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蕭勤 (1935~2023)《游藝札記》(1993 ). 霍剛(Ho-Kan, 1932年—) 東方畫會(1956-1971)。國際「點」藝術(Punto,台譯龐圖)運動 1961 。SURYA (太陽)藝術運動 1978。 1109 2016 三

 蕭勤 (1935~2023)《游藝札記》(1993 ).  東方畫會(1956-1971)。國際「點」藝術(Punto,台譯龐圖)運動  1961 。SURYA (太陽)藝術運動 1978。       1109 2016 三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843128556694051

1109 2016 三聽楊澤談 (1天後記;本來要請他參加23日的高友工紀念會,開不了口。)



高友工(英語:Yu-kung Kao,1929年—2016年10月29日),華裔中國文學理論家、美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榮退教授,於該系任教逾三十年,為陳世驤之後「中國抒情傳統」最重要的論


他父親的經商才具:佳冬豪族,租屋給"朝鮮屋/房"---妓女間......
"東京-上海-台北"文藝人士關係淵源久遠
現代主義的本色與陳千武的意見很不同
東方畫會成員則都是畫家李仲生的 ...東方畫會(1956-1971),創會成員全為李仲生在台的早期學生,包括蕭勤、蕭明賢、夏陽等8人。
但丁的地獄地2層:天堂
諾貝爾獎選Bob Dylan是自我認同的危機---Dylan近30年無進步。


🅞 追憶華人抽象藝術巨擎 #蕭勤(1935-2023) https://reurl.cc/WG03GO
『炁』代表宇宙中無所不在的生命力,
​ ​ 自然的造化之功,
​ ​ 則是『炁』之生機與泉源之所在。
​ ​ 在一片混頓下,
​ ​ 生命之源的那股熱情,
​ ​ 永遠潛在著。
​ ​ 我深信能量無所不在,
​ ​ 所以,我們都需發想於心,光耀於宇宙。
​ ​ ——蕭勤,2018.10.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華人抽象藝術巨擎蕭勤(b.1935)於6月30日逝世,享壽88歲。蕭勤自1950年代以來,其藝術創作、教育與推廣的實踐,影響台灣藝術發展超過一甲子,特別是在抽象藝術的實踐裡,也不少受其思想影響之當代藝術家。
生於1935年上海的蕭勤,參與「中國畫現代化運動」的發生,並與夏陽、吳昊、李元佳、陳道明、蕭明賢、歐陽文苑及霍剛等藝術家成立臺灣第一個抽象繪畫團體「東方畫會」,後更被稱為八大響馬;1956年赴西班牙之後,亦成為讓台灣畫家接軌西班牙與義大利藝術環境的重要橋樑。
⣿從東方畫會、龐圖到「炁」
蕭勤在開展藝術旅途之初,已留意到在追求時代性的同時,獨立思考及獨特創作的重要性,逐漸建立鮮明的創作主張。
他透過「二元對立」的元素:詮釋與掌握、對立與和諧、張力與平衡、衝突與調和等,來演繹動與靜、強與弱、虛與實、陰與陽、有限與無限等對照性的概念。
在異地文化的刺激中,他透過漸趨豐富的色彩及涵義深遠的符號挑戰與開發自我,追求思想、感性與覺悟的相融,將內在的領悟轉化為畫布上的語言,將豐富的意境鑲嵌在每件作品中。
1956年與與夏陽、吳昊、李元佳、陳道明、蕭明賢、歐陽文苑及霍剛等藝術家成立臺灣第一個抽象繪畫團體「東方畫會」,
1961年與李元佳、義大利藝術家卡爾代拉拉、日本雕塑家吾妻兼治郎等人發起「龐圖國際藝術運動」,
1977年創立國際太陽(Surya)藝術運動、
1989年成立國際炁(Shakti)藝術運動,
1996年應聘於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現南藝大)專任教授,
2014年5月成立蕭勤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8年起舉辦兩年一度的蕭勤創作獎,
其創作數量與視野之廣,在不同時期的創作中詮釋不同生命階段的精神思想,對華人戰後藝術創作思想的推展上,有著不可言喻的影響力。
⣿憶蕭勤
「蕭勤老師於今日晚間辭世,這一段文字是我與他談論關於基金會的日後發展,以及我擔心無法如他的理想來發展計劃中的一切實,他寫給我的。」
蕭勤基金會執行長吳素琴,對於自己與蕭勤的緣分,充滿感激之情,也難掩悲愴的情緒。
「有幸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陪伴著您和師母,此刻已無罣礙、無病痛的你應該已翱翔在宇宙間吧?少了人世間的羈絆,一直瀟灑自由自在的您在哪裡?」
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得知蕭勤離世消息後,難掩不捨與悲傷。回憶2021年為蕭勤策劃展覽的籌備期間,經常聆聽蕭勤講述旅居義大利時期,闖盪歐洲至美國爭取展覽的機會,也為中國藝術家朋友籌備展覽,更獲教其對於中國現代藝術中精神真締的見解。
陳菁螢如是寄語:「我最記得和您一同喝著充滿陽光的義大利紅酒,您很歡喜又充滿靈感回憶起在義大利時的藝術家朋友、畫廊朋友;您曾說自己想當太空人,所以畫中都是宇宙銀河還有您嚮往的充滿愛心的世界。衷心祝福蕭勤老師,到達未來世界無憂無慮、開心自在。」
高雄荷軒新藝空間負責人洪宛均亦曾前往蕭勤病榻前探望。她回憶2011年荷軒新空間開幕首展時第一次見到蕭勤本人,當時的「當代名家藝術聯展」也展出她所收藏的蕭勤作品,後於2014年起舉辦了三次蕭勤個展,圓了想要策劃東方畫會和五月畫會兩個台灣戰後重要畫會藝術前輩個展的夢想。
洪宛均也於晚年定居高雄的蕭勤日漸熟識,更曾陪同蕭勤前往北京製作水印版畫和石刻版畫,親炙其對藝術的堅持與不苟精神。
南藝大造型所第一屆畢業生的藝術家陶亞倫,論文指導老師就是蕭勤。陶亞倫表示,蕭老師是影響自己一生最大的心靈導師,尤其是其「批判任何事物,質疑人生價值,一生反抗與脫離社會禮教、虛假道德、意識形態的人生態度。」
全文詳見:
抽象藝術巨擎蕭勤逝世,影響台灣戰後抽象藝術思想超過一甲子
延伸閱讀:
蕭勤─自我悖反與另闢蹊徑(張玉音/文)
解析蕭勤的藝術能量美學(高愷珮/文)
回探東方本質 蕭勤的創作實踐
「象外.圜中─蕭勤八五大展」,回顧蕭勤創作歷程
米蘭回顧展
訪問

