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做同一本書,中國可能快數月。
2021.12.23的文章/直播
紀念謝立沛老師, 台北書緣 (57):《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許倬雲先生的"美國論"讀書報告《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以《螺絲愈來愈鬆 (The Unwinding) 》為例。:《許倬雲自選集》《求古編》《傅鐘回響:許倬雲先生臺大講學集》《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635979653406077
《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許倬雲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 許倬雲主講,《傅鐘回響:許倬雲先生臺大講學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
- 《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9)。
- 《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9)。
Author | George Packer |
---|---|
Country | United States |
Language | English |
Published | 2013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
Pages | 448 pp (first edition) |
Awards | National Book Award for Nonfiction |
ISBN | 978-0374102418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Unwinding
***
這個世代最優秀的政治記者,
以個人故事,寫美國歷史。
「喬治.派克結合小說家的說故事技巧和記者的嚴謹報導,
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
──本書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類首獎理由
美國《紐約客》知名記者,探訪美國南方菸農、鐵鏽帶女工、華盛頓政經圈遊說人士、矽谷億萬富翁四段不同階級的脫落人生,穿插近四十年來的時事、新聞、影音與文化人物事件,直指美國民主機制解體的種種跡象與重重危機。人與人的關係如集線圈般聚合的榮景不再,每個人也像螺絲釘一樣在社會上工作、生存、奮起和滾落,走向個體原子化的脫序社會,商業巨賈自行其是,政客與選民貌合神離,勞動者自生自滅,富人與窮人逐漸失去連結。
這個時代有無數的Unwinding,
螺絲鬆掉.發條鬆弛.線圈鬆脫.
政策鬆綁.監管解除.貨幣寬鬆.
經濟衰退.產業衰落.財務重整.
交易重新結算.華爾街管制放鬆.
民主機制失靈.國家政體崩解,
一切堅固的,都已鬆脫瓦解。
一個鐵鏽型態社會的形成,首先是螺絲先逐一鬆脫,然後是整個政治運作系統的失靈,民主制度的毀壞,乃至於集體人心的崩潰。美國社會在短短幾十年間發生鉅變,最終釀成現在「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風氣,美國人持續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自由,卻導致原有的社會契約與共識瓦解。本書預示了川普現象的到來,也細數拜登歷來從政風格的種種問題,美國的政治體制瀕臨解體的邊緣,而人民只能自生自滅,各自尋找新的活路。
《螺絲愈來愈鬆》以數章篇幅講述好幾個典型美國小人物與政商名流的故事,其中包括:菸農之子迪恩.普萊斯(Dean Price)厭倦城市生活決定返鄉,他如何推動南方農村在地經濟的發展;美國鋼鐵廠女工泰咪.湯瑪斯(Tammy Thomas)在鐵鏽帶(Rust Belt)眼見家鄉日漸蕭條崩垮,她如何將兒女從單親家庭養大並重建社區信心;華府圈內人士傑夫.康諾頓(Jeff Connaughton)對拜登又愛又恨,他如何在金融體制與對政治的憧憬之間來回搖擺;以及矽谷億萬富翁彼得.提爾(Peter Thiel)乘著網路發展的科技浪潮,不斷對未來投射出懷疑與激進的願景。書中也加入了當代美國最具代表性人物的小傳,包括小說家瑞蒙.卡佛、文化名人歐普拉、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黑人饒舌巨星Jay-Z等。
特別的是,作者從過去四十幾年中挑出最關鍵的九年,搜集各年的報紙標題、歌詞和廣告詞,以拼貼的手法列出,藉此描繪出各年發生的大事與事件背後的洶湧伏流。美國精英不再是精英,國家的民主機制也紛紛失靈,害得老百姓落單各自為前途打算。這個世界強國正瀕臨崩裂,而這些都是本書的主題。派克以小說家的筆法、劇作家的場面鋪排,和透過多位受訪人物的心理過程描寫,來形塑1978年以降一部新美國的現代歷史,這也是他寫作生涯迄今最具企圖心的巨作。
