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Korea: As Seen by Magnum Photographers (缺點之一是缺地名索引,所有照片以首爾為主 )知新集:Magnum Stories 名攝影師集團自選生涯中最難忘的作品:主要創業者CAPA選二戰 D-Day 登陸計實錄,至於與中國之因緣或與 Picasso 家的故事,乃屬其次; Rene Burri 勒內.布里 在Magnum Stories 一書中說他與 Picasso 的故事,有趣 台北2023年展覽: 視覺爆炸及其他 從《二十世紀的眼睛 (Henri Cartier-Bresson: L’Oeil du siècle) 》2000的一頁照片說起: 《東方照相記:近代以來西方重要攝影家在中國: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國(上/下)》 漢清講堂189 簡介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2017;卡笛爾-布勒松;卡提耶-布列松 1988;《二十世紀的眼睛 (Henri Cartier-Bresson: L’Oeil du siècle) 》2020









Korea: As Seen by Magnum Photographers Hardcover – Illustrated, 2008年 11月 17日
作者 Magnum Photos (Author), Bruce Cumings Ph.D. (Contributor)
4.8 4.8 顆星,最高 5 顆星 38 個評分












查看所有格式和版本



























More than 230 full-color images by some of the world's most-renowned photographers.
South Korea, with its craggy hillsides, gnarled trees, and ancient temples, is steeped in tradition yet, at the same time, is thoroughly modern―the tenth-ranking industrial power in the world. Its capital city, Seoul,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ous cities in the world and home to such cutting-edge buildings as the Samsung Tower Palace.The beautiful landscape and day-to-day details of life in South Korea are depicted here in images taken by the photographers of Magnum―the famed cooperative whose members are among the greatest photographers of our time. Here we see a rich culture that both respects a dynamic cultural history and celebrates the latest trends in fashion,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e. These extraordinary photographs are set in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 by an insightful text by


​​​​​​​​​​​​​​​​​​ 知新集:Magnum Stories 名攝影師集團自選生涯中最難忘的作品:主要創業者CAPA選二戰 D-Day 登陸計實錄,至於與中國之因緣或與 Picasso 家的故事,乃屬其次; Rene Burri 勒內.布里 在Magnum Stories 一書中說他與 Picasso 的故事,有趣 台北2023年展覽: 視覺爆炸及其他 從《二十世紀的眼睛 (Henri Cartier-Bresson: L’Oeil du siècle) 》2000的一頁照片說起: 《東方照相記:近代以來西方重要攝影家在中國: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國(上/下)》 漢清講堂189 簡介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2017;卡笛爾-布勒松;卡提耶-布列松 1988;《二十世紀的眼睛 (Henri Cartier-Bresson: L’Oeil du siècle) 》2020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606644914729324
Epictetus, “You become what you give your attention to,”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

2023/03/18 - 2023/06/18  三樓 3A、3B 展覽室 

瑞士攝影大師、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成員勒內.布里(René Burri),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無論是在古巴拍下了革命領袖切.格瓦拉(Ernesto Guevara)叼著雪茄的標誌性照片,抑或是 1957 年和畢卡索相遇為他拍下了紀念性的系列肖像;又或是紀錄 1960 年代起步建設的巴西利亞及同時期的中國北京,布里皆以黑白影像展現了視覺的政治性以及二十世紀的重大文化事件,並為後世留下諸多直指人心的畫面。本展為藝術家去世後的首次亞洲回顧個展,展覽除呈現多張他的經典作品外,更加入了許多從未發表的檔案文件,這些檔案來自洛桑艾麗舍攝影博物館(Photo Elysée)、布里基金會(Fondation René Burri),以及巴黎與紐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中的未曝光資料,經過細緻且深入研究後而誕生的成果。展覽試圖翻轉以事件或作品內容為主體之影像展出,而是讓攝影家個人成為論述中心、事件的匯聚點,期望為當代觀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觀看視角。






兩本書參照:《二十世紀的眼睛》  《東方照相記:近代以來西方重要攝影家在中國: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國(上/下):Magnum Photos  :世界的眼睛;導師Tériade、太太Ratna "Elie" Mohini、朋友Sam Tata,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62676186651606




Magnum Photos  世界的眼睛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二十世紀的眼睛 (Henri Cartier-Bresson: L’Oeil du siècle) 》

Magnum 意思
magnum
/ˈmaɡnəm/
noun
1.
a wine bottle of twice the standard size, normally 1 1/2 litres.
"a magnum of champagne"

2.
TRADEMARK IN US
a gun designed to fire cartridges that are more powerful than its calibre would suggest.
"that magnum has a kick like a field gun"

Magnum Photos is an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ic cooperative owned by its photographer-members, with offices in New York City, Paris, London and Tokyo. Wikipedia
CEOCaitlin Hughes (Sep 30, 2019–)






《東方照相記:近代以來西方重要攝影家在中國: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國(上/下)》



在中國的兩個伴兒

Ratna  Mohini 與


Ratna Mohini

Ratna "Elie" Mohini (17 May 1904 in Batavia – 24 October 1988 in Paris)[1] was a Javanese dancer who was the wife of the French photographer Henri Cartier-Bresson from 1937 to 1967.[2]

She was born in Batavia as Carolina Jeanne de Souza-IJke.[1] Ratna was known as "Elie" to her friends.[3] Between 1930 and 1935 she was married to the Dutch journalist Willem L. Berretty.

