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達
時值雷驤往生,我展讀《人間自若》兩卷(春明.夏影、秋光.冬眠),及畫集《畫人之眼》(市井.暴力.身體),腦海中突然流曳著吳耀忠、粱正居等人的相關畫作或攝影,那是70年代「鄉土回歸」的整體留像,以前不太懂,近幾星期在整理70年代的鄉土回歸現象,再對照這些前輩文人的作品,似乎懂了些什麼。
初識雷驤作品當然是在80年代「人間副刊」上,他以拙樸插畫搭配一篇文章的入眼手法。這和梁正居一幅庶民照片配以一篇人生小景似很雷同。或者吳耀忠幫陳映真在遠景所出版小說的封面畫,這些都有鮮明的70年代鄉土回歸色調。
那是想要撥除黨國桎梏、反共幽靈,直探黎明前夕台灣土地的共同嘗試。庶民、小民才是他們心之所寄。這自然不是現代主義的心靈獨語,又和日後的種種後設文學迥異。他們所述所繪、所攝的鄉土又和今日這種濃妝豔抺、精心打扮的鄉土定義不搭;他們似乎集體留在上一個月台淺吟低唱 、快樂與共,不須與我等解釋、同心,似乎就是如此。
其實,雷驤是個即之也溫的長者,他風趣尚聊,由於多才多藝,自然「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完全不須掉書袋、套人生至道;祇是我與他除了公務沒有私誼。是由於鄉土回歸的70年代意象,才讓我再回眸70年代。
說來尷尬,我的年歲其實已足以溼潤一些70年代的文學景觀,而確實那個年代已識黃春明、王禎和,當然也因為「鄉土文學論戰」讓70年代的文學作品被賦予某種異樣色彩。
然而,跨過80年代後我似不想再回探70,儘管我向來是老靈魂,但和70年代的靈魂長期以來有著落差。我知,我尚理智、理論,想早日撥除迷霧,讓金陽煦風吹入心坎;然而如今時序已是21世紀20年代,AI的討論壓過一切,然後但見70年代的人物在肉體寂滅後,靈魂紛紛道曲訴衷,而此時我也不再年輕,於是到了與他們說「好久不見」,接著坐下品茗聊天。即使人已飛往另個異世界,他們的作品與人情就是留於此世的傳世密碼。
對!當我專意於梳理80年代如何走向今,前一階段的70年代,我就是不能略過。雷驤、張照堂、黃永松、梁正居、吳耀忠,我都得好好再重識。
七點鐘前上麥當勞要卡布 超人女士
十一點杭之來 女舍午餐水果 談其家族
王拓(1944年1月9日-2016年8月9日),原名王紘久,生於日治台灣臺北州基隆市八斗子(今台灣基隆市),為臺灣鄉土文學作家、與政治人物。在黨外時期開始參與台灣民主運動,在美麗島事件中入獄,後參與工黨與民主進步黨,曾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在民進黨內,原屬美麗島系,曾加入正義連線與新潮流系的運作[1][2],曾任第二屆國大代表,第三、四、五屆立法委員,第10任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今天杭之來訪 他心情不好 因為他的好友王拓先生過世了
約十年前 王拓先生在永和社區大學開課 主題可能是『政治與文學』學員幾乎讀遍台灣的政治小說
他還找陳芳明教授等來客座
真是盛會
約十年前 王拓先生在永和社區大學開課 主題可能是『政治與文學』學員幾乎讀遍台灣的政治小說
他還找陳芳明教授等來客座
真是盛會
安息
------
王拓回應:「我們家從福建遷移來台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祖先一代接一代在這塊土地上不斷辛勞地、勤懇地、滿懷期待地工作者,在這塊土地上播下愛心和希望,並且用血、用汗,甚至用淚水來灌溉她、照顧她、呵護她,就像一個忠實的園丁對待他的田園,……我們是兩腳深扎在這塊土地上的一群人,死了也還在這塊土地上,和這塊土地合而為一、混為一體。所以,……我們願意流汗、流血;為她,我們甚至可以死!因為沒有這塊土地就沒有我們、沒有我們的子孫、沒有我們的一切!」
------
王拓回應:「我們家從福建遷移來台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祖先一代接一代在這塊土地上不斷辛勞地、勤懇地、滿懷期待地工作者,在這塊土地上播下愛心和希望,並且用血、用汗,甚至用淚水來灌溉她、照顧她、呵護她,就像一個忠實的園丁對待他的田園,……我們是兩腳深扎在這塊土地上的一群人,死了也還在這塊土地上,和這塊土地合而為一、混為一體。所以,……我們願意流汗、流血;為她,我們甚至可以死!因為沒有這塊土地就沒有我們、沒有我們的子孫、沒有我們的一切!」
"......論戰帶給王拓的,不是文學創作的陽光大道,而是他的文學觀背後的「社會參與」的實踐行動。他投入黨外民主運動,先是走進黨外雜誌的陣營,投入選舉,1979年,也因為高雄美麗島事件被捕,判刑六年。獄中先後完成兒童故事多篇及長篇小說《牛肚港的故事》、《台北,台北!》。1984年底出獄後,雖未忘情於文學,曾短暫出任過《文季》總編輯,《人間》雜誌社社長,撰寫散文、評論,並多次參與選舉....."
