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0124 2014 五 英國超現實 聚會 老人與海


“Most people were heartless about turtles because a turtle’s heart will beat for hours after it has been cut up and butchered. But the old man thought, I have such a heart too.”
“It is good that we do not have to try to kill the sun or the moon or the stars. It is enough to live on the sea and kill our true brothers.”
“Every day is a new day. It is better to be lucky. But I would rather be exact. Then when luck comes you are ready.”
“Why do old men wake so early? Is it to have one longer day?”

― Ernest Hemingway,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Paperback: https://amzn.to/49Yxc22 )
(Audiobook: https://amzn.to/3QrvT4J )

#ad #hemingway #englishliterature #americanliterature


聚會報告:
梁永安、張華、唐香燕、陳忠信、戴久永、繆詠華、游常山、鍾漢清、張瑞麟、、胡慧玲 (請假;永安寄一本文豪通信集《此刻》)

梁永安、張華兄得2013年的譯藝大獎;梁先生要繼續翻譯美國小說名家的書;張華兄與美國Lewis Carroll 學會連絡上,將以英文慶祝Alice in Wonderland 出版150周年慶---考慮台灣的學會---我有一本松本侑子 的英國文學紀行,他很快就翻出 L. C.部分---他對雙關語pun的研究熱情不減。

戴久永老師找到知音; 唐香燕、陳忠信----他們可談養生饅頭、韓劇…….

繆詠華寶刀未老; 五百多頁的法文小說二三天就看完---明年2015書展大家即可讀到他的翻譯大作;
羨慕能寫長篇小說的人。長篇小說架構大,必須心思縝密,頭腦清楚,才能妥善安排如跑馬燈般出現的所有人物的來龍去脈,同時還得多線進行劇情鋪陳。
有點像打緹花毛衣,五顏六色的線彼此纏繞,倏忽層疊交織,倏忽分線進行,但最終作者必須掌握不讓複雜的線路打結,鬆緊還得拉扯的恰到好處,同時又得編織出美麗的圖案,最後的收尾更必須毫無破綻,看不到一絲線頭。

哪天我寫出一部自己滿意的長篇小說,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作家。

游常山是我們此小組之新人----他的台美社會的百科全書式博文最讓繆驚奇。

張瑞麟最先到: 他說前年和去年各編輯出版了一本藏傳薩迦派的文章,
如:
1. 書  名:      榮耀的薩迦: 喜樂的源泉
 作  者:         薩迦法王作; 張瑞麟等譯
 出版機構:         密宗薩迦文殊佛學會
主題標題:   藏傳佛教; 佛教宗派; 佛教傳記
2. 書名:薩迦無盡藏
講述:薩迦法王、大寶金剛仁波切、貢噶旺秋仁波切
譯者:編譯小組(阿尼確尊、釋法音、張瑞麟居士、馬君美居士、陳維、Bella Chao
出版發行:中華民國密宗薩迦文殊佛學會
出版日期:20133

另外,每年不固定的出三本期刊(雜誌)

游常山和唐香燕讓我知道兩位作家; 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4/01/xxviii.html

hcpeople.blogspot.com



2014.1.24 戴久永說;不知不覺的,就已70歲了。引董橋先生的停雲中一段送他;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apple/art/20131215/18551188

黃豆說舅舅是老廈門大學中文系畢業,抗戰勝利後一九四六年才南渡謀生,當過小城一所華僑中學的校長:「舅舅續弦,老派朋友們譁然,老先生一意孤行,喜宴上 台演講,引班固《白虎通》講嫁娶一句原文說:『至七十大衰,食非肉不飽,寢非人不暖,故七十復開房也!』哄堂大笑,盡歡而散。」

 非常感謝。
今天的聚會看起來好精彩啊~

祝安好

卡洛


唐香燕;
 謝謝漢清兄今天召集的聚會,謝謝永安兄請吃午飯,非常高興!

