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

佳美 83 中國的地方政府如何善待藝術家:木心(1927—2011)例: 旅居美國多年,晚年回到故鄉烏鎮,烏鎮現有木心故居紀念館和 ...;漫畫家蔡志忠(1948年2月2日—)杭州提供西溪濕地約273坪的工作室,還在之江創意園設立蔡志忠文化館

 

木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孫璞,字仰中,號牧心,浙江烏鎮人,中國畫家、作家、詩人。曾旅居美國多年,晚年回到故鄉烏鎮,烏鎮現有木心故居紀念館和 ...
漫画家蔡志忠說什麼?
漫畫家蔡志忠將做客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開講啦》。四歲半決定畫一輩子畫,九歲立志成為職業漫畫家,十五歲夢想成真,蔡志忠說:“我們應該先選擇自己最拿手的事物,全力以赴。其他相關的,會水到渠成。”然而,當青年代表質疑他對女兒採取的“放養式教育”時,他說:“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是去要求他,而是去完成他的夢想。”放養不是放縱,幫助女兒完成她的夢想。
 很多中國父母認為孩子是自身的面子,所以孩子是不是考上北大、清華很重要。孩子是不是聽話,是不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去實現父母沒有實現的那個夢想很重要。一個調查顯示,近七成家長喜歡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孩子們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願而活,實現著他們寄予的期望,最後失去了真實的自己。
  演講中,蔡志忠表示自己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漫畫家,最需要感謝的就是父母沒有“望子成龍”,而是讓他選擇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因為父親沒有讓我去讀數學補習班,沒有讓我去讀英文班,讓我可以選擇自己畫漫畫。”所以,蔡志忠也對女兒採取“放養”的教育方式——女兒數學考0分,請她吃牛排;十幾歲時女兒提出要一個人進行環球旅行,自己是最堅定的支持者。蔡志忠認為,父母應該熱愛孩子的夢想,尊重孩子的興趣,他說:“每個小孩都是箭,父母是弓,弓的責任就是幫助箭去箭要射的地方。所以,我從小就告訴她,你無論做了什麼事要我處理,請第一時間告訴我,我一定是全球70億人中最樂意幫助你的人。”他說”努力不一定會有成就,找對方法最重要。”
  我們所認識的蔡志忠先生,穿著非常樸素,沒有手錶,也沒有手機,現場有青年代表問道:“您就真的不在意這些嗎?”蔡志忠淡然地說:“我自己是從小就知道,有一個很大的焦點,除此之外其他我全都忽略。你有自信於此,其它的你全都可以不在乎。所以當你在做最喜歡的事,連吃什麼都不在意了,怎麼會在意外形呢?”
  同時,蔡志忠先生也告訴青年人努力要有方法,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寶典”,他說:“我們從小都聽老師父母說‘努力就有成就’,這是一句善意的謊言,因為沒有人開始不努力的,後來為什麼不繼續努力呢?因為沒有成果。其實每個學習都有一個難點,要找對方法,所有事情都先運籌帷幄。”

【啟示錄】
蔡志忠(1948年2月2日—)是台灣知名漫畫家,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從小受洗,有天主教信仰家庭背景,後來改宗佛教,也是個佛像收藏家。
大陸搶人才,據《遠見》報導:以蔡志忠為例,杭州不僅提供西溪濕地約273坪的工作室,還在之江創意園設立蔡志忠文化館,4月底已開幕,展示他的漫畫及其100多種的衍生文創產品,這些只是他在杭州創作的一小部分作品而已。現在蔡志忠800本的漫畫作品都以電子書形態登陸「中國移動」的手機網路,預計每月可帶來超過50萬人民幣、約225萬台幣的收益。
蔡志忠在杭州2011年5月2日在大陸杭州舉行的首屆漫畫拍賣會上,蔡志忠的作品「道」也以約126萬台幣成交。
媒體說,杭州有二大奇人,其一是馬雲,另一是蔡志忠。
所有心情:
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