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the mind is without fear and the head is held high;
Where knowledge is free;
Where the world has not been broken up into fragments by narrow domestic walls; Where words come out from the depth of truth;
Where tireless striving stretches its arms towards perfection;
Where the clear stream of reason has not lost its way into the dreary desert sand of dead habit;
Where the mind is led forward by thee into ever-widening thought and action
Into that heaven of freedom, my Father, let my country awake.
- poem Gitanjali 35 by poet and literature laureate Rabindranath Tagore.
Although Tagore wrote successfully in all literary genres, he was first of all a poet. Tagore produced writings that are deeply rooted in both Indian and Western learning traditions. His poetry is felt to convey the peace of the soul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 collection of prose 'Gitanjali' (1910) is one of his most famous literary works. Have you read 'Gitanjali'?
#WorldPoetryDay
中午轉一圈,到 全家,玩票牛肉麵75?
中秋節詩詞之唐宋詩- 創業學院 - 首頁
傅月庵先生這幅畫,記起"中秋夜,應該用"東山魁夷 唐招提寺"搜索Google Images:
手頭上只有此書:『唐招提寺への道』(新潮選書、1975年)By 東山 魁夷(ひがしやま かいい、1908年(明治41年)7月8日 - 1999年(平成11年)5月6日)
奈良・大和に残る美の世界に触れ、四季折々の風物を味わいながら、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の制作にかかるまでの画道への厳しい精進と遍歴の旅。
手頭上只有此書:『唐招提寺への道』(新潮選書、1975年)By 東山 魁夷(ひがしやま かいい、1908年(明治41年)7月8日 - 1999年(平成11年)5月6日)
奈良・大和に残る美の世界に触れ、四季折々の風物を味わいながら、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の制作にかかるまでの画道への厳しい精進と遍歴の旅。
今年,注意到:第五章:(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への歩へ :觀月會獻茶
.......為了維護憲政秩序的穩定,支持林全不考慮內閣改組。國民黨喊話叫林全改組內閣,是無理取鬧。
政府不穩定,如果是國民黨所促成,別想以後奪回政權,還會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等1年左右,政府的問題越來越清楚,那時再要求改組內閣或倒閣,才能服人,否則猴急發作,過早發難,不但沒有正當性,後座力反而打傷在野黨。
Mid Autumn Festival 2016
改PM 2.5
I thought that my voyage had come to its end
at the last limit of my power,---that the path before me was closed,
that provisions were exhausted
and the time come to take shelter in a silent obscurity.
But I find that thy will knows no end in me.
And when old words die out on the tongue,
new melodies break forth from the heart;
and where the old tracks are lost,
new country is revealed with its wonders.
(Closed Path Poem by Rabindranath Tagore - Poem Hunter)