照片拍得不好,隨意看看。

關於長篇小說那幾段話,很有意思。

關於法國小說,最近這兩年,我讀到最喜歡的一本是「法蘭西組曲」(聯經出版)。它是未完成的長篇小說,作者只完成全書不到一半的構想,就被抓進集中營。我們今天能看見她寫完的部分,簡直像奇蹟一樣。而看不到她沒寫出來的部分,就像我們看不到曹雪芹的紅樓夢結尾一樣叫人遺憾。



Dear HC:

可好?
年前瞎忙中,周五的約,請容我請假。

祝順利平安

卡洛
我們一群很久沒上山在花草書本音響中談天了
顧園的主人今天可能會參加我們的聚會吧.......
http://mylightning.blogspot.tw/2014/01/blog-post_24.html




九點起

Felix Mendelssohn: a 19th Century Mozart

« previous episode | next episode »

Thursday, April 25, 2013 Enlarge

Each of the great first generation of romantic pianist-composers had a very specific style of playing that influenced those who came after them.
Felix Mendelssohn played with little arm movement, curved fingers and he was sparse in using of the pedals. He also favored quick tempos. His music was as transparent as Mozart's, each note requiring an unusual precision. On this edition of The Romantic Piano, we focus more on the music of Felix Mendelssohn.
Mendelssohn lived only until the age of 38. Few artists ever worked harder for the good of the art of music. He one of the first to perform old and forgotten music. At only 19, he gave the first performance of Bach's St. Matthew Passion since its premiere in 1736.
Born into a wealthy banking family, early celebrity allowed him to escape many of the worst indignities of anti-Semitism. German Jews of his era rarely attained the peak of their professions without converting to Christianity. So Mendelssohn made a commonplace move, converting to Protestantism around his 19th birthday.
While working tirelessly, he founded major musical festivals in Dusseldorf and in Birmingham, England, as well as founding the Gewandhaus Orchestra in Leipzig. During the 1830s and '40s, he was Germany's greatest conductor by far, and added much to the repertoire to his fledgling ensemble. In addition, he also found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usic schools of the 19th century, becoming its director - the Leipzig Conservatory of Music.

Playlist:

Felix Mendelssohn: Songs without words, vol 1, Op. 19b: no 6, Andante sostenuto "Venetian Gondola Song" / Ignaz Friedman
Felix Mendelssohn: Scherzo a capriccio for Piano in F sharp minor / Vladimir Horowitz
Felix Mendelssohn: 7 Charakterstucke, Op. 7: No. 1. Sanft und mit Empfindung / Benjamin Frith
Felix Mendelssohn: Fantasia for Piano in F sharp minor, Op. 28 "Sonate écossaise"; III Presto / Shura Cherkassky
Felix Mendelssohn: Songs without words, vol 8, Op. 102: no 5, Allegro vivace in A minor "Child's Piece" / András Schiff
Felix Mendelssohn: Variations Sérieuses (17) for Piano in D minor, Op. 54 / Murray Perahia
Felix Mendelssohn: Songs without words, vol 3, Op. 38: no 6, Andante con moto in A flat major "Duetto" / Ignaz Friedman
Mendelssohn-Rachmaninoff: Scherzo from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 Benno Moiseiwitsch
Felix Mendelssohn: Songs without words, vol 6, Op. 67: no 4, Presto in C major "Spinning Song" / Josef Hofmann
Fanny Mendelssohn-Hensel: Allegro di molto / Joanne Polk
Felix Mendelssohn: Songs without words, vol 5, Op. 62: no 6, Andante grazioso in A major "Spring Song" / Vladimir Horowitz




名作の舞台をたずねる世界文学の旅

  春の連休、夏休みなどに海外へ出かけるときは、子どものころから愛読してきた世界文学の舞台、作者の家を、一つずつおとずれ、取材してきました。
  あるいは、文学紀行のツアーの講師として、旅を企画し、参加者のみなさんと一緒に各地をまわってきました。

