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

紀念漢聲巷,黃永松先生 ( Yongsong Huang 1943~2024 ),他的蒲草扇; 《 V-10五人@臺南-莊靈、黃永松、郭英聲、林柏樑、劉振祥 攝影展 》 敘述,了解,記憶:引莫泊桑,小說改編電影 。詩歌


【《漢聲》創辦人、BBC「傳承的英雄」黃永松辭世;林懷民悼:走得太早了!】 http://bit.ly/3uTsJLF

《漢聲》雜誌50 2021、《漢聲小百科》等出版品創辦人黃永松今天(3月4日)凌晨4時30分辭世,享壽81歲。黃永松的家屬向《報導者》表示,黃永松在去年底發現罹患肝癌住進台北三總醫院,日前因肝昏迷而轉入加護病房,今晨過世。

在黃永松81年的生命中,從雜誌開始,一生為留存紀錄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奔波,2017年獲總統文化獎,也曾被英國廣播公司《BBC》評選為「傳承的英雄」。

黃永松先生於今晨辭世,他除了是為人所知的《漢聲》創辦人,也是攝影家,更是電影《#不敢跟你講》的美術指導、以及台灣第一部現代紀錄片《#上山》中的被攝者。
1966年 #陳耀 圻的紀錄片《上山》,跟拍就讀藝專的 #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 三人到新竹五指山上遊玩,他們聊著電影、藝術和生活。本片記錄下60年代文青自我探索的過程,三位青年煥發的活力,激盪出時代的多重意涵。
國家電影中心於2017年修復完成《上山》,並於2018年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 TIDF 進行放映,黃永松也特地蒞臨現場,那是睽違五十年他首次在大銀幕上看見自己青春的身影,他感動地說「#青春真是件好事」,並與觀眾分享當時的真切友情與回憶。
本中心在2017年訪問黃永松時,他談及了1970年作為美術人員與陳耀圻導演的合作《金玉夢》,對《漢聲》的影響:
「如何對傳統文化進行結構、分解、紀錄、重組,及其功能的詳細陳述⋯⋯《漢聲》的基本功夫,最初是我從陳耀圻導演處接觸到的電影本領。」
黃永松長期關照文化風土,並致力於出版工作,挖掘與梳理台灣文化,創辦了《#Echo》、《#漢聲雜誌》、《#漢聲小百科》、《#漢聲童話》等,在1970年代,帶動台灣鄉土文化意識,為台灣文化基礎注入重要的能量,啟迪無數後人對文化保存的重視,並於2017年獲頒第九屆總統文化獎「#文化耕耘獎」。
🙏謝謝黃永松一路以來的奉獻與付出,留下來的精神與對後人的影響將永不滅,讓我們悼念這位深耕台灣文化圈的先驅人物。




■「漢聲四君子」,已3人離世

攝影師出身的黃永松,1971年與黨國元老吳鐵城長孫女吳美雲(Linda)、攝影師姚孟嘉創辦《漢聲》雜誌,後加入畫家奚淞,被稱為「漢聲四君子」。《漢聲》從英文版開始出擊,推出台灣第一本本土英文雜誌《ECHO》,在中美斷交的混亂時代,成為台灣文化的國際展示櫥窗──媽祖遶境紀錄、有機農業調查、美濃紙傘、地方戲曲……這些迄今看來仍然很「潮」的民俗活動及地方工藝,率先報導和開創的先鋒。更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亞洲之最」之「最佳行家出版物」。

漢聲四君子中,姚孟嘉英年早逝,1996年即因心臟病猝逝;2001年奚淞退休、吳美雲2016年過世,如今黃永松的仙逝,四君子已全數卸下《漢聲》時代任務,目前漢聲集團由吳美雲家屬營運。《漢聲》寫就了台灣專業藝術及民俗工藝雜誌傳奇,建立台灣藝術刊物精緻化的介面、採集民俗工藝的基因庫、開啟藝術與媒體工作者深蹲地方田野的精神,不僅在7、80年代足和國際刊物比肩、較量,對台灣民俗藝術有全面性與跨界性的影響。