藝術家 3月號/2009 第406期

  • 刊別:月刊級別:普遍級
  • 出版地:台灣語文:繁體中文
  • 條碼:9771016417007
  • 出版社:藝術家
  •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23日



2009/1/27

游藝札記
蕭勤
著, 蕭勤, 省立美術館, 民82[1993]
頁30提到的李元佳和 LYC Museum
李已逝 Li Yuan-chia Foundation

The LYC Foundation looks after, conserves, exhibits and disseminates the work of the Chinese artist Li Yuan-chia (1929-1994)



蕭勤〈小談我的一點點創作心得〉,《游藝札記》,p.209,台灣省立美術館,1993.10.25,

經歷 1956
在台北與夏陽、吳昊、李元佳、陳道明、蕭明賢、歐陽文苑、霍(學)剛創辦中國第一個抽象繪畫的團體「東方畫會」
1957
參加巴塞隆那之法國學會及皇家藝術協會;開始結識西班牙當時最活躍之非形象藝術家。在巴塞隆那參加爵士沙龍展出,獲選為十位優秀畫家之一;亦開始參加一系列的五月沙龍-當時西班牙最前衛的全國性展覽。在巴塞隆那附近之馬達洛(Mataro)美術館舉行生平第一次個展
1959
第一次在義大利舉行個展,地點佛羅倫斯之數字畫廊(GaIIeria Numero),遷居米蘭
1961
與義大利畫家卡爾代拉拉(A.Calderara)發起國際「點」藝術(Punto,台譯龐圖)運動,曾在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台北等地展出、並有多位西班牙、法國、荷蘭藝術家們加入
1969
 在紐約長島大學之南漢普頓學院教授繪畫及素描,結識德庫寧(W. De Kooning)
1971 - 72
於米蘭歐洲設計藝術學院任教視覺原理
1972
於美國路易西安那州立大學教授繪畫及素描
1978
在米蘭與提爾遜(J. Tilson)、洛布司提(G. Robusti)、蓋格(R. Geiger)等發起創辦國際SURYA (太陽)藝術運動
1980
在北京文化部紅旗禮堂講介西方二十世紀藝術。蕭勤三十一年來第一次重返大陸
1983 - 84
在義大利烏爾皮諾國立藝術學院教授藝術解剖及畫面分析
1984 - 85
在義大利都林國立藝術學院教授裝飾藝術
1985
始於米蘭國立藝術學院教授版畫藝術至今,現己為之永久聘任
1988
赴蘇聯,參加義大利當代藝術在莫斯科展出,並走訪列寧格勒。在米蘭馬爾各尼畫廊舉行大型三十週年回顧展
2002
獲國家文藝獎美術獎