  そうした海外取材をもとに、今も、文学紀行のエッセイ集を書いています。

  ここでは、今までにおとずれた物語と場所を、少しずつご紹介しようと思います。

■イギリス~イングランド
■イギリス~スコットランド
■アメリカ
■カナダ
■デンマーク
■ベトナム
■フランス
■ドイツ
■イタリア
■スペイン
■中国
■韓国



 スコットランドの文豪、サー・ウォルター・スコットが愛した景色「スコッツ・ビュー」。スコットランドにて。(撮影:松本侑子)

 『赤毛のアン』シリーズの作者、L・M・モンゴメリも、1911年にカナダから、遙々、この土地を訪れ、日記に書き示しています。
 モンゴメリは、少女の頃よりスコット作品を愛読していて、『赤毛のアン』にスコットの詩をたくさん引用しています。
 
これから時間を見つけて、順次、書いていきますので、お待ち下さいね。

 インターネットが普及する前は、旅行代理店で旅の手配をお願いしていましたが、今では、インターネットを使って直接、ホテル、レンタカー、フェリーなどを予約しています。
 また作家の記念館などへの取材依頼・お問い合わせも、電子メールでお送りしています。

 ネットのおかげで、海外取材の準備が、前とは比べものにならないくらい便利になりました。


(文章と写真の無断転載は著作権法で禁じられています。)


 美中不足集 (16):  校史與校史館
東海美中不足的事很多,本文可以舉校史館為例。請以校史館”Google 搜索
,前二頁大約可得十來所大學的 (數位)/校史館。東海的不在其中。

以寫個人的成長過程或懺情錄。可以寫一群朋友的友情和愛情,如《未央歌》等。可以寫班史(既然有《我們這一班》,當人可寫成書)、系史(如某院士最近介紹的哈佛大學數學系在二十世紀的迎頭趕上歐洲對手等)、院史(如臺大醫學院或管理學院等,都已有出版品) 、校史(通常創校周年出版……‧《南開校史研究叢書‧第十輯》 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群校之史 (譬如說,英國60年的新興大學之史---所謂平板玻璃大學史…….. 。通常的校史之篇幅都很厚重,不過也有很精短有去的,譬如東吳大學的......

校史館的展示方式也可以有許多種,譬如說東海大學將資料放在圖書館的檔案區,建構所謂的虛擬大學校史館。或是臺大有校史館,屬於學校的博物館群,出版諸如有人要我寫一首關於臺大的情詩》等。也可以像新竹清華大學前一陣子興建完成的「清華名人堂」(2013.12.19  )+http://www.nthu.edu.tw/newsphoto/102news/hotnews-1021230.php





 http://homepage3.nifty.com/office-matsumoto/
 松本侑子ホームページ
Yuko Matsumoto Homepage




南西‧丘納德的巴黎 (超現實主義裡狂飆的靈魂)

二O至三O年代是個藝術狂飆的年代,在巴黎的星空下至今仍閃爍著文學、繪畫、戲劇、舞蹈大師們的光芒,他們的靈魂現在仍徘徊在美麗的塞納河畔。這個年代是一個人和人、人和文化相遇與碰撞的時代,巴黎的咖啡館中,詩人、畫家、革命家與犯罪者並席而座。

由狄亞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尚‧柯克多(Jean Cocteau) 的詩與電影、畢卡索的繪畫和舞台設計、可可‧香奈兒的時裝及舞台展演、以致由貝爾納、多里瓦(Bernard Dorival)創立的「巴黎畫派」,以席涅克(Paul Signac)及馬諦斯為先驅,加上外來藝術家的參與,如荷蘭的梵‧東榮(Van Dongen)、西班牙的葛利斯(Juan Gris)、波蘭的奇斯林(Moise Kisling)、保加利亞的巴斯欽(Jules Pascin)、俄國的夏卡爾(Marc Chagall)、蘇丁(Chaim Sutin)、義大利的莫迪里安尼(Modigliani)、及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等都在這時來到了巴黎,於是立體主義、野獸派、超現實主義、達達等重要流派,在巴黎由此展開了人文史上最重要的一頁。

