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

佳美(14)施明德(1941~2024 施明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Quartet for the End of Time)。A shortage of housing.....原住民豐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遺址公園:1/27《撒網下水到卑南》。地區大學之“合作 A new era has arrived for The Eastern ARC. ”映画一代女:田中絹代'Spatial Diagram - 2', 1988-90. Bronze.   mushroom painting snowy winter


佳美(14)施明德(1941~2024 施明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Quartet for the End of Time)
https://hcmemory.blogspot.com/2024/01/blog-post_33.html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910855327266145





林艾德: 2020年的總統大選時,韓國瑜堅稱他的對手媒體資源豐沛,自己處處受到打壓,於是他要求支持者接到民調電話時改稱支持蔡英文。從此,韓粉們不再相信那些預示著韓國瑜即將慘敗的數據,他們說蔡英文的民調是靠韓家軍撐起來的,他們選擇相信選前大爆滿的造勢,相信同溫層內的體感,以至於選後,他們遲遲無法接受韓國瑜慘敗的事實。有人開始高喊民進黨做票,有人要求重新驗票,有人哭喊著戰爭要來了,說自己只為中華民國打仗,不為民進黨打仗。 那時我們覺得這樣算很瘋了。 四年後(還沒打仗),出現了另一個人,一樣宣稱對手媒體資源豐富,這次不僅是被民進黨媒體打壓,還是被藍綠夾殺。這人信誓旦旦地說,選後要把民調拿出來一個一個對,就知道誰沒穿褲子。於是,他的粉絲也不再相信那些預示著大敗的資料,他們說民調電話問不到年輕人,他們選擇相信選前大爆滿的造勢,相信同溫層的體驗,相信黨的內參民調,相信Youtuber的街訪。 開票結果一如預期,這人成為三腳督的最後一名,離當選還差了190萬票。瘋狂的粉絲開始高喊民進黨做票、要求重新驗票,哭喊著戰爭要來了。四年前我們歸咎於60歲以上韓粉們資訊來源不足、難以辨別真假訊息,且受過威權體制教育容易導致偶像崇拜,但這次柯文哲的支持者多是30歲以下年輕人,理應擁有最多資訊來源,又是生長在民主自由的年代,仍然演出了相同的荒謬劇碼。 選前年輕的民進黨支持者大概都比較焦慮,因為身邊願意表態的朋友,大概清一色都是支持柯文哲。根據街訪民調與實際選舉結果的差距,可以推論柯文哲支持者跟韓粉一樣,在面對面的情況下表態率比傳統藍綠支持者要高,而且依美麗島電子報在選後公布的封關期間民調,柯文哲直到選前一日,20至29歲的支持度都遙遙領先。 但當提到支持柯文哲的原因時,最常見的卻是「換人做做看」這類缺乏核心價值的答案。在偏向民眾黨的Youtuber街訪民調中,支持柯文哲的首要理由為討厭藍綠或政黨輪替的佔40%。嚴格來說,討厭藍綠或政黨輪替都不算是一種支持柯文哲的理由,更像是民進黨要下台的理由。 我認為這種支持者缺乏核心價值的現象,主要來自於柯文哲的分眾行銷策略。例如在居住正義上,他曾說台灣自住率太高不宜打房,也說過笨蛋問題在房價;同婚議題上,同意、反對或廢票他都投過;能源議題上,曾說核災就滅國的他,也能轉彎支持核能,在批評了民進黨的光、風電發展太快引發不正常政商關係後,他自己提出的再生能源發展進度也和賴清德一模一樣。他就像是一位專門經營抖音、短影音的網紅,出產大量的論點,只為了看看哪個論點可以快速打中群眾。 不斷改變論述一向是選戰中的負面特質,常與說謊、善變做連結,但經過柯文哲用「務實」之類的話術包裝後,反而成功地在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之間營造出一種聰明、靈活的形象,在他們心中,藍綠都是用宗教般的意識形態在綁架選舉,只有柯文哲,是如他自己所說的,排除了意識形態的影響。 柯文哲曾在辯論會中曾提到《21世紀資本論》,這本書的作者皮凱提對意識形態的解釋是:一組在社會、經濟及政治面向上,原則上可以成立的觀念及論述,是一種具有一定程度嚴謹性的嘗試,旨在解答何謂合適或理想的社會組織方式。柯文哲的善變,也許在一般人眼中是不能信任的象徵,但在支持者眼中,卻正好符合他一慣強調務實的形象,也就是說,柯文哲推銷的,是一種缺乏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凡事以利益出發,所以隨時改變也無妨的意識形態。 