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S. Freud 與我們 Long Live

 


Tomorrow (21 March) at 6:30 pm GMT: Amin Ghaziani joins LSE Sociology to celebrate the launch of his new book, Long Live Queer Nightlife. He will be in conversation with Dr. Jana Melkumova-Reynolds and Dr. Ryan Centner, with Professor Suzi Hall chairing.


Learn more: https://hubs.ly/Q02pCGt90


#三月新書 

《#禮讚佛洛伊德》

#希爾達杜利特 #HildaDoolittle

「 ​ ​ 我本來是預期見到冷漠、超然又廣遭人辱罵的科學家,

 ​ ​ ​ ​ ​ ​  結果我卻發現了藝術家。」 ​ ​ ​ ​ ​ ​ ​ ​ ​ —— H.D.

#本書特色 

★ #被譽為所有佛洛伊德傳記文學中最迷人的作品,詩人筆鋒帶有深情,文字洗煉而富詩意

★ 側寫晚年的佛洛伊德,尤其讓人看到佛洛伊德:

(1)對神祕學與神話領域深厚的功力,是個 #帶有靈性色彩的佛洛伊德;

(2)#看到佛洛伊德的柔軟面──不同於過往父性的形象,彷彿在作者眼裡,#佛洛伊德若似母親形象,是為本書亮點。

★ #著名女詩人以文學之筆將自身接受治療的經歷記錄成書,至今仍是精神分析創始人佛洛伊德的分析治療實踐的重要證詞。

★ 本書亦收錄 H.D.之詩作《大師(The Master)》,邀請世人透過詩意之眼,看見精神分析之父的光影與溫柔。

★ 劇作家、精神分析師 Antonio Quinet 將本書改編為舞台劇「詩人與教授」(Hilda and Freud)。

#新書簡介 

🩷最迷人的佛洛伊德傳記文學

🩷當納粹在窗外喧囂,她和佛洛伊德在診療室中分析無意識與夢境

 

本書是筆名 H. D. 的美國女詩人希爾達.杜利特(Hilda Doolittle),在一九三〇年代接受佛洛伊德治療後寫下的紀錄與自我敘說。文中佛洛伊德以「教授」之名若隱若現,彷彿在 H. D. 行動與回憶時始終於一旁觀看守護,與她對話。

第一部「牆上的書寫」是 H. D. 治療十年後的回憶,以簡短章節的散文詩形式雜揉夢境、現實與想像,重寫了她的分析經驗;第二部「降臨」則是分析期間的日記。全書交織著 H. D. 的生命故事和治療場景――賓夕法尼亞州的童年回憶、與詩人龐德、小說家勞倫斯、她的前夫亞丁頓、終身伴侶布麗荷的關係,穿插神話意象的分析、時代氛圍側寫、自身的創作過程,以及與佛洛伊德往來的點滴。

書中呈現的精神分析之父不若一般印象中那位嚴肅謹慎的思想巨人,而是一位藝術收藏家、愛狗人士;柔軟睿智、溫煦體貼,對神祕學有深厚造詣;並且擁有令人畏懼的洞察力,卻隨時願意修正自己的想法。

詩人的文字如同水晶碎片,惆悵的氛圍中閃爍著迷人的光芒,呈現了精神分析創始人暮年非常溫馨且人性化的形象。時間在夢境、記憶和反思的遠景中,將過去、現在和未來交織成一幅如夢似真的繪畫。

 

「這無疑是對佛洛伊德人格最珍貴的禮讚,可能是有史以來寫得最美好的一部。只有優秀且富創意的藝術家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本書將成為所有佛洛伊德傳記文學中最迷人的作品。」

――歐內斯特.瓊斯(Ernest Jones,佛洛伊德官方傳記作者)

 

💘真誠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浩威 / 作家、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宋文里 / 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高榮禧 /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張小虹 /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劉毓秀 /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兼任教授

蔡榮裕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

🖋#作者簡介

希爾達.杜利特(Hilda Doolittle,筆名H. D.,1886-1961)

美國詩人、小說家,其詩風格獨特,吸收了意象派的美學,卻不侷限於意象派一系,後期詩歌的題材和風格朝向多元發展,亦有女性主義特色。

杜利特1886年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伯利恆市,1911年遷往歐洲,並在此度過餘生。杜利特以其才華成為意象主義運動的核心人物,深受著名詩人龐德(Ezra Pound)肯定,並在龐德建議下開始在發表的詩作下面署名「H. D.」,時人譽為「一個創造出微形寶玉的完美意象派」。然而她的大多數作品才氣縱橫,不甘受限於意象派的定義,其創造和啟發之處都表現在後期的詩和散文中。曾擔任《自我主義》雜誌編輯,在《英國評論》和《大西洋評論》上發表詩作。一戰期間她的哥哥去世,並與丈夫理查.亞丁頓(Richard Aldington)離異,這些事影響她後來的創作至鉅。1930年代她成為佛洛伊德的朋友,並接受佛洛伊德的分析。

她對古希臘文學感興趣,經常援引希臘神話和古典詩歌的題材,將歷史傳說與現代形式相結合。代表作有《海的花園》、《紅薔赤銅》、《三部曲》、《海倫在埃及》等。1960年獲美國文學藝術院詩歌功勛獎章,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女性。評論家稱其詩作將「暖雪與冷岩融於一身」。以 H. D. 署名的詩作已是許多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詩人的典範,是20世紀歐美文壇極有影響力的人文資產。

✨ 一窺詩人筆下的精神分析之父 ✨

心靈工坊|https://supr.link/GAAJP

博客來|https://shorturl.at/cmsPT

TAAZE|https://shorturl.at/aquSX

金石堂|https://shorturl.at/nJLTX

誠 品|https://shorturl.at/jtAEH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