖然,我的字跡潦草,但我覺得沒有關係,只要爸媽看得懂就好。

  就這樣,我每周寫中國時報專欄、也寫「新聞鏡週刊」的邀稿文章,也再寫一篇給爸媽的家書⋯⋯沒想到,後來的我,竟然變成一位以寫作為生的作者,出版了50多本書。

  當我從美國奧瑞岡大學獲博士學位返國、回到家裡沒幾天,爸爸就把「一整疊我寫的家書」,放在一個文件夾裡、交還給我,也笑著謝謝我的用心。

  喔,我忘了說~~我在美國唸書、每周寫家書,爸爸也都會親自回信給我。

而每封信,不管是美國寄回台北,或是台北寄往美國,大約需要7~10天的時間。

  今天,看到30多年前,父親幫我保存的一封封家書,我的思緒,回到30多年前年輕時,雖然人在美國,卻「與爸媽保持密切聯絡的溫暖心情」。

  一月,是父親過世的月份,他已經離開我們15年;而母親,則是前年4月離世。

  我想,現在的孩子,應該都不會寫家書了,因為手機很方便,打電話、視訊說話,都不用花錢,幹嘛還要寫信?

  但,我就是經過以前那個辛苦、刻苦年代的人;

不過,也因為不斷的每周寫家書、寫專欄稿與文章,也成就了「後來的我」⋯⋯

 真是,感謝啊⋯⋯

【啟示錄】

  戴晨志(1959年—),台灣作家,其著作以心靈、勵志等主題為主。曾任大學教職、記者、編譯及電視節目執行製作等職務。

  寫給爸媽的家書竟然變成一位以寫作為生的作者,是行孝回報的功效啊!。。。。


大選落幕,一般都會說「#選民是最大贏家」,不過真是如此嗎?


·


#三黨在這場選舉贏得了什麼?


▷#民進黨贏得了總統,却輸掉了國會,終其四年任期,賴清德將背著「少數總統」的標籤,施政難免左支右絀。


▷#國民黨輸掉了總統,贏回「#國會最大黨」,但一席之勝,猶如雞肋,無法主導國會議事,遑論政策。


▷民眾黨以柯文哲一人之力,創下360多萬票的佳績,但拚盡全力,也不過爭得八席立委,未達預期的「翻倍」,還證明他沾沾自喜的「手機民調」,不過是自欺的安慰劑,誠實面對不可言勝。


·


#這是一場結果在意料之中的選舉?


▷選前民進黨始終不承認六成民意期待政黨輪替,賴清德的得票不多不少就是四成。


▷選前藍白皆知不合則兩敗,歷經跌宕起伏的想合難合戲碼,證明劇本早就寫好,不改就扭轉不了結局。


▷這個劇本可能4年後重演,三黨不過半的基本格局已定。

賴清德有能力啟動「#新政治」之紐嗎?


▷賴清德在勝選講話中謙虛承認:「人民期待有能力的政府和有效率的制衡」、「新國會意味溝通協商參與合作的新政治」。


▷他也提出「#民主大聯盟」─用人唯才不分黨派。


▷兩岸關係上,除了表達守護台灣的決心,他也提出以 #中華民國體制(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推動兩岸事務,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增進兩岸人民福祉,達到和平共榮目標。


▷賴清德要思考的則是 #新國會的新布局,他的第一個難題,就是 #立法院正副院長要不要妥協退一步?是綠白正副?還是藍綠正副?前者是合理推牌,也順勢瓦解藍白國會議事合的力道,後者則是對「國會對大黨」的尊重,並取得未來組閣的壓力;但這也不能完全操諸於賴清德,畢竟藍白還是有國會正副合的可能。


▷兩岸關係上,北京定調賴清德當選「不代表主流民意」,短期內看不出緩和可能。


▷賴清德能做的除了依仗美國,不必排除民進黨(新潮流)也會試圖找到對話可能,做為少數總統,他還有名正言順的理由,尋求在野政黨的共識與支持,蔡英文8年未提上討論議程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可以為試金石。


·


#4年後還有藍白合的討論空間嗎?重新拿會國會多數席次的國民黨,如何穩住2年後的地方執政版圖?


▷此刻的柯文哲相信國民黨不會贏,所以不肯合,4年後,國民黨更難說服他屈就合作,除非國民黨自願讓出「最大黨」的政治位置。


▷對比敗選氣盛的民眾黨,國民黨的難題大多了,唯一可能稍稍喘口氣的是,少數總統加上民進黨不再是國會最大黨,應該不至於再啓「戰端」發動罷免,侯友宜可以捲起袖子重回新北市上工,拾回民意對他的認可。


▷#國民黨要做的是讓新世代出陣,全面改換「老人政治」的門庭,國會制衡要講究法門,五十二席立委,沒有一席有出事的空間,還要認清「九二共識」固然是兩岸關係的通關密碼,却不是執政權爭勝的金鑰。


·


承載「最年輕民意」的 #民眾黨要如何在政治槓桿中茁壯?


▷不必妄想八席立委的民眾黨會在4年內泡沫化,對民眾黨而言,2年後的地方選舉必須攻城掠地,才有茁壯的土壤。


▷民眾黨就算提不出足夠的議員參選人,地方首長也不可能完全缺席,或只死守一席唯一的新竹市長,特別是2年後國民黨地方首長大多任期屆滿,挑戰新人相對容易。


▷如果黃國昌投入新北市長選舉,對國民黨會有多大壓力,簡單講,國會議事藍白要不要合?怎麼合?是一回事,而地方選舉藍白很難合,又是一回事。


▷沉浸於承載「最年輕民意」的柯文哲,已經預告「相約4年後」,不要懷疑柯文哲激昂人心的敗選演說,他並沒讓支持者散去,而他們相信柯文哲真的走出「新政治」的第一步。


▷#民眾黨的危機只可能發生在八席立委出弊端或者內鬨,前者可能性不大,後者在柯文哲一人領導下,大概只會是茶壺裡的風暴,就像謝立功嗆聲黃珊珊「辭立委以負責」,柯文哲一句話「指責別人的,先問問他幫了多少忙」。


。。。

三天後才收到黃武雄傳的

“主權之車”

文/鄭同僚


昨天上午一個外籍生來找我談論文,但她開口就說最近很焦慮,因為臺灣大選,讓她擔心。問她,擔心什麼?她笑笑說,「和老師擔心的應該一樣。」是啊,我從不掩飾自己是個頂天立地的臺灣人,臺灣主權獨立萬歲的立場一向很鮮明。


我又問她,身為外籍生為何如此焦慮?她說,她愛臺灣,因為擔心臺灣失去主權,變成香港。站在外國人的角度,她無法理解,為何臺灣這八年言論自由全球第一、國民平均所得超過日韓,卻有很多年青人不知珍惜,要選向中國低頭的政黨。