附帶一提,皮凱提針對像柯文哲這樣主張務實、鄙夷意識形態的政治人物,他的評論是:主張絕對務實主義的那群人,經常是意識形態色彩(在此採取貶義)最強烈的一群,他們宣稱的後意識形態立場,難以掩飾他們對事實缺乏興趣、對歷史高度無知,以及他們厚重的預設偏見及自私的階級心態。 正是由於不了解事實與歷史,僅憑借預設立場或是選舉策略的自私判斷,才會導致柯文哲的主張一變再變。這種改變不叫務實,正好相反,是剛愎自用而功課又做得不夠踏實。 由於缺乏核心價值,柯文哲總是在強調「按照SOP」、「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可以做的先做」,但無法談更核心的理念問題,因此,沒有人知道當價值衝突發生時,究竟民眾黨會支持經濟還是環保?會要求嚴刑峻法還是保障人權?就連台灣人最該關心的中美、兩岸關係議題,柯文哲都擺出一種搖擺的姿態,回答永遠都要看情況。 這也連帶影響了民眾黨與支持者的樣貌,使他們更加遠離深入的思考。所以柯粉可以喜歡滅火器,因為他們只是單純聽音樂無涉政治;柯粉可以一邊支持服貿一邊支持太陽花,因為他們相信太陽花只是單純反黑箱;柯粉可以剽竊別人的音樂、舞蹈來造勢,民進黨2014年挺青年參政的民主小草,覺得好用就拿來用,中國人民表達被威權壓迫喪失言論自由的白紙運動,覺得好用就拿來用,而不在乎這些事物原先具有的精神意涵。幾乎任何具有核心價值的藝術或活動,只要有利用價值又不違法,都被民眾黨「務實地」剽竊成徒具形式框架的選舉造勢,包含他們剽竊自蔣渭水的黨名。 在研究納粹德國崛起的學者中,有一派的意見就是德國人習慣的形式主義哲學,使他們容易把程序的地位放在理念或價值之上,但缺乏核心價值的程序只是一個空洞的框架,當程序凌駕於精神,那這個程序就更容易被具威權、獨裁心理的政客利用,填入他們想要的東西,完成任何他們想完成的事,就像當初希特勒依程序通過《授權法》終結威瑪共和一樣。台灣最著名的反面例子就是太陽花,如果真如柯文哲、黃國昌宣稱的,太陽花是單純反黑箱而沒有捍衛民主、反中國經濟侵略的精神在,那當時國民黨過半的立法院要立法通過服貿又有何困難? 一如漢娜鄂蘭著名的「平庸邪惡」概念,正是這種程序高於價值的意識形態,才會產生像艾希曼,又或是說像戒嚴時期的侯友宜這樣,明知道做的事違反人性基本價值,卻把自己當成機械般奉命行事的威權小螺絲釘。當然,力挺支持者申請賴清德競選總部開票夜路權跟煽動群眾暴力還差很遠,把阿北扛進總統府跟行納粹禮的偶像崇拜儀式感還有差距,但它們同樣都是拒絕深入思考民主或社會的本質,而期待問題有單純的、可以依照步驟做就完美的簡單答案。 很可惜,經濟發展、民生物價、居住正義、司法改革,這些議題都很複雜,最簡單的答案,就是相信一個萬能的領袖,如果這個人沒有辦法改善我的生活時,那就再換人做做看,做到我滿意為止。可是實際的情況是,如果你對一個議題沒有深入了解,那你根本無法知道何謂改善,於是台灣人常陷入相信改革、對改革無感、換人做做看的循環。 柯文哲的意識形態吸引了一群具有威權崇拜的年輕人,願意無條件地相信他的善變、相信改變永遠會往正確的方向走,但他吸引到更多的,是對政治冷感,只因對藍綠失望而想相信他一次的年輕人,可以說毫無疑問地,最終這些人也會像台北市民一樣對柯文哲感到失望。柯文哲在台北市8年執政後得票率還低於全國平均,不僅無法與賴清德在台南大獲全勝相比,就連烙跑市長侯友宜在新北的得票率也是高於個人全國平均,這不全是是因為柯文哲的施政表現,更是因為台北市民已經投過柯文哲2次,依然感受不到改變成真。 從1980年代的民主化運動開始,台灣每隔幾年必有一場大型的社會運動,而蔡英文執政期間表現穩定,使她成為第一位可以順利交棒的總統,但這相對安逸的八年,也讓台灣30歲以下的年輕人,較年長世代缺少了一些政治熱情。他們不用上街爭取民主或言論自由,這些前輩們都做完了,他們也不用上街反貪腐、反黑金,因為這已經是全民共識,他們不用擔心政府朝中國靠攏,因為蔡英文對待中國就像對待其他國家一樣不卑不亢,而且透過經濟的成長及外交手段,台灣已經成為世界上不可忽視的一份子。 也因為如此,一些人開始用「民主富二代」來嘲諷年輕人對歷史的無知以及在民主政治中的幼稚表現,但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不是比較幼稚,而是這個相對穩定的時代強迫他們必須早熟。想想賴清德的選舉口號是「穩健向前」,而柯文哲是充滿煽動的「義無反顧」或是「把國家還給人民」,顯然是後者對年輕人會更有吸引力。 因此,我認為也不需要對台灣的未來感到悲觀。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40歲以上支持度更是崩跌,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所以不要再說台灣的年輕人變笨,他們只是剛好在青春時候遇到錯誤的人,給一點時間就會清醒,真正有問題的,始終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柯文哲。 原文見留言處