如果說1960年代戰後嬰兒潮是「垮掉的一代」,發展到晚近四十年的新美國人則是「鬆脫的一代」。這本書是你了解當代美國民主機制解體過程中,原則為何盡失、世道何以低落、人心如何潰散的必讀之作。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堪稱這個世代最優秀的政治記者,他以小說般的筆法、萬花筒般的取景,記述1978到2012年間美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包括次貸風暴、美國製造業衰頹、金錢對於政治的影響等,深入針貶美國深陷其中的重重危機,內容引人入勝,是作者格局最恢宏的作品。
目錄
***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許倬雲)《獻曝集——許倬雲自選集》
我幾年前參加台灣大學的一次國際會議 (英文)
第一次許倬雲的大將之風 的談話
印象深刻
那之前他已是院士 兩岸的史學名家
我還讀過類似"從中國歷史看領導"之類的書 (我認為它比較不成功)
這本"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的末段可以一記:
"歸根究底 台灣兩次更易國家而未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 當為兩岸關係疏離及台灣內部族群間矛盾的首要原因 兩岸人民有五十年不同的集體記憶 彼此之間又有不同的盼望 則是其深層的背景 如何解除誤解 癒合傷口 實在不是易事! 歷史走向和解 抑是衝突與毀滅? 端賴當時各階層人士的智慧"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萬古江河》是許倬雲畢生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對中國文化發展問題的創新詮釋!
本書以江河流域的擴大比喻文化的進展,從中國文化發軔的地理空間開始談起,論及史前時期中國文化的多元發展與分合,然後再細述中國文化在不斷的衝突與融合中,一步步擴大進入世界體系的歷程。最後,全書以中國文化面對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帝國壓力下的「百年蹣跚」為結束。
《萬古江河》近27萬言,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學藝術、經濟社會的演變、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互動等,字裡行間既有高空鳥瞰式的宏觀洞見,又有具體日常生活的細微描寫。
更重要的是,本書不但擺脫了中國文化本位主義,也著重於庶民觀點及大區域文化的比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視點,來詮釋多元且複雜的中國文化發展歷程。其視野之開闊、思路之寬廣,實為相關著作中所僅見。
許倬雲耗時三年完成的這部大著作,雖是以精深學術為底子,但作者的文字風格極為暢達,也不直接引用史料原文,因此本書已跨越了歷史專業讀者群的範圍,非 常適合一般讀者閱讀。作者在書中闡釋了上百個一般讀者想知道,但又不曉得到哪裡去問的文化議題,例如:台灣為什麼晚至近代才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中古的老百 姓吃些什麼、《金瓶梅》為什麼是有反叛精神的創作、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有何差異、孔子的「仁」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為什麼沒有出現代西方的工業化……等。 一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今日的讀者不同於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而本書,即是為這一代中國人所撰寫 的歷史。
設計概念
1. 封面的古黃河圖,呼應作者的主軸概念
《萬古江河》的封面特別選用清初佚名的「黃河圖」,並以此圖將全書包覆起來,其意義在具體展現本書作者貫穿全書的主軸概念──以大江大河比喻中國文化發展 的多變歷程。同時,封面頁刻意停格在黃河入海之處,正是為了呼應作者在「序」和「後言」中所提,中國文化在當今全球化過程中的處境與方向。
2. 絹絲長卷的質感,象徵中國文化的內蘊多采
本書封面的材質及印刷,除了要求印色精準之外,還特別做出有如絹絲畫般的光澤,甚至會隨著光線折射?不同的色彩。如此做法,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呈現這幅黃河圖原本絹絲長卷的質感,但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表現作者所言的中國文化特質──豐富多變、光采內蘊。
3. 特殊的書名字體及特文斷句,反映中國文化整體樣貌
《萬古江河》封面上的書名使用了極粗的黑體字,再配上以河流為主的柔性底圖,一者方正剛硬、一者彎曲柔軟,正好反映出中國文化特色:剛柔並存、兼容並蓄。此外,從封底延伸至書背的特文,參差的斷行排列方式,象徵主流文化之外許許多多無法開展、中途截斷的次要文化。
