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 (107):從《柏林記憶》談時事(王璞)。有用的多數,重要的少數。中方向美方、日方、德方等多國嚴正交涉......heroes (useful many. vital few ):謝志偉的東吳故事;選舉觀察 國內議題,高利率……:陳方隅 黃哲斌...... 耶翰 万次郎......。無情,施明德到柯文哲/盧秀燕/林志潔,苗博雅與吳音寧 .....可以。台灣選舉"遊戲"中的年輕(影片簡介streaming tags……)與利益崇拜;長期趨勢: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火車/飛機誤點率.....(美英德.....),
https://hcmemory.blogspot.com/2024/01/twitter-11.html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3743251095961872
王璞
.。。。
從台灣最南端走到最北端,中間還橫跨高山,超佩服!
陳方隅
幾點附和
1、這次大選放假民調最嚴重的就是柯文哲黨,黃珊珊她們放的所謂內參民調根本是離譜。
2、民意調查是一個科學的工具。民意調查只要用對方法,一直都是可靠的調查工具。
治國要用科學,制定政策要用科學,我們分析各種事情也需要用到科學。像柯文哲這樣以自以為是的新發明和咳咳咳裝可愛的方式來制定政策,絕對是災難。
3、洪永泰老師實在猛。
報導者 The Reporter
·
#選後觀察【王業立:民調更加作為選舉策略武器,傷害政黨本身與台灣社會】https://pse.is/5jd74w
台灣總統大選前,藍綠白皆曾公布「#內參民調」,數據差異形成話題,亦有中國介選發布假民調干擾……到底 #民調 在選舉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次民調混亂失真的原因是什麼?在爭執民調真假之前,先回歸理性,了解目……
查看更多
【柯文哲現象與年輕選票】黃哲斌
選後一天,來聊「柯文哲現象與年輕選票」。(文長圖多)
劉仲敬在Twitter發文認為,柯文哲靠「反建制」起家,一旦融入體制就會泡沫化。嗯,恕我持保留態度。
四年前,民眾黨以11.22%政黨票,拿下五席不分區立委,同年底,推派市議員吳益政參加高市長補選,只獲4%選票,該黨被網友嘲諷為「四趴仔」。
今年,民眾黨政黨票翻倍,不分區立委增為八席;柯文哲在高市拿下21%總統票。(圖一)
所以,四年來融入立院生態與地方勢力,民眾黨並未泡沫化,也未因為柯文哲卸任台北市長,而失去聲量與舞台。
這四年,民眾黨的成長策略為何?一個字,「蹭」。
蹭地方勢力,黑白葷素不忌;蹭宮廟頭人,基層布樁;蹭蔣渭水民眾黨名號,蹭中國白紙運動,只要有熱度,幾乎無下限。
更重要的是,一路蹭國民黨,藉由「藍白合」爭取全國性曝光,再藉由媒體與網路曝光,宣揚他似是而非的「新政治」運動。
結果論而言,根據政治學者王宏恩的研究,柯陣營成功吸納「上屆投蔡英文,本屆不投賴清德」的選票。換言之,他吸走了不滿藍綠兩黨的賭爛票。(圖二)
而賭爛票,一向是台灣選舉的重要成分股。其中,尤其是年輕選票的移動。
圖三到圖五,呈現最近三次總統大選,40歲以下人口高於全國平均的縣市。圖三為2016,年輕選票幾乎由民進黨囊括,圖四為2020,竹苗變藍,但整體仍傾向綠營。
圖五為今年,民進黨的年輕選票佔比全面下滑,即使宜蘭屏東也不例外。年輕選票,非常明顯流向民眾黨。
未來四年,柯陣營會將自己手上的兩張牌,想盡辦法極大化。一是立院關鍵少數,二是年輕選民牌,最終目的,在於蓄積四年後的能量,迫使國民黨接受當他的副手。
換言之,就像川普「反建制」,但寄生在共和黨身上;柯文哲的「反建制」,目標就是寄生國民黨,脅迫對手承認他是共主。