■林懷民《薪傳》、《九歌》,都有《漢聲》的影響

雲門舞集的創辦人林懷民在吳美雲辭世時,曾發表〈思念Linda,回顧一個奮發的時代〉一文追悼吳美雲以及《漢聲》開啟的時代意義。他以「台灣追尋島嶼身世的年代」形容7、80年代,往南部跑,成為台北知識分子和文藝青年的風尚,「漢聲總是走在前頭。」

《漢聲》出版品被林懷民視為啟蒙書。他不諱言,編出《薪傳》,參考《漢聲》。也因為讀過《漢聲》到阿里山達邦參加馬雅茲比祭典,爾後編作《九歌》。聽聞黃永松辭世的消息,雲門同仁代轉林懷民的悲慟:難過、難過,只有難過,而77歲的林懷民還是認為81歲的黃永松,「走得太早了!」

■站在時代轉折,一生熱愛「人民的生活」

黃永松的生命歷程,折射出台灣人荒謬而矛盾的身世背景。2022年底他接受《報導者》專訪時提到,自己出生於抗戰勝利前兩年,小時候被媽媽揹著躲美軍轟炸、跑防空洞;光復後台灣反被納入第一島鏈,被納入美國保護大傘;成年後又遇上1978年台美斷交。因為吳美雲想向世界介紹「中華傳統文化」以及「認識台灣」,一起開創《漢聲》走上民俗工藝採集之路。

由英文版《ECHO》到中文版《漢聲》,不只成功把台灣的民俗文化「外銷」,吸引《BBC》來台拍攝紀錄片、吸引IBM公司派員來台灣學美濃紙傘藝術、連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都以低價授權照片給《漢聲》當封面。因看到作家施叔青從香港帶回漂亮的繡片,決定重現,編輯團隊到中華路民藝品店找、拆解、歸納出編織法,並由黃永松命名「中國結」,在1990年代轟動世界、日後還流行回中國。

 「一個民族要重拾、做好自己的手工藝,才會有手工業,

    然後才會發展工業,最後才能發展好精密工業。」──黃永松認為。

由70年代「亡國」危機感推動,從挖掘「中華文化」定睛在自己的土地、人民與歷史之上。近年,《漢聲》也深入中國做民族與工藝記錄,漢聲巷裡也漸漸以中國、外國旅客為主,但2年前黃永松受訪時,面對時代氛圍之轉向,既不迴避也無不悅,說到:

「我所熱愛的,就是人民的生活,尤其是傳統生活。異質性愈大的地方、愈多樣態,所以往鄉間跑。我們的時代影響就是下一個新時代,但是我心不能忘舊,我做的事,就是盡量讓人有機會溫習一下(傳統生活)。」

(文/楊惠君;攝影/余志偉)



《漢聲》創辦人黃永松先生過世了。我是非常敬佩黃永松老師這位文化深耕的前輩,尤其是作為我們文化雜誌的先驅。

說起來,認識他本人很晚。是在2018年左右在文總工作時,拍了他的一部紀錄片,也做了一個深度報導。

此外,當年我們舉辦華文朗讀節,也邀請他出來演講,希望年輕世代更認識他。

然後就是2021年,《漢聲》五十週年時,VERSE雜誌針對《漢聲》和《雄獅美術》做了一篇專題報導(謝謝作者蔣亞妮)。


致敬。

   


youtube 如題


劉振祥


V-10視覺藝術群成員之一黃永松先生今晨4點多駕鶴西行,臉書河道上悼念他的人相當多。他和吳美雲、姚孟嘉、奚淞等三位所創辦的《漢聲》雜誌可說是將文化人類學普羅化,讀者開始深入認識米、剪紙、春聯、中國結等文化意涵;說是雜誌,其實就是雜誌書的先驅。

在攝影路上,他和同為成功高中的摯友張照堂,年輕時就有許多超前衛的合作—他當模特兒,張照堂構思觀景到按下快門,迄今還是絕不過時,他們那個時代資源如此有限,激發出無限的創作能量。日後兩人都是V-10成員。

