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we work together we all end up having a better world."
何塞·馬里奧·莫利納·帕斯克爾-恩里克斯(西班牙語:José Mario Molina Pasquel y Henríquez,1943年3月19日—2020年10月7日)生於墨西哥墨西哥城,化學家,是發現南極臭氧洞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成功解釋了氯氟碳化合物(CFCs)破壞地球臭氧層的機理,因「他們對大氣化學的研究工作,特別是臭氧的形成與分解」,與弗蘭克·舍伍德·羅蘭、保羅·克魯岑共同獲得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同時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科學方面獎項的墨西哥人。
Mario Molina was awarded the 1995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demonstrating that CFC gases were damaging the ozone layer.
After showing the damage that CFCs cause, Molina helped develop the Montreal Protocol which banned their use worldwide. Today, thanks to his work, we have managed to reverse this depletion and the ozone layer is recovering.
Molina was passionate about working together to find solutions to better look after our Earth: "We realised, 'If it is not us then who? If it is not now, when?'"
Learn more: https://bit.ly/3b7kekt
「反分裂國家法」公布19週年 我們應該與國際社會共同檢視該法對和平的危害
曹興誠 八不居士 知定講堂
2024年三月14日
中國於2005年三月14日公布「反分裂國家法」,今天屆滿19週年。
該法將對台的文攻武嚇法律化,意圖混淆國際視聽,並逼迫臺灣人民放棄自由民主,接受中共ㄧ黨專政的獨裁統治。
今年總統大選結束後,我就結合ㄧ些朋友,開始發文駁斥「反裂法」。我的第一篇文章,請見二月七號我的臉書「駁斥反分裂國家法-樹立台灣的話語權」。(請見附件)
現在我計畫進一步與國際社會來共同檢視反分裂法對區域和平的影響,釐清破壞兩岸穩定的責任歸屬。
目前我已與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兩智庫合作,將廣邀國際政要及專家學者研究「反分裂法」及中共「法律戰」(lawfare)對兩岸情勢造成的影響,共同為兩岸和平尋找新思維。
與Hudson Institute 合辦的國際研討會將於5月和6月分別在華府和台北舉行。除Hudson 和CSIS之外,未來會繼續與其他美、日、歐智庫合作在各地舉辦研討會。
反分裂法當年通過時,國際情勢對中共有利,台灣政府提出抗議未果。但現在國際政經環境大幅改變,中共戰狼外交也已經引起國際社會對中國普遍的反感;所以自由世界對台灣的處境日益表示同情,對台灣堅持與中國互不隸屬的立場,也紛紛表示支持。此時檢討並駁斥「反分裂法」的時機已經成熟。
兩岸未來ㄧ定要往和平的方向發展,這是兩岸和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各界應該清楚兩岸戰爭風險並非來自台灣民主選舉,而是對岸堅持要改變兩岸互不隸屬的現狀所致。
反分裂法透過法律文字試圖合理化中國的武力威脅,實該命名為「反和平法」。台灣應該讓國際社會廣泛而深入地了解該法的不正當性和危害性,以共同遏阻該法的實施,促進進兩岸的和平穩定,避免兩岸人民無辜受到戰爭的傷害和破壞。
附件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BM7Ack2DdaHyn75H/?mibextid=WC7F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