今年大選,國民黨徐巧芯、羅智強已經呼應此一主張,只是被朱立倫與金溥聰擋下;若此趨勢不變,四年後,柯文哲的籌碼只會更多,國民黨內唯一有能力抗衡的,大概只有蔣萬安。
不過,柯文哲最大弱點是「會說不會做」,從他擔任北市長八年,但此次在北市得票率,反而是濁水溪以北最低,可見一斑。(圖六)
若問我:執政黨如何因應?撇開抖音、假訊息等技術面攻防,更重要的是,理解年輕世代,找出激發熱情感動的因素。
至於如何做?我會說,去問苗博雅與吳音寧,他們在艱困選區,反而催出年輕選票。(圖七)
重要的是,這類反省與說服,必須在平時作為一種「社會溝通」,而非選戰思維。
選舉是大型的社會溝通,選後,更細膩的溝通剛開始,政大社會系教授黃厚銘寫了臉書長文,提到很多細節。https://bit.ly/48VUFRl
至少,民進黨中生代裡,還是有不少清醒的人,就像王定宇面對外國觀選團,他說「民主就是不滿意的政治」,誠實,不抱怨,認真面對,執政黨仍有希望喚回年輕人。(圖八)
我曾形容,柯文哲是政黨政治的病癥,而非解方。如何治這場民主的病,沒有偏方,也沒有捷徑。
2024大選觀察速評
1、
首先必須恭喜台灣人民,雖然有半數以上的人一定會對選舉結果不滿意(這才是常態呀),但是華盛頓郵報兩天前的編輯室主筆是這樣下標的:「不管誰贏,台灣的自由民主就是擊敗了中國的獨裁」
我們的選舉過程平和、順利,真的是值得我們為自己拍拍手
2、
選舉結果:民進黨贏得總統,國民黨贏得國會最大黨,柯文哲黨贏得關鍵少數地位。
三贏(無誤)
最大贏家:(1)、盧秀燕,未來藍營共主人選。台中選得太好了。
啊對再補上,雲林張家也是超大贏家。
(2)、蔡英文,你看她致詞的時候多開心,《在路上》裡面笑得多燦爛。(無誤)
最苦惱的人應該會是賴清德。這個局面對民進黨來說很困難,尤其桃竹苗席次全滅,台中幾乎全滅,接下來不管要推什麼事情都會有很高的難度。(如果他沒有因此感到苦惱,那大概整個狀況就完蛋了)
3、
台灣的選舉引起國際矚目,這次有超過三百位記者來到台灣,而且在全球對台灣的報導,質與量都非常驚人。台灣這幾年成為民主獨裁對抗的第一線,真正地成為了世界的台灣。
不過,兩岸外交議題一向都距離人民比較遙遠,最終呈現出來都會以跟經濟直接掛勾的方式處理
但這次很少關於這類議題的討論,只有一些口號式的動員
對比上次反送中帶來的討論熱潮,中國因素在選舉競爭當中被關注的程度很低,而外媒大概很難瞭解到底是怎麼回事
簡單來說,人們對這個議題的討論是有疲乏的現象出現,會希望更多的焦點放在經濟和內政議題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是,中國的介選因素變得更幽微,更難察覺
但轉向更細緻的手段、仍然是很大規模地去放大仇恨、放大對人們對民主體制與傳統政黨的厭惡
這點是選後必須要好好面對處理的一件事情
很多外媒會把民進黨勝選直接等同於中共介選無效
其實這是非常大的誤會
中共介選一直都在發生,而且用各種方式潛移默化我們的觀感,放大仇恨,激化言論,造成對立
這些年來藍白政黨和主要大媒體們總是幫忙替中共講話、淡化了很多的威脅
公民社會們接下來肯定還有得忙
4、
這次的選舉過程很有趣,也很「無趣」
其實應該說滿詭異的,藍白合拖了很久很久,讓總統大選「真正開始」的時間很晚
這次我被國際記者們問到最不會回答的問題之一,就是為什麼藍白合搞成這樣、連會談都安排不好
選民仍然會相信這些人可以治國
說真的我不太會回點,只能說人們對藍白的要求標準沒這麼高
除了藍白合搞了半天很無聊之外
最無趣的部份是大部份媒體都在關注藍白合,後來都在弄房產議題,根本完全失職
不過,這次的大選可能也是「副手」的存在感最大的一次
雖說國民黨和柯文哲黨是登記截止日前一天、甚至當天才決定的副手候選人(實在有點扯,但人們似乎都滿包容的)
但三組副手都有很多的版面然而,帶來的效果卻有很大的差異
