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g in the Well: Portraits of Japan by Watanabe Kazan 1793–1841 (Asia Perspectives),(Columbia Univ. Press, 2006) | 渡辺崋山 (新潮社, 2007). Jp trans. 角地 幸男 Watanabe Kazan |
由於 渡辺崋山 (Watanabe Kazan 1793–1841)
孔子像 | 絹本著色 | 1幅 | 田原市博物館 | 天保9年(1838) | 重要文化財 |
雛祭図 | 絹本著色 | 1幅 | 田原市博物館 | 天保9年(1838) | |
西銘屏風 | 紙本墨書 | 二曲一双 | 田原市博物館 | 天保9年(1838) |
渡邊華山 | |||
---|---|---|---|
時代 | 江戸時代後期 | ||
主君 | 三宅康友→康和→康明→康直 | ||
氏族 | 渡邊氏 | ||
別名 | 華山、伯登、子安、全樂堂、寓畫堂 | ||
戒名 | 文忠院崋山伯登居士 | ||
出生 | 寛政5年9月16日(1793年10月20日) 江戶麴町 | ||
逝世 | 天保12年10月11日(1841年11月23日) 三河國田原城 | ||
| |||
上述畫像是其弟子椿椿山在渡邊華山死後12年的嘉永6年(1853年)描繪,現藏於田原市博物館,為重要文化財。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渡辺 崋山 |
假名 | わたなべ かざん |
平文式羅馬字 | Watanabe Kazan |
日語舊字體 | 渡邊 崋山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渡辺 定静 |
假名 | わたなべ さだやす |
平文式羅馬字 | Watanabe Sadayasu |
日語舊字體 | 渡邊 定靜 |
渡邊華山(日語:渡辺 崋山,1793年—1841年),原名渡邊定靜,字子安,一字伯登,通稱渡邊登,號華山,齋號有寓繪堂、全樂堂、金暾居、昨非居士、隨安居士。日本國江戶後期漢學家、蘭學家、政治家、畫家、田原藩藩士,被譽為「幕末偉人」和「日本開國史上的第一人」。[1]
簡介[編輯]
1793年,渡邊華山出生於江戶田原藩的一個貧困家庭,是小侯田原家臣定通的8個兒子之一。[1]
9歲時,渡邊華山就師從田原藩士平山文鏡學畫,文鏡死後又跟白川芝山學畫,因為付不出學費被白川芝山逐出門外。[1]
16歲時,渡邊華山師從金子金陵學畫,金陵曾經跟隨江戶畫界領袖谷文晁學過南畫,技術高超,對華山影響很大。後來,他將華山介紹給谷文晁,在谷文晁畫塾「書山樓」學習中國明清畫、日本文人畫和西洋畫,宗法中國清朝畫家陳老蓮、惲南田,兼取先哲,繪畫技藝大進。[1]
20歲開始,渡邊華山每年的正月畫燈籠畫,每百幅才賣得一貫文。
24歲時,由於家裡窮得沒錢給父親買藥品治病,在冬天裡母親都沒有蓋過棉被。在嚴重惡劣的家庭環境下,渡邊華山選擇了繪畫的道路,也就為他後來成為畫家、洋學家打下了基礎。[2]
天保二年(1831年)渡邊華山和蘭學醫生新秀小關三英結識。[2]
天保三年(1832年),渡邊華山被任命為海防掛[註 1]。[1]這一年他和高野長英、幡崎鼎等洋學家互相結交,[2]從此如痴如狂地致力於西學研究,並著書《外國事情書》、《初稿西洋事情書》、《再稿西洋事情書》、《慎機論》等。這些書籍中透露出渡邊華山對西方世界工業革命後社會大踏步前進的深刻洞見,認知到日本將來必將面對國際適者生存的險惡環境,並且抨擊日本當時的愚昧執政者「盲者不懼蛇,聾者不避雷,身處險境而不自知」,提出日本必須學習西方文明,跟上西方步伐,才能挽救這種局面的出現。於是,渡邊華山和著名蘭學家高野長英、小關三英組成了蘭學集團——史稱「蠻社」,為處在十字路口的日本指引了前進的方向,從而也將日本的蘭學推向了更高層次。[1]