Cartier-Bresson and Mohini divorced in 1967, after 30 years of marriage, and Cartier-Bresson then married the photographer Martine Franck in 1970.[4]

  1.  Lynne Warren, "After divorcing his wife of 30 years, the Javanese dancer Ratna Mohini, he married the Magnum photographer Martine Franck in 1970." Encyclopedia of twentieth-century photography, p. 248


Sam Tata RCA was a photographer and photojournalist. Wikipedia
Born: September 30, 1911, Shanghai, China
Died: July 3, 2005, Sooke, Canada

***















Magnum Stories Paperback – 17 3 月 2014


Review

"Marvellous... How some of the world's best pictures were taken, edited and laid out in order to make the perfect statement."―The Sunday Times

"Gives us an inside-out look at how history is recorded. More than 60 photographers tell firsthand about shooting a favourite story, in their own words, and illustrated with famous images as well as some never-before-seen."―Black & White Magazine

"The kaleidoscope of world events and prominent figures found within these pages is astounding... The value of this book can be fully fathomed when one realizes that much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experiences history through photographs, which in turn shapes human memory."―Library Journal

"The length of the stories and the essays gives them an uncommonly personal feel and lends humanity to a body of work normally encountered as anonymous, dislocated images. Figuratively and literally a heavyweight title."―Arena

"Embracing gritty realism, glamour, intimacy and humour."―Esquire

"Scorching, poignant, devastating, serene, playful, Magnum’s powerful images always leave an imprint on the mind... The perfect manual to realise the dynamics and success of this intriguing organisation. If any of their publications represents their ideals and idiosyncrasy, this is it. Like the agency itself, this book is unique. Not only beautiful, these photographs also convey the depth and intelligence with which each photographer has treated his chosen subject. Page after page of extraordinary images … A feast of stunning iconic images... The vision, dedication and defiance on these pages are the latest example of Magnum doing things their own way. As the late Henri Cartier-Bresson urged his fellow members: "Vive la revolution permanente!". It seems they are listening still."―Elaine Livingstone, picture editor, Sunday Herald

"Gives the reader some fascinating insights into [the photographers'] work... With so many interesting stories to tell, Magnum Stories runs to over 500 pages. £40 [sic] seems a small price to pay for an extraordinary book."―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Lavish, well-illustrated, and important."―Daily Telegraph

"Glorious... Celebration of the photo essay... Stunning, astounding, and beautifully produced."―Blueprint

"Such is the pre-eminence of Magnum Photos, that this history of the agency almost serves as a history of photojournalism for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RPS (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 Journal)

"Impressive, instructive and profound... An invaluable tool which should be on every picture researcher's shelf."―Montage (The magazine of the Pic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This mighty tome demands to be taken seriously. Magnum are the originals, the auteurs, the most committed of the photojournalists, and they demand respect... [A] masterwork."―foto8 (Photojournalism magazine)

"Magnum Stories is a superb compendium of international photojournalism, from war zones and refugee camps to urban street corners and hospital wards."―The Sacramento Bee

"In a society bombarded with imagery, this book is a timely reminder of the power of documentary still photography."―Maclean’s

"A marvelous new photo collection is Magnum Stories, which profiles photographers from the legendary agency founded by Henri Cartier-Bresson and Robert Capa."―Business Week

"It is the season for books that cause back strain. This year's 10 lb. plus coffee-table tomes include Magnum Stories, a visual history of the Magnum photography agency... The book combines essays and photos of 61 photographers from the past six decades."―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re’s a great story here - actually 61 stories. Boot has structured a book that is fresh, inviting, and provocative."―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Phaidon Press has just released Magnum Stories, a breathtaking collection of work by 61 active, retired and deceased Magnum photographers. The 510-page book explores brilliant photographic storytelling, from Eugene Richards’ crack cocaine photos to Philip Jones Griffiths’ coverage of the 1983 U.S. invasion of Grenada. Along with the photo essays are moving personal statements by each photographer."―Newark Star Ledger

About the Author

Chris Boot is an independent photography writer and editor of both books and exhibitions. He joined Magnum Photos in 1990: after eight years he became Director of Magnum London in 1993, and subsequently Director of Magnum New York in 1996. In 1998, he joined Phaidon Press as Editorial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His recent projects include Gideon Mendel, A Broken Landscape (2001), Here is New York - A Democracy of Photographs (2002), Our True Intent Is All For Your Delight - the John Hinde Butlin's Photographs (2002) and Collecting Photography (2003).


***


從《二十世紀的眼睛 (Henri Cartier-Bresson: L’Oeil du siècle) 》2000的一頁照片說起:






二十世紀的眼睛 (Henri Cartier-Bresson: L’Oeil du siècle) 1999/2020





漢清講堂

189 簡介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2017-09-05
382 views
•Oct 31,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9vz49NP7o&t=9s







19:22NOW PLAYING
192 簡介Tériade的代表作"VERVE"and"Great Books" 2017-


***

台版賣到中國:

卡笛爾-布勒松 四川美術,1988


***

卡提耶-布列松:二十世紀的眼睛

Henri Cartier-Bresson: L’Oeil du siècle




他和他的徠卡相機
影響了二十世紀看見世界的方式

  他是現代新聞報導攝影的奠基者
  是畫家、冒險家,是佛教徒、無政府主義
  是一個相信直覺,重視誠信,不願被束縛的自由靈魂
  他曾無數次出現在二十世紀歷史巨變的現場,包括:
  二戰結束時的巴黎、共產革命前夕的中國﹑甘地被刺殺的前一刻

  在這動盪的世界之中,
  布列松以他的專注力、敏感度、幾何感,
  將二十世紀人類的悲喜劇捕捉成一張張充滿人文關懷的照片,
  永遠地影響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獨家收錄:由卡提耶-布列松基金會與馬格蘭圖像社授權之卡提耶-布列松生活照片12張。
  ★國立中央大學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曾少千、攝影家汪正翔  專文導讀
  ★李明璁、馬世芳、馬欣、張世倫、張鐵志  共同推薦

  對人類而言,二十世紀是個動盪的年代。與二十世紀各種人類悲喜劇一同發生的,是一個影像閱讀的時代誕生了。由於攝影技術進步,底片相機變得輕巧而方便攜帶,於是從二十世紀初期起,攝影師開始帶著相機遊走四方,走入歷史現場,將重大時刻的照片印刷在報紙和雜誌上廣為傳播。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人們透過現場影像認識世界,被影像牽動喜怒哀樂。而為這影像時代奠基的關鍵人物之一,即是卡提耶-布列松。

  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卡提耶-布列松,於1908年出生在一個富裕之家。他從小展露出難馴的性格,按直覺行動的傾向。雖然家人無法理解他對藝術的興趣,卡提耶-布列松還是註冊到藝術學校學畫。1920年代,他浸淫在巴黎藝術家圈子之中,深受超現實主義影響。1930年代,當攝影作品剛開始在巴黎的畫廊以及報刊雜誌上變得更常見,卡提耶-布列松被報導攝影的動態畫面感吸引住了,1932年他買了第一台攜帶式的徠卡相機,從那天起,他正式成為攝影家具。他帶著他在繪畫上受過的訓練,對幾何構圖的敏感,投入這個新的媒介。

