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回望當代 '11 - '20 當代如何轉了彎?」
在今日的生活中,那些看似過去的總不真的過去。就好像你在影音串流平台上,隨處可見那些在年少時期便影響著你一生品味和思維的老歌或老電影。就算你不刻意找,大數據和演算法也會以此投你所好。我想這或許是因串流而使現在人們與「所謂過去」之間生成的感知關係。從這個角度來看,書寫過往當代藝術現象的意義,似乎是讓過去因書寫有跡可「形」,而非飄忽於生活之間、裝作是現在。
「回望當代 '11-'20當代如何轉了彎?」是繼上個月《今藝術&投資》專題「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之後的第二部分,特別從五個關鍵面向,探討 2011 至 2020 年,藝術環境對於當代藝術的認識論與實踐等面向究竟「如何轉了彎?」。它們分別是:#媒介技術#原民性#表演轉向#雙年展,以及 #新藝術史認識論。這五個面向之所以值得被回顧,並不是因為它們是這十年才發生的新現象。這些現象在 2000 年代也許早有跡可循,但是唯獨在這個時代裡,它們因為某些與本地與國際互動、追趕「當代」時差的藝術實踐中,形塑了今日臺灣當代藝術自己的樣子。
這或許也是此專題中的諸位書寫者們,無法在文章論述中,迴避在這個斷代之外的年份與事件的原因。當我們於「典藏ARTouch」網站上邀請 #吳思鋒#高千惠#高森信男#孫松榮#張寶成 等專欄作者撰文呼應此題目時,也往往不得不提起 2008 年至 2010 年間發生的事件,又或者是從 2020 年之後的幾個重要展覽,來回顧這些關鍵改變的影響。
在「當代如何轉了彎?」中,長期關注藝術家創作中的媒介技術與控制論的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總監 #王柏偉,從 2010 年代智慧型手機這般的數位傳播媒介、以及社群平台創造的社群遊戲之普及化等現象作為題引,提出吳其育和許家維這般的錄像藝術創作者,如何奠基於這樣的知識與資訊平面之上,實踐出不同於上個十年錄像藝術家的影像觀念。
舞評人 #吳孟軒 則回推了如今成為當代藝術策展之濫觴的「表演轉向」,在 2010 年代是如何實驗與實踐。除了幾檔較為人熟知的大型展演與計畫之外,她亦從藝術家和劇團的創作實驗,以及兩場別具代表性的論壇,論述當代的表演性如何在節目揀選、創作生產與國際共製的類「後福特主義勞動模式」(Post-fordism,吳孟軒語)中,對藝術節機制下的表演性策展提出力透紙背的疑問,為我們對於當代藝術的回望,補上難以忽視的表演面向。
多年親身關照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實踐現場的資深藝評人 #林育世,則從都市與部落中逐漸開枝散葉、重新組構創作社群的新生代與中生代原住民族創作者與展演事件中,論述了這個在 2010 年代因轉型正義、世代交替與藝文補助機制等因素,而建立起不同於臺灣西部藝術學院的美學觀念。而這種新的藝術價值,也逐漸在國際和市場之間,成為臺灣當代藝術與國際對話時的重要實力。
在另外二篇專文中,典藏雜誌社編輯台團隊也提出了我們作為一成立超過 30 年的藝術媒體之觀點。除了在上個月的專題中,由長期關注全球藝術市場的資深採訪編輯 #楊椀茹 以專文回顧藝術產業和市場現象之外,在此次專題中,總編輯 #嚴瀟瀟 從加速度的全球化所影響的雙年展藝術網絡,來談論雙年展如何在 2010 年代成為一種國際之間的當代藝術美學競賽,以及它的機制造成了哪些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轉變。
編輯 #朱佑霖 則從她的藝術史專業出發,回看 2011 年至 2020 年間重要策展中的藝術史方法論轉向。佑霖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與北師美術館等館所觀察到的物質文化轉向,以及藝術史研究中的國族意識之形變,為「回望當代」的眼眸補足了一個難以被當代藝術界發現、實則影響甚鉅的觀點。
我相信,正是這些策展中的藝術史方法之轉向,讓在 2010 年代思考當代的人們,甚至是那些在這個十年中顯得「已不那麼當代」的繪畫與雕塑創作者們,往往是基於對這些所謂過去和傳統的再認識論中,重新想像當代。(企劃/陳晞)
▍主題系列文章 ✍️
.回望當代 '11~'20 當代如何轉了彎?
.歷史與當下,回顧臺灣近十年藝術史研究趨勢下的策展實踐
.淺談2010年代雙/三年展,國內、國際多面映射中的若干趨勢
.移動觀點下,2011年至2020年臺灣錄像藝術的兩個切面
.2011-2020現場藝術與劇場變體
.「前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時代」的策展機制與原住民當代藝術生產
▍更多亮點文章 ✨
.數位時代的無重力逆襲 《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中的身體性轉向
.何處依歸?藝術開啟的另類政治潛能 「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
.臺灣現代藝術的黎明:重逢史博館「五月與東方」特展
▍購買連結 🛒
典藏藝術出版:https://reurl.cc/LAxLGK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所有心情:
10
留言
分享
搭乘熱門的蒸汽火車「SL大樹」到日光和鬼怒川旅遊吧!乘坐東武鐵道,讓你度過一個悠閒的假日鐵道之旅。在這個粉專,我們將提供有關旅遊景點的資訊,歡迎來看看。
所有心情:
132
留言
分享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硬核狠人 專精 天文學 数學 物理學 抖音口 哲學 人生經歷 網紅 天文學口 數學口 物理學口 抖音 哲學! 人生經歷口 I yes but Bob Gibbons @Bob Artwork Gudim. 」的塗鴉
希望自己成為左邊還是右邊呢
留言
分享
 
Anton Chekhov ( 29 January 1860 – 15 July 1904 ) Russian writer and play writer (colorized).
Chekov lived only forty-four years, half his life he was ill with tuberculosis, a disease that crushed and killed him.
He left a brilliant literary legacy; Chekhov wrote 14 total plays, but some of his most famous ones are: The Seagull, Three Sisters and The Cherry Orchard.
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所有心情:
505
15
83
留言
分享
李志銘回應了 1 則 2022年2月14日的貼文。

李志銘──和明立國
其他 4 人
,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市 
【林信來:生活就是歌謠,歌謠就是生活】
回看上世紀60年代的民歌採集運動
過去長期以來在學術界一昧偏重史惟亮、許常惠為主流論述的英雄史觀之下
往往忽略了當年許多同時代參與民歌採集者的多元面貌……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Chingfeng Liang、吳卡密和其他191人
28
4
留言
分享
查看更多留言
李志銘
紀錄片【傾聽我們的聲音 尋訪阿美族的音樂世界】
訪問許常惠/談田邊尚雄、黑澤隆朝與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
紀錄片【傾聽我們的聲音 尋訪阿美族的音樂世界】訪問許常惠/談田邊尚雄、黑澤隆朝與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李道明製作/1999年
YOUTUBE.COM
紀錄片【傾聽我們的聲音 尋訪阿美族的音樂世界】訪問許常惠/談田邊尚雄、黑澤隆朝與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李道明製作/1999年
紀錄片【傾聽我們的聲音 尋訪阿美族的音樂世界】訪問許常惠/談田邊尚雄、黑澤隆朝與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李道明製作/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