天保八年(1837年),美國商船「馬禮遜號」搭乘七名日本漂流民,抵達日本浦賀近海,美國商船主動示好,想達成與日本互利通商的目的。但是日本幕府執政者不同意,按照《異國船驅逐令》下令炮擊「馬禮遜號」,迫使美國商船倉皇撤離了日本。這次事件深深震撼了渡邊華山,高野長英和他分別寫出了《慎機論》和《戊戌夢物語》,闡釋世界發展大勢,抨擊幕府的攘夷政策措置失當,是「井蛙之見」,主張取消《異國船驅逐令》,並且提出「因時變而立政法乃古今之通義」的應對策略。幕府執政者因此認為他們的書籍是「讚美異國,誹謗我國之邪書」,多數蠻社成員因為「妄評政治、動搖民心」的罪名被逮捕入獄,5月14日,渡邊華山被捕入獄,高野長英也於18日自首,小關三英在23日自殺,史稱「蠻社之獄」,[2]這次事件也表現了日本統治階層對西方近代科學及先進思想的竭力排斥和拒絕。
渡邊華山被捕入獄後,日本儒學兩大家之一、與華山有著二十餘年的師兄弟關係的松崎慊堂不顧自己69歲帶病之身,徹夜疾書上書德川幕府首席老中[註 2]水野忠邦,敘述渡邊華山的品德:為人之廉、事母之孝、奉君之忠。並且提出「若個人筆記可以定罪,只怕日本無人不罪」。因為水野忠邦的干預,渡邊華山罪減一等,保住了性命,交給田原藩就地管制,終生不得外出。回到家鄉後,渡邊華山耕作,妻子日夜紡織,江戶的弟子們按月接濟,才勉強得以養家餬口。[1]
天保十二年(1841年),渡邊華山的學生之一福田牛香為了替老師解決溫飽問題,準備在江戶舉辦畫展,出售老師的作品。[2]日本保守派因此為藉口,在社會上製造輿論,並且懲罰華山的監管人——主公三宅氏。渡邊華山聽說後,決定以死明志,以謝主公。[1]
天保十二年十月十一日(1841年10月11日),在渡邊華山年邁的母親探望他的時候,趁著母親不備,渡邊華山拔出腰刀切開腹部,又回刀刺破咽喉,自盡而死,遺書署名是「不忠不孝渡邊登」。[2]日本近代史上最明亮的一盞思想之燈,就在悲風苦雨的政治環境中黯然熄滅了。此時,華山年僅48歲。[1]
1853年,美國將軍佩里威逼日本人打開了國門,渡邊華山著作中的「數年後為之一變」警世遺言,應驗成日本面臨的活生生現實。[3][1]
作品[編輯]
書籍[編輯]
- 《外國事情書》
- 《初稿西洋事情書》
- 《再稿西洋事情書》
- 《慎機論》
畫作[編輯]
- 《寒林群鴉圖》
- 《回首圖》
學術觀點[編輯]
渡邊華山最初學習儒學,後來學習蘭學,掃除了原有狹隘的空間及地理觀,形成了新的地球體說,促使日本擺脫「華夷之辨」的腐朽思想。但是渡邊華山並沒有因為西方思想的先進而徹底拋棄儒家思想、輕視中華文化,而是藉助「道」來闡釋和認知西方思想。渡邊華山認為當時的聖人之道,儒教仍然是世界第一。渡邊華山積極肯定西方各國在學問、技藝及政教方面的進步的同時,也清醒的看到西方文明背後的貪婪與殘酷。[註 3] [4]
影響[編輯]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渡辺 崋山 |
假名 | わたなべ かざん |
平文式羅馬字 | Watanabe Kazan |
渡邊華山對日本的思想啟蒙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使日本人對西方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西方的先進思想隨著日本幕府體制的解體,逐漸滲透到了日本人的生活與心靈中,有力地促進了日本的近代化。[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