黃永松自己也攝影,2023年我們在池上穀倉藝術館展出的「V-10五友聯展」,他寫下對攝影的情理愛,成為絕響~

從1960年開始喜愛攝影,1970年創辦《漢聲》開始和編輯團隊在台灣及大陸各地採訪拍攝,整理民間文化,建立五種十類五十六項的「中華傳統民間文化基因庫」進行小題大做,細處求全的紀錄報導,推動保護和傳揚中國民間傳統文化。

攝影對我來說,照片的含意等同文字,是文化記錄重要支柱之一,可以發揮記錄與傳達的功能,更能表達一份對自己民族和文化上審美的自信。我追求的攝影,就是「別業 應做共業修」,讓大家看到前人走過的痕跡......我的工作才沒有白做。 

身為「V-10 視覺藝術群」的成員,我也透過攝影做了不少生活紀錄,從生活中觀照人、事、物,以及環境、歷史記憶跡......也有表現藝術的感覺了。 

雖然我不會特別自認是攝影家,不過半生投入《漢聲雜誌》,工作上確實有很 大一部份要借重攝影的功能完成,以方便快速地做好文化紀錄。

呈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和我們朝夕相伴。而攝影做為一個和生活銜接良好的媒材,我認為是非常有潛力與親和力的工具,用相機把現象留下來的功能,甚至可以真正服務到人生的層面,用現象反映身心靈等狀態。 

在我看來,「攝」只是動作,影、像才是重要的。看一張照片,其實就是告訴人家如何看你的空間、時間,能體會就有可能跨到生命的境地,這就是藝術。



蔡漢 勳


「漢聲」是台灣文化最傳奇的「一頁」,黃永松繼吳美雲(2016年5月12日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壽73歲)也辭世遠行「雲遊四海」...由衷感佩、感念、感謝他倆之貢獻* (Linda 生前最喜歡去的餐廳「海裕屋」,還歷歷在目)

黃永松今(4)日凌晨4:30辭世,享壽80歲...是「出版界」之奇才、與70年代「雜誌界」的黃柏松只差一字;前者是編「漢聲」、後者是編「實業世界」!這兩份在上世紀的文化圈與工商界「各領風騷」傳媒,前者拜吳美雲(Linda,父親是黨國大老吳鐵城)之賜讓黃永松大展身手(如同我「師丈」黃華成在60年代一樣創辦「劇場」雜誌)...那是台灣在戒嚴時期的百花盛開代表(像煞前撲後繼「黨外雜誌」的星星之火)...如說台灣青壯之年以上熟齡者有點「文化素養」、或工商界會百花怒放...黃永松、黃柏松、黃華成這三位「先行者」是該記上一筆、名留青史!但,新人類的國中世代不懂*

文化總會

《漢聲》創辦人之一黃永松老師於今晨長眠,他建立的「民間文化基因庫」,推進了後人對在地文化的傳承。


黃永松老師因其文化事業對大眾的啟迪,獲頒第九屆 #總統文化獎,他曾說,做文化事業,若徒具形式或只有創意,是絕對不夠的。在吸晴外皮、嚴謹考據與編輯功力底下,深埋於漢聲出版品的核心,仍是對人與文化的情感,才能使成品溫度與深度兼具。


黃永松老師一生耕耘,足跡遍及台灣和中國各地,造福無數學子,請老師帶著我們的感謝與祝福,安心遠行吧❤️


228 未去,有點遺憾


(快訊)台灣出版人黃永松辭世,享壽80歲。他早期曾任美術指導,作品包括《不敢跟你講》(1969)。後於1971年出任《漢聲雜誌》發行人,策劃數百本膾炙人口的雜誌與專書,包括至今仍深受歡迎的《漢聲小百科》(1984)。


1966年,黃永松(圖右)出現在陳耀圻執導的紀錄短片《上山》之中,他與好友黃貴蓉(圖中)、牟敦芾(圖左)一起登上五指山。該作被視為台灣獨立製片的經典之作,在2017年以修復版本重新問世。


2024年3月4日,黃永松辭世。



董成瑜我們敬愛的發行人黃永松先生已於今晨(三月四日)安詳離世,圓滿了智慧精采的一生。

漢聲巷門市布置溫馨的悼念廳堂,歡迎親友們與老漢聲抽空來坐坐、聊聊天,祝福與感念我們最愛的黃先生(黃桑、黃老師、黃老爺子、老黃、小黃……)