A shortage of housing in the UK is having large and obvious human costs.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show that well-crafted planning reforms can make a genuine difference. https://on.ft.com/3HhqBUi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 The UK has a smaller proportion of homes than many peer countries the gap is widening Housing stock per 1,000 inhabitants aged 20+, UK and selected OECD countries 1990 and 2000 2010 2020 France 775 653 555 545 Germany 624 Japan* UK 594 576 461 FINANCIAL TIMES Û *Data for 2018 used place of 2020 」的圖像
有心情:
7

季季 。

悼別施明德

2024.01.15

+

施明德(1941.01.15--2024.01.15)

行過激蕩一生,

祝禱彼岸安息。

--他曾是我的鄰居,

也曾在“打破暗暝見天光”人權講座兩度同台。


Emmy 外省族群的定心


 。林淇瀁

不被監獄馴服的自由人

敬悼施明德前輩


台灣民主運動前輩施明德先生走了,心中充滿不捨。


還記得8年前我為國家人權館策畫人權文學講堂「打破暗暝見天光」講座時,曾邀請他到北教大以〈不被監獄馴服的自由人〉為題發表演講。


講題是我設定的,原只是提供施先生參考之用,沒想到他一字不改接受了。對被威權體制關押25年之久的思想犯而言,施先生的青春和最美麗燦爛的人生,都在牢房中度過。但他出獄之後,還是不被「體制」的牢房拘限,也不為「主流」的思維綑綁,猶然堅持他堅持的理念,這是我當初使用「自由人」概念的初意。


當晚施先生的演講相當精采,全場兩個半小時(演講與對話)都站著講話,有激動昂揚、有細膩柔軟、有理性分析、有感性回顧,讓全場年輕學生動容。


講座邀請的第一場是史明先生、第二場是鍾逸人先生,施明德先生是第三場。他們有一個共同特色(儘管他們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遭遇),他們都是浪漫的革命家,都是固執的理想主義者,都無所畏懼於威權統治的牢籠,堅持理念,執著頑強──這種絕不屈膝的自由人精神,也正是他們讓人(包括敵人)尊敬的所在。

Ben Chen

 那一年,林谷芳在中山堂策劃了一個「向施明德致敬」的活動,也約我去看。有好幾位名人都上台向施明德做了各式各樣的推崇吧。印象中,施本人整個過程堅持不說話,就躹躬回禮沈浸在現場觀衆給他的掌聲中。


「勿忘」施明德:

台灣獨立早已「借殼上市」

畏戰、乞和都是在養戰

中國只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台灣人民要有自衛的決志

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是唯一的路

。。。

林皎碧

一大早,我在整理客廳時,兒子從他的房間告訴我:「老媽,施明德死了,83歲。」我訝異問說:「你也知道施明德嗎?」

我還在讀大學時發生的美麗島事件以來,施明德這位革命家不時就會出現在報紙社會版,我們這一代當然不陌生,兒子那一代也知道施明德,我很驚訝。

年輕時,從施明德帶著微笑出庭的照片看起來,還真是「十惡不赦、不知悔改的叛國賊」啊。隨著閱讀黨外雜誌愈多愈明白事實真相不是我們眼睛所見⋯。

好多年後的午休時間,我獨自走在美術館附近的小路上,迎面而來穿戴整齊,打著小蝴蝶結的紳士,不就是鼎鼎大名的施明德嗎?我還在猶豫要不要跟他打招呼?對方露出微笑先向我說:「妳好。」我輕輕鞠躬並回答:「您好,謝謝您。」

如此擦身而過,我對他的印象,絕對不像汪洋大盜,而是一位彬彬有禮的紳士。話說回來,所謂「奴僕眼中無英雄」,因為不曾真正相處過,他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無庸置疑,私底下又是一位怎樣的人物呢?

