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巴黎生活:兩位大師與我。 設計:企業案例,思想演進 應該加兩位英國大師

 


Here are seven lessons from Parisian Lives: Samuel Beckett, Simone de Beauvoir, and Me: A Memoir by Deirdre Bair, which offers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lives of two legendary literary figures and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s as a biographer:


The Power of Persistence: Bair’s journey of writing biographies of two complex figures, Samuel Beckett and Simone de Beauvoir, taught her that persistence is essential in the face of rejection, challenges, and the demands of literary research. Staying determined despite setbacks can lead to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he Importance of Boundaries in Relationships: Bair learned the value of boundaries while navigating complex relationships with her subjects. Establishing clear lines betwee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pheres is essential, especially when working closely with high-profile individuals.


Objectivity is Key in Understanding Others: In writing biographies, Bair strove for objectivity, respecting the complexities and contradictions in her subjects' lives. She learned that portraying people honestly, without imposing judgments, provides a more genuine and relatable narrative.


Embrace the Unexpected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Bair’s experiences reveal that creative and intellectual pursuits don’t always go as planned. Embracing unforeseen challenges and changes can lead to a richer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subject and oneself.


Intellectual Curiosity Fuels Growth: Bair’s fascination with Beckett and de Beauvoir sparked extensive research and profound insights. Her intellectual curiosity drove her to understand not only her subjects’ lives but also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that shaped them.


Women Face Unique Challenges in Male-Dominated Fields: Bair reflects on her experiences as a female biographer in a field largely dominated by men, facing skepticism and criticism that her male counterparts did not. Her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these challenge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upporting and encouraging women in all professional spheres.


The Legacy of Literature Goes Beyond the Author: Bair’s work illustrates how the legacies of figures like Beckett and de Beauvoir continue to influence and inspire. Engaging deeply with their lives and works enriched her understanding of humanity and her own journey as a writer.


Parisian Lives is more than a memoir—it’s a testament to the dedication and resilience required to bring the stories of literary giants to life. Through Bair’s narrative, readers gain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biography, the challenges of capturing someone else’s life, and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intellectual curiosity and creative persistence.


BOOK:https://amzn.to/3YQPlLv


Get the Audiobook for FREE by registering for Audible Membership through the same link above.



沈榮欽、莊皓鈞:


Gogoro創辦人陸學森是知名的工業設計師,曾在微軟參與打造第一代Xbox產品,後來被HTC網羅擔任創意長,帶領團隊打造全球第一台Android智慧手機「鑽石機」。陸學森離開HTC之後,2011年在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等企業家支持下創立Gogoro。陸學森表示從美國到台灣工作後,印象最深刻的是滿路的機車以及空污,促使他想改變人們使用能源的方式,以及交通工具帶來的空氣污染,因此他提出結合電動機車和電池交換站的新能源系統。


從產品設計來看,Gogoro可說是成功的。2015年一月,Gogoro在美國消費電子大展中發佈了第一代的Gogoro Smartscooter及電池交換網路系統,《Forbes》盛讚Gogoro產品是「集偉士牌(Vespa)與iPhone於一身」的智慧雙輪,Gogoro打造了一款設計精美的高科技產品,效能等同125 cc重型機車,打破當時多數人對於電動機車慢速、只適合短程用途的印象,其換電系統更解決了多數人無法在家充電的難題。


但是到目前為止,不要說像Tesla或iPhone一樣受到消費大眾追捧,要說這項產品在市場上成功都頗為牽強。從銷售量來看,2019年是Gogoro的高峰,它在台灣市場創造了145,678輛銷售量及16.1%市佔率;其後即使每年持續推出新產品,Gogoro銷售量仍逐年下滑,2023年全年僅售出56,693輛,市佔率也跌至6.5%。


幾乎在同一時期,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矽谷,一位打造過世界級產品的設計師,也想創造新產品來改變能源的使用方式,並獲得截然不同的結果。2010年,開發出iPod及iPhone的Tony Fadell離開了蘋果;接下來,他想解決一件生活經驗中讓他無法忍受的事。不論是在旅館或是家中,他所見的溫控器都既醜又難用,而且溫控永遠是個問題,不是太冷就是太熱,不僅讓電費爆增,在全球暖化之際還浪費了寶貴的能源。