  不過,這個新的媒介,是以現實世界為創作的一部分的。而布列松很快就發現,二十世紀的現實世界變化如此劇烈,他注定要帶著相機走入歷史的現場。

  本書呈現布列松精彩傳奇的人生。他與歐洲現代藝術圈、知識圈互動非常密切,我們透過他的攝影作品與回憶,看到人。他也經常走出小圈子,前往世界各地,目睹並親歷二十世紀重大的歷史時刻,。讀完本書,會看到這是一個獨特的創造性靈魂,在變動不羈的世界之中,不斷鍛鍊著專注力與人文之眼,他所留下的影像,總是呈現著人性,永遠影響了我們看見世界的方式。

  ★布列松談他的攝影觀:「對我而言,相機就是我的素描本,一個讓直覺與自發性作用的工具,更是瞬間的掌控者,它用視覺的方式發問,又同時做出決定。為了給世界賦予意義,就必須先體驗到自己是置身在透過觀景窗所裁切出來的那個世界裡,這樣的態度需要專注力、心靈的鍛鍊、敏感度,以及幾何感。唯有通過極度簡約的手法,才能獲得最洗鍊的表達。攝影時,永遠要對拍攝對象與自己保持最高敬意。」他正是用這樣的態度,拍下許多二十世紀歷史現場的經典照片。

  ★本書作者皮耶˙阿索利納回憶布列松:「那一天,我真正見到亨利.卡提耶-布列松,我知道我不會僅僅寫出一篇文章,而是寫一本書獻給他。我要寫他的方方面面:一個重拾畫家生涯的時代攝影大師;一個活過艱困年代,跋山涉水的記者和晏然自若的冒險家;一個總是渴望逃脫束縛,同時又迷戀幾何的男人;躁動的佛教徒、拘謹的無政府主義者、頑固的超現實主義者、一個世紀圖像的象徵,傾聽之眼。首先,在這擁有無數面向的男人背後,是一個生活在所屬世紀下的法國人,我從這裡開始寫起。」

  ★皮耶˙阿索利納總結他對布列松的認識,布列松擁有一種不同的時間、內在的音樂:「如果你試圖理解布列松,你必須捨棄傳統的時間概念,而用另一個(有時不合時宜)的方式來代替它,在這種情況下現實的曆法不一定與情感的曆法相對應。您必須想像這個時鐘,不是人類的時間,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音樂,如果將某人的生活事件與他的個人邏輯地分開敘述,就像試圖通過閱讀唱本(libretto)來體驗歌劇(opera)一樣徒勞。普魯斯特曾清楚指出這種想法,又說:『在重重困難的日子裡,人們需要無限的時間向上爬,而在順行下坡的日子裡,人們可以快步歌唱。」

本書特色

  從繪畫轉向攝影,開創影像時代的先鋒人物。
  影響了二十世紀看見世界的方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皮耶˙阿索利納


  一九五三年出生於摩洛哥,目前居住在巴黎。是位卓越的作家和新聞記者。著作以小說家、藝術家傳記為主,計有《西默農傳》、《埃爾熱:丁丁之父》等書。此外他也是電影製作人,並於二〇〇七年獲得「法語作品成就獎」。

譯者簡介

徐振鋒


  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系,任職於廣告公司,並從事翻譯工作。
 

目錄

導讀一:困難的樂趣,未定的瞬間    曾少千/國立中央大學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
導讀二:布列松為什麼重要?            汪正翔/攝影家

新版前言      英雄與朋友

第一章    家庭的絲線:1908-1927:布列松的家庭和成長
第二章    改變人生的決定性瞬間:1927-1931
第三章    攝影做為人生的新方向:1932-1935
第四章    舊世界的終結:1936-1939
第五章    沒有國籍的逃亡犯:1939-1946
第六章    從紐約到新德里:1946-1950
第七章    世界就是他的工作室:1950-1970
第八章    轉向新生活:1970-2004
尾聲   世紀之眼闔上了

參考書目

前言

英雄與朋友


  我第一次見到亨利.卡提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是在一九九四年。當時我以記者而非作家的身分,敲了布列松靠近勝利廣場的工作室大門。這是他專心作畫時的隱匿處。當他終於答應接受採訪時,訂下一個條件:不接受採訪形式的採訪。還好我早知道他愛唱反調,於是我提議以「對話」方式進行。然而,以我對他以及他的作品所懷抱的無上崇拜與深深迷戀,就算他只請我喝杯茶就打發我走,我也無法拒絕。

  第一次會面令人難忘。我們在閒聊中漫遊他的種種生命記憶,花了不只五個小時,話題的推進只憑藉直覺與隨想,而非按照訪綱。沒有什麼比這樣的穿梭時間之旅,更能創造出一種清晰的歷史視角。在他所走過的歷史中,那一幅幅混亂時代的景象,使我在離去時仍感受到強烈衝擊。

  我們回憶起二十世紀的種種——引領風潮的人,以及背負起象徵意義的場所。但在這趟回憶之旅中,我們喚起的與其說是事件本身,不如說是那些事件形成前的一個個「瞬間」,彷彿旅程就某方面而言比目的地更為重要。他不提日期,甚至只喚起一些非常生動的印象和輪廓。卻又在我最意想不到之處,精確地描述細節。

  當一日將盡,天光漸弱,布列松甚至沒意識到要開燈。但這無所謂。他備茶時,我環顧四周。室內的陳設簡單而稀疏,相較之下書房裡汗牛充棟,堆滿了藝術書籍和展覽圖鑑,裝訂處因頻繁翻閱而磨損。牆上掛著幾幅用玻璃裝裱而沒有加框的畫作,包括父親的素描、叔叔的水粉畫,以及兩幅攝影家的攝影作品:一幅是匈牙利攝影家師馬丁・芒卡西 (Martin Munkácsi)於一九二九年前後所拍攝的作品——三個裸體黑人男孩躍入坦噶尼喀湖的逆光背影;另一幅則是墨西哥裔攝影師卡薩索拉(Agustín Casasola)拍攝於一九一七年的作品,畫面中是龐丘.維拉(Pancho Villa)和埃米利亞諾.薩帕塔(Emiliano Zapata)的一位戰友, 他站在一堵牆前,面朝行刑隊,雙手插口袋,嘴叼香菸,對將臨的死亡回以嗤笑。第一幅作品傳達出最自然而強烈的「生之喜悅」(joie de vivre);第二幅作品則捕捉了死亡避無可避的當下,獲得全然解脱的瞬間。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作品—更令人驚訝的是,牆上沒有一件作品是他的。