我感謝她對臺灣的愛,答應要來寫一篇我的想法,看能不能有助於多拉幾票,為保護臺灣主權盡老朽一絲棉薄之力。

事實上,上週一位親人因煩惱自己兒子JY當柯粉卻勸不回頭,越講越憤怒,在親子翻臉前,轉來向我求助,希望易子而教,看能不能有所轉圜。就讓我來說說我和JY溝通的故事。


我先打電話給JY請求加賴,然後,鄭重其事,邀他隔天上午十點討論這次大選的事。我想表達,這是慎重的大人間對話,不是長輩來說教的。


隔天我準時打去。先聊了近況,然後切入主題,問他成為柯粉的理由,也轉達了他老爸的憂忿。他說,其實他不是柯粉,是昌粉。我心想,這比較容易處理,也是選前短短時間比較能切入的點。

黃國昌此人面貌清秀學經歷佳能說能怒且唱作俱佳,咆哮之際還能不忘引用具體事證,講什麼事情,都可以一副既無辜又正義凜然的模樣,我也曾對他很期待,當年甚至想說他會是很好的台北市長人選,必要時,願意盡力協助他;因此,我很能理解像JY這樣充滿社會正義情懷的年青人,為什麼會為他加入柯營而碎為白粉。


我說我完全瞭解他的感覺和判斷。以現在民眾黨的氣勢,黃國昌進入國會應已是擋不了的事,就如同沒人能擋中國國民黨不分區排名第一的韓國瑜進國會一樣。


退一百步說,若黃國昌進了立法院,以他的疾言厲色模樣去監督行政院,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蔡英文執政八年,基本上順風順水,大家太平日子過久了,覺得理所當然,讓日子變得無聊,引入黃國昌和韓國瑜這些滿身是戲的人在政治舞台上,也是有一定的國家級趣味性在,日子不會太無聊。


除了事實不可逆,我還覺得,大部分粉類者的政治信仰,牢不可破,一部份有事實基礎,一部份是長期偏聽已被洗腦,這要扭轉,猶如強要阿拉信徒拿香拜佛祖般困難;所以,我沒有試圖遊說年青的JY立委投票部分,但我請他務必為了臺灣的主權,把總統票投給賴蕭配。


為什麼顧主權要票投賴蕭?


道理很簡單,只要翻開中選會的政見欄,白紙黑字,只有民進黨主張「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至於中國國民黨和臺灣民眾黨在政見中都避提「中華民國」四字。臺灣該用什麼國名走向國際,我們看態勢慢慢喬,但有自己的軍隊,自己選總統,自主的民主政治體制,當然是個主權獨立國家。


國民黨參選總統,甚至在政見第一條就高舉「反對台獨」,這真荒唐。臺灣若不是獨立國家,你們選什麼總統?難怪劉家昌說侯友宜是草包,而且,「草包裡面連一根草都沒有。」


JY和很多年青白粉一樣,骨子裡既看不起國民黨的草包,也很擔心國民黨的媚共傾向。所以,我的遊說重點來了。


我告訴JY,柯黨年青人的一票很重要。以現在三腳堵的態勢,柯黨是不可能在總統勝選的,這點他也默認,因此,如果他神聖一票投給了柯吳,等於白白浪費了,除了為柯文哲在選後增加30元選舉補助金以外,沒有任何好處。「你覺得,柯家會缺你那30塊錢嗎?」


更糟糕的是,其結果還增加了反對臺灣是獨立國家那一隊侯趙選上的機會。所以,他這一票,對於維護臺灣主權,保護臺灣自由民主生活,有很關鍵性的作用,不可不慎。


我也順勢提醒他想想過去幾年香港的發展,臺灣人若失去國家主權,命運就會如香港,人家愛派誰來管,就派誰來管,要你閉嘴,你敢不閉嘴嗎?所以,我們都有責任,讓臺灣不要變成香港第二。


我不是民進黨,我也看到民進黨執政這八年,有不少沒做好的地方,但大致瑕不掩瑜,光他們勇敢做年金改革、堅持國家主權獨立、堅守民主陣營,這樣的大格局,我就很覺得值得支持了。


先保住國家主權,我們關起門來,你若看不順眼,可以每天罵政府,一切都還可以有修改的機會,一旦失去國家主權,不是閉嘴濫活,就只能流亡海外了。


我和JY通話隔天,JY的老爸傳訊息給我。說JY告訴他,唯一選擇賴清德。


我們還來得及,民主自由的主權之車已經開在世界大道上,大家一起上路吧。


挺台灣 Team Taiwan 綠感


【保衛台灣:我們應明確拒絕和平協議,拒絕一個中國框架】
馬英九在德國之聲的專訪中說,我們要相信習近平。講完侯友宜說「想法有點不一樣」,柯文哲說要「相信自己」。
然而,到底中國國民黨和柯文哲對兩岸關係的立場是什麼?
經濟民主連合 開了一場記者會來質問兩大在野黨。
首先,中國國民黨至今仍然心心念念要與中國做政治談判,且仍把2005年《連胡公報》放在政綱裡面,也是在侯友宜的競選政綱裡面,明白主張要跟中國簽署「和平協議」。
其實連胡公報完全就是符合中國所訂的《反分裂國家法》,裡面清楚講說推動統一的步驟:兩岸之間要從各種交流、到簽和平協議,再到實現和平統一。趙少康說執政時絕不談統一,但卻從來不說絕不談和平協議,甚至國民黨一直大力主張和平協議。這就很清楚是統一的一個進程。
第二,
不管是國民黨的政綱、連胡公報,或者是反分裂國家法,到一系列的政客與泛藍學者發言,最重要的是,中國國民黨一直附和中共,要以「一個中國」的框架來處理兩岸關係,把兩岸視為「中國的內政」。把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份,最嚴重的後果當然就是,讓兩岸問題變成中國內政,直接阻礙了國際社會幫助台灣的法律基礎。
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中國國民黨或者是柯文哲,從來不敢明白講說「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也從來不敢承認中國共產黨就是我們的最大國安威脅。
從來不講。
柯文哲至今也從來沒有否認過一個中國的框架,十年前說九二共識是下跪投降,現在則是說九二共識被汙名化,要去請習近平講別的。柯文哲自己也對習近平信任得不得了,還自稱自己可以跟中國談,立場跟中國國民黨幾乎是一樣的。
因此,我們質問兩大在野黨,是否願意承諾不跟中國做統一相關的政治談判,是否能拒絕接受一中原則?
第三,
我們質問中國國民黨,先前朱立倫主席說一旦執政就要廢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5之3條,到底國民黨想要廢除的是不能談判國家主權的條款、保護民主憲政秩序的條款,還是要廢除政治協商的高門檻?
不管怎麼樣,廢除了這條就是要讓兩岸的政治協商變得非常容易,輕易就可以出賣台灣的主權。中國國民黨是否預設一定要跟中國做談判,以及是否預設了想要繞過國會與全民監督?
第四,
我們質問柯文哲,民眾黨籍的金門縣長陳福海明確表達說要讓金門成為九二共識的最佳實踐場域,還有要主張金門和平試驗區,試驗政治社會制度。(國民黨的人也講過類似的話)
柯文哲和郭台銘曾經跑去金門手牽手看星星,發表和平宣言,試問,金門和平試驗區跟中國所要追求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有什麼不一樣?
柯文哲至今對所有兩岸議題始終模糊、打哈哈、兩岸一家親,請問柯文哲,這樣子大力實行「一中原則」下的「九二共識」,還有這樣子形同「一國兩制」的「和平試驗區」,是否就是柯文哲黨的兩岸政策主張?
----
選總統與執政團隊,是在選擇國家的方向
我們的執政黨與兩大在野黨提供的路線選擇很清楚
有些人很相信中國、相信習近平、相信我們可以簽一個協議就有和平,或者是喊著只要跟中國談,中國就會談
這樣的想法不是天真就是壞
中國國民黨是哪一種?柯文哲是哪一種?