於是,Tony Fadell創立了Nest,致力於打造智慧溫控器,經過9-12個月的研究、原型打造、體驗互動及軟體設計、產品測試,2011年推出一款有點像iPod的智慧溫控器。結果大獲市場好評,開賣第一天就把所有產品賣光。同時,Nest更快速調整了第一代產品有問題或不確定的地方,Tony Fadell說「早在我們甚至都還沒完成第一代之前,我們就已經知道第二代應該要長怎樣了」,隔年Nest就推出同樣熱銷的第二代智慧溫控產品,並持續在智慧居家領域創新,最終被Google收購。


為什麼同樣致力於以設計改變能源使用方式的兩人,卻有截然不同的結局?當然,影響企業績效的因素千絲萬縷,很容易掛一漏萬。但是如我們所看到的,「設計」在兩人的創業過程中,都佔有絕對重要的核心地位,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想從設計的角度談談兩人如何從相似的開端,最終卻走到判若雲泥的結果。


設計對商業的重要性,可以從麥肯鍚顧問公司2018年發表的《The business value of design》研究報告中得知:在包含醫療科技、消費品及銀行等行業、多個國家的300家上市公司中,設計力前1/4高的企業與同業相比,5年內營收(Revenue)可增加32%,總股東報酬率(Total Shareholder Return,TSR)更可增加高達56%。


其中的佼佼者正是蘋果。細心的消費者可能會注意到蘋果產品包裝上都印有「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2016年蘋果還以此為名出版攝影集,呈現過去20年Apple的設計流程及其產品。由於蘋果的成功,讓許多人認識到設計的力量,也根本改變了矽谷高科技公司的面貌。


事實上,設計也是推動過去30多年美國矽谷高科技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知名設計公司IDEO與蘋果合作的產品就高達50個,包括蘋果的第一隻電腦滑鼠,而且AirBnb三位共同創辦人中,就有兩位是工業設計師。矽谷的高科技公司,不但積極與IDEO、Frogdesign、Pentagram、Lunar design等著名設計公司合作,有些公司也學習IDEO聘用人類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技術專家,以及擅長創新發明,或創新商業模式的專家組成跨領域團隊設計、開發產品。


從歷史來看,設計在矽谷的角色經歷了幾次的變化,才逐漸產生其影響力。我們可以從矽谷演進的歷程,看到設計的角色如何與時俱進,最終與科技能力和商業模式並列為企業存續的三大支柱。根據Barry Katz所著的《設計聖殿》(Make It New)一書中對矽谷設計史的爬梳,我們將設計發展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形式追隨機能。矽谷資訊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受到摩爾定律所影響,技術不斷疊代,產品生命周期短,幾乎所有的科技公司,包括Intel、HP、Apple、AMD,都在此定律的推動下持續提昇產品效能。因此,這個時期由研發或工程師主導的企業一般認為設計在增進產品效能方面,並無太大作用,此時主流的的設計概念是「形式追隨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功能最重要,是產品的核心,形式是為產品外型加分。舉例來說,1960年代HP總裁David Packard就曾對新加入的設計師Allen Inhelder在藝術學院的作品如此評價:「畫得不錯,但我們這裡不需要這種東西」。


當時,重視設計的日本電子企業,如Sony、Sharp都與設計師合作,而在消費性電子市場橫掃美國;Citizen及Seiko發展石英電子技術,增進手錶精度的同時,也強調技術與美感的結合。


反觀Intel進入電子錶市場失敗的例子,明顯地可看出只重視技術而輕忽設計重要性所可能帶來的災難。Intel共同創辦人之一的Robert Noyce回顧此一過程時說:「我們跨足手錶業,是因為我們把它視為技術問題,我們認為我們知道怎樣解決技術問題。但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把問題解決得太好了,以致於技術問題不再重要,那變成首飾業,偏偏我們對首飾一竅不通」。


