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七十好幾歲感言之十五 《東海士林》草稿3 黃春明(1935年—)《石羅漢日記》(秀海文化 2023 )參照 莊喆(1934年—) 《羅漢》歷史博物館 的 《主題‧原象---莊喆 畫展》* (2005) 2024補莊喆的這些羅漢像,送給他老哥莊因當生日禮物

 

《東海士林》草稿3     黃春明(1935年—)《石羅漢日記》(秀海文化   2023 )參照   莊喆(1934年—) 《羅漢》歷史博物館 的 《主題‧原象---莊喆 畫展》* (2005)   2024補莊喆的這些羅漢像,送給他老哥莊因當生日禮物   

相隔約17年,  黃春明的《石羅漢日記》可以和 莊的貫休的諸羅漢像 對話嗎?


《東海士林》草稿3

莊喆(1934年—)《主題‧原象---莊喆 畫展》
莊喆老師的80回顧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莊喆為亞洲大學美術館的駐校畫家2024 (90歲)
莊喆老師的80回顧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跟他談2分鐘 (請教)
2024年11月回東海,同學們都在談莊喆為亞洲大學美術館的駐校畫家,該校創立十周年的美術館有大展。
亞洲大學經營有方,該第又是莊喆老師小時候的鄰居,自是有緣....


0815 2011  

在某 used books 買到歷史博物館 的 主題原象---莊喆 畫展* (2005)
末頁 「學歷」
2行 1963-73 執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
(然後他出國榮歸台灣 兩次任教1年或一學期
都不是東海
這,當然有公立大學的因素。
不知道是否有其他讓他感到回東海會有"物非人非"之處?? 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東海建築或美術系的人跟他都關係淡了
。雖然還有這樣寫:
"建築系的同學是多才多藝的,過去莊喆老師、張肅肅老師所引燃同學們對繪畫和藝術的狂熱是值得重視與記憶的"

我的1974的「藝術欣賞課」延到2011年才續修。

2024補莊喆的這些羅漢像,送給他老哥莊因當生日禮物

*我跟玉燕說,此書是莊家三兄弟都有作品
。莊照相者為莊靈。他為莊因哥祝壽;而莊因有「十六羅漢尊者造像」一文。這方面也有許多創意,不過我將學習重點放在下述另外一主題

雪舟破墨山水図變奏11幅 頁40-50

雪舟(せっしゅう、応永27年(1420 - 永正388(諸説あり)(1506))は、室町時代に活動した水墨画家・禅僧。「雪舟」は号で、(いみな)は「等楊」(とうよう)と称した。備中に生まれ、京都相国寺で修行した後、大内氏の庇護のもと周防に移る。その後、遣明船に同乗して中国()に渡り、中国の画法を学んだ。現存する作品の大部分は中国風の水墨山水画であるが、肖像画の作例もあり、花鳥画もよくしたと伝える。の古典や明代の浙派の画風を吸収しつつ、各地を旅して写生に努め、中国画の直模から脱した日本独自の水墨画風を確立。後の日本画壇へ与えた影響は大きい。現存する作品のうち6点が国宝に 指定されており、日本の絵画史において別格の高い評価を受けているといえる。このため、花鳥図屏風など「伝雪舟筆」とされる作品は多く、真筆であるか否 か、専門家の間でも意見の分かれる作品も多い。代表作は、「四季山水図(山水長巻)」「秋冬山水図」「天橋立図」「破墨山水図」「慧可断臂図」など。弟子 に、秋月、宗淵、等春らがいる。


現在我們可以在網路上觀賞莊喆老師的「雪舟破墨山水図變奏11幅」 (頁40-50)的原本
山水図(破墨山水図)(東京国立博物館、1495年(明応4年))

我查國內兩本美術辭典中的「破墨」的解釋之後,我相信這是必須向日本再次「請回來」學習的,不只是此圖,因為我們讀日本的雪舟專著,知道這是他76歲的作品,而他年紀稍小時,另有「仿玉澗 (牧溪)的破墨畫」

(ぼく【破墨】 水墨画の技法の一。淡墨で描いた上に、さらに濃墨で手を入れて立体感や全体の趣などを表すこと。中国、盛唐前期に始まる。)

莊老師的,不只是學習,他是進一步發揮。用他自己的話

……說明我的目的。南宋畫家像馬逺、夏圭二位的簡約表現一直吸引我,輪郭與墨染之外,神妙的是在繪畫上的面與線竟能合而為一….. 「破墨山水」一幅對我更特別突出,因為這幅畫實已把山水結構做一次總結,視覺上山是上下縱的走向,而水是水平的橫,一豎一橫,放在正中央,真美而實的最基本兩條線,還能有其他更簡的形狀嗎……這幅的長與寬是直立的兩個正方體,所以用三竹寺分把山勢分成上中下。在三元空間表現距離正好又是遠、中、近三等分。山、樹、岩、岸、村舍、小舟就一次在這三等分中準確調配完成。簡與繁就這樣奇妙的融合在一起了。我想把這個解悟到的心得用不同的幅度來呈現。不同於原畫的水墨,我期望也把色彩的明暗度加進去,抽取出筆與染的純粹繪畫性,省略一切細節,既是「抽象」,又是「自然」。這完全也躲一再敗過去四十年想結合的,從古畫中看出現代,可能與可表現的究竟有多少?反覆推敲求證,在真實自然與已有的畫蹟中實際還埋藏無限生機。我相信這種雙限性的發展可以越過時空,無盡無限  (頁11)


"There is death in life, and it astonishes me that we pretend to ignore this: death, whose unforgiving presence we experience with each change we survive because we must learn to die slowly. We must learn to die: That is all of life." -Rainer Maria Rilke, The Dark Interval: Letters on Loss, Grief, and Transformation 'While I thought that I was learning how to live, I have been learning how to die." -Leonardo da Vinci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