為何我會如此反思呢?因為我實在受不了那些功勞者,動不動就倚老賣老,汙言穢語亂開罵。施明德先生,因為我對您不熟,記得的都是您的優點,再一次感謝您,請安息。

(圖檔下載自網路)

施明德(1941.01.15~2024.01.15)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逝世】
民進黨前主席 #施明德 15日凌晨病逝,享壽83歲。他的女兒在臉書證實此事:「我們的父親,施明德先生,在他生日的這一天啟程……他沒有忌日,只有生日。他一生所捍衛的精神和價值,只會不斷地在我們的世界裡誕生、長長久久的茁壯。」
台灣總統府方表示,台灣總統 #蔡英文 昨日曾前往探視施明德,今日得知他逝世消息,「感到哀傷不捨」。民進黨則表示,現任黨主席 #賴清德 已向家屬表達慰問。民進黨也透過新聞稿表示:「對施明德為台灣民主自由和人權奉獻其一生,致上崇高的感謝與敬意。」

在台灣戒嚴時期,施明德投身民主運動,並參與籌辦「黨外」雜誌。1979年「#美麗島事件」,他與其他黨外人士發起遊行與演說活動,呼籲當局解嚴,隨後遭到逮捕。隔年的軍法大審,他遭判處死刑,但後來政府在國際壓力下改判他無期徒刑,並於10年後李登輝時期頒布特赦令。


前民進黨黨主席施明德,今天凌晨逝世,享壽83歲。
他曾以政治犯身分多次逃亡,甚至易容,最後入獄,累計坐牢超過25年,被譽為台灣的「曼德拉」。
1980年發生美麗島事件,在軍法大審中,他面臨唯一死刑的威脅。
法官問他:「你是不是主張台灣獨立?」

他回答:「是,台灣應該獨立,事實上台灣已經獨立三十年了,她現在的名字叫中華民國。」

施明德前主席,在今天凌晨離世。
施前主席走過專制獨權時代,不僅見證歷史,更親自參與其中,甚至身陷囹圄,一生為台灣爭取自由人權。他曾說:「民主這一課永遠沒有句點。」這句話,讓我從投入政治工作一路打拚至今,有非常深的感觸。
施前主席是一位民主先行者、人權捍衛者,也是智慧勇敢的政治家,1979年美麗島事件總指揮。從黨外時期,就為了台灣的未來和前途打拚,就算面對威權政府的死亡威脅,依然不改其志,始終堅持和台灣人民站在一起,對台灣民主深化付出行動,也做出諸多貢獻。
謝謝施前主席為台灣做出的貢獻,我也將帶領這個國家與黨,繼續傳承愛、和平、非暴力的創黨精神,讓台灣繼續在民主的道路上壯大,與世界民主陣營的朋友持續交往、共同守護民主價值。

