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Ito得獎. Architectural Iconoclast Wins the Pritzker Prize
7:18 下去排隊領滿福堡買薯餅 30分回在下面看自由時報.
午餐北京樓1200-1310 試吃
為了請客,我們夫婦到羅斯福路的”北京”試吃。奇怪的是我們附近住了十幾年都不曾想過試試。可見朋友有推進的力量。
----
台大的流蘇開花啦! 今天看到的是醉月湖旁的。傍晚從香香的地方望過去,圓滾滾的金黃亮麗的夕陽,旁邊是真理堂的血色十字架霓虹燈廣告。圓與十字都很美。
----
真有意思我幾年前還買過一本談這兩種藝術的書.
作者還談到更深入的心靈層面.....那天找到它再報告. 編織的興之所至的自由創作程度不知有多少 寫作的人或有兩種:
一種有MASTER PLAN 一種比較隨意/自由創作 前者如羅素 完稿幾乎可以一字不易 後者如我.....
---
故英國名漢學家葛瑞漢(A. C. Graham 1919-91)的「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北京:中國社科,2003)。他是專家,所以對「家族相似」說得更清楚。
我喜歡葛瑞漢講二程子的一則故事
某次在災區重建 連日 一直考慮木材
所以見樹都不自覺計算之
他覺得這心態很糟糕
----
REF: 2012 10 27 東海大學14屆40年同學會
我最親的,當然是17屆同學(包括1971年進校的建築系)
,再來就是第15屆的學長寢室 (化工與工工) 。不過,第14屆的某些人印象很深刻。首先是工工系的田正富(Sam Tien)學長。他是1971年的勞作??? 會
(學生會?)的會長,這會是當年學生中最重要的社團。他在1971年的中秋夜起就以身教教我們如何愛護校園和拯救校園。原來當時校園開放,有千軍萬馬擁入校園賞月,隔天是整個校園綠地都鋪滿一層垃圾,雖然田學長等人在校門口猛發免費的塑膠帶。(我記得1972年的中秋後打工(撿垃圾) 賺數百元)
1979年我到竹北的飛利浦上班,田正富學長是同事。可惜1981年起我就與他失連,不過他是我永遠的服務模範。
簡介我們的讀書會
我們家的讀書會,可能十幾年了。2010年起錦坤兄美其名為『漢玉雅集』,當時因為學長許達然教授偶爾也參加,所以可能是巔峰時期。
當初辦讀書會的出發點是,想要幫忙/鼓勵我一些從事出版或翻譯或創作的朋友。
從事出版的當初以博華的『新經濟出版社』為主。我們的聚會有時很精彩,譬如說討論《給一個A》 (這本書還是佳美幼稚園老師的讀物)時 (約十幾年前)有錄影,而譯者麗美願意從加拿大與我們CONFERENCE CALL。櫻桃樹出版社的契可夫作品等等。
勉勵譯者的,以著名的職業翻譯者梁永安先生的一系列Peter
Gay 的作品。我們還頒個翻譯獎給梁先生。也包括張華兄兩本精彩的Alice 二部曲。張旺山教授2013.3剛出版的Max Weber 的方法論,我們二年前就聊過。
最重要的一部份是朋友或校友的著作。譬如羅時瑋老師的論漢寶德先生的著作,或是唐香燕女士談她家的兩隻家貓的書等等。我希望校友出更多的書。
Inside Mr. Ito’s building for Tod’s, the Italian shoe and handbag company, in Tokyo
Mr. Ito’s stadium in Kaohsiung, Taiwan, built for the World Games in 20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