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顏厥安,陳耀昌,hope NVDA Jensen Huang 慶祝GPC 2024 圓滿成功 在中餐館聚餐演講的錄影!

  北加州東海校友會長陳祥文轉 po


最近:NVDA Jensen Huang 慶祝GPC 2024 圓滿成功 在中餐館聚餐演講的錄影!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And sings the tune without the words,

And never stops at all,


And sweetest in the gale is heard;

And sore must be the storm

That could abash the little bird

That kept so many warm.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st land,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

Yet, never, in extremity,

It asked a crumb of me.


By Emily Dickinson

(Poetry Book: ( https://amzn.to/3mf0DcY )


#ad #love #americanliterature literature #poetry #emilydickinson


我的一位27年前做了骨髓移植的病人,前天特別到醫院來找我,還送了一封信及日本北海道「白色戀人」巧克力,讓我激動不已。

激動的原因有二.

1)27年了。換句話說,她是1997年做的。收到27年前的病人的感謝,真是百感交集。

2)病人是急性白血病自體骨髓移植。這樣的病人,其實不多。而她存活迄今,大概是全台灣碩果僅存的吧。

1997年,那時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若要痊癒大概非做異體移植才會有機會。而我是1993年8月29日發起捐髓運動,於是台灣始有骨髓庫。但一開始登錄捐贈者人數少,不一定配對成功。即使配對成功,那時無血緣關係骨髓移植經驗尚少,GVHD 排斥反應比兄弟姐妹配對之骨髓移植嚴重,預後也較差。

那麼這些在骨髓庫找不到配對者的病人怎麼辦呢?

在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初,世界的骨髓移植團隊都面臨這個挑戰。世界各先進實驗室嘗試各種方法,希望能有效清除purging自體骨髓內的殘存癌細胞(圖三),而圖四則是當時德國研發之儀器。該公司大方地提供一座儀器給我們台大的實驗室使用。

用句台灣俗語,這有些「死馬當活馬醫」的味道。但國外有大約30%成功率的報導,而病人與我們也抱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情,盡力而為就是。對了,信中說的鐵三角是姚明、唐季祿與我。

然而,我們真的成功了。而且這樣的作法,因為是自己的骨髓,完全不會有排斥。感染的併發症也少

,就是怕復發、復發、復發。

後來到了2000初,骨髓庫發展成功了,無血緣移植也進步了。於是這種作法就不用在急性血癌了,但仍然用於低度惡性血癌及淋巴瘤。

醫學就是這樣一步步慢慢進步的。

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現在走內、外、小兒、婦產四大科的醫師變少了。然後醫師的天職「救人濟世」

真的是四大科醫師較能去體會的。


。。。

難得與「國旗」+「國父」合照,「節氣」到了,貼個照片,應景一下。沒錯,十年前的318晚上,我也「就這樣」進入了立法院,待了一整晚。這張已經是319的凌晨了。警力似乎已經衝撞一樓一兩次了,或者即將衝撞。其他一些細節軼事,就不多閒扯了:


「 班雅明指出敘事原本是文學的主要型態,史詩(Epik)也可算是一種敘事。敘事來自於旅行者對旅途所見所聞的描述報導,這也包括從所欲見之人所聽聞的內容。口耳相傳之經驗(Erfahrung),是敘事者的材料來源。經驗的德文Erfahrung,來自於字源fahren,亦即旅行、行駛之意,這表示敘事者所陳述的內容,來自於旅行者真實所見之經驗或實際從其他經驗者所聽聞。而敘事者的聽眾,又可成為這些真實經驗的口傳者(敘事者)。」(from: 「此在是個大海」)


「 對過往的歷史性論述展現,並不意味著「如其本來之樣子」去認識。而毋寧是將記憶,如其在危險時刻的閃耀般加以掌握。……此等危險既威脅了傳統的持續,也威脅了傳統的接受者。這兩種危險其實是一樣的:將自己變成統治階級的工具。每一個時代都要嘗試,將傳統重新從打算掌控傳統的歸順主義那邊贏取回來。……只有書寫歷史者擁有一種才華,可以在過往當中點燃希望的火光,此火光中透露著:如果敵人勝利,在敵人面前即使是逝去者也不得安息。而敵人對於求勝是不會鬆手的...」(from: Walter Benjami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