一九三O年,超現實主義的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和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nuel)合力拍出電影「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這部電影的背後是由諾佑(Noyau)夫人出錢資助,這部電影於十一月時在巴黎的電影院上映時,引起愛國青年黨及反猶太人組織的強力阻撓,因內 容褻瀆了國家與教會,那些民族主義者破壞電影院,將展示中達利、恩斯特(Max Ernst)、曼‧雷(Man Ray)、伊夫斯‧坦基(Yves Tanguy)等人的作品損毀。

十二月中旬,法國政府禁止這部影片上演,並沒收底片。路易‧阿拉貢(Louis Aragon)藏著其中一捲帶到倫敦,將它交給南西‧丘納德(Nancy Cunard)這位女士。南西心想一定要讓 「黃金時代」能在倫敦上映。

一九三一年一月,終於在倫敦的「華鐸街電影院」(Wardouor Street Cinema)上映「黃金時代」,當時的一些藝文人士因反對法國政府禁映此部影片,故寫了許多支持前衛藝術的文章,參與者包括路易‧阿拉貢、安德列‧布列 東(Andre Breton) 赫內‧克威爾(Rene Crevel), 達利(Dali), 保羅‧艾呂雅(Paul Eluard), 喬治‧薩杜爾(Georges Sadoul), 崔斯坦‧查拉(Tristan Tzara)等人,因這次電影是以私人方式上映,所以在倫敦沒有引起很大的注意與迴響。

超現實主義在英國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一直在這股洪流中做出很大奉獻的南西‧丘納德的名字也很少被提及;她在莫理斯‧納多(Maurice Nadeau)所寫的《超現實主義的歷史》(Histoire du Surealisme)(1945)一書及派翠克‧華德柏格(Patrick Walkberg)的《超現實主義》(Chemins du surrealisme)(1965)的書上都不曾被提及,直到安‧齊薩姆(Anne Chisholm)(1979)所寫的南西‧丘納德,才讓這位一生精彩的女性重見天日,讓我們見到她在超現實主義的歷史上所留下的豐美色彩。

南西‧丘納德是位作家‧政治活動家,出身英國上流社會,一生追求自由解放,也戮力於打擊種族主義(racism)和法西斯主義(fascism)運動;她 和一名黑人樂師私奔,而使倫敦輿論為之嘩然,她的母親因此取消了她的財產繼承權;南西‧丘納德成為二十世紀初許多著名作家及藝術家的缪斯,與她交往密切的 名人有溫德姆‧劉易士(Wyndham Lewis), 阿爾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 崔斯坦‧查拉(Tristan Tzara), 艾哲拉‧龐德(Ezra Pound), 亨利‧克勞德(Henry Crowder), 路易‧阿拉貢(Louis Aragon)。

她也是一位叛逆的情人,與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詹姆士‧喬艾斯(James Joyce)、布朗庫西(雕刻家Constantin Brancusi)、及曼‧雷(Man Ray)等均過從甚密。麥可‧艾倫(Michael Arlen)和赫胥黎都愛上她,其後寫出以她為主角的小說;她有一張令人難忘的臉孔與行事風格,給畫家、雕刻家、攝影家們很多的靈感,她因著迷於黑人文 化,收藏許多非洲的象牙手鐲,她喜歡在兩隻手臂掛滿手鐲,發出碰撞的清脆聲音,曼‧雷及西希爾‧比頓(Cecil Beaton)就為她拍出赫赫有名掛滿手鐲的人物照片。