  「對話」重新展開,而且更為激烈,不過前提是我必須對他的付出給予回饋。意味著我必須回答他的問題。當我拿起茶杯,他突然靜默不語,並直視著我片刻。然後他淺淺一笑地說:

  「剛才你問我是否還繼續攝影。」

  「對。」

  「我剛剛就拍了一張你的照片,只是沒用到相機—這樣拍也很好。你的眼鏡上緣與身後的框頂正好平行—相當驚人。我不會錯過拍攝如此完美對稱的機會⋯⋯就在一瞬間,完成!好了,我們剛剛在聊什麼?喔,對,甘地⋯⋯你知道蒙巴頓伯爵(Louis Mountbatten) 嗎?」

  話題回到印度獨立時期,並自然地導向中國,以及共產黨從國民黨手中解放中國,然後直接轉向蘇聯;之後我們又談到路易・阿拉貢(Louis Aragon) ,還有布列松在人民陣線時期的日記,也因此聊到導演尚・雷諾瓦(Jean Renoir),當然也談論到對繪畫的影響,如此等等,無所不談。這個人透過他的專業,有幸周遊於塑造了整個二十世紀的卓越人士之間。

  談話接近尾聲,我蒐集了大量珍貴材料,並深深入迷。假使一切就此結束,這段午後的「對話」本可能只會轉變為一則人物簡介,登在我所工作的報紙上。但事情發生了,離別時,我受到某種難以言喻的事物所驅使;他在談論戰爭時語多保留,讓我感到挫折。儘管可能冒犯布列松的這份謹慎,我再次詢問了他在德國的戰俘歲月,擁擠的生活環境,失敗的幾次逃脫。他似乎陷入了沉思,凝視遠方,然後他開口了。他透露得越多,我就越確信這種親密的信任,很可能使我們從此變成完全的陌生人。他親口向我承認,他曾對一個巴黎的計程車司機吐露許多從沒跟人提過的秘密,只因確信自己從此不會再見到此人。

  當他回憶起那些遭到告發、拷打和射殺的戰友時,他哽咽了。他喃喃唸出他們的名字,別過頭去,無法忍住眼淚。

  當我終於離開亨利.卡提耶-布列松的工作室,我知道有一天我會寫一本書獻給他,而不僅僅是一篇文章。我將為他的每個身分而寫:重拾畫家生涯的時代攝影大師、跋山涉水的記者、活過艱困年代仍晏然自若的冒險家;渴望逃脫束縛,同時又迷戀幾何的男人;不願靜下來的佛教徒、拘謹的無政府主義者、頑固的超現實主義者、圖像世紀的象徵;傾聽之眼。這個擁有無數面向的男人,首先是個法國人,生活在他所屬的世紀中,我將從這裡寫起。

  從第一次見面到他二〇〇四年去世,十年的時光推移,我們在各種場合見面、交談、傾聽、觀察彼此。一旦適應彼此,這持續進行的對話就禁得起多次的長時間中斷,因為只要重拾話題,就好像昨天剛分開。通過電話、信件或傳真,隨時可以接續對話,直到其中一個對話者終於離開,才自然地結束。

  很長一段時間,布列松不知道這會是一本傳記。傳記這個詞嚇壞他了。實際上,他從未讀過傳記,他的藏書可以證明。獻一本書給他,有如拍攝一幅他的肖像——或更糟,像會令他頭暈目眩的閃光燈,那正是他討厭的。面對這樣的「審問」,他會爆炸,他會揮舞刀子並威脅入侵者,將對方視作敵人。他對別人所做的,有一天別人也可能施加於他,這是他永遠無法忍受的。同樣地,閱讀自己的作品回顧,某程度就像在閱讀自己的訃聞草稿,而採集自己的傳記素材,就像在為自己的墓碑挑選石材。「活在當下」是他唯一奉行的哲學,因為生命此時此刻正在搏動,而現實已成為過去——這正是他從他的徠卡相機所學到的。

  這不會是成為讓布列松在傳記中有所保留的託辭。他從來不想撰寫回憶,也沒什麼好隱晦。他用舉出偉大的作家和他們的著作做為庇護,想證明他反對「傳記」這個念頭是對的。普魯斯特當然能夠將作品和他個人分開來看,那部偉大的小說是他的另一個自我的產物,而不是出自那個在交際場中招搖,書信中所描述,受社會風俗或私房密語所背叛的自己。竇加在晚年對文人多所抱怨,批評他們只是說書人。對布列松來說,這件私下進行的事與他人無關,而他的作品必須保留其神祕色彩——然而,到了某個特定時間點,例如某天這些素材很不妙地非得寫成傳記,他也不會改變他的生活方式。

  我完全可以接受他的態度。然而當我越深入他的種種矛盾,就越發現追求和諧與壓制混亂之間的衝突。他內心的平靜,有賴於這衝突的調和。我不覺得我有任何權力攪擾他人生的最後階段,直到我意識到他的整體存在,皆由他的反抗哲學發展而來。所以我決定跟隨大師的榜樣,做個不服從的傳記作家。

  撰寫你認識的人這件事有些特別。你的優勢容易成為你的障礙。作家必須來回於兩個極端,保持批判力的同時,也必須對主題持續著迷。要在滿足好奇心與緊咬他人失檢行為間保持平衡。滿足這必要條件才稱得上公正的傳記而非侵犯他人的小報。但是當傳主仍然活蹦亂跳,其肖像還在拼組成形時,到底要如何叩問其靈魂深處?