。。。。

中國國民黨的地方派系就是有太多「毒、賭、統、黑」

希望選民們都能做出睿智的選擇

.

ps. 現在各縣市政府就是完全的「一黨獨大」狀態,苗栗甚至是從來沒有政黨輪替過呢


地方黑金家族大勝利:


台中顏寬恒(涉嫌詐領助理費、侵占國有地等由,遭台中地檢署以竊佔、偽造文書及貪污起訴)


南投馬文君(涉嫌洩漏潛艦國造機密,並在700坪國有農地上違法興建豪華農舍)


彰化謝衣鳳(涉嫌佔用台糖土地蓋豪宅,網友戲稱「謝家白宮」或「衣鳳百貨」)


花蓮傅崐萁(因炒股案被判八個月徒刑定讞入獄)


汐止廖先翔(違法侵占國有地經營收費停車場,並在山坡地保育區興建豪華莊園)


中和張智倫(涉嫌以系統性、計畫性大規模送錢綁樁買票賄選,並在中和區公辦政見發表會上缺席)


.


值得慶幸的是

其中有些人就算當選立委

後續也很可能仍要面對司法訴訟和牢獄之災(比如馬文君、張智倫)


.


最令人惋惜:

林靜儀、吳音寧、蔡銘軒、吳崢



。。。

黃武雄

任何一個時代

都有一些年輕人

會思考(-記為A)


另外

一批年輕人

不會思考(-記為B)


両蔣時代

B遠多於A


至少佔有90%。


2000年前後

A逐漸增加

約佔30%。


到了2014

太陽花運動

A暴增到將近一半


為台灣帶來希望。


其後網路

抖音中天⋯


資訊速食

大幅盛行


加上同儕效應

認同政治偶像


民粹現象

一時蔚為流行


B又增加到了70%。


起起伏伏

消長互見


時代快速變化。


B佔比:90-70-50-70

只是粗略估計


/黃武雄 2024-1-15


 謝志偉

搞懂高看完酸宗痛,

第一時間,感到左腳痛,

- 心裏的一顆大石頭落了下來。


***

心得速記


不能只看「比2020少17%」!

這樣會中計而扭曲賴蕭配勝出的真義。

我們要看到:


1。

三腳督均勢的情況下,40%已經是超過選前民調平均值至少5%了,咱們誠實點:這是「難能可貴!」,不是「實在可惜!」。


2。

2020年有香港反送中助陣。這次藍白合未成,但是不要忘記:藍營「本外合」是成功的。(本省+外省)。


3。

每次總統大選條件、局勢都不同。更別忘記2022年的慘敗其實是2024非常不利的因素 - 結果是破紀錄或創紀錄的連三執政!


***

中國說:「40%不能代表多數民意。」這就是「有心人」強調「比2020少17%」要帶的風向!


他們不要我們看到的是:


1。

在中國及藍白(尤其是藍)卯盡全力以「賴勝=台獨=戰爭」恐嚇台灣人的情況下,賴蕭仍然勝出,意謂著台灣人對這種抹黑自由民主為「台獨」的污衊操作基本上已開始免疫。


2。

會免疫的重要因素是:

蔡政府在八年任內,


A. 

以「國家安全捍衛作為」強化了台灣人

命運共同體的感受,


B.

以「自由民主之堅持」受到國際社會肯定而強化了國人的驕傲感及自信心,彌補了台灣被中國孤立幾十年所產生的自卑感所造成的遺憾。


C.

半導體之代表性成就受到世界矚目及敬重更催化B. 之效應 - 國不分大小,有力就行。


D.

不能漏掉:賴蕭兩位的質優亦是關鍵因素。


E.

以上四點將為台灣未來的國際參與定調:


我們不是在

「追求台灣的(主權)獨立」,

而是致力於

「捍衛(主權)獨立的台灣」。


它叫「中華民國台灣」,通稱或簡稱「台灣/Taiwan 」。


至於國會三黨不過半,將會是賴政府執政必定要面對的難題,但也會是帶動新局、整合台灣的契機,建議吾人且先稍安勿躁。


以上,匆匆間,掛一漏萬,僅供參考而已。

我要睡覺去了。


***

2020年那一場大選我在代表處首度舉辦「開票直播趴」,效果奇佳。昨天我們也一樣在代表處辦趴,來了兩百多位友人見證台灣的民主實踐,氣氛感人,熱鬧非常。


不同於上一次的是,這次我們政務組同仁翁豪為在場來賓講解了台灣的選舉制度、三黨及其候選人的特色、總統直選的沿革以等,深獲好評。


。。。。的總體經濟原理


一、臺灣的經濟體質

(1)高度仰賴出口。出口暢旺則景氣好,出口不振則景氣低迷。

(2)出口廠商賺到美元後,得換回新台幣支付工資等等。當出口大於進口時(出超),換新台幣者多於換美元,促使新台幣升值。

(3)新台幣一升值,出口廠商的成本抬高,若不提高售價可能變成虧本;提高售價則可能流失市場。

(4)出口暢旺→新台幣升值→打擊出口→景氣低迷,如何緩和這個循環?