當舊的歌詞在舌上消逝,新的旋律便從心中湧現;舊的道路不見之處,新的土地便以奇觀出現。
---泰戈爾【頌歌集】梁祥美譯,台北:志文, 2009,頁85
新潮文庫很糊塗,這本英漢對照的書,找不到原書書名The Gitanjali 。此書之法文版 (1913)譯者為後來鼎鼎大名的紀德André Gide:L'offrande lyrique – (Lyrical Offering) 。他倆1921年才在巴黎相見。我的英文紀德日記選 (Journals 1889-1949 企鵝版 )的索引,有Sir Rabindranath Tagore 條目 ,可惜內文沒找到。
11點多,初次打電話給梁祥美,確定她家會來參加十月一日的頒獎。我拿她翻譯的托爾斯泰【一日一行】,從十月一日起,嚇一跳,原來是"冬"。泰戈爾【頌歌集】2009可能是末一本。
Dear HC,
謝謝主人安排「漢清講堂」聚會。
昨天風驟雨大,人多嘴雜,沒辦法抽空跟你說一聲:
「下星期因事前往美國,可能趕不回來。所以 10/1 盛會我就不參加了。」
Ken Su
毛澤東逼林彪出走,陷他於死地
週二是9.13事件45週年。45年來,有關9.13林彪叛逃,葬身蒙古溫都爾汗的真相,至今未解,只因這裡隱藏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林彪死於溫都爾汗,是毛澤東以欲擒故縱之計逼林彪出走,又痛下殺手。中共至今隱瞞這一事實,但其實這個秘密已被鄧小平揭破。問:本週二,是9.13事件45週年,這是中國現代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9.13事件給毛的文革敲響了喪鐘。你今天的題目來解析這個問題,我想听眾們會有興趣。
答:關於林彪所乘飛機為什麼會掉在溫都爾汗沙漠中,有幾種說法。官方只說“墜毀”,而各方研究人士的說法,大致有幾種:1. 以導彈擊落;2. 油量不足迫降失敗;3.機上發生搏鬥,飛機失控墜毀。我們先說蒙古政府於1971年11月20日發布的調查報告中的事實。蒙古政府當時和中共黨內鬥爭毫無牽扯,所說應該是事實。首先,調查報告認定因駕駛員所犯駕駛錯誤導致飛機失事,而飛機完全正常,油量也足夠,更不涉及導彈擊落問題。當時駕駛這架飛機的潘寅是個經驗極其豐富的老飛行員,曾經是毛本人的駕駛員,1967年7月,武漢百萬雄師事件,毛倉促回京,就是坐的潘駕駛的飛機。潘那次是直接由周恩來指揮來執行搶救毛離開武漢的行動,想必潘給周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後來因毛不再乘飛機外出,他就成了林彪的專職駕駛員。70年,中國從巴基斯坦買了三叉戟,就是由他親自飛回中國。他的戰友說他駕駛三叉戟像玩手中的玩具。但是這次他的飛行卻犯了最低級的錯誤。蒙古政府的報告明確指出,他是以600公里時速,在機翼右側油箱帶有2.5噸燃油的情況下,強行著陸,而且不是主動迫降,因為飛機減速的襟翼完全沒有打開,飛機著陸燈也沒有打開。飛機撞擊地面時,引擎仍在高速運轉。所以蒙古認為飛行員未進行安全迫降的準備。換句話說,飛行員是以自殺式的行為讓飛機墜毀的。這是日本神風特攻隊的飛行方式。據當時未被叫醒一同上飛機的副駕駛康庭梓說,60年代,潘本人曾有過一次迫降經歷,他極為鎮靜地反复盤旋飛行,直到燃油耗盡才迫降,相當成功,連飛機都未受大傷。可他這次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笨拙的方法著陸。只有一個答案,他蓄意犧牲自己的生命而置林彪一家於死地。
問:我們知道,潘在9.13日凌晨0點05分接了一個電話。他是在接到這個電話後,才開始準備飛的。
答:對,這個電話是誰打的,誰命令他違反一切規範帶林彪一家飛走的,這是關鍵的關鍵。誰打來這個電話本不難查清,特別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但中共對林彪事件有那麼多材料。林彪死後,在軍中查處了那麼多人,幾乎是像篦子一樣梳了個遍,卻從未有人去查這個電話。顯然,打這個電話的人一查清,通話內容一公佈,9.13事件就全清楚了。我們簡略地把這個線索理一下。9月12日晚8時,林立果乘256專機飛抵山海關機場。9時左右到林彪處,9點20分,林豆豆給在北戴河的八三四一部隊副團長張宏打電話,報告說偷聽到林立果的話,說要帶林彪去廣州,還要轟炸中南海,害毛主席。張立即報告了汪東興,汪則立即報告了周恩來。週採取的措施是,1. 中南海、釣魚台立即進入一級戰備,控工事、設釘板、斷交通。2. 讓毛立即離開中南海搬到大會堂去住。我們知道大會堂有極嚴密的地下掩蔽所,號稱能防原子彈,人稱118。3.打電話給葉群,先問飛機,然後說要去北戴河看林彪。4.北京方面,讓心腹李德生去空軍司令部,又讓中央警衛局的楊德中去吳法憲那裡,監視吳法憲。同時給吳法憲打電話,查問256專機飛山海關的事。吳法憲自己回憶,他在晚11時左右接到週的電話,頓感事態嚴重,便打電話給山海關機場的專機駕駛員潘景寅,告訴他“要絕對忠於毛主席,飛機絕不能起飛,不管什麼人的命令都不能起飛”。潘滿口答應。等回過頭來,吳又想向周匯報潘本人的表態時,週卻告他飛機已經起飛了。吳大吃一驚。後來李作鵬一句話說明了:“如果命令八三四一部隊攔截,一百個林彪也走不成”。更何況在林豆豆報告了林立果要帶林彪走,飛機就在機場了,這時不過晚9點,離林彪上飛機還有四個多小時。週一個命令封鎖機場,林彪是插翅難逃。這一群人卻乾等著林彪上了飛機。這明擺著是要逼林彪走。週給葉群打電話,就是為了打草驚蛇,就算林彪身經百戰,深知兵不厭詐,那個神經兮兮的葉群和毛毛躁躁的林立果還不一驚就炸。可我們知道,以周恩來的天性,這天大的事,他絕不會獨斷專行,自行處理,必定是每個細節向毛匯報,等毛的指示。奇怪的是在這個驚天動地的行動中,偏偏沒有毛的一點影子,一絲踪跡。這全然不符合毛永遠料敵之先、運籌帷幄的形象。但正因此,反暴露了毛的心機。毛要算計林彪是蓄謀已久,一直在找機會。