  一方面,即使問到最無關緊要的資訊,也能從中得出微妙的樂趣。但另一方面,傳主就在你身後盯著你寫作,這感覺可不太妙。如果班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 逐頁細察傳記原稿如何敘述他的每個事業階段,像安德烈・莫洛亞 這樣出名的作家會如何反應?就我而言,我可以誠實地說,我開始了一段全新的美好冒險:我的英雄成為了我的朋友。

  像朋友一樣輕拍傳奇人物的肩膀,探索一個名人,甚至親身記錄一國之瑰寶,是一種奇怪的感覺。但是他只會聳聳肩膀,或揮揮手拂開這無關緊要的話題。這些漂亮的恭維之詞,對他來說只是過多的空話。甚至連「藝術家」這無從指謫的名稱,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詛咒,因為他認為這概念源自十九世紀的布爾喬亞。

  好吧,有道理。不過,面對這個與我年齡相差半世紀,卻在熟稔之後願意坦誠心扉,允許我用親近的「你」(tu)相稱的男人,我該如何重新追溯他的非凡人生呢?當然,他擁有很多朋友,也從不會用疏遠的「你」(vous)稱呼同儕,總是一貫地坦白直率。但,傳記作者是否有權使用他聽到的所有資料?在什麼情況下,應該酌量記錄真實?

  對略有所聞的人來說,他就是卡提耶-布列松(Cartier-Bresson)。對於同行人士來說,HCB這一大名足矣。他的親密交友圈更喜歡他向超現實主義致意的「恩利・卡̶—布列」(En rit Ca-Bré)。還有人叫他亨利(Henri),彷彿世界上只有獨一無二的亨利。所有人對於他是誰,都有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對他瘋狂、天才和較為黑暗的面向了解一二。我們所有人都貢獻自己所擁有的真實,都曾捕捉到一部分那個與我們為友的人。我的觀點是構成這所有意念的其中一片馬賽克磚。然而,傳記作者和肖像畫家,兩者皆是中間人,必須在對象與他以外的世界之間充分協調,以安撫每個人情有可原的好奇心。

  這個被認為不可思議的傳奇人物,從不迷戀自我標榜。他幾乎不在電視上露臉,也不在廣播中獻聲,報章媒體上也很少見到他的新聞。他非常樂意遠離那些伴隨名望而來、不可避免且令人討厭的陷阱,更無心更正許多人誤以為他已逝的印象。

  他是急躁的化身,但也充滿好奇心、義憤、熱情和暴躁。他是一個無法保持沉穩或控制自己脾氣的狂熱思想者——對他而言,生活離不開運動。他的躁動不定為他帶來種種困難,然而他也把自己的古怪轉化成優點。可以從容地享受惹怒他人這檔高貴的樂事,帶給他更大的私密樂趣。但是,想想他一生中見過的所有景象及所有經歷,那真是令人頭暈目眩。

  簡而言之,儘管他反對這個稱號,但他絕對是位藝術家。回顧一個人的生命並重新審視他的工作,也就是在講述他的視野。

  生活就像一座城市—要了解它,你必須迷失其中。這就是我採取的方式。我以無特定順序探索布列松的內心世界,花了無數日夜閱讀有關他以及他所寫的一切。我沉浸在檔案中,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希望永遠都不要浮上來。我也向他的朋友發問——並偶爾想起詩人馬克思.雅各(Max Jacob)的話:「每當談到某個熟悉的『偉人』,人們總會微笑,因為名聲和睡袍之間有明顯的差別。」我一次又一次地凝視他的照片,彷彿第一次發現它們。然後一遍又一遍地凝視畫面中的人們,並對於時間似乎不再從他們身上流過而感到驚奇。我仔細聆聽他從一波波翻騰記憶中,找出的所有大大小小的故事。

  我們不知道過去為我們保留了什麼。生命中有些事只有本人才能夠知曉,而同時某些事實將永遠遺留於文件和紀錄之外。這是好事,因為如果一切都能夠訴諸邏輯準則,就不會有任何奧祕留下。當事實像珍珠一樣串接,為嵌入特定圖案而製作,代價便是犧牲所有詩歌,並因此給出錯誤的圖像。如果你將不可知的事物排除在外,那麼知道一切又有什麼意義?當我們試圖理解藝術作品,其中往往存在某種無可言喻之物,使得作品本身超出了最具說服力的分析範疇之外。因此,意義來自圖像沒有顯露之處,而那隱藏的世界暗含在照片中。像布列松這樣的觀察者,擁有的便是這樣的視野。比起珍珠,他對於串起珍珠的繩子更感興趣。真實不會在全面而詳盡的連串事實裡被發現,而是在那之間浮現。

  列出他走訪過的國家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幾乎全都去過了。列出他所描繪的偉大人物也沒有任何效益,因為那些人物在公眾心中的形象幾乎都是由他賦予——確實,列出逃避他鏡頭的人會更有效率。但是,你不會希望一個視野中帶著詩意的人提供一份完整的世界人口普查,尤其當你得知,少數他留在床邊的人文觀察者作品,是出自普魯斯特和塞尚之手。他真正參照的,不是攝影,而是文化。

  如果你試圖理解布列松,你必須捨棄傳統的時間概念,而用另一個(有時不合時宜)的方式來代替,在這種情況下現實的曆法不一定與情感的曆法相對應。你必須想像這時鐘的時間,不是人類的時間,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韻律,如果將某人的生活事件與他的個人邏輯分開敘述,就像試圖通過閱讀劇本來體驗歌劇一樣徒勞。普魯斯特曾清楚指出這種想法,又說:「在困難層疊的日子裡,人們需要無限的時間向上爬,而在順行下坡的日子裡,人們可以快步歌唱。」

  布列松就是這樣生活,他不僅僅是旅行,而是旅居在外時也不曾考慮何時回家。這不是耍嘴皮子,因為這就是他認識世界的另一種方式。他的工作舉目皆是如此。雕刻家羅丹也有如此共鳴,他說:「你如何付出時間,終將獲得回饋。」正因如此,梳理這樣的人的生命時,探索某些事件對他的以及我們的記憶各別產生何種意義,會比單純地清點這些事件要帶來更多收穫。