相較Intel電子錶的失策,HP已經悄悄進入設計的第二階段:「形式作為一種機能」。HP的工業設計部門的設計師們將技術視為挑戰,企圖證明設計也可以為效能加分。透過與技術人員對話,他們調整了設計的方向及重點。HP的第一位工業設計師Carl Clement,努力將設計工作從繪圖、產品紙箱,一直做到機殼。


當時由於產品微型化的趨勢,縮短了產品生命周期,不同用途的機器,零件難以共用,增加了開發及製造的成本。此外,由於未考量到後續使用的便利性,客戶也抱怨機器難以維修和保養,為此,Clement帶領設計師用18個月的時間,開發出一個模組化機殼系統,「可安裝於機架、可堆疊,還攜帶方便」。


HP另外一位設計師Inhelder則是將他在福特汽車工作時所學習到的人因(human factor)概念帶到HP,他將《人體工學指南》(Human Engineering Guide)奉為聖經,遵循設計師應該避免「風格特質」以及「被藝術性的概念誤導,而破壞了良好的人體工學實務」。他建議HP工程師,產品開發除了要重視技術可靠性,應該同時注意操作簡易性,如果從產品開發階段納入設計師,即可釐清儀器內組成構件之間的關係,簡化及合理化操作界面。


此建議大受歡迎,不久便被拔擢為HP第一位「企業工業設計部」經理。在他的努力下,連HP共同創辦人William Hewlett也肯定:「在許多情況下,設計變得跟儀器內的電路一樣重要」。


不過之後HP還出現過另一種設計概念,被稱之為「機能追隨形式」的第三階段設計。1970年,HP執行長Bill Hewlett決定斥資100萬美元,開發掌上型計算機,成為第一個「機能追隨形式」的例子。在Hewlett的要求下,當時為這台計算機所制定的設計規範為:「一個襯衫口袋大小的科學計算機,內建的可充電電池可操作四小時,且價位是任何實驗室和許多人都買得起的」。


在這個規範下,HP克服內外部的壓力及巨大的技術難題,開發出HP-35計算機,並在市場上大獲成功,為HP創造的獲利高達全公司總獲利的41%。此時種下的種子,直到多年之後,Steve Jobs在蘋果的產品發表會上,從牛皮紙袋中拿出最新型的筆記型電腦Macbook Air時,科技公司才真正理解,設計不但能讓技術更容易進入市場,並且能創造超乎想像的市場價值。


1976年,矽谷首家獨立設計公司GVO轉型為研發導向的企業,象徵矽谷設計進入第四階段「設計導向式創新」。GVO創辦人主要來自科技公司的設計部門,成立10年之後,轉型為研發導向型公司,他們的做法有二:一是「趁早引進專案,並從一開始就把工程和設計整合在一起」。


為此,他們成立了工程相關部門,並讓工程人員做為客戶與設計師間的溝通橋樑,此一做法大大提昇了GVO在科技行業中的地位。二是將民族誌、人類學、社會學研究方法帶入工業設計領域。他們會和客戶的管理者、軟體工程師、技師和業務人員一起進行專案,為客戶公司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及評估,以找出真正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舉例來說,日商Canon想瞭解為什麼在辦公室賣得很好的彩色印表機卻不受家庭的親睞,GVO研究了三十個家庭後,交出《居家列印研究〉報告,說明上班族是在工作結束的時候列印,而家庭成員則是在家庭活動開始的時候需要列印,如孩子的繪畫本、旅遊規劃表等,因此建議Canon為家庭設計專屬軟體,並將家用印表機視為家電而非辦公設備。此後,特別是在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提出「無紙化辦公室」概念:使用滑鼠操作文件、檔案、開啟、刪除、列印、複製等圖示(icon)後,這套方法開始被大量用在使用者介面/體驗設計以及互動設計上,而成為新的設計領域。