漢聲巷門市接待親友時間:

3月4日-3月8日  10:30~18:00


在中國時報開卷版當記者時,曾因漢聲做了系列的「大過新年」剪紙書而採訪了黃永松先生。他底蘊深厚風度翩翩,還提到漢聲之前做「中國米食」一書時,動員全公司的人,從自己種稻米開始,又遍訪全國各地米食小吃的知名攤販,不但搜羅各種食譜,也試做多次成功後,才一一編入書中。


我買了這本書,愛不釋手,多年來不論如何搬家,都帶著它。直到幾年前借給妹妹,未料有去無回,她說她還了,我卻怎樣都找不到。一直記掛在心。


今天聽聞黃永松先生去世,立刻上網花高價買了一本如新的二手書,以此紀念他。


#圖片引自網路,出處為陳耀圻執導的紀錄短片《上山》



Yongsong Huang (黃永松)

黃永松於1943年生於桃園龍潭,祖籍是河南省黃氏江夏堂第八代的客家人,適逢臺灣日治時期末期、太平洋戰爭期間,於母親的呵護下在躲避空襲的險境中渡過,2歲時臺灣光復。 幼年曾因體弱
黃永松於1943年生於桃園龍潭,祖籍是河南省黃氏江夏堂第八代的客家人,適逢臺灣日治時期末期、太平洋戰爭期間,於母親的呵護下在躲避空襲的險境中渡過,2歲時臺灣光復。 幼年曾因體弱


漢聲
srdpSu8l356小 g87時0g3221 ·

黃永松老師的蒲草扇
夏天到時,#黃永松 老師經常手拿一把草扇,走到哪裡就搖到哪裡。這把草扇是用蒲草編成,非常樸實,黃老師用了多年,隨他行腳各地,雖然價格便宜,但他很是珍視,扇面破了也不捨得扔,讓同事幫他用紙小心地粘糊一下。在扇面上,他用筆寫了兩句話,一句是“物隨人長久,人隨物安定”,一句是“長精神”。
黃老師深刻理解並踐行著傳統的“#惜物”精神。物體現的,不光是人與物的聯繫,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最典型的就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大而言之,漢聲專注耕耘的 #傳統文化 也是“物”,是我們的根,當今社會,傳統仍是安定人心的重要力量,漢聲的工作,正是為了“人隨物安定”。
“長精神”是黃老師經常送給編輯的話,做文化即便“不惜歌者苦”,也常常“但悲知音稀”。漢聲堅持五十多年,少不了時時“長精神”的樂觀心態。“長精神”的事很多,可以是“有朋自遠方來”,也可以是“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還可以是“春朝好雨後,物物長精神”……
在漢聲看來,民間的草扇正體現了墨子“便於生”“便於身”“便於利”的造物原則,從實用出發,卻功能、形式高度統一,沒有設計的概念,卻做出了最好的設計。
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黃老師會如此珍視這樣一把普普通通的草扇了。
漢聲在今年端午為大家準備的燈芯草扇。《本草綱目》記載,燈芯草可“降心火,止血通氣,散腫止渴”,因此尤為適合夏季使用,它帶來清涼,又不過度,搧風的同時還送來燈芯草的清香。
漢聲平安好禮:https://bit.ly/3a2GX60
#端午節 #平安好禮
#燈心草扇 #手工藝品



誠摯的歡迎您 ~~~


《 V-10五人@臺南-莊靈、黃永松、郭英聲、林柏樑、劉振祥 攝影展 》 


展期|2023.02.18(六)- 04.15(六)周日及國定假日休館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成大藝坊 (光復校區)


開幕|2023.02.18(六)14:00 (欲駕車入校園請於警衛室換證)