南西認識「超現實主義」那群人是在她一九二三年到巴黎時候的事,這個時候巴黎的藝術家們分成兩派,或可稱之為左岸派與右岸派,左岸派以蒙帕那斯為中心,波 希米亞的藝術家們聚集在「多摩」(Le Dome)、「圓亭」(La Rotonde)等咖啡館,其中有奇斯林(Kisling)、莫迪里安尼、藤田嗣治 (Leonard Fujita )及畢卡索等人。

另一方面,年輕的知識份子對藝術開始表明新的態度,例如安德列‧布赫東、艾呂雅、班傑明、培瑞(Benjamin Peret) 、菲力浦‧蘇波(Philippe Soupault)等超現實主義者。這些人集中在歌劇院附近的切爾達咖啡館(Café Celta),他們輕視左岸的波希米亞人,在蒙帕那斯的曼‧雷,則與兩岸藝術家及作家交往密切。

一九二三年,南西到巴黎時遇到個子小、皮膚淺黑、目光灼灼的崔斯坦‧查拉,他們兩人立刻成為好朋友,查拉將一部名為《雲之手絹》的劇本送給她。一九二四 年,曼‧雷為他們兩人在一家舞廳前拍照,南西穿一件銀色的褲子,臉上戴著面具,頭上是父親的老舊帽子。查拉後來為南西介紹羅馬尼亞的雕刻家─布朗庫西,布 朗庫西以南西為模特兒創作出充滿現代感(sophisticate)的女性人物雕像。”Sophisticate” 這個字是二O年代的產物,有人稱之為”世故”,但我個人則認為它應詮釋成〝洗練〞,它具有介於現代與經典間的特質與品味,它可運用於前衛藝術及時尚流行, 非常具有時代氛圍。

一九二四年,南西‧丘納德在塞納河聖路易島(Ile Saint-Louis)的勒雷卡捷街(Le Regrattier)租房子,住在塞納河上的小島,應像是她的作風,因為那裡既非右岸也非左岸,是屬於中間地帶。她在巴黎的家經常是左右兩岸各界人士造 訪的地方,例如曼‧雷、佩姬‧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女性攝影家貝倫妮斯‧阿比特(Berebuce Abbott)、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士(William Carlos Williams)、畫家瑪莉‧羅蘭珊(Marie Laurencin)、保羅‧法爾格(Leon-Paul Fargue)、德朗(Andre Derain)、奇斯林(Moise Kisling)、另外如尚‧考克多(Jean Cocteau)、雷蒙‧哈狄格(Raymond Radiguet)、阿拉貢(Louis Aragon)、布赫東、蘇波等人,在聖路易島,南西的家裡,寫出二O年代的巴黎藝術史。

自一九二五至一九二六年間,「超現實主義」最為活躍,南西‧丘納德與此團體來往密切,她對阿拉貢情有獨鍾,據稱阿拉貢是位身材修長的美男子,兩人陷入熱 戀,經常形影不離,當時超現實主義者的聚集地是克立許大道(boulevard Clichy)白色廣場(place blanche)上的西哈諾咖啡館 (Café Cyrano),在那裡可以看到非常醒目的兩個人。

但是南西崇尚自由的生活,阿拉貢有時也無法配合,就算南西再喜歡,她也不會被一個男人束縛住,她經常是背叛的情人,而阿拉貢要求忠實的愛,深深為嫉妒所 苦。諷刺的是,鼓吹打破老舊陳腐、追求藝術革命的超現實主義者幾乎都是小資產階級,對女性態度仍是意外地古板,要求女性謹守老舊的道德標準。在聶魯達的回 憶錄中,他形容阿拉貢是一台有才智、有知識、言詞尖刻、文思敏捷的電子機器,聶魯達自稱每次與阿拉貢一起度過幾小時後,出門時總感到精疲力盡,因這個人中 鬼蜮常迫使他思考;聶魯達欣賞他充滿抗爭的偉大精神,但這種偉大的精神,在用之於對女性的愛情觀時,卻變成了另一種標準。阿拉貢後來在艾爾莎‧特麗奧萊 (Elsa Triolet)的愛情滋潤下,撫慰了與南西分手的傷害。