 
【病房送行!革命戰友柯建銘揭施明德臨終這1幕:撐到過生日】
中時/記者曾薏蘋
前民進黨主席 施明德 15日凌晨病逝,享壽83歲;目送施明德「回家」的唯一政治人物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施明德生命力非常強,一直要撐過十二點剛好是他的生日;實現施明德的願望,「忌日就是生日,以後只有生日沒有忌日」。
施明德雖然與民進黨分分合合不斷,但是最終在他身旁的,都是老戰友,1962年捲入台灣獨立聯盟案,兩年後被以叛亂罪遭處無期徒刑,偵訊時遭刑求牙齒掉落;後來就是牙醫出身的柯建銘幫他裝假牙,也建立起兩家跨世代革命情感。
柯建銘今獨自坐在辦公室,心情沉重,因為他才剛送走老戰友施明德。受訪指出,施明德生命力很強,昨晚十一點多,呼吸很急促,心跳兩百多,於是趕在深夜十二點前移到一般病房,妻子陳嘉君很累了,就倒在施明德懷中睡著,直到女兒說,「爸爸走了」。
他說,施明德住院兩個多月,狀況時好時壞,他、菊姐 陳菊(花媽) 這些老戰友,常常跟院方、家屬聯繫,關心施明德病情。
他說,賴清德 13日投完票當天後北上,就奔去醫院探視施明德後才去競總等開票;他與監察院長陳菊投完票後當天北返,昨天兩人一早就去看施明德。
他說,「我也跟他講話,也告知賴清德當選了,會照顧他的小孩,可以安心走了」;他還跟施明德說,「你這輩子都很精彩」。而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則是下午三點去醫院探視。
柯建銘指出,施明德眼睛沒有辦法打開,生命現象都靠機器維持,「但是他的生命力很強,沒有插管,只是沒辦法講話」,「一直要撐過十二點,剛好是他的生日,真的很玄」。
柯建銘說,施明德在今天凌晨往生,他第一時間收到通知後,早上五點多,施明德的遺體還在一般病房,他們還為施明德準備蛋糕,「我們還幫他唱生日快樂歌,他很喜歡玉蘭花、還有白色香水百合,也切了蛋糕」。
他說,整個病房都是施明德喜愛的花香,「大家還是不斷跟他說說話」,直到六點多,禮儀公司的車子來了;「我們送他遺體上車,由家屬載回去汐止,跟他做最後道別」。
新聞連結於留言處。
照片攝於1994年,施明德就任民主進步黨主席。
可能是 2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
林艾德:

2020年的總統大選時,韓國瑜堅稱他的對手媒體資源豐沛,自己處處受到打壓,於是他要求支持者接到民調電話時改稱支持蔡英文。從此,韓粉們不再相信那些預示著韓國瑜即將慘敗的數據,他們說蔡英文的民調是靠韓家軍撐起來的,他們選擇相信選前大爆滿的造勢,相信同溫層內的體感,以至於選後,他們遲遲無法接受韓國瑜慘敗的事實。有人開始高喊民進黨做票,有人要求重新驗票,有人哭喊著戰爭要來了,說自己只為中華民國打仗,不為民進黨打仗。

那時我們覺得這樣算很瘋了。

四年後(還沒打仗),出現了另一個人,一樣宣稱對手媒體資源豐富,這次不僅是被民進黨媒體打壓,還是被藍綠夾殺。這人信誓旦旦地說,選後要把民調拿出來一個一個對,就知道誰沒穿褲子。於是,他的粉絲也不再相信那些預示著大敗的資料,他們說民調電話問不到年輕人,他們選擇相信選前大爆滿的造勢,相信同溫層的體驗,相信黨的內參民調,相信Youtuber的街訪。

開票結果一如預期,這人成為三腳督的最後一名,離當選還差了190萬票。瘋狂的粉絲開始高喊民進黨做票、要求重新驗票,哭喊著戰爭要來了。四年前我們歸咎於60歲以上韓粉們資訊來源不足、難以辨別真假訊息,且受過威權體制教育容易導致偶像崇拜,但這次柯文哲的支持者多是30歲以下年輕人,理應擁有最多資訊來源,又是生長在民主自由的年代,仍然演出了相同的荒謬劇碼。

選前年輕的民進黨支持者大概都比較焦慮,因為身邊願意表態的朋友,大概清一色都是支持柯文哲。根據街訪民調與實際選舉結果的差距,可以推論柯文哲支持者跟韓粉一樣,在面對面的情況下表態率比傳統藍綠支持者要高,而且依美麗島電子報在選後公布的封關期間民調,柯文哲直到選前一日,20至29歲的支持度都遙遙領先。

但當提到支持柯文哲的原因時,最常見的卻是「換人做做看」這類缺乏核心價值的答案。在偏向民眾黨的Youtuber街訪民調中,支持柯文哲的首要理由為討厭藍綠或政黨輪替的佔40%。嚴格來說,討厭藍綠或政黨輪替都不算是一種支持柯文哲的理由,更像是民進黨要下台的理由。

我認為這種支持者缺乏核心價值的現象,主要來自於柯文哲的分眾行銷策略。例如在居住正義上,他曾說台灣自住率太高不宜打房,也說過笨蛋問題在房價;同婚議題上,同意、反對或廢票他都投過;能源議題上,曾說核災就滅國的他,也能轉彎支持核能,在批評了民進黨的光、風電發展太快引發不正常政商關係後,他自己提出的再生能源發展進度也和賴清德一模一樣。他就像是一位專門經營抖音、短影音的網紅,出產大量的論點,只為了看看哪個論點可以快速打中群眾。