二、阻升不阻貶

(1)1998~2018的20年間,央行總裁彭淮南積極阻止新台幣升值。期間跨越4位總統,不因誰執政而改變。

(2)央行阻止新台幣升值的方法,就是印出更多新台幣買下美元。新台幣變多的同時,央行也累積愈來愈多的美元(外匯存底)。

(3)如果新台幣升值,央行的美元資產也會嚴重縮水。於是,阻止新台幣升值一開始是為了出口廠商,後來也為了央行自身。


三、長期低利率

(1)為了抑制外資買進新台幣而使其升值,央行長年來把新台幣利率壓得比外幣低(日圓例外)。

(2)由於央行印太多新台幣換美元,為了避免物價膨脹,又得發行大量定存單收回新台幣。發行定存單得付出利息,這又使央行想壓低利率。

(3)央行從美元資產賺取利率較高的美元利息,用來支付利率較低的新台幣定存利息,還有盈餘,而且貢獻政府財政收入超過10%。

(4)提高新台幣利率→央行盈餘消失→財政收入減少→加稅?誰當政都不想這麼幹。


四、代價

(1)新台幣印太多,存銀行利率又太低,於是流向房地產,促使價格上漲。

(2)房地產價格上漲,一旦報酬率高於利率,又會吸引更多人投入,甚至以低利率借錢投入。於是持續漲。


五、另類選擇?

(1)當初不要阻升新台幣,就不必壓低利率,然後房價就不會漲那麼多?然而,出口受到打擊,廠商倒一大片,問題可能變成經濟蕭條、高失業率。

(2)在那個平行時空裡,青年依舊怒吼,不過吼的是另一個原因。


六、還能怎麼辦?(個人意見)

(1)產業升級,不用打價格戰,就比較不怕新台幣升值。十多年前,新台幣一升值,廠商就哇哇叫。最近這種情況似乎少見了,意味臺灣廠商制訂價格的能力提高了。

(2)所謂居住正義不是人人買得起蛋黃區的房,而是有地方住。政府更積極興建住宅,不必位於蛋黃區,而是在郊區大量興建,然後連通大眾運輸系統。(但地產大亨們會阻撓的,他們支持的人選不會做這種事。你是否一邊呼喊居住正義,一邊投給地產大亨的人呢?)


選市長vs 選總統 

過去2屆新北市長選舉,侯友宜倒吃甘蔗,得票率自57.1%躍升至62.4%,2022年甚至在新北市所有行政區領先民進黨候選人林佳龍。

不過此次總統選舉,侯並未延續過去的選舉戰績,得票率僅35.2%,小輸民進黨賴蕭配的38.6%,且在多數行政區得票率位居第2。

。。。四天之後

搶救中和吳崢!!!


為什麼要搶救吳崢?!


時間有限,只講一件事,吳崢在中和的藍營對手,就是當年他投入太陽花力擋服貿,那個「半分鐘」張慶忠的兒子張智倫。


張慶忠、陳錦錠夫婦(新北市議員),是中和摩鐵、炒地大王,相關違法炒地、賄選買票實錄,吳崢已經在之前揭發了。(以下省略8.7萬字


最後,講一個我自己私人的理由。


我曾經是跟時代力量很親近的堅定支持者。2018、2022吳崢在台北信義松山選市議員,兩次最高票落選頭,我都大力支持過。


雖然吳崢之前落選兩次,但我看到他愈挫愈勇,沒有因為失敗就爬不起來,讓人很感心,台灣人就是壓不扁的玫瑰花。


這次吳崢中和選立委,我還是繼續撩下去、繼續挺。


最後兩天,吳崢加油,衝一波,衝過去!


吳崢

#在路上

#我們都一起在路上

。。。

【鐵水般的洪流🌊】


▪️「要了解中共崛起,這是必讀之書。」—周錫瑞(Joseph W. Esherick)


▪️「黃教授提供了在檔案開放之前所能實現的最詳密的中共內部近距離特寫。這是一部超越前人的一流作品。」—方德萬(Hans van de Ven)


▪️「一種大膽的、盡可能逼近研究對象的內在研究方法,呈現了當時黨內生活的風貌,塑造了具有真實感的歷史敘述,令人讀至緊張處不覺屏氣凝神,猶如身臨其境。」—石川禎浩


💥💥💥共同推薦💥💥💥


《鐵水流:戰時中共革命系統的運作,1937–1945》

黃道炫


1937至1945年,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奇跡般的發展道路」:由剛剛結束長征、在夾縫中求取生存的貧弱力量,迅速成長為中國最重要的政治勢力之一。不唯如此,這一時期由特定歷史現實所鍛造的黨的特性,在戰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持續對這個政黨、乃至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產生深刻的影響。


本書將對抗戰時期黨組織的分析和對黨員個體的觀察結合起來,為中共政治文化的形成和革命體系的締造提供了「最詳密的近距離特寫」和「具有突破性的總體理解」,展示幹部規訓、政策執行、生存和抵抗等系統的運作與演進,如何為中國共產黨帶來前所未有的控制力和凝聚力,將之打造成一支「鋼鐵般的政治力量」。


📖 試閱/購買:https://cup.cuhk.edu.hk/FlowingSteel


#鐵水流 #抗戰時期 #中國共產黨 #黃道炫 #CUHKPress



蔡其達細部討論新潮流

雖知民進黨立委不會過半,但若低於50席,那檳榔柯就毫無懸念直接與中國國民黨合作,民進黨祇能呆呆在立院被人玩弄。如今因為還有51席,這才給予TMD更多玩弄空間(我知許多人會為此抓狂,更加痛恨檳榔),民進黨在立院不會完全被動、無助。祇是賴清德沒有陳水扁游刃有餘的本事,倘若立院院長真是韓國瑜,那天下大亂是必然。


必須一說,挽救高雄左楠李柏毅的不是黨中央,更非賴團隊,而係地方全力搶救;同樣的,讓黃捷衝出重圍也是靠小英、王義川、陳其邁等人,所以面臨存亡勝負關鍵,民進黨必須團結、不論派系都得投入,這才真能創造奇蹟。就因為新北中和原有的綠營地方勢力似未傾力扶持,以致吳崢飲恨。缺這席真的讓人慨歎。

至於新北12選區,賴品妤在境內六區,有五區贏對手,唯獨最大票倉汐止輸最多,終於敗下陣來。固然汐止是廖先翔大本營;另外,選前白鯧號令原有他的支持者不投賴品妤,亦多少有影響,這更顯此人的卑劣。

但也不得不說,賴品妤是在一片撻伐新潮流聲中,不幸淹沒於此。新潮流或會說一切都是子虛烏有,但選票已說明一切,雲豹案就是有重傷害。而今新潮流系的賴清德當上總統,他是否大公無私?是否任人唯才?世人都在看。

Thomas Lee


因爲這段時間得了重感冒,又有學術文章要趕,本來對於選舉的結果有一些想法,只得暫時放下。反正生來就不是把政治當作是我的第一關心。

今天碰巧有朋友轉給我沈榮欽的一句話,所以給我的朋友回了下面這段短文:

沈榮親説得好:“台灣選民支持賴清德當總統,卻在立委教訓民進黨,是將外交與內政分開投票,民進黨未來四年除了在外交上走蔡英文路線外,內政上的改革將會是重中之重。”

我認爲小英的外交成就是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逼她走的。她只是配合而已。相對地說,她的内政表現是從支持宮廟政治開始,不接受從黨外時代努力的“革命”(政治及社會),而是回歸傳統中國社會(特別是民間宗教)的運作方式,縱容甚至於鼓勵宮廟組織活動,自己還迷信廟公/師父/算命,實在令人失望。

如果要靠這些,那何必支持民進黨?信國民黨不就得了?

