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 星期三

2021兩座 簡介博物館: Munch Museum (( OSLO) VS M+ Museum (Hong Kong)。挪威的孟克/蒙克 Edvard Munch (1863 – 1944).. Tracey Emin / Edvard Munch

 

Major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Debuts in Hong Kong Amid Censorship Concerns image
 
Major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Debuts in Hong Kong Amid Censorship Concerns


2021兩座 簡介博物館: Munch Museum (( OSLO) VS  M+ Museum (Hong Kong)。挪威的孟克/蒙克 Edvard Munch (1863 – 1944)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952848211983081



簡介 挪威的蒙克 Edvard Munch (1863 – 1944). Munch Museum 2021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559983408635248

【發現美術館|孟克美術館】
 埃雷羅斯工作室創辦人胡安.埃雷羅斯(Juan Herreros)談及美術館的外觀設計與孟克之間的關係,指出希望融入孟克不拘限於傳統規範的精神,讓搶眼的建築外觀也能成為城市地景的一部分。如由書片狀堆疊成塔的孟克美術館,60公尺的高度因為傾斜的頂部與半透明的立面外觀賦予建築體活潑的動勢感,而在符合被動式建築(Passive House)的標準下,埃雷羅斯又選用了可回收的穿孔鋁板、低碳混凝土和再生鋼材建造,期以永續的精神傳達挪威社會對環境的集體參與。(撰文/曾筱如)(節選自《藝術家》558期,2021年11月號)


與全新的孟克見面––奧斯陸比約維卡孟克美術館開幕
ARTIST-MAGAZINE.COM
與全新的孟克見面––奧斯陸比約維卡孟克美術館開幕
孟克美術館的開幕常設主題展除了費盡心力運送的作品外,或以孟克的文本、草圖和版畫為主題,或以木刻版畫為線索探查他的藝術實踐,也有能讓觀者貼近孟克日常生活的多媒體裝置、曾經短暫離館旅行的名作〈吶喊〉與〈聖...

www.royalacademy.org.uk › exhibition

Tracey Emin has long had a fascination with the Norwegian expressionist and painter of The Scream, Edvard Munch: in her words, “I've been in love with this man since I was eighteen”. In 1998 she even created a haunting video piece filmed ...
2020年11月15日 - 2021年2月28日
Tracey Emin ...



BBC
This winter sees the opening of The Loneliness of the Soul, a groundbreaking new exhibition at London’s Royal Academy, showcasing the work of Tracey Emin alongside paintings by her great hero Edvard Munch.

Munch’s work has long inspired Emin, from her early video piece Homage to Edvard Munch and All My Dead Children to her monumental new nine-metre high bronze sculpture, The Mother, set to be installed outside Oslo’s new Munch Museum in spring 2021. Today, the majority of her time is spent painting.

This documentary charts the affinities between Munch’s art and Emin’s, exploring the many unexpected ways that this godfather of expressionism resonates with one of Britain’s pre-eminent artists.

Alongside Emin’s voice, which runs like a thread throughout the documentary, we hear from art historians and curators in Norway, showing the innovations in printmaking and sculpture that Munch pioneered in his lifetime alongside his more well-known painting work.

We see inside the homes where he created his work, still perfectly preserved today. We also find out more about Munch’s photographic and film work, media not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rtist but within which can be found clear correspondences with Emin’s work. These scenes are complemented by footage of one of Emin’s new monumental bronze sculptures being forged in a foundry in Stoke-on-Trent, and the works of Emin and Munch shown together at the Royal Academy. 