不斷改變論述一向是選戰中的負面特質,常與說謊、善變做連結,但經過柯文哲用「務實」之類的話術包裝後,反而成功地在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之間營造出一種聰明、靈活的形象,在他們心中,藍綠都是用宗教般的意識形態在綁架選舉,只有柯文哲,是如他自己所說的,排除了意識形態的影響。

柯文哲曾在辯論會中曾提到《21世紀資本論》,這本書的作者皮凱提對意識形態的解釋是:一組在社會、經濟及政治面向上,原則上可以成立的觀念及論述,是一種具有一定程度嚴謹性的嘗試,旨在解答何謂合適或理想的社會組織方式。柯文哲的善變,也許在一般人眼中是不能信任的象徵,但在支持者眼中,卻正好符合他一慣強調務實的形象,也就是說,柯文哲推銷的,是一種缺乏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凡事以利益出發,所以隨時改變也無妨的意識形態。

附帶一提,皮凱提針對像柯文哲這樣主張務實、鄙夷意識形態的政治人物,他的評論是:主張絕對務實主義的那群人,經常是意識形態色彩(在此採取貶義)最強烈的一群,他們宣稱的後意識形態立場,難以掩飾他們對事實缺乏興趣、對歷史高度無知,以及他們厚重的預設偏見及自私的階級心態。

正是由於不了解事實與歷史,僅憑借預設立場或是選舉策略的自私判斷,才會導致柯文哲的主張一變再變。這種改變不叫務實,正好相反,是剛愎自用而功課又做得不夠踏實。

由於缺乏核心價值,柯文哲總是在強調「按照SOP」、「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可以做的先做」,但無法談更核心的理念問題,因此,沒有人知道當價值衝突發生時,究竟民眾黨會支持經濟還是環保?會要求嚴刑峻法還是保障人權?就連台灣人最該關心的中美、兩岸關係議題,柯文哲都擺出一種搖擺的姿態,回答永遠都要看情況。

這也連帶影響了民眾黨與支持者的樣貌,使他們更加遠離深入的思考。所以柯粉可以喜歡滅火器,因為他們只是單純聽音樂無涉政治;柯粉可以一邊支持服貿一邊支持太陽花,因為他們相信太陽花只是單純反黑箱;柯粉可以剽竊別人的音樂、舞蹈來造勢,民進黨2014年挺青年參政的民主小草,覺得好用就拿來用,中國人民表達被威權壓迫喪失言論自由的白紙運動,覺得好用就拿來用,而不在乎這些事物原先具有的精神意涵。幾乎任何具有核心價值的藝術或活動,只要有利用價值又不違法,都被民眾黨「務實地」剽竊成徒具形式框架的選舉造勢,包含他們剽竊自蔣渭水的黨名。

在研究納粹德國崛起的學者中,有一派的意見就是德國人習慣的形式主義哲學,使他們容易把程序的地位放在理念或價值之上,但缺乏核心價值的程序只是一個空洞的框架,當程序凌駕於精神,那這個程序就更容易被具威權、獨裁心理的政客利用,填入他們想要的東西,完成任何他們想完成的事,就像當初希特勒依程序通過《授權法》終結威瑪共和一樣。台灣最著名的反面例子就是太陽花,如果真如柯文哲、黃國昌宣稱的,太陽花是單純反黑箱而沒有捍衛民主、反中國經濟侵略的精神在,那當時國民黨過半的立法院要立法通過服貿又有何困難?

一如漢娜鄂蘭著名的「平庸邪惡」概念,正是這種程序高於價值的意識形態,才會產生像艾希曼,又或是說像戒嚴時期的侯友宜這樣,明知道做的事違反人性基本價值,卻把自己當成機械般奉命行事的威權小螺絲釘。當然,力挺支持者申請賴清德競選總部開票夜路權跟煽動群眾暴力還差很遠,把阿北扛進總統府跟行納粹禮的偶像崇拜儀式感還有差距,但它們同樣都是拒絕深入思考民主或社會的本質,而期待問題有單純的、可以依照步驟做就完美的簡單答案。