前年民進黨敗選,我曾經向民進黨的黨職人員說:民進黨失去了創黨時的理想。他們並不聽得下去。

政治革命必須是爲了社會革命鋪路。


台灣大選雜感


台灣大選塵埃落定,民進黨賴清德、蕭美琴當選正副總統,我認為是選對了人,走對了路。今天有些零碎感想,不妨講講。


一、今早看見一位「老師」在臉書若有所指說,中国軍工股禮拜一必定上漲,不禁失笑。莫說中国A股久已「不舉」,就算還有資金炒上,軍工股在賴蕭民調領先時,按照他的邏輯,也早應該大漲了。但有嗎?沒有。


炒股是炒預期,正如某區要起捷運,樓價在消息一出時就沖天了,根本不會等到捷運落成才升。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師」不是講股票貼士,只是藉此暗示:票投民進黨,台灣人就要上戰場。真的嗎?


二、中共最希望台灣人相信的,正是綠營贏了,戰爭風險就會大增。退一萬步,就當這是真的,卻似乎沒有人探討過:戰爭機率會增加多少?增加一倍有可能嗎?絕對有可能,比方說,機率由萬分一增加到萬分二,也是升了一倍,問你怕未?


三、看了昨晚大選得票率,我反而覺得有現在這個結果,台灣今後四年打仗的風險才最低。為什麼呢?請看看以下四屆總統當選票數走勢:


2012年馬英九689萬票

2016年蔡英文689萬票

2020年蔡英文817萬票

2024年賴清德558萬票


今屆侯友宜及柯文哲,分別得467萬、369萬票。儘管賴清德得勝,但跟上屆相比,綠營丟了250萬票,反映了什麼民情呢?不言而喻吧。


對民進黨更不利的是,今屆立法院席次民進黨不過半(51席),藍(52席)白(8席,成了關鍵少數)聯手,跟綠營比例是60:51,賴總統施政必受制肘,國防預算、軍備購置都可能受到藍白阻撓。


看了這個形勢,如果你是習近平,會怎麼想?綠營雖然贏了,但民情逐漸背離(這是數據反映的客觀事實),今後數年,只要加強對台灣的「認知作戰」攻勢,堅持抹黑對手不動搖,再調整一下選舉策略,下屆大選,就很可能把民進黨拉下台。


然後呢?裏應外合,完成「大一統」千秋大業,這樣成本才最低,習近平現在為什麼還要打仗?


綠營得勝,雖然大喊「美德贏台灣,台灣贏得美」,但恕我直言,看得票率和立法院席次,綠營贏得不算很美。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賴蕭贏得不美,卻符合中共將來「統一」的如意算盤,反而降低它即時侵台的可能。


四、塵世間所有土匪,都是取易不取難的。攻台風險何時最大?讓我重複一次,就是「裏應外合」的時候,即習近平自信滿滿,認為有最大機會成功的時候。


五、中共国台辦在台灣大選後說:


「这次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流民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越走越亲的共同愿望,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大势。」


看數字,確實有過半選民不投民進黨,但島內主流民意,也肯定不是跟中国統一。根據台灣陸委會2023年10月26日發布的民調,支持「儘快統一」者僅1.1%,支持「暫維現狀,以後走向統一」是5.7%,換言之,僅6.8%台灣人支持所謂「統一」。


由此可見,不管大多數台灣人支不支持民進黨,台灣主流民意都是反對「統一」。


六、既然台灣人多數抗共,為什麼明顯親共的藍、白兩黨總統候選人,加起來依然有超過800萬票呢?因為這群人大多數仍相信藍、白不會賣台。


但馬英九已明言「必須相信中国領導人習近平」,而中国近日發射衛星,引發台灣發全國警報後,柯文哲竟一時口快以「豬隊友」形容中共。如果連叫你相信習近平、稱中共作「隊友」的人,你都看不出是對岸執政集團頭目的愛將,我也實在無話可說。


不禁想起2012年香港「選」特首,當時主流民意也相信「親民貼地」的梁振英;習近平初上台時,很多中国人亦寄予厚望,為他的「打貪」鼓掌。呵欠,太陽底下無新事,人類總是犯重複的錯。


今後數年,但願民進黨能挽回民望,也盡力備戰(只有自身夠強,對岸才不敢動手),因為不單是你輸不起,台灣人更加輸不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

譚志強  · 

--曠湘霞轉傳 : [這篇文章言之有物值得精讀,有朝一日,或可供後代子孫學習參考。]轉貼~精闢分析 : 《K粉校園內的K粉與非K粉》  

在校園內遇見一位即將退休的其他科系同事,他憂心忡忡地問我。“在校園內,K粉學生比例極高,未來是否造成台灣人才斷層”。  我對此現象不會如此焦慮。非正式的統計,校園內的青年群主要是大學生與研究生。研究生屬於K粉的比例顯著低於大學部。台交清成的K粉比例約為20~25%,中字輩四個大學K粉的比例約為30~35%。  

我們二位教學合計超過70年的老教授,討論起校園內近年來K粉學生其人格共同特質。其相似點也就是所稱的同溫層,這些人常被稱為白蓮教信徒。K粉此團體有外圍游離者,有被傳染影響者,有鐵桿子者。愈是鐵桿子,愈是情緒化。動輒不滿,經常容易有挫折感。藉口特別多,不會反省自己,反正都是別人的過錯。這群體有個特異的現象,一個人沒有安全感,因此相聚成群,喜歡高談闊論以相互壯膽,深恐別人不知道他是K粉。然而他們沒有一個凝聚的目標或稱之為中心思想。平常相互利用,私下勾心鬥角,相互爭利。在學業上,有少數很會考試的K粉。對於有固定答案的數學、力學、電學等科目也可得高分。但是需要思考的題目,或是需要相互合作的專題題目,表現十分差勁。  

教書三十多年,K粉是近十年來的產物。我安慰這位老師,K粉只是部分學生,不是所有學生,因此不會造成人才斷層。  我與此老師找些K粉學生討論,為何他們崇拜其口中的教主?他們異口同聲回答,因為藍綠惡鬥,造成我們年輕人處在低薪高房價的時代,只有教主才有希望解決低薪高房價的問題。這位老師原本想要長篇大論教導這些學生多加思考。然而我先提出一系列問題,問問這些K粉:

1.在台灣,一樣是年輕人,為什麼就有人一開始就不是低薪,不靠家族就有能力賺到高薪?