  某天晚上,我問他對尼古拉.德.斯塔埃爾(Nicolas de Staël)的世界觀有何看法,他跳起並以腳尖站立,從高處俯視我,並以洞穴回聲般的隆隆聲響回應:

  「斯塔塔塔(Stâââl)……斯塔塔塔(Staâââl)…….」

  我以為我非常了解那位畫家,但我並不知道布列松所想起關於他的事—那位畫家的身材魁梧,低沉的嗓音令所有見過他的人印象深刻。音色很重要:舊錄音可以傳遞質地並重現其音調,但永遠無法捕捉到人的靈魂。握手的緊實程度也可使你稍微了解對方—掌心緊貼會使你感覺到皮膚的紋理,並刻印在記憶中。某種語調或壓力,有時會比自白透露更多信息。布列松握手十分有力,反映了他充滿活力的整體性格,他說話時有自己一套從舌尖細精巧地發出聲音的方式,反而透露出他無意強調的成長背景。

  如果出名有好處,他也喜歡保持神祕的好處。他渴望名聲,但前提是維持不為人知。他宣告自己打算英年早逝——但越晚越好。對於一個在路上被攔下並問道他是不是布列松時,會回答「也許」的人,你又要如何論定他呢?

  他的世界觀的演變,即在來自他終其一生都在問自己同樣的問題:「我為何活著?」——答案不曾找到,因為沒有答案。
 
皮耶.阿索利納(Pierre Assouline)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巴黎。

  ※說明:這篇新版前言為2004年布列松過世時,作者皮耶˙阿索利納回憶與布列松相處的時光所寫。

推薦序

困難的樂趣,未定的瞬間
曾少千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


  這本傳記原名為《世紀之眼:卡提耶-布列松》,刻畫卡提耶-布列松的攝影目光,如何洞察二十世紀的動盪文明。作者阿索利納以細膩的文筆,梳理卡提耶-布列松的創作歷程,重建他橫跨多洲的旅行軌跡,鑽進他的情感思維,呈現其傳奇生平與社會變遷的關聯。卡提耶-布列松敏感耿直的性情,創立馬格蘭攝影通訊社的理想,秉持真切紀錄現實的態度,皆鉅細彌遺地躍然紙上。格外重要地,整本書揭示卡提耶-布列松非凡的攝影成就,並非憑恃絕妙天才和精湛技術,而是來自藝術和文學的長年滋養,以及持守直覺和誠信的觀點。

  波特萊爾的影子

  書中用「波特萊爾的幽靈」形容青年的卡提耶-布列松,一語道盡他的叛逆和才華,堪稱為現代詩人的子嗣。亨利揹著顯赫的家族姓氏,卻不願繼承父親龐大的紡織業,毅然選擇心之所向,投身異國探險和攝影志業。他彷如波特萊爾筆下「現代生活的畫家」,銳眼尋索永恆和流逝的「現代性」。恆久和變動為「現代性」的一體兩面,這也是攝影家能盡情揮灑的領域。身為街頭攝影的典範,卡提耶-布列松熱愛四海為家,飽覽各地風土人情,以迅捷的步伐和好奇的眼睛,凝結轉瞬即逝的生活片段。這不啻是波特萊爾心目中的現代藝術家:漫遊在人群中的獨行俠,帶著孩童和大病初癒般的高昂興致,凝視生命的表象和神秘。

  波特萊爾提出前瞻的現代美學之道,但是對於攝影卻抱持質疑和排拒的態度。反觀卡提耶-布列松,他一心想探究攝影的堂奧。波特萊爾曾在1859年的沙龍評論裡,主張攝影是服務藝術和科學的卑微僕人,批評其準確複製的透明性毫無想像力和創意,並藉此責貶資產階級的庸俗品味。相較而言,卡提耶-布列松擁抱此媒介的紀錄能力,肯定攝影是新聞傳播和知識生產的有力管道。同時,他始終認為繪畫和雕塑才是真正的藝術,是對造形風格深思熟慮的結果,因此他總將羅浮宮當成自學的教室,崇敬秀拉、塞尚、馬諦斯、賈克梅第等人的傑作。他認為攝影在視覺媒介的大家族裡,處於「光學和機械的速寫本」這個特殊地位,他尊敬這速寫本的性質和潛力,反對「畫意攝影」和「藝術攝影」倣效繪畫的趨向。他畢生在攝影媒材的本分之內,鑽研最簡潔的方法,發揮最浩瀚的效果。

  攝影是困難的樂趣

  一如波特萊爾的散文詩,摒棄節律與韻腳,造就出新穎的文類,呼應著作家洋溢的激情和波動的意識,採寫生活中不登大雅之堂的瑣碎題材。卡提耶-布列松也找到符合個性和需求的徠卡小相機和五十釐米鏡頭,開創現代攝影的語言。無論是面對重大新聞事件,或平凡生活的枝微末節,他最在意的是構圖的張力及意義的線索,而不是既定的內容格式或標準答案。相機是他風塵僕僕的旅伴,讓他感受到更深刻飽滿的存在,並從中質問自我和探測世界,沒有特定的終點和目的。

  縱使卡提耶-布列松曾肩負過許多新聞媒體的報導任務,紀錄甘地的葬禮、史達林死後的蘇俄、中國共產黨政權下的大躍進、法國六八學潮等歷史時刻,他卻拒絕將攝影當成一份工作,甚至不願接受新聞攝影師的職稱。對他來說,報導攝影牽繫時局現狀,講求影像的證據和敘事用途,但這僅不過發揮攝影的部分潛能罷了。他在1986年的訪談中,表示攝影是一種困難的樂趣(un dur plaisir),需要依靠不斷的嘗試和練習,才能達到誠實忠於自己和拍攝對象的境地。換言之,工作或職務尚不足以涵蓋攝影的深遠蘊意,正如榮銜和金錢不是他所掛念的事。「困難的樂趣」遠比「工作」更能激發他的鬥志和心脾,在渾沌流淌的現實中,鍛鍊專注力和統合身體動作,奮力攫取雋永的影像。