問:從許多材料看,特別是從林豆豆的揭發看,林立果只是想拉林彪去廣州,實在不行就去香港,從未見他們討論過去投甦的材料。
答:確實,我們接著往下分析,可能有些新設想。接著上面的話題。葉群接了周的電話後, 決定馬上走。週的這個打草驚蛇之計明顯奏效。可林豆豆急了,去找張宏,說他們馬上要走,你不是答應要保護首長的嗎?可這時張宏態度大變,一副不理睬的樣子,就是不採取任何行動,明擺著是接到了命令,不許採取措施。林豆豆再逼他,他給北京掛了個電話,一邊聽話,一邊點頭,放下電話對林豆豆說,“中央指示你們跟著上飛機,跟著走”。這就明明白白亮出了底牌,中央要讓林彪走,這個“中央”只能是毛。但毛要這麼寬宏大量地“捉放曹”,他就不是毛了。他讓林彪走,卻要讓他去赴死。這個任務要由潘景寅來完成。潘赤膽忠心地完成了這個任務,所以,受到林彪案牽連的那麼多人,鄧小平獨獨表揚他是個好人。我們知道鄧小平這個人最是心思縝密,絕不放空言,這次他終於說出了潘帶著林彪一家子墜機的秘密,雖然也是欲蓋彌彰,拉上了另一個飛行員當幌子,又說是“據我個人判斷,飛行員是個好人”。鄧大人可是從來“實事求是”的啊!不知內情,他絕不會為一個帶著林彪投敵叛國的人平反。還有兩個事實,一是當晚10點左右,週還發過指示,一定要保護好林彪,但兩個小時後,這個命令卻沒作用了,反而是中央要林豆豆上飛機,和林彪一起走。誰能撤掉週的命令?只能是毛。二是9月12日,毛突然坐火車回京,不直接進京而在丰台下車,下車就對來接他的吳忠說:“廬山回憶六號簡報是反革命簡報”,把吳忠嚇壞了。這個六號簡報就是要設國家主席的那份簡報。這兩個事兒可以說明,毛要對林彪下手了。
問:那麼讓潘景寅帶林彪飛,這個神秘電話可能是誰打的呢?
答:潘本來已接到空軍司令吳法憲的命令,“不管是什麼人下命令,飛機也不准起飛”。吳是潘的頂頭上司,他當然保證服從,所以讓他改變主意帶林彪飛的這個命令,只能來自比吳更高的人,那就是毛、週。可毛是不會直接給潘下命令的,他永遠是藉刀殺人,要殺林彪只能藉週的手。周可憐啊,有林在,在毛面前還有個擋頭兒。沒了林,他就是腹背受敵。他絕不會主動害林,但從邏輯上看,這個電話只能來自他,或一個能代表他的人。從潘後來採取的神風特攻隊著陸方式看,周可能鼓勵他為保衛毛主席英勇獻身,依照週的性格,他甚至會向潘保證你犧牲後,你的家屬會由我照料。潘在0點05分接了這個電話後就去準備飛行。他的同事回憶說:“他一直沒把我們其餘5位機組人員叫起來。在我看,他是有意識地把我們甩掉的”。看起來潘先生是個宅心仁厚的人,明知這次有去無回,不願再拉上人白死。我們再來看周恩來知道飛機墜毀的消息後的表現。先是如釋重負,連連說“摔死了,摔死了”,我猜他這是因潘完成了任務而鬆了口氣,然後去找毛匯報。可在9月21日,週開完會後,當只剩下紀登奎和他兩人時,他突然大哭起來。紀登奎安慰他,他卻搖頭說:“你不懂,你不懂,事情還沒完”。我猜這大哭中就有對潘景寅的悔意。因為他實際上不能照料潘的家屬,否則就露了餡。到了10月10日,他接待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據他的專機機組人員張瑞藹回憶,周平日上飛機只和機組人員握手,問候一聲。可這次,他顯得緊張,反復問:“飛機檢查了嗎?試飛過嗎?你們都是黨員嗎?”飛機過長江時,週突然問:“這是長江嗎?我怎麼看著不像呀?”機組人員反复解釋,週還拿地圖反复核實才放心。張說:“我飛這麼多年專機,頭一次看周總理這麼謹小慎微,這麼多疑”。這個事實極重要。有人從過敏學的角度分析過。週的精神過敏,一個人只有接觸過過敏原才會過敏。週的過敏原就是林彪事件。林葬身大漠完全是有人操縱的結果。林是被毛逼走的,並被安排“墜毀”。周是參與者。林會有如此下場,週又怎知自己不會?這個背後的黑手是毛,只有他能操縱林、週的命運。
簡報
A presentation is the process of presenting a topic to an audience. It is typically a demonstration, introduction, lecture, or speech meant to inform, persuade, or build good will. The term can also be used for a formal or ritualized introduction or offering, as with the presentation of a debutan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