2.產生台灣低薪高房價問題的社會與經濟面等因素是甚麼?要以確實的數據說明,而不是網路上的口號。

3.低薪高房價問題是只存在於台灣,還是日本、韓國、歐美?甚至對岸中國都有相同的問題?

4.這些國家的政治人物,提出哪些方法或政策,以解決這個低薪高房價的問題?

5.國外執政者提出來的方法,有否解決其國家“低薪高房價”的問題?

6.你們崇拜的教主,對於低薪高房價,除了批評,有否提出解決方案?

7.他所提出的這些政策是否能夠真正解決“低薪高房價”的問題?

8.如果有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位教主與其隨從,是否有真正能力實施這些政策?

以台北市8年為例,曾經實施了那些有用政策?  

面對這些一系列問題,K粉群瞠目結舌,完全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兒,這些信徒七嘴八舌的說“老師你們都是只有看深綠媒體的報導,因此才會質問我們這些問題”?我靜靜等待這些人停止言論,然後再問“老師平時會看CNN、BBC、NHK,還有經濟學人,還有日經新聞等國外消息來源。你們除了網路,除了抖音與Dcard、PTT,還會有那些消息來源?”。

K粉信徒無言以對,一哄而散,留下兩位老教授相對吁噓。

為了安慰這位盡心盡力教學的老教授,我建議再找一些學生討論。這些學生中,為首的是本系一位大家公認很有想法的學生。他自大一進入生機系,就決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他的目標是光電產業,第一志願是進入台積電工作。他除了在大一、大二對工程必修學科努力研習,也到電機學院選修旁聽號稱艱硬難修的課程,以方便未來報考電機研究所。我們問他們為何以K粉稱呼那些白蓮教信徒?他們說這群人精神狀態類似服用K他命。在問及他們對校園內K粉學生的看法,這位具有主見的學生,以不屑的口吻描述這些K粉。他說“這些人長了腦袋,卻不會使用。只有情緒,不會思考。只有眼前的情緒發洩,而不會考慮好好的充實自己,以準備未來。平日只是發發牢騷,敲敲鍵盤。當台北舉辦遊行,這些傢伙居然埋怨要在陽光下走路,無冷氣可吹。個個躲在房間,坐在電腦前。這些沒有實際戰鬥力的傢伙。台交清成如果有兩成以上,中字輩如果有三成多,那代表將來我們在應徵工作與未來在職場競爭時,一下子就少了這些無競爭力的對手。如果大學生失業率超過20%,就有他們先來墊底。對我們非K粉的學生,這是大利多,有甚麼好擔心的”。    

這位即將退休的同事,聽完這些非K粉同學群意見之後鬆了一口氣,原來校園內K粉不是占多數。他可以安心退休了。他退休後將到一家機械公司擔任主管。他長嘆一口氣,說道“我今天學到了用人之道。台灣人才不少,以後K粉一律不用。那麼一定可以減少公司的麻煩”。我提醒他也有短期迷糊的K粉,而不見得都是鐵桿子K粉。他突然問道“如果遇到有些K粉,或許清醒後仍是可用的人才,那要如何考驗?”我回答說“只要看他能否回答上述8個問題,就可以加以區別了”。這位老同事,大笑而辭。


正視民主反淘汰的亂象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民主是我們追求的制度。萬一選舉出現了民主反淘汰,選民還是要接受。不幸的是,台灣的選舉一再出現民主反淘汰,而且已嚴重到了不得不正視的地步。


以這次立委選舉為例:


~大量的優質人才落選,包括林靜儀、林志潔、吳音寧、許淑華、謝佩芬、苗博雅、吳崢、賴品妤⋯⋯等。


~相對劣質的人卻當選了,例如顏寬恒、鄭正鈐、謝衣鳳、徐巧芯、王鴻薇、羅智強、張智倫、廖先翔⋯⋯等。


國家的進步需要一流人才從政;國會議員的素質影響國家未來至鉅。上述的選舉結果明顯是民主反淘汰,必須予以正視。


選舉出現民主反淘汰,原因出在政黨競爭條件的不足,包括三個面向:


#遊戲規則


民主選舉是一種競爭,參選人必須遵守遊戲規則。遊戲規則的遵守與候選人的素質有關:優質人選不必違規就可勝出;劣質人選不違規必然落敗。


在這次立委選舉,勝出的劣質人選幾乎都採取了不當的競爭手段,包括張智倫與樁腳的金錢往來、徐巧芯的抹黑謾罵、羅智強的迴避辯論⋯⋯等。


#充分資訊


政黨競爭的另一個條件就是選民要擁有充分的資訊。上屆立委有兩次補選,林靜儀與蔡培慧得以勝出,歸功於媒體嚴格檢驗他們的競爭對手。


這次大選劣質人選得以勝出,原因出在選民的資訊不足。幾位侵佔國土蓋豪宅的候選人照樣當選,因為他們的劣行未得到媒體的充分檢驗。


#理性投票


本質上,投票是一個「兩利取其重、兩害取其輕」的過程。理性的選民不會要求滿分的候選人,更不會抱持雙重標準,或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響。


可惜的是,許多選民要求滿分的候選人,而且只苛求特定政黨。選民還有多種非理性的投票行為,受到人情、金錢、暴力、或意識型態的左右。


#民主反淘汰


台灣的民主歷史尚短,上述三項政黨競爭的基本條件本來就有不足。問題是,隨著選舉經驗的累積,民主反淘汰的情況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有更加惡化的趨勢。


民主是我們要的制度,對反淘汰的選舉結果我們也只能接受。事實上,缺陷的民主對國家的傷害甚於獨裁,因為反淘汰的選舉結果具有正當性。


選舉結束了,但長期存在的民主反淘汰亂象不能再被漠視。對政黨競爭條件的不足,新政府必須提出有效的對策。


【傾頹之代價:小冰河期與明代的衰退】

1644年, #明代 在歷經接近三百年的穩定與繁榮後覆亡了。許多歷史學家將明的衰亡歸因於滿洲的入侵,但實情則更為深奧。《傾頹之代價:小冰河期與明代的衰退》提供對中國經濟與社會史的全新觀點,探討全球氣候危機如何招致明代統治的終結。