  阿索利納形容卡提耶-布列松的「視網膜裡內建了構圖機制」,使他屢屢拍攝到引人入勝的畫面。早年他從立體派畫家洛特學到構圖比例的札實基礎,自此著迷於文藝復興繪畫中的幾何結構,還曾經幽默地將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所言「太初有道」,改成「太初有幾何」,高舉幾何定律的神聖地位。一九三二年拍攝的《歐洲廣場,聖拉查火車站》和《伊埃雷,法國》等作品,即顯露他擅長運用欄杆和階梯引導視線,加強透視景深,也能抓取人物跳躍和騎車的動態剪影,在幾何線條中注入感性詩意。黑白攝影使世間景物顯得較抽象,更凸顯圖像形體中的灰階層次和空間配置,帶給他知性滿足和視覺愉悅。然而他領會到,在現實的汨汨長河中,所有的瞬間都不確定,因此攝影的艱難挑戰是設法在框景中找到秩序,在影像的形式上找到寓意。

  客觀的偶然

  超現實主義和幾何學一樣,是卡提耶-布列松取之不盡的泉源。他曾說:「超現實使我學到攝影鏡頭,如何在無意識和偶然的瓦礫堆中,進行搜索。」從一九二八年起,他在超現實主義圈子找到精神的故鄉,結交畫家恩斯特、攝影家布拉塞和柯特茲、作家阿拉貢,而他特別對領導者布荷東的思想,感到折服和受惠。布荷東的《狂愛》一書採用他在西班牙拍攝的街童照片當封面,因為他的影像作品吻合超現實主義所追求的自動書寫,能夠鬆綁理智和道德制約,解放創意和想像。卡提耶-布列松體認到,按快門的反射本能中,彷彿自動書寫般,隱含不由自主和機緣的成分,因此他定義攝影是「由無止境的視覺吸引力,所觸動的自發性衝動」。

  布荷東所寫的日記式小說《娜嘉》,燃起了卡提耶-布列松對於「客觀偶然」(le hasard objectif)的渴望。這本書描述作者和一名謎樣女子的邂逅相愛,穿插曼瑞和柏法拍攝巴黎的照片,佐證兩人行經的足跡。這些看似平凡的街頭景象,在文字鋪陳的戀情中,醞釀著神秘幽靜的氣氛,彷彿神奇巧合的事情隨時可能降臨。布荷東在《娜嘉》和《狂愛》等書,皆強調無所不在的「客觀偶然」,帶有宿命、機運、因緣的人生觀。卡提耶-布列松發現相機即是捉住「客觀偶然」的絕佳工具,渴望拍照中的意外驚喜和頓悟,期待著超乎事先規劃、理性判斷、嚴謹控制的種種可能。一九三〇年代初他的作品顯露奇異又騷動的情景,例如在巴黎路邊交媾的野狗、瓦倫西亞沿著舊牆行走的仰頭男孩、床第歡愛的墨西哥女同志,這些潛伏在生活中的塵世晃影,端視攝影者的衝動去尋獲,定格為意味深長的瞬間。

  卡提耶-布列松從超現實主義得到創作能量,建立一個獨特的紀實攝影取徑。他曾經數度澄清,「決定性瞬間」並非代表他對於攝影的見解。他偶然在雷茲主教的回憶錄發現這麼一句話:「在這世上,凡任何事都存在決定性的一刻。」隨後在1952年「決定性的瞬間」被美國出版商採用為英文書名,從此烙印為標籤,也影響到今天中文的翻譯。其實當時他的法文版書名為《匆忙的影像》(Images à la sauvette),更貼近他原本真正的想法,這詞帶有倉促遁逃之意,指涉攝影暗中冒險的一面,常用來形容路邊非法臨時攤販。由此得知,攝影取決於主觀直覺和客觀條件的迸發交會,卡提耶-布列松有如玩躲迷藏的隱形人,迎向現實湧出的各樣「客觀偶然」,伺機偷取閃現的精彩影像。

  誠實的旅記

  卡提耶-布列松一生中有四十多年的日子經常在旅途上,頻繁移動於不同國家,拍攝各地人民的工作和休閒活動。他以包容心瞭解不同的地緣政治和歷史,以雙腳走遍新穎和老舊的城廓,用鏡頭為西方觀眾揭開蘇聯、中國、古巴等共產國家的面紗。早期他散文詩般的街頭攝影作品,罕有說明文字,鼓勵觀者多元的聯想和解讀;而他在二戰後的報導攝影,則堅持向大眾傳遞可靠的資訊,用素樸的影像和文字反映現場的見聞。不論是捕捉巨大的歷史轉折,或是細微的日常一隅,他期望人們觀看照片和圖說後,能拋卻種族和階級的刻板成見。

  為了貫徹誠信的原則,卡提耶-布列松要求技師如實沖印底片,不得裁切格放和更改構圖。他反對戲劇化和煽動性的畫面,致力維持紀實攝影的歷史價值和視覺質感。例如,他為《生活》雜誌拍攝一九五八年毛澤東政權下的大躍進,極為重視攝影和文字的結合,親自撰寫每幀照片的背景簡介,確保影像根植在當地的社經脈絡中。從武漢的重機具工廠、新疆的汽車製造廠、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解放軍操練、到聾啞學校的素描課,皆由明確的圖文生動傳達攝影者的悉心觀察。

  卡提耶-布列松九十歲時曾經回答一份雜誌的〈普魯斯特問卷〉,其中一題「什麼是你最喜歡的人性?」他答道:「誠信和直覺」。這總結了他為人處世的座右銘,也應用在他豐富的攝影實踐上。特別是二戰後,當他的個人際遇和亞洲巨變交織在一起時,於印度、緬甸、中國停留三年的期間,他用相機和文字認真紀錄一切的慌亂、暴力、靜謐、儀式,將一捲捲底片寄回馬格蘭,卻不在意照片最後的出版結果。他自認像是一個茹素的獵人,全心全意追逐和擊中目標,但是不吃獵物。換句話說,他對拍照過程比拍照目的,懷有更深邃的熱情,而誠信和直覺則是延續這份摯愛的關鍵。

