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Delving Into the Secret Lives of Old Hong Kong Buildings. 勞思光 史學解釋印象

 

Delving Into the Secret Lives of Old Hong Kong Buildings

Urban explorers are venturing to dilapidated places in search of the city’s soul.

6 MIN READ

A photo inside an abandoned building, with broken furniture and junk inside a room.


「歷史解釋」讀後感


「歷史解釋」長許冠三先生最近選譯的論集;原文皆是目前在美國教書的名教授的作品。他們都是從是邏輯解析的學人,因此,這本論集也可以看作解析學派的一些文獻的彙編――當然限於談「歷史解釋」的範圍。


所謂「歴史解釋」,是指「歴史知識」的特性而言。因為,很久以來,學人們對「歴史知識」的性質,即有種種不同的見解;其中最顯著的對立論調,即是以史學為「科學之一」,與以史學為「科學之外」的研究;這兩種論調各有其支持者。在蘭克(Ranke)以後,如曼德爾邦(Mand.elbaum )等人,都持「科學的史學」的論調,認為所謂「史學」,乃一種「描述科學」,約與古生物學,地質學等相似。「描述科學」即是所謂"Descriptive Science":它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都有基本的區别;但這種知識仍和其他經驗科學知識屬於一類。


反對這個認說法的,則是強調「歷史知識之主觀性」的學人;他們認為,「歷史知識」永為一種精神活動的產物,因此,史學永遠表現史學作者自己的「精神特色」。如德國的狄爾泰與卡西勒爾等人,均採用這一種立場。


現在解析學派的學人,則努力要更進一步說明史學與其他科學的類似;像納格爾(Nagel)與韓普(Hempel)等人的論點,就是取這一個方向。


許冠三先生曾寫法史學方法論;大體上他是走解析學派的路。這本論集中選譯的東西,也不出這個範圍。


關於歷史知識的特性問題,十多年前,我曾經多少用過一點心思;一九五二年我曾在台灣的「大陸雜誌」上,發表過一篇介紹曼德邦理論的長文。那時候,我大體同意曼德爾邦的見解。即是:史學知識基本上是對於經驗事實的描述;後來我看了納格爾等人的論文,我隨注意到史學陳述中的「因果關係」問題,但我仍認為:種因果關係並不會和其他經驗科學中所表述的因果關係全同。但這些解析學派的論著,曾引起我重新探索「歷史知識之特性」的興趣。


我原想在我的中國哲學史稿完成時,寫一篇較長的序文,表述我對歷史知識的看法。但不久我寫「康德知識論要義」,發現了「基源問題研究法」;接著我又去寫「哲學問題源流論」;我的興趣能收到哲學史內部去,對於歷史知識論及方法論的一般研究,反而擺下來了。


近幾年,我為俗務所羈押,始終不曾下筆去寫歷史知識論方面的東西。這次,看了許冠三先生選譯的論集,其中有幾篇是我早讀過的,也有我根本未看見過的;深夜讀完全書,我對歷史知識論的興趣又提起來了。


我打算寫一篇較為正式的書評,談談我對於解析學派理論的意見;那裏,我或許會提到我對史學知識及方法的一些未經發表過的看法。


許先生這本選集,對於現在研究史學的人們,是極有幫助的,許多年來,中國史學家在許多方面成績甚好,可是在「歴史方法論」這一方面,總顯得貧乏。台灣大學從前由姚從吾先生開「歴史方法論」。姚先生在遼金元史方面的造詣自是不作第二人想;可是談到方法論,則姚先生似乎尚停留在Bernhein的階段。香港大專學校有那些開過這門課,我不大清楚;但至少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成績總是很少。我希望許先生的工作,能喚起史學工作者的普遍與興趣來。

(本文歡迎分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