今日去了M+參觀。儘管這幾天所聽到的風評都是麻麻,但我卻頗有收穫。展出的希克藏品,是非常出色的,甚至真的能帶來衝擊和思考。很多人聽到是中國當代藝術,就會掉頭走。但我就是想看這些中國藝術。不是因為民族情懷,而是真的可以從中看到很多、學到好多。
改革開放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現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間,各個領域的人都想嘗試、實驗,包括地方幹部、商人、教會,以及藝術家。這些藝術家用突然開放的時空,去扣問「文化大革命」,審視現狀,思考將來。這時的藝術品,可以非常前衛,非常衝擊。到了八九民運被暴力鎮壓,剛萌芽發育的自由主義和思想被重重擊倒,帶來的當然是沮喪、失望、震盪。(值得留意的是,中文解說基本上都用「天安門事件」,部分英文解說則用「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隨著經濟急速發展,好多中國人選擇遺忘,投身物慾與金錢,義無反顧走資本主義的道路。藝術家也看到人的犬儒,因此不少作品諷刺拜金主義、物慾橫流、政治虛無。其實九十年代到千禧打後,藝術繼續有空間發展。不少作品也介入重要的社會議題,例如女性身份、農民工問題、城市發展等等。當然,政治依然是重要範疇,一些藝術家也無懼諷刺政權與「領導」。
好多人說,無言論和表達自由,就無好的藝術。這句話有對的地方,但整體而言是錯的。在有自由的地方,思想可以不受限制,人因此可以發揮創意而無須畏懼。然而在自由受限制的地方,正因為好多事情不能講明,而人心卻按捺不住,因此就會嘗試用各種有趣、巧妙的方法去表達。當然,在極權的世界,確實無藝術可言。例如在「文革」高峰,藝術是被禁止的,人必須要參與政治運動。但當稍為放鬆,出現了些少空間,創意就會出現。某些在威權世界下創作的作品,更能打動人心。博物館其中一個小展廳,展示七十年代中後期的中國官方與地下藝術。那時「文革」逐漸走向終結,民間已經出現了小空間。官方的作品當然是樣板戲(例如《我為祖國放駿馬》),而地下藝術家則巧妙地展示了自己對政治的思考。其中一幅是馮國東的油畫《光河》。藍色的天,黃色的太陽,紅黃交雜的大地,好像無甚麼特別。但介紹指出,這幅畫的太陽,可能是「文革」以來的所有繪畫中,第一個不是紅色的太陽。這樣就明白了。
另一件我很喜歡的作品,是梁碩的雕塑作品《城市農民》。三個男人,一個婦女抱著嬰兒,都是出城的農民工。那種土味真的展示得非常出色,直頭可以聞得到:頹塘西裝外套、call機、平頭裝、踎在地、滿身泥,所有人都是神情空洞的。絕對能感受到鄉人走進城市的尷尬與不知所措。
又有一件作品叫《中國夢》,是王晉一九九七年所造的。是一件塑膠造成的龍(鳳)袍,諷刺威權主義的空虛。曾梵智的《面具》、劉煒畫的豬和人,和楊少斌的無題作品等等,都是九十年代到千禧初期的作品。配合上述的時代背景,就會看得到當中的意義。
藝術的巧妙與偉大之處,在於其模糊(ambiguity)。正因其模糊,所以可以表達難以言喻的事情,叫觀賞者去感受、體會。為何學術論文不是藝術而文學作品是藝術,就是因為論文總要講得清清楚楚,文學則可以充滿去曲折、情緒,需要讀者去感受多於理解。也正因為模糊,所以藝術可以在艱難的時期找到生存空間,而保持精彩。這一批中國當代藝術,其實非常值得香港人去觀賞。好多言論說這些是中國東西,中國獨裁社會又怎會有好作品?加上M+的紅線審查,又怎會有好展品。我會說:去看看吧,你會看到人在威權下,如何能保持生命力。認真一點欣賞,你甚至可能會找到一點感動。其實如果有一個專業的導賞員,帶大家去看一次,肯定會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歷史教育。我相信藝術的可能。
至於香港的展廳,可謂雜亂無章,絕對不值得看。我不知道是因為策展人失語,或無辦法為香港定位,或hea做,或以上皆是,總之就是把所有東西擺在一起,例如建築設計圖旁邊擺一幅呂壽琨的水墨畫,完全不明所以。總之就是用一大堆展品去堆砌一個不知所云的香港。
這幾日來的傳媒報導,永遠只是關於唐英年、「安心出行」、泥公仔、天價壽司吧,以及艾未未艾未未和艾未未。我覺得失職的。如果細心一點看,你會找到好多可以報導的材料。例如你絕對不是錯過一件作品,開宗明義說「Best Before Jul 1997」。M+有百般不是,但既然免費,就不要錯過,應該好好利用。(壽司吧和泥公仔都大排長龍,我就無去看了。)
P.S. 我永遠無法明白為何要和展品一同合照。還有人站在展品的正中間影相。究竟做乜X呢?究竟要看你還是看展品呢?另外好明顯對好多人而言,窗外的景觀明顯比展品吸引。又有些人喜歡大呼小叫(「嘩,叫白髮一雄,個名咁型嘅?日本仔來嘅。」),真係好難頂。唔好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