  卡提耶-布列松的「世紀之眼」,乃由文學和藝術的薰陶養成,蘊含機敏和睿智,照見了傳統習俗和現代社會的共生與消長。他用「光學和機械的速寫本」,留下強大的影像資產,真實又神秘,宏觀又親密。然而他獨特的視野,終究難以跨出他身處的時代去理解後來的攝影新浪潮。例如,他批評荻安˙阿勃斯(Diane Arbus)和理查˙阿維東(Richard Avedon)的肖像作品,僅僅拍下他們自己的神經官能症而已。他認為彩色照片過於低俗和商業化,無法接受馬丁˙帕爾(Martin Parr)豔麗又諷刺的照片。此外,他亦被誤解為形式至上的攝影美學家,或背離新聞攝影的菁英份子。慶幸的是,這本書釐清了關於他的偏見及神話,展現他開拓黑白紀實攝影的廣闊路徑。只要有人願意像他一樣,將攝影看作困難重重的深刻樂趣,真切表達對外界和自我的觀點和情感,那麼攝影的未來將有繁茂的生命,足以抵抗遺忘和虛無。

 
二〇二〇年二月

  參考書

  1.亨利.卡提耶-布列松著,張禮豪、蘇威任譯,《心靈之眼:決定性瞬間—布列松談攝影》(L’imaginaire d’après nature),台北:原點出版,2014。

  2.Galassi, Peter. Henri-Cartier-Bresson: The Modern Century. New York: Modern Museum of Art, 2010.

  3.Henri Cartier-Bresson: Interviews and Conversations 1951-1998. Edited and with a foreword by Clément Chéroux and Julie Jones. New York: Aperture, 2017.

  4.Scott, Clive. Street Photography from Atget to Cartier-Bresson. London: I.B. Tauris, 2007.

  5.Walker, Ian. City Gorged with Dreams: Surrealism and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in Interwar Paris.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2.
****

東方照相記:近代以來西方重要攝影家在中國

作者簡介

南無哀


  本名王保國,中國藝術研究院攝影藝術研究所編審、《中國攝影家》雜誌副主編,長期致力於國際報導攝影(含紀實攝影)、藝術攝影和攝影史、攝影評論的編輯、研究和譯介工作。是法國佩皮尼揚國際報導攝影節(Visa pour l'Image)、英國FORMAT國際攝影節、美國露西基金會國際攝影獎(IPA中國賽區)和中國連州、大理、麗水、濟南等國際攝影節(雙年展)評委。曾應邀出席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國際攝影中心聯合舉辦的「中國與西班牙 1936-1939:羅伯特‧卡帕與全球人民陣線」國際研討會。著有《談影唯缺頌紅妝 ── 攝影閱讀筆記》。

 

內容簡介

  十四位享譽國際的攝影大師: Felice Beato 菲利斯‧比托、John Thomson 約翰‧湯姆森、James Ricalton 詹姆斯‧利卡爾頓、Sidney D. Gamble 西德尼‧甘博、Joseph F. Rock 約瑟夫‧洛克、Ella Maillart 艾拉‧瑪雅爾、Edgar Snow 埃德加‧斯諾、Robert Capa 羅伯特‧卡帕、Hedda Morrison 海達‧莫理循、Henri Cartier-Bresson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Rene Burri 何奈‧布里、Eve Arnold 伊芙‧阿諾德、Marc Riboud 馬克‧呂布、Liu Heung Shing 劉香成在中國留下了他們的拍攝足跡,也留下了許多精彩故事。

  幾百張珍貴圖片,有的是首次展現,生動展示了中國時代的變遷與滄桑歲月,勾勒出西方人拍攝的中國照片中潛伏的「東方學影像鏈條」,綜合運用東方學、歷史學等學術研究成果,拓展了攝影史研究的學術視野。

  1844年,來華談判的法國拉萼尼使團成員于勒‧伊迪埃拍攝了澳門、廣州的市井風物、官員富商、參加談判的中法代表以及中法《黃埔條約》的簽字儀式,這是西方人在中國拍攝的第一批照片。此後,西方來華的旅行家、傳教士、商人、外交官、冒險家、軍人、記者各色人等穿行於中國大地,留下了大量關於中國的照片。

  本書詳細介紹了一八四四至一九八○年代初,十四位西方重要攝影家在中國的攝影活動以及歷史意義。書中收錄了近一百四十張歷史影像,並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加以闡述:這些照片為何重要,它們是怎麼拍出來的,它們的拍攝者因何原因來到中國,拍攝了中國的哪些方面,對中國有何評價,又是懷著一種甚麼樣的動機按下了快門……獨特地展現出百年中國的歷史變遷。首次勾勒出這些影像中潛伏的「東方學影像鏈條」,同時綜合運用東方學、歷史學等學術研究成果,揭示影像背後隱藏的社會歷史內涵,拓展了攝影史研究的學術視野。

目錄

序言 東方學視野中的中國照片

第一章 見證條約時代的開始
—— 一八六○年菲利斯.比托記錄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章 衰落的帝國
—— 一八六九—一八七二年約翰.湯姆森記錄的中國

第三章 一九○○年的北京
—— 詹姆斯.利卡爾頓鏡頭中的義和團與八國聯軍

第四章 「農夫歌」
—— 一九○八—一九三二年西德尼.甘博照片中的中國

第五章 香格里拉的始作俑者
—— 一九二二—一九四九年約瑟夫.洛克在中國的探險

第六章 一九三五年的禁地之旅
—— 艾拉.瑪雅爾穿越「隔斷的綠洲」

第七章 一九三六年的禁地之旅
—— 埃德加.斯諾探尋紅色中國

第八章 在戰火中療傷
—— 一九三八年羅伯特.卡帕目擊的中國抗戰

第九章 北平的聲音與記憶
—— 一九三三—一九四六年海達.莫理循眼中的古都

第十章 一九四八—一九四九:穿行於新舊中國之間
——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國(上)

第十一章 一九五八:「我們有一個重大的責任」
——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國(下)

第十二章 旁觀者
—— 一九六四—二○○五年何奈.布里的七訪中國

第十三章 一九七九年的中國
—— 伊芙.阿諾德與她的《中國之行》

第十四章 紅色中國
—— 馬克.呂布眼中的毛澤東時代

第十五章 中國之惑
—— 馬克.呂布眼中改革開放的中國

第十六章 我的情懷在這裡
—— 一九七六—二○一○年劉香成的中國敘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