策展人|#莊靈、#王雅倫


參展人|#莊靈、#黃永松、#郭英聲、#林柏樑、#劉振祥


————————————————————————

又見 V-10


    有臺灣影壇資深偶像團體之稱的「V-10 視覺藝術群」(Group Visual-10)成軍於二十世紀七O年代初期,是臺灣最早的一個跨領域藝術創作的團體,這群攝影家也走出了臺灣藝術第一波的藝術自主性。當時世界進入一個變動的現代新思潮,世界美術在歷經工業革命與無情的兩次大戰後,由西方引進的以文學為首,乃至擴及各個領域的前衛嶄新年代,其主張即是:「試驗、摸索、創造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六O年代末,臺灣面臨政治與經濟的困境,當時的社會籠罩在沉重的壓力下,然而在文化藝術的領域裡卻醞釀一股不安、想要踰越當時社會典範與衝破困境的力量。由於受到國外新興文藝思潮的影響,於是在對影像藝術有共同的理想和自我期許下,有感於以辦展覽來推動新影像理念之必要,『V-10視覺藝術群』便因此而成立。


    一九六九年「現代攝影九人展」,為臺灣攝影界開啓了新的內涵與風貌。一九七O年「現代攝影三人展」;一九七一年,來自不同藝術領域的十位藝術家(美術設計、攝影、繪畫、報刊編輯、電視新聞和電影攝影):胡永、張國雄、龍思良、莊 靈、凌明聲、謝震基、張照堂、周棟國、葉政良與郭英聲,組成了V-10。儘管每次參與人員均有些許變化,「沒有儀式的自由組合」,但展出內容不論是否抗拒現實性均為當時社會與文化界帶來極大的震撼。一九七六年「 76大展」於臺北「美國新聞處」舉辦第三次聯展;而漢聲雜誌(ECHO)中文版也宣告問世,第一期就是由黄永松策劃主編的攝影專輯。一九八三年「'83臺北」 聯展,有幾位不能參加,但增加了新夥伴林柏樑與劉振祥。「'86 逍遙遊」是V-10在 八O年代的最後一次展出。二OO三年八月,睽別十七年後的V-10以「又見 V-10」的面貌再次出現於臺灣影界,於北美館展現他們二十餘年的創作累積。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曾說「我們可能透過敘事去了解,但卻憑著攝影去記憶」。原本號稱二OO三年「又見 V-10」是此團體最後一次聯展,沒想到二O二三年剛開春,成大有幸迎來V-10五人展@臺南攝影展。五十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歲月,睽別五十年再相聚,雖然只剩約半數成員仍在創作,但熱情不減。然而驀然回首,才驚覺發現,三十年、五十年來時代與社會的演變何其快速?而影像藝術的表現潮流與科技的發展變化又是何其巨大?在今日藝術漸漸走進虛擬數位世界的同時,竟發現V-10視覺藝術群仍在創作,「為藝術而藝術」成為抗拒物化的精神庇護所。V-10 的再現提醒我們,傳統影像的多元面貌與其中不可取代與抹滅的時間感,和文化底蘊是多麼珍貴。如果您曾錯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慶幸的您,五十年的躬逢其盛。


    本次於成大藝坊展出的五位攝影家除了V-10時期作品,也配合臺南主題,將攝影家過去拍攝的壓箱寶拿出來,再加上代表作以回饋觀眾。以形與色將光線留存在物象間成為永恆的莊靈;踏著土地與記憶的軌跡,將影像與檔案美學悄然結合的黃永松;在進入幽微的記憶迴圈後,於郭英聲作品前聽到寂寞的聲音走過;林柏樑,鏡頭總是深入人心,探詢那最卑微卻又自覺的靈魂;劉振祥,身體與靈魂的脫殼,乃是為了宇宙中下一次的相遇;本展覽除了對臺灣近代美術史中跨越五十年的影像提出反思與對照,也對於最早的一個藝術跨領域的團體及其理想和創意致上敬意。 /王雅倫




三年前今日貼文,

看見當日,一眾好友,

一夜歡聚!何其歡快!

黃永松和漢聲,

永遠是台北最溫暖的角落。

在座有:子華,劉霽,劉可強,

高翊峰,霈群,林載爵等。


永松啊!

謝謝你,

給這世界這麼多的溫暖,

讓人們還願意相信,

互相友愛,懷抱希望。楊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