提名趙少康是國民黨的最佳策略,事實也證明他快速地團結了泛藍選民(當然也包括了提名韓國瑜為不分區第一名)
他跟侯友宜是完美的互補,互相具備的特質都是對方沒有的
當然,代價就是一個老的、沙文的、守舊的、親中的形象,全面棄守女性以及年輕選票
而最後結果也證明,國民黨比上次又少了一百萬票
蕭美琴當然也是深刻影響了選舉走向,她完全補足了賴清德的不足
讓「自由派」的選民可以願意出來投票
再加上她的國際形象實在太好,可以直接延續這幾年來蔡英文政府表現最佳的部份,也就是對美關係和外交
《在路上》競選廣告完美表達出了蔡英文接棒到賴蕭身上的感覺
而這當然也跟蔡與蕭長期合作有關,沒有前面這樣緊密的關係,就不會有安心接棒的感覺
吳欣盈則是完全沒有準備好要成為副總統候選人
而且財團千金的形象對柯文哲來說是個很奇怪的搭配
畢竟柯文哲整天講說財團吃人,結果直接跟財團合作
不過對柯支持者來說,阿北是無敵的,他做什麼不好的事情都沒關係
例:高虹安市長選前大喊要實現宣董的意志、實現郭董的意志,照樣當選
而柯文哲本人跟趙藤雄這樣大財團的關係也是非常好
但同時柯又指責藍綠被財團綁架,這是很有趣的心態,值得研究
5、立委選舉
民進黨掉了10席,其實大部份是符合預期的
最令人意外的大概就是張廖萬堅這一席,找不到任何他會輸的理由(問政品質佳,地方服務也非常好),只能說盧媽+地方派系太強了
再次強調一下民調只要照科學步驟來做都是很準的(民眾黨公布的或者後來流出的內參民調最不準,根本是刻意帶風向用的)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的狀況下,本來就是兩大黨的對決
而且只要差一點點就可以差很多
上次的選舉民進黨在地方選區只有贏國民黨70萬票,但席次多24席(46:22)
這幾年的鐘擺是擺回國民黨這邊
再加上從威權時期建立的恩庇侍從體系一路下來,地方上一直都還是國民黨佔優勢
地方派系的動員優勢仍然存在
這點從縣市長選舉就可以看得出來
全台灣的政治版圖一向都是中國國民黨的一黨獨大,至今沒有改變
這是因為我們民主化的過程是由上而下的寧靜革命,代價就是沒有轉型正義、沒有真正替換掉舊勢力(國民黨政府還會跟舊勢力合作,幫助壯大地方組織)
而我們現在都還在償還這個平順民主化的代價
而這群人可以把風向洗成「民進黨一黨獨大」,這其實是很厲害的文宣戰、輿論戰
只是覺得很可惜,很多選區的對比很明顯
很多前科累累、竊佔國有地、搞各種特權的地方派系或黑道(全都是中國國民黨的)照樣可以當選
正如顏寬恒的廣告文宣說的,誰才是土地的主人?
對,就是中國國民黨的最多土地、最有錢、也最能實質展現出地方上的影響力
中國國民黨從威權時期到現在,似乎一直都是土地的主人
接下來的國會問政品質實在堪慮,當然也會充滿各種故事
不過我認為,最危險的是號稱新政治的柯文哲全面跟這些國民黨地方派系合作
這些地方派系將會變得更囂張
而人民也愈來愈無法利用選票去教訓這些誇張言行且玩弄法律的人們
6、從蔡英文到賴清德
這是我們民主化以來第一次有政黨可以贏得第三任期
要知道美國從二次大戰後到現在八十年,也只有一次(雷根到老布希)
民進黨的勝選(慘勝)最該感謝的是蔡英文
這幾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非常好,股票市場表現非常好,出口頻創新高
台灣真正成為了世界的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見的程度
民進黨外交政策不要說滿分,大概也是有A+了
在全球民主與獨裁戰略競爭下,做出非常正確且謹慎的選擇
然而,這些事情距離人民非常遠
多數人甚至不會知道美中戰略競爭是怎麼回事
疑美論一洗下去,一堆人覺得我們被美國控制、威脅,這些宣傳也是會有效果的
絕大多數的人們大概都會覺得「美中等距外交」是很棒的事情吧....