-

十七世紀中期見證了小冰河期最致命的階段,氣溫與雨量驟降,全球經濟陷入崩潰。依據糧價歷史,卜正民(Timothy Brook,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名譽退休教授)描繪曾經輝煌的王朝最後的動盪歲月。他探討全球貿易網絡逐漸增加中國白銀的入口量,可能如何影響物價,並描述在糧食短缺與飢荒中掙扎的日常生活。直到1640年代初期,明代發現自己陷入一場酷寒與乾旱的致命組合,所有避禍的嘗試都徒勞無功,物價體制與政權連帶地瓦解。本書是一部卓越的學術作品,重現了國家從繁榮滑向災難時,市井百姓身處無法負荷的物價壓力下的經驗,並且揭示市場機制如何在帝國與不利的氣候之間,產生調節作用。

-

🌬原文書名:The Price of Collapse: The Little Ice Age and the Fall of Ming China

🌬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9780691250403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出版

-

*本文引用文字介紹係轉譯自出版社官網,暨封面圖片版權均屬各著作人所有

**本刊推介之書籍純以學術為考量標準,以饗學界同道

。。。

the 看完酸宗痛,

第一時間,感到左腳痛,

- 心裏的一顆大石頭落了下來。


***

心得速記


不能只看「比2020少17%」!

這樣會中計而扭曲賴蕭配勝出的真義。

我們要看到:


1。

三腳督均勢的情況下,40%已經是超過選前民調平均值至少5%了,咱們誠實點:這是「難能可貴!」,不是「實在可惜!」。


2。

2020年有香港反送中助陣。這次藍白合未成,但是不要忘記:藍營「本外合」是成功的。(本省+外省)。


3。

每次總統大選條件、局勢都不同。更別忘記2022年的慘敗其實是2024非常不利的因素 - 結果是破紀錄或創紀錄的連三執政!


***

中國說:「40%不能代表多數民意。」這就是「有心人」強調「比2020少17%」要帶的風向!


他們不要我們看到的是:


1。

在中國及藍白(尤其是藍)卯盡全力以「賴勝=台獨=戰爭」恐嚇台灣人的情況下,賴蕭仍然勝出,意謂著台灣人對這種抹黑自由民主為「台獨」的污衊操作基本上已開始免疫。


2。

會免疫的重要因素是:

蔡政府在八年任內,


A. 

以「國家安全捍衛作為」強化了台灣人

命運共同體的感受,


B.

以「自由民主之堅持」受到國際社會肯定而強化了國人的驕傲感及自信心,彌補了台灣被中國孤立幾十年所產生的自卑感所造成的遺憾。


C.

半導體之代表性成就受到世界矚目及敬重更催化B. 之效應 - 國不在小,有力就行。


D.

不能漏掉:賴蕭兩位的質優亦是關鍵因素。


E.

以上四點將為台灣未來的國際參與定調:


我們不是在「追求台灣的主權獨立」,

而是致力於「捍衛主權獨立的台灣」。

(它叫「中華民國台灣」,通稱或簡稱「台灣/Taiwan 」。


至於國會三黨不過半,將會是賴政府執政必定要面對的難題,但也會是帶動新局、整合台灣的契機,建議吾人且先稍安勿躁。


以上,匆匆間,掛一漏萬,僅供參考而已。

我要睡覺去了。


***

2020年那一場大選我在代表處首度舉辦「開票直播趴」,效果奇佳。昨天我們也一樣在代表處辦趴,來了兩百多位友人見證台灣的民主實踐,氣氛感人,熱鬧非常。 of her work was to keep her household and some people comfortable 

Margaret Oliphant worked constantly, writing reviews, nonfiction, articles, novels, and short stories—often several at the same time for different outlets. From 1851 onward, she had a particularly strong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with 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 which published many of her novels, short stories, and articles. #ClassicsInContext 


Discover her novel "Hester": https://oxford.ly/48L6Y2H

對於Manet 的了解更"全面",不必只關心社會學“大師”的文本

Edouard Manet (French, Paris 1832–1883)

''Peonies''  1864–65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This picture belongs to a series of peonies that Manet painted in  1864–65. Reportedly his favorite flower, Manet grew peonies in his  garden at Gennevilliers. Their broad petals and leaves and their  delicate hues were perfect vehicles for his loose and sensuous brushwork  and for his virtuosic handling of subtle harmonies of color.


2024年的台北(上)總統大選集會,與2019年中國香港(下)的反送中示威。不論哪一個政黨成敗,有美國的加持,台灣的自由民主都以喜劇收場。不論哪一個特首上台下台,有中國的籠罩,中國香港的「一國兩制櫥窗」與自由都必以鬧劇加悲劇收檔。


陶傑披藏:https://patreon.com/tokitchannel

比喻Golden Age of Illustration 

"Wild Flower Children", The Little Playmates Of The Fairies, by Elizabeth Gordon, illustrated by Janet Laura Scott, publ. The P.F. Volland, Chicago, 1918


【台灣大選,賴清德當選總統,惟得票較以往三屆下跌】https://bit.ly/3SiXKVO


2024台灣大選總統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當選正副總統。


然而,賴蕭配以得票數558萬票、得票率40.05%勝選,相較2020年蔡英文連任的817萬票、2016首度勝選的689萬票,甚至是2012年蔡英文首度參選的609萬票,相較過去三屆選情,賴清德不論在得票數或是得票率,皆呈下滑狀況。


此外,依據中選會最終統計結果,本次投票人數為1404.8萬人,較上屆總投票人數1446.4萬,減少約41.6萬;投票率則為71.86%,較四年前74.9%,微幅下滑3.04%。


更多台灣大選結果分析,可點擊閱讀全文:https://bit.ly/3SiXKVO


★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新年盛惠65折,支持優質華語獨立新聞!https://bit.ly/48C9pEJ

 #新書上架

#從前從前有個質數

#文學中隱藏的數學之美

    

    

♦︎為你揭開文學作品中的數學彩蛋♦︎

 

◎紐約時報編輯選書

◎暢銷書《形狀》作者喬丹‧艾倫伯格盛讚

  

在本書中你會看到:《#源氏物語》、《#白鯨記》、《#尤里西斯》、《#戰爭與和平》、《#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著名作品,還有#愛倫坡、#普魯斯特、#詹姆斯‧喬伊斯、#托爾斯泰等等文學名家對數學的執著。

   

  文學是傳達思想、表達情緒的媒介,是我們以感性溝通的嘗試。數學則是度量物質、分析現象的工具,是我們試圖用理性的眼光了解世界的方式。看似處在感性與理性的兩個極端,但事實上數學與文學都有著令人讚嘆的美感。

   

  

♾️劇透注意:隱藏在文學深處的數學模式

  

  三劍客、五芒星、七個小矮人,為何有些數字有著特殊的意涵?二○一三年曼布克獎得主《#發光體》為什麼是十二章?四十二為什麼是《#銀河便車指南》中萬物的解答?答案或許隱藏在數學的規律之中。其實,從詩詞格律到敘事結構、象徵譬喻,文學的深處處處存在數學的模式。

  

  

♾️數學家筆下的文學與文學中的數學家身影

  

  許多文學家是數學的忠實信徒:在創造《#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奇幻世界之前,路易斯‧卡羅是個數學家,在他留下的詩詞與作品裡處處可以看得見數學謎題;詹姆斯‧喬伊斯的名著《#尤里西斯》和《#芬尼根的守靈夜》隱藏著各種計算,甚至有數字以他的名字命名!