到了1970年代未,在Steve Jobs的帶領下,進一步將設計提昇到了策略及文化層次。對Steve Jobs,設計是「一種思考及了解事情的方法」,在打造Apple II的時候,Steve Job思考的是「相對於每一位能夠自己組裝電腦的硬體玩家,這世上還有一千位無法自己組裝電腦的軟體玩家」,「所以我們想把Apple II放在更能反映人本觀點的外殼裡。」因此就有了第一個以家電為設計概念的塑膠外殼電腦。從人本需求出發,在確認設計理念之後,整個產品所要帶給人的體驗以及必須解決的設計問題包括了外殼、軟體、廣告及設計周遭的一切,就自然能被良好定義。


全文詳見留言處



Lillian Chao 讀了我和莊皓鈞在《思想坦克》的文章〈設計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後,有感而發,寫了一大篇回應,在這個年代並不常見。
__________
看到沈榮欽和莊皓鈞在思想坦克 Voicettank上所發表的這篇文章時,我是滿心共鳴。(文章放置在留言板)
雖然我的客戶不如文內一般是如此大型企業,但是中小企業所遇到的企業主思維,並沒有差別太大,因為在我20年支持他人事業發展的路程中,前面十年遇到的客戶是「#設計凌駕功能性」,後面十年遇到的是「#認為功能性好大家都就會買單」的客戶,我相信,這是所有企業服務專業人士都會遇到的狀況,我不是特例。
創業的前10年裡,投入在服裝設計領域,來到我公司的設計師品牌,不論是在台灣或是海外發展的,無不是對自己的設計抱持著各種期許和堅持的設計師。他們在我面前講述他們的設計理念,為什麼選擇這些布料和輔料,就是極少跟我說說他們所認識的市場需求是甚麼。
於是我時常需要在服裝機能上與設計師們溝通,試圖在穿著舒適度、客戶需求和設計上取得共存的機會。
這個過程,設計師們有可能需要調動他們的設計細節,甚至更改他們原本設定使用的材料,當然,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研發出更多過往不曾被開發出來的製作工序,以及研究材料使用的極限,這一切對我來說頗為珍貴。(例如在洗澡的時候,想出如何將內袋能穿過兩層布料,還能縫份收光處理.......)
相信我,這對於天生反骨的設計師們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在過往,學校裡沒有教品牌經營,沒有教會他們「理解人類社會」的重要,在當時的學校教育裡,設計師光環會讓設計師們有股「#教育市場」的盲目,認為人們評論他們的作品是因為評論者不懂,認為市場不買單是因為市場還讀不懂他們的理念。
於是,在那十年內,不知多少次扮演了雞婆的角色,不只是協助他們的產品開發, 還協助了他們看到現實市場,去探尋客戶需求,重塑商品,甚至重塑一整個系列。
聽得進的設計師,既使不舒服,也會試著調整。聽不進的設計師,那就只能隨著商品進入市場之後,讓市場回應他。
如今,多年過去,還能經營至今的設計師品牌早已經不屬於「新銳」,十多年的經歷,他們的品牌早已淬鍊多次,在形式、機能上取得共存,也同時間塑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文化。
每每經過他們的專櫃,總是忍不住走進去逛逛,摸摸他們自行開發的兼具舒適和美觀的布料,也看看他們持續堅持理念之後的作品,想想那些曾經在現實和夢想中掙扎的臉孔,同時為他們開心,也同時在心裡默默的再取笑他們一次。(畢竟我之前都是直接在他們面前大笑的)。
爾後這十年,所協助的對象產業更為多樣,但是也許是遇到的客戶通常與設計產業無關,所以更多的是自認為,「只要把機能準備好,客戶自然買單」的客戶。
說說我的其中兩個客戶吧。
這兩個客戶,雖然屬於兩個不同的產業,但是當時遇到我時,他們都正在經歷希望突破績效、提升競爭力的轉型時期。