然而執政黨畢竟要負最大的政治責任,尤其,這次大量選票移轉給柯文哲
當然主要是民進黨執政下的不滿意累積而來
有很多行政上的疏失
尤其防疫到後期的疲勞是一個主要因素(其實當初推陳時中出來選就是一個超級離譜的錯誤決策)
其實還有很多的問題必須要談
民進黨2016重新執政後,一直沒有「真正」開放的和民間對話
這些年不錯的執政成績,靠的是「政策控」蔡英文及其團隊紮實的規劃,以及算是很不錯的執行力
如果沒有蘇貞昌帶來的衝衝衝風格以及許多鐵腕的執行力的話
蔡英文後期很難保持這麼高的滿意度
這是賴清德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如果賴清德後來成為一個不受信任的總統,那麼最嚴重的是:無法帶領我們一起抗衡中國
接下來四年任期,會重疊的大事就是習近平要追求第四任、追求歷史定位
賴的時間不多
從行政院長時期的經驗,讓他已經變得比先前圓融很多
但還不夠,他還沒有建立自己的風格,他必須要趕快建立起一個好的執政團隊
以及,改善自己還有整個民進黨政府和社會大眾溝通的方式和效率
7、民進黨與賴清德的問題
民進黨本身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處理
首先是派系之間的不合,這在提名過程充份展現出來
很多選區團結都不一定能贏,更何況不團結(例:蔡培慧…唉!還有像台東也是分裂而輸的)
第二是黨組織體系的官僚化、地方黨部的失能化
這樣講可能會對許多認真工作的黨職人員不公平,但這幾年我所認識的,從黨部離開的人是遠多於進去工作的人
劣幣驅良幣的故事所在多有
先前賴清德競選主席的時候全台巡迴座談、吸收各界砲火,有一場是專門開給年輕夥伴的,我有位朋友在最後時刻大喊:請所有黨組織的領導者去上經營管理的課
這種基本功會是接下來民進黨高層們的重要功課
另外,整個黨也需要放手讓更多年輕人可以發揮創意,並且培養更多戰力
要對抗長期在地方經營的中國國民黨地方派系,自然還需要再更努力
第三是賴清德個性上的特點,他有時候會比較堅持一些意見(這是優點也是缺點),以及整個決策團隊的封閉性
讓他們常常很難接收到外界的回饋,遑論依照局勢調整戰略
這次的競選策略被很多人批評古板、不知變通
我的外國學者友人觀察說:不知道民進黨在做什麼
這些批評其來有自
其實,他本身就是一個沒有這麼「有趣」的候選人,講話並不是以「風趣」著稱
而民進黨在內政方面缺乏一個故事,具有號召力的整體敘事
而整個競選的策略也是走佛系路線(真的是難以令人理解)
最後慘勝實在是毫不意外
8、第三勢力小黨的泡沫化
這幾年民進黨的問題之一:跟公民團體全面脫勾(甚至開戰)
本土小黨的健全,對民進黨其實是有利的,可以減少所謂一黨獨大的憂慮,讓人們有新的選擇
而且也可以促進政策上的討論,也可以吸納一些公民社會的意見、異議
結果本土小黨在組織上面好像都有點問題,尤其內部路線之爭影響到小黨們的發展
然後,時力(尤其邱顯智)與老柯的「對戰」,讓民進黨與小黨的合作變成不可能
這是雙方策略選擇上的大錯誤
(我是真的非常希望邱律師留在國會的。我們很需要這類很關心弱勢群體議題的第三勢力政黨)
2020的亡國感更是沖垮了小黨過門檻的可能性
換來的就是「民進黨一黨獨大」這種錯誤的標籤累積
真的是相當可惜,唉!