   

  數學家莎拉‧哈特以清晰、具洞察力的筆觸,向讀者展現數學和文學之間的無數聯繫。本書將為一些經典文學帶來全新的欣賞角度,更會帶我們找到數學中的詩意之美。

  

  

前往閱讀👉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8516?sloc=main

誠品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013192682505419006

金石堂 https://reurl.cc/WRqxbe


#文學

#數學

#跨領域



李志銘

數字會說話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曾任台北市長八年

但他這回在台北市得票率卻是敬陪末座

僅獲得36萬6855票、得票率23.79%

相較於賴清德在台北市獲得58萬7897票、得票率38.13%最高


同樣都是當市長八年

賴清德在台南市得票率 50.1%,

乃是三組候選人中最高!(賴清德當市長還已經是六年前)


作為曾經執政八年的地方

柯文哲起初在台北雖然一度吸引不少年輕人支持

台北市民最後在選票上卻給了他最差的評價

由此可見

隨著時間一久

人們自然就會慢慢看出「阿北做事」的滿意度有多爛!



。。。。

昨晚本來想寫些什麼,但回到家已快半夜兩點。想說今早來寫,但看到苗博雅的影片,我覺得他已說了絕大多數我想說的話。


但我想要補充幾點:


一、我讀高中的時候(1993-1996),那時辯論比賽最常出現、最基本的題目,大概是:


1. 你是否贊成臺灣設立賭博特區

2. 你是否贊成臺灣廢除死刑

3. 你是否贊成臺灣廢除核能發電

4. 你是否贊成臺灣實施安樂死


為什麼是這四個題目?現在回想,這四個的確是「正反雙方」都非常有道理,現實上也有諸多案例可供參考的題目。比方說,有些國家廢除死刑,有國家廢除死刑後又恢復,有國家廢除死刑後又恢復、恢復後又廢止。參加辯論比賽,無論你抽到正方或反方,研讀的都是相同的資料,做的是同樣的功課,必須研究各種立場。


那是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高中生打辯論賽,就在討論死刑存廢。我相信現在的高中辯論比賽,一樣也在討論死刑存廢。但三十年前,沒有今日這種社會風氣,會不智地把支持廢除死刑的人貼上「包庇惡人」的標籤,要他全家死光。


如果一場辯論比賽,支持維持死刑的一方(臺灣現狀)要提倡廢死的人全家死光,倡議廢死的一方要另一方等著冤案厲鬼索命尋仇,同樣全家死光,我想評審應該會先想死吧。說實話,不管雙方程度如何,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比賽。


如果三十年前的高中辯論比賽,都不致低落至此,為什麼三十年後,臺灣社會對於死刑議題的討論,會沉淪到這種地步?


這當然是政客為了一己之私的操弄。為了一己之私,煽動毫無道理的仇恨,犧牲整個社會的理性討論與對話空間。


這樣的人,憑什麼從事公共服務?


二、苗博雅念出的簡訊,來自辯論界,羅智強的學妹。我們看一下奧瑞岡辯論比賽的基本規則:


「正方界定之立場應完全符合辯題之要求,否則視為違規;反方界定之立場應反對 辯題,否則視為違規。」


幫派進入校園,不幸造成禍事,要解決的,當然是幫派進入校園問題,怎會跑去討論死刑是否廢除?一個長期參與辯論比賽的人,會不知道這點嗎?一個有基本邏輯概念,受過相對高等教育的人,會沒有基本智識能力到提出如此錯誤的歸因嗎?


顯然,這不是沒有智識,而是沒有良知。


從事公共服務,不能沒有良知。


三、讓我們再看一下這四個題目:


1. 你是否贊成臺灣設立賭博特區

2. 你是否贊成臺灣廢除死刑

3. 你是否贊成臺灣廢除核能發電

4. 你是否贊成臺灣實施安樂死


的確,辯論場上就是正方與反方,Yes or No,但要支持那個Yes or No,背後是多少功課與思辯。所幸,現實人生不是辯論場,你可以保持模糊,直到真的需要做決定的那一刻。其中,廢除死刑與實施安樂死,由於茲事體大,幾乎可以預見會以公投決定,雖然臺灣離這兩個題目都還很遠很遠,遠到它們完全不是本次總統候選人的政見。


至於公投結果如何,每個社會都不一樣。


比方說奇士勞斯基的電影《殺人影片》。電影講一個少年毫無理由地殺害與他無冤無仇的計程車司機,波蘭國家律法又以死刑殺了少年。片中兩場殺人場景,加起來打破當時電影史上最長殺人場面的紀錄。去年夏天金馬經典影展播放時,相信許多人看了坐立難安,看完也各有立場。


如果你問我,看完電影,我當下的立場是支持維持死刑,雖然我知道導演不是。不過看了同一部電影,當時波蘭社會的多數感想,顯然與我相反,奇士勞斯基這樣回顧:


「這部片上映時碰巧大家也在討論死刑這個議題,這是我們寫劇本時根本預料不到的事,那時這個主題甚至不容討論。後來因為大家對這個議題的討論,這部片當然也發揮了它的作用。一九八九年,上任的新政府暫緩執行死刑五年。」


很妙吧?這也正是為何這是個好辯論題目的原因。


四、任何學過法律的人,不可能不接觸到冤案,特別是來不及得到平反就被執行死刑的冤案,不可能不因此去思考何謂真正的正義。


但學過法律的人,畢竟是少數。就像曾經學過辯論,或看過奇士勞斯基《殺人影片》的人,都是少數。


而且都是有點智識門檻的少數。


能夠成為如此少數,可能是幸運,可能是努力,但無論如何,不該跨過門檻之後還反過來利用門檻,為了選票,以整個社會的理性祥和為代價。


這樣的人,你不能讓他從事公共服務。


能說的都說了。不只臺北大安區,祝福明天大家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