很可惜,經濟發展、民生物價、居住正義、司法改革,這些議題都很複雜,最簡單的答案,就是相信一個萬能的領袖,如果這個人沒有辦法改善我的生活時,那就再換人做做看,做到我滿意為止。可是實際的情況是,如果你對一個議題沒有深入了解,那你根本無法知道何謂改善,於是台灣人常陷入相信改革、對改革無感、換人做做看的循環。

柯文哲的意識形態吸引了一群具有威權崇拜的年輕人,願意無條件地相信他的善變、相信改變永遠會往正確的方向走,但他吸引到更多的,是對政治冷感,只因對藍綠失望而想相信他一次的年輕人,可以說毫無疑問地,最終這些人也會像台北市民一樣對柯文哲感到失望。柯文哲在台北市8年執政後得票率還低於全國平均,不僅無法與賴清德在台南大獲全勝相比,就連烙跑市長侯友宜在新北的得票率也是高於個人全國平均,這不全是是因為柯文哲的施政表現,更是因為台北市民已經投過柯文哲2次,依然感受不到改變成真。

從1980年代的民主化運動開始,台灣每隔幾年必有一場大型的社會運動,而蔡英文執政期間表現穩定,使她成為第一位可以順利交棒的總統,但這相對安逸的八年,也讓台灣30歲以下的年輕人,較年長世代缺少了一些政治熱情。他們不用上街爭取民主或言論自由,這些前輩們都做完了,他們也不用上街反貪腐、反黑金,因為這已經是全民共識,他們不用擔心政府朝中國靠攏,因為蔡英文對待中國就像對待其他國家一樣不卑不亢,而且透過經濟的成長及外交手段,台灣已經成為世界上不可忽視的一份子。

也因為如此,一些人開始用「民主富二代」來嘲諷年輕人對歷史的無知以及在民主政治中的幼稚表現,但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不是比較幼稚,而是這個相對穩定的時代強迫他們必須早熟。想想賴清德的選舉口號是「穩健向前」,而柯文哲是充滿煽動的「義無反顧」或是「把國家還給人民」,顯然是後者對年輕人會更有吸引力。

因此,我認為也不需要對台灣的未來感到悲觀。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40歲以上支持度更是崩跌,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所以不要再說台灣的年輕人變笨,他們只是剛好在青春時候遇到錯誤的人,給一點時間就會清醒,真正有問題的,始終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柯文哲。

原文見留言處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匯集台灣博物館資源開創文化產業新平台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https://www.cam.org.tw



CAM · 【博物之島新訊】日本箱根寶物殿「曾我兄弟與箱根信仰」特展,揭開蘆之湖畔的復仇故事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遺址公園:1/27《撒網下水到卑南》特展活動.



Dhruva Mistry RA’s work ranges from monumental public commissions to small-scale pieces, like this cast from his ‘Spatial Diagram’ series.
Six of the small sculptures in the series were exhibited at Yorkshire Sculpture Park in 1996 together with a much larger Spatial Diagram.
Dhruva Mistry RA, 'Spatial Diagram - 2', 1988-90. Bronze. 420 mm x 310 mm x 210 mm, Weight: 6 kg. © Royal Academy of Arts. © Photo: Royal Academy of Arts, London.
Bronze sculpture of a faceless slim figure with both knees on the floor against a dark background.