柯文哲和黃國昌這兩大投機份子,浪費掉了太多社會議題的動能,收割到比較保守主義的一邊
而且從反服貿到挺服貿,變成中國好朋友,成為了根本在兩岸路線上面跟國民黨無異的小黨
只能說希望小黨們都可以繼續加油
這次有一個新崛起的力量: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這些媽媽們家長們關注的議題,也就是全民都關注的議題,也是青年議題
後續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
9、民眾黨與新世代
柯文哲的崛起很特別也很不特別
放在全世界的角度來看就是眾多「民粹型政客」的其中一人
政治素人打著「打敗腐敗政客」的名稱參選,號稱要突破體制
這些年來全球實在太多案例了
但台灣這是貨真價實的第一次,出現藍綠以外的、具有個人群眾魅力的領導者
這類型政客的特色就是,即使政策主張變來變去、常常口出歧視語言,但他代表的是許多人對兩大黨的不滿意、對整個體制的不滿意
再搭上新保守主義的興起浪潮(柯的支持者多半沒這麼支持同婚,覺得歧視語言不會怎麼樣,也有很多跟柯一樣的菁英主義思維)
大部份的人認為就是要買一個「改變的希望」
選舉會有理性的計算,但當然是需要很感性層面的說服
柯文哲有做到這一點
柯文哲最強的地方就是社群媒體
到處都可以看到他,而且到處都有他很「有趣」的發言
讓年輕人們覺得柯文哲最關心自己
然後年輕人每天看柯文哲(用很多錯誤訊息)來罵政府
在這個去脈絡化、分眾化的社群媒體年代,他這樣做可以獲得很多很多的支持
他的支持者們也不一定會看到他前後不一的表現,那些空洞不已的回答當然也都不會出現在支持者的版面上
他這次的競選不管是使用的語言、長篇文宣,內容上面確實就是有高手在操刀
兩大黨未來若要重新找回年青人的支持,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現在高中生調查有五成支持柯,而這群人四年後就有投票權了呢
10、國民黨
侯友宜選得很差,如果後朱立倫時代的中國國民黨,變成「台灣國民黨」之後,會變得更危險
因為接下來大概就是地方派系們或者激進派入主黨中央了
從換柱累積到現在的不滿,讓朱立倫在黨內即使做的事情是對的,也會被罵翻
其實他這次的提名策略超級正確,讓國民黨快速團結起來
而各地方派系的整合也非常成功,戰略戰術都到位,所以立委選得非常好
這幾年國民黨也刻意提名一些年輕人參選
(當然,他們的思維模式都跟老一輩世代差不多,甚至有一些變色龍投機份子例如桃園的牛煦庭,但這是另一個課題)
看起來成效是不錯的,再加上盧秀燕帶小雞的結果就是很成功
金溥聰的操盤寶刀未老,節奏明確
但說真的,他到底能不能令出中央黨部,這我是高度懷疑
不過就是侯友宜選得很難看
六都通通都輸,新北市也輸
接下來假設慢慢變成「台灣」國民黨,由地方派系或激進派入主後,中國因素將會更顯著地開進來,因為這些地方派系是不會跟你講理念的,而會是利益導向
11、
最後要以一個在大學教「民意調查」的老師身份強調
民意調查是一個科學的工具
即使柯文哲一直發明自己的科學,但說真的,民意調查只要用對方法,仍然是可靠的
治國要用科學,制定政策要用科學,我們分析各種事情也需要用到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很重要
(柯文哲的各類言行,將會繼續成為許多課堂的教材與解說範例,可以講解他如何利用半真半假的訊息來做攻擊,也可以講很多他的歧視語言,還有對民主制度的曲解,或對於科學觀念的曲解。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 =)至於年輕選票,絕對是四年後的決勝因素,無論哪一黨,必須拿出真心誠意,才有可能召喚他們的熱情與認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