另類蕭勤,台北出版
文/蘇匯宇

由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時報出版社共同合作,歷時多年,由文化研究學者謝佩霓撰寫的《另類蕭勤》一書,於11月18日在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行了新書發表會。出 席貴賓包括《另類蕭勤》的故事主角 蕭勤、國藝會董事長李魁賢、國藝會執行長蘇昭英、時報出版社總編輯林馨琴、義大利駐台辦事處代表Maria Assunta Accili以及《另類蕭勤》作者謝佩霓。

作者謝佩霓談到,蕭勤的藝術地位固無疑問,但是他的內心世界卻鮮少有人深入研究,她認為,對藝術的研究與認識畢竟無法脫離對藝術家個體的了解,這 是她從事這本著作的原因之一。謝佩霓多年前在省立美術館(國美館前身)因為工作關係接觸到蕭勤,從此便持續有著書信往返,也慢慢開始她對藝術家個人資料的 收集與研究。謝佩霓表示,這本書的相關資料範圍橫越40年,含跨十種語言,上百個大小展覽記錄,完成這本書的過程艱辛,但也令人喜悅。

《另類肅勤》並非是一本硬梆梆的藝術理論書籍,而是一個兼具文學調性與史學嚴謹的藝術家傳記,不僅談藝術家的繪畫,更談藝術家的個人經歷。整本書就像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將蕭勤豐富的人生,從各種鏡頭角度,深刻而栩栩如生地鋪陳出來。

新書發表會的現場,更邀請到義大利導演Ginetto Campanini發表其作品《心中宇宙》,該片主題即為藝術家蕭勤的紀錄片,內容包含與藝術家的訪談、藝術家各階段成長環境的造訪,以及導演透過蒙太奇 手法演譯蕭勤繪畫的實驗片段。巧合地是,同一時間的廣東中山美術館也正在舉行「蕭勤1954、2004歸源之旅」特展。傳記出爐、紀錄片發行加上展覽,藝 術家蕭勤在11月可說是三喜臨門。

(典藏今藝術,2005年12月)

-- 台灣美術國際網站 http://artists.artouch.com



蕭勤(1935-2023)為台灣戰後重要抽象畫家,東方畫會創始人之一。1955年,留學西班牙,爾後活耀於義大利,作品深受國際畫壇肯定。1996年,返國任教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培育後進。
早期作品關注外星文化,逐步形成以「禪」為核心的思維。1990年代因愛女過世,開始凝思生命的歸趨。蕭勤作品簡約而雄渾,色彩繽紛,呈現無垠宇宙的探索與生命流轉的反思。
蕭勤系列代表作品正於本館「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展出,獨闢專室,歡迎參觀,一窺這位藝術家的生命世界。
#阿罩霧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Leonard Cohen

There’s an unmistakeably grizzled soul and a satirical edge to Cohen’s celebrated songs, such as Hallelujah and First We Take Manhattan. His lyrics have an intensity that arguably relates to his novel writing; more than ever, they also seem to present us with a picture of our own mortality. Now 82, Cohen has just announced that his next album is on the way.

Search Results



BBC - Culture - 12 more songwriters worthy of the Nobel Prize in ...


"Donald J. Trump wins the presidency. The business tycoon and TV personality, capping his improbable political journey with an astounding upset victory," announced Wolf Blitzer

9點多才醒來。

13點看59分鐘的Floating Weed (1959)。


Floating Weeds (浮草 Ukigusa) is a 1959 film by Yasujiro Ozu. It is a remake of Ozu's own black-and-white silent film A Story of Floating Weeds (1934).
http://www.dailymotion.com/video/xyracz_floating-weeds-1959-pt-1_creation



Hanching Chung 我在選前一直接到兩組衝突的信息:英國獨立報、鏡報等報Clinton的醜聞、CNN的民調....都偏Trump.... (10來年前,美國很多人反對被政界-總統被BUSH、CLINTON等家族壟斷,成何體統.....我一直注意這暗潮......)
"It was always going to be a contest between authoritarian populism and progressive populism, eventually. For now, authoritarian populism has won. That's the real meaning of Donald Trump. But if we are united and smart and disciplined, progressive populism will triumph, because it's humane."--Robert Reich

Parable of Sun Light By Rudolf Arnheim (1989) p.8
"仲" chu
means "a feeling of harmony and friendship"
似乎是錯誤的。 (他能將Eugenio Montale的義大利詩翻譯成德、英文,參考本書後半。)
很可能作者1959年在日本,學日文或看刊物等情況下,讀到諸如下述的字典之friend 意"仲よし"等。
http://chinese-watch.blogspot.tw/2016/11/blog-post_8.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