BIOS monthly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77196111103111&set=a.638274684995255&__cft__[0]=AZUyO4pqYSyKu1BN-_409k1--nd5G7IOMm8R2B5qCSpSJcIe_VxQwYH35HRZIx7MnnX2o2zWBgML6iuy6_tUh1tJZTwc5ek-jXjbL4HYGbhjJ8r47B1UnnCPP1M1KsvSsFm18f58fH90veue5mBH0FaGJrFriTHQp5UmjbuaI94uTALNfK3xIj4Nwp59UuVcKkE&__tn__=EH-R
在市川崑執導的《#映畫女優》裡,結局落在 #田中絹代#溝口健二 即將以《西鶴一代女》共創顛峰之前,就戛然而止。然而對電影背後的原著《小說・田中絹代》而言,要談田中絹代,總是離不開溝口健二。
溝口和田中超越師徒的情誼,向來是日本影史歷久彌新的話題。《小說・田中絹代》的作者新藤兼人曾第一手採訪田中,又是兩人身邊親近的人,自有對這段感情的觀察,更不吝在文字中加深曖昧:
溝口健二的青春時期是荒唐的,他結識了很多女性,唯獨獻給田中絹代的是他的純真愛情。
❝ 溝口健二在與絹代的接觸中,好像第一次嚐到了正經戀愛的滋味,他表現得既天真幼稚,又那麼笨手笨腳。
而新藤兼人筆下最精彩的,是田中與溝口的反目。
1953 年,田中絹代首度執起導演筒,拍攝首部作品《戀文》。大女優轉行當導演,身邊的夥伴紛紛出面相助:從小津安二郎,到成瀨巳喜男、木下惠介,大力反對的唯有溝口健二一人——他說,「絹代根本沒長著當導演的腦袋。」
最終田中絹代的導演生涯拍成了 6 部電影,但她始終沒有諒解溝口的反對。在溝口離世後,她甚至提議組成「溝口會」,用意是,罵溝口健二。在新藤兼人的書裡,她的口氣憤怒得出奇:
❝ 田中絹代繼續說:「溝口這個人太卑鄙了。也許他是藝術的魔鬼或者是導演的魔術師,但作為男人他是不夠格的。成澤兄,我們馬上召集一個溝口會好不好?就是批評溝口健二的會。」
閱讀更多 ➤➤ https://bit.ly/48W0hL5
但作為溝口健二的徒弟,新藤兼人顯然是站在溝口這一邊的,把他的反對寫得深情繾綣:
❝ 與其說溝口健二以大映公司負責人說出那種話,還不如說是作為一個愛著絹代的男人不忍心讓她當導演。在溝口看來,絹代是他的獨一無二的珍寶。因為愛她心切,一急之下把話說得過火了。
他甚至直接在書裡如此評價田中絹代的導演身份:
❝ 女導演田中絹代,為社會貢獻了六部影片這個事實,只能證明女演員也能導演電影,但沒有創造出具有女導演特色的藝術風格。當年,溝口健二是抱有寧可被她懷恨的思想準備,才直言不諱地說絹代沒長著當導演的腦袋。事實證明溝口健二的話才是正確的。
說到底,在新藤兼人的整本書裡,田中絹代都只是個女演員。一個離不開溝口健二的名字。
▍完整全文請閱|他們眼裡的田中絹代:野貓,女王,或懸崖欲墜的女人 ➤➤ https://bit.ly/48W0hL5
❏ 撰稿_ 陳劭任
❏ 攝影_ 周筱晨
•⊰❉⊱•═•⊰❉•⊰❉⊱•═•⊰❉•⊰❉⊱•═•⊰❉
✦✦{ 映画一代女:田中絹代 }✦✦
𝔸 ℂ𝕚𝕟𝕖𝕞𝕒 𝕠𝕗 𝕆𝕟𝕖'𝕤 𝕆𝕨𝕟:𝕋𝕒𝕟𝕒𝕜𝕒 𝕂𝕚𝕟𝕦𝕪𝕠
01.06 - 01.28 ​ https://reurl.cc/E428Qv
•⊰❉⊱•═•⊰❉•⊰❉⊱•═•⊰❉•⊰❉⊱•═•⊰❉

























Life 1948 Paris 

John Tennie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1865


Unidentified artist

c.1900


Field Book of Common Gilled Mushrooms 

1928


Giacomo Bresadola 

1906


Atlas des Champignons Comestibles et Veneneux

1891


A. Bessin

Atlas des Champignons

1910


Unidentified artist

1960


中研院民族所【週三下午茶】演講


【講題】台灣原住民音樂文化田野四十年:以鄒族Mayasvi戰祭研究為中心

【講者】明立國(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特聘研究員)

【日期】2024年1月24日(週三)14:00~16:00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第三會議室」(新館3樓2319室)


【摘要】

明立國教授從1980年首度進行原住民音樂調查,當時參與的北賽夏矮靈祭,仍然禁止祭儀當中進行拍照與錄音。1983年起他對原住民各族群的音樂舞蹈進行系統性調查研究,本演講以對達邦(Tapangx)和特富野(Tfuya)二大社Mayasvi戰祭音樂的研究心得為主,並比較阿美族巫師祭儀milecok以及卑南族年祭mangayaw詩歌pairaira祭儀的祭歌結構,分享近40年來持續的觀察紀錄成果,見證古老鄒族音樂世代傳承之可貴。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nr7Gkv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月18日(星期四)23:00截止


Essex

 A new era has arrived for The Eastern ARC. 


A very warm welcome to University of Sussex as they join forces with University of Essex ,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UEA) and University of Kent to drive forward our shared research agenda and take on the biggest challenges facing our world.


https://brnw.ch/21wG1P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