他們與我上述的客戶狀態正好相反,他們的商品,一個實體食品、一個虛擬服務,但不管是哪一種,他們原始以「機能」取向,在自己的商品上投注了多年的心力,持續在技術上發展。不只如此,在人才培育上,以及公司內軟硬體設備,都是為了商品本身而設立。
還記得初見這兩家老闆時,都不約而同、帶著一些驕傲,與我說說他們的商品厲害之處。
他們的商品我自己是很喜歡的,特別是那個食品類,(畢竟我金牛座),每次到他們公司去都能吃到他們的商品,甚至還跟著他們一起做新研發的商品試吃,一次就來五盤。雖然在乎到自己的體重,但是身為他們的教練,自然應當勇往直前向美食前進..........畢竟這一切都是為了客戶(說服自己)。
但是當我問到為何需要我時,兩位老闆回應我的答案裡,卻有一個「我自己覺得這商品很好,但不知道為什麼客戶不選,他們總是會被其他品牌的設計感吸引,外觀漂亮又怎麼樣,我們的比較好啊~」的答案。
然後,就開始進入了長時間的盤點時刻。
我與他們一起,從客戶端的角度開始檢視起;
包含客戶如何接觸到他們、客戶為何找尋這個商品、使用上實際的過程、運用時可能遇到的問題、網站上的體驗、電商的購物體驗、客戶試用的機率、客服端的處理、一線人員收取的客戶訊息如何回報.............
大概N項與客戶有關的一切。
再到商品本身的設計;
從客戶實際操作時視覺美觀與直觀如何並存、優化或簡化使用流程,畢竟客戶不如公司內工程師一般熟悉,然後客戶喜好的調查與檢視,牽扯到視覺美觀設計的趨向、包裝設計給客戶的體驗是否符合企業想提供的價值......
大概N項圍繞商品本身有關的一切....
虛擬服務的老闆在盤點之後,開始從「形式追隨機能」的階段,進入到「#形式作為一種機能」階段。
在他的產業裡,他直接理解設計對於提升客戶體驗的重要性,只不過之前過於輕視,畢竟工程師背景,思維十分理性分析。在我與他合作的一年半,我們合力做了許多的更動,公司裡外,所有同仁一起,我們重新再次從客戶端收取使用回應時,客戶對於系統瑕疵修正和視覺提升直覺操作,給了非常正面的回饋。
我還記得當時他們公司的業務偷偷私下告訴我,他終於可以很抬頭挺胸的告訴客戶說「我們家的東西好用又有質感」。
至今,他們的商品仍在市場中活躍,看得出來也持續的優化,一切都在往他們所想要的方向前進。
而食品類老闆走的較為辛苦,我與他合作的時間並不長,因為經費關係,只能簽下一季的合約。時間緊迫,所以我們針對公司營運做了規劃,甚至對於商品轉型做了一系列計畫,但是臨到真正開始重塑時,他卻停滯了。不論我們做的計畫能如何盡可能兼顧新舊客戶,他仍然擔心害怕失去原始客戶,但同時間也知道,必須要開發,因為這才能讓公司往前走。
在他仍在猶豫的過程中,我們合約到期,我很遺憾沒有能陪同到成果完善,心中持續掛念著。
在各種考量之下,他們做了折衷,將店面做了更新、網站做了調整、與各種創作者做跨界的聯名合作,但是原始的商品線整體不變。
在他們轉換之後,我看了成果,一個店面裡,有不同系列的商品,色系不同、TA不同、商品與店面呈現的不一致,新店員在介紹商品的過程中並不順暢。
我將自己去到店後的體驗回應給該客戶,我當然能夠明白他當時身處於各種必須要考量的因素,而這是現階段他能做的最好的選擇。所以最終,我只能給予我的祝福,提供了我可以提供的建議,並且告訴他,需要時,可以找我聊聊,我相信只要他的目標仍在,這一切都還在路上。
我身邊的企業主,並不如文章內的國際型大企業一般,有如此多的資源、如此多的人才可使用,但是他們仍抱持著一份對自己的期待,努力的在市場中摸索前進,並且盡可能的讓自己關注到所有必須關注的一切,有時候關鍵點不是設計、也不是機能,而是那些生活裡細碎複雜的微小事務,這真的不是容易的事。
但是,選擇開創自己的事業,本身就是一個「希望人生不虛此行」的選擇,更是一趟創造自己的過程。
而我,就是陪伴他們度過一切、協助他們創造成果的過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