Inside the Bodleian: Building a 21st Century Libr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8r96cZC2lYBEINECK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MfyEi3RuIE【愛悅讀】20160223 - 沙郡年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kFR3ZtFoE陳慈美 共談
范欽慧 主持
【愛悅讀】20160119 - 人間自若 - 雷驤、傅月庵北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nyEuU4DZA一個卓越作家的背後,必有一位創意橫溢的編者,正如雷驤說的:「傅月庵選的沒有一 ... 而【愛悅讀】的觀眾還能跟著雷驤走訪老北投,體驗文人眼中與筆下的「北投趖」!
【Human Acts】
《素食者》(The Vegetarian) 獲得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後,作者韓江(Han Kang)驟然曝光於國際文壇,消息同見於中港台媒體。相關評論和介紹一時湧現,譯者Deborah Smith(DS)的地位也同時提升,共享榮譽,與華文譯者待遇截然不同。到底是不是李敏鎬的長腿帶領韓國跨進國際,還是因為Samsung號令八方使韓國各方面都引人注目已無所謂。《素食者》中對慾望的反芻和反抗,雖無邏輯可言,帶來的紛擾竟也揮之不去,尤其是人對於自身失去控制權的恐懼和周遭的關心或慾望皆可成為剝奪他人或動物生存方式的名義,真讓人「個心離一離」。小說情節或是偶有誇張,嘩眾取寵;然韓江和DS另一部作品Human Acts(《少年歸來》)正好應驗了 ”the first as tragedy, then as farce"。1980年的「光州事件」造成過千人死傷(36年後的今天傷亡數字仍未確定)。雖得官方平反,但「轉型正義」不見得只豎立一個紀念碑就能成事。Human Acts中的7個敘述者(我認為作者也算一員),或有親友遇害,或是直接受害,各人站在不同時間點上述說所聞,叩問的是到底時間能不能撫平傷口?比起《素食者》,這部小說有更怪誕的情節,諸如少年鬼魂重回人間,目睹自己的軀體被埋於屍群當中茫然失措。同時也有母親回憶喪子幼時吃奶的動人情節:”My Dong-ho, I was thirty when I had you……My left breast would still swell with milk, of course, but because they (brothers) refused to suckle from it, it hardened in a way that was completely different to the soft right breast. It was unsightly, a cross I had to bear for several years. But with you, everything was different. You latched onto the left breast of your own free will, your tiny mouth pulling at that deformed nipple with an astonishing gentleness. And so both breasts developed identical soft contours.”
如果我是布克獎的評審,也許我會把獎頒給這本書,但我只是個讀者。
有關Human Acts書名的翻譯考慮,詳見譯者DS的訪問:http://www.asymptotejournal.com/critic…/han-kang-human-acts/
我買本《我的學思歷程》,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2013
本書書名,與臺大的同系列演講相同----已出書7本----有點不智。
作者依序: 序、 李日章、趙天儀、劉福增、鄭欽仁、李永熾、林明德、李鴻禧、楊維哲、張國龍、林玉体、附錄
作者依序: 序、 李日章、趙天儀、劉福增、鄭欽仁、李永熾、林明德、李鴻禧、楊維哲、張國龍、林玉体、附錄
除一位號稱數理邏輯學家我不喜歡之外,每人都有些有趣的地方。這本書也沒索引,其實至少趙天儀 和鄭欽仁都提到李敖,前者是高中同學 (李認為台灣只有1.5人:1個指胡適;半個指錢穆),後者是研究所一面之緣---李敖只出席第一堂課。
林明德在165頁提到大清甲午戰爭後,李鴻章父子(李經方)將台灣視為化外之地,提供情資給日本,以應付台灣凶悍的人民。
該篇問答藏日本國會圖書館。
該篇問答藏日本國會圖書館。
我買此書主要是要讀東海大學第1屆歷史系鄭欽仁的自述,資訊相當多,包括徐復出觀給他的國民黨線民對他的監視報告,吳德耀校長晚年在文化大學宿舍召集幾位第1-2屆的畢業生,當眾說,東海大學的創立是為台灣而創的......(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的描述,譬如說通才教育,完全是美式一流私立大學的做法,文學院學生修兩門理科課程,李學長他們與物理系的學生晚間一起演算習題......)
2016 譯藝獎、人文促進獎典禮與聚會
日期:10月1日(周末),10:00~ 13:00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電話:(02) 2365012
行程:
(每位受獎人發表約五分鐘之心得和感言)
開場白:鍾漢清
致詞:陳忠信
譯藝(貢獻)獎
櫻桃園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VS Press Co., Ltd.
譯藝獎主題演講:張華: Fun with Puns 雙關:歡樂成雙」
人文促進獎
得獎者:曹永洋
人文促進獎主題演講:蘇錦坤
自由討論
聚餐
~~~~~~~~~
2015年的蘇先生的獎金花費最有意義。
莊紫蓉,專訪許達然
. Robert Burns (1759–96) 袁可嘉翻譯
Hale be your heart, hale be your fiddle;
Lang may your elbuck jink an' diddle,
To cheer ... widdle O' war'ly cares,
Till bairns' bairns kindly cuddle Your auld, gray hairs. ...
For me, I'm on Parnassus' brink, Rivin the words tae gar them clink ; Whyles ... Wi'jads or masons; Au' whyles, but ay owre late, I think Braw sobcrlessons.
祝你身體健 祝你琴音準
祝妳胳膊肘轉動輕靈
使你能夠歡歡欣欣
把憂患的日子打發
直到孫兒們溫柔地相親
擺弄你的白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