寫出《南西‧丘納德》傳記的安‧齊薩姆(Anne Chisholm)非常支持女性,對超現實主義者提出強烈的批判:「女性在超現實主義者的構想中,僅有極小的作用,儘管他們希望不要被習慣束縛,並給予中 產階級一個衝擊,然而超現實主義者依然希望女性保持平凡、保守的想法,很多女性作家與畫家並沒有參與他們的運動,也未被邀請在宣言上簽署。他們雖然拜訪娼 寮,與妓女為友,充其量,其骨子裡的態度與外表是截然不同的。」

超現實主義者中幾乎沒有女性藝術家,但我們不能忘記二O年代藝術發展背後的贊助者們,如前面提到的諾佑夫人支持達利及布紐爾的「黃金時代」;可可‧香奈爾 的資助狄亞基列夫的芭蕾舞團,以及模特兒琦琦對曼‧雷的鼎力協助;南西‧丘納德也是個重要的贊助者,她認為讓世人認識那些被埋沒的天才是她的使命,而且不 管多困難也不以為苦。南西在諾曼第─沙佩勒地區成立”時間新聞” (Hour Press)的印刷工作室,她以她的財富支持當時的詩作出版,當她是阿拉貢的女友時即出版過阿拉貢翻譯的《斯納克之獵》("The Hunting of Snark" by 英國作家─卡羅‧劉易士Carroll Lewis,1832-1898 )。

南西‧丘納德是聶魯達筆下一位出身高貴、愛趕時髦、不肯認輸、勇敢又動人心弦的唐吉訶德式的人物,約在一九六九年,南西‧丘納德在巴黎逝世,臨終的危急時 刻,她幾乎赤身裸體地從旅館的電梯下樓,她倒斃在電梯裡,永遠閉上她那雙美麗的天藍色眼睛。她死亡時,體重只剩三十五公斤,她的身體在與世上的不公正進行 鬥爭中垮了。除了生活的日益孤獨和在無助的情況下死去之外,她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報酬。

photos:
(1) Nancy Cunard
(2) Nancy Cunard in bangle.



超 現實主義者中幾乎沒有女性藝術家,但我們不能忘記二O年代藝術發展背後的贊助者們,如前面提到的諾佑夫人支持達利及布紐爾的「黃金時代」;可可‧香奈爾的 資助狄亞基列夫的芭蕾舞團,以及模特兒琦琦對曼‧雷的鼎力協助;南西‧丘納德也是個重要的贊助者,她認為讓世人認識那些被埋沒的天才是她的使命,而且不管 多困難也不以為苦。南西在諾曼第─沙佩勒地區成立”時間新聞” (Hour Press)的印刷工作室,她以她的財富支持當時的詩作出版,當她*是阿拉貢的女友時即出版過阿拉貢翻譯的《斯納克之獵》("The Hunting of Snark" by 英國作家─卡羅‧劉易士Carroll Lewis,1832-1898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uis_Aragon
*南西‧丘納德http://en.wikipedia.org/wiki/Nancy_Cunard



The French surrealists had long claimed Lewis Carroll as one of their own, and Aragon published his translation of The Hunting of the Snark[1] in 1929, "shortly before he completed his transition from Snarxism to Marxism", as Martin Gardner puts it.[2] Witness the key stanza of the poem in Aragon's translation:
Ils le traquèrent avec des gobelets ils le traquèrent avec soin
Ils le poursuivirent avec des fourches et de l'espoir
Ils menacèrent sa vie avec une action de chemin de fer
Ils le charmèrent avec des sourires et du savon
Gardner, who calls the translation "pedestrian" and deems the rest of Aragon's writings on Carroll's nonsense poetry full of factual errors, says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Aragon intended any of it as a jok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