4. 序言及目錄編排,貫徹本書文化如江河的概念
序言及目錄的編排刻意延續封面河流的意象,將文字分上下兩組排列,中間的空白處則形成河流狀。如此一來,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由具象的黃河封面開始,接 續到序言的「文字河流」,再進入到內文文字──作者筆下的中國文化長河。如此設計,最能貫徹作者用河流比喻中國文化發展的概念。
5. 平裝裝訂,讓讀者閱讀中體會文化「發展」
《萬古江河》未採用精裝或軟精裝,而選用了平裝裝訂。一本平裝書,讀者只要一頁一頁讀完一遍,其變舊、磨損的程度要超過精裝書。那《萬古江河》為何選用 平裝?其背後的概念是試圖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同時也經歷或「見證」文化發展歷程:書籍從嶄新的絃麗與光采漸漸趨向陳舊與磨損,其過程一如世界任何地 區、任何文化的發展一樣,都是由興而衰、由起而落,從光采絢麗走向平淡無奇。換言之,讀者讀平裝本的《萬古江河》時,書籍本身的變化,恰可與書中中國文化 從「東亞天下的中心」到「百年蹣跚」的發展過程互為印證。
作者簡介
把嚴謹、精深的學術內容,能闡釋的舉重若輕,又能敘述的深入淺出,非大學者不能為。許倬雲這位國際著名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就是這樣一位學貫中西歷史、識跨不同學科的大學者。
許倬雲1930 年出生於江蘇無錫。他自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後,先後執教于臺灣大學、美國匹茨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 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講座教授,1986年,他榮任為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許倬雲著述等身,不但在中國文化史、社會史和中國上古史等領域有精深造詣,同 時也嫻熟西方歷史,更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治史,著有《求古編》、《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漢代農業》、《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等近四十部專書。
詳細資料
- 規格:平裝 / 480頁 / 21.5*17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序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國地區考古略說第1節 孕育出中國文化的自然地理
第2節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
第3節 農業與聚落
第4節 新石器文化的區系類型及聚合過程
第5節 古代傳說與族群分合
第6節 複雜社會的出現
第7節 中國古代文化與兩河古代文化發展的比較
第二章 中國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3世紀)第1節 進入青銅時代
第2節 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第3節 華夏文明體系──西周封建與「三代」觀念
第4節 中國秩序的發展與重組——地方文化與融合
第5節 中國思想體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學說及諸子百家的辯證發展
第6節 南方的興起——長江流域的發展及其與中原的融合
第7節 編戶齊民:國家組織與人民生活
第8節 生活資源與生活方式
第9節 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國的中國(公元前3世紀?公元2世紀)第1節 普世國家體制
第2節 精耕農業與市場網絡
第3節 中國文化體系的整合
第4節 民間的信仰
第5節 北疆游牧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接觸
第6節 走向南方
第7節 佛教傳入中國與道教的形成
第8節 秦漢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第9節 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比較
第四章 東亞的中國(公元2世紀?公元10世紀)第1節 秦漢帝國的崩解
第2節 中國與周邊民族
第3節 佛教的影響
第4節 文學與藝術
第5節 天文、數學與醫藥
第6節 中古的衣食住行
第7節 經濟型態的轉變
第8節 民族關係
第9節 中國對外關係
第10節 唐帝國與伊斯蘭帝國的比較
第五章 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國(公元10世紀?公元15世紀)第1節 中古後期的中國與列國體制
第2節 征服王朝與漢人世界
第3節 東亞經濟圈的形成
第4節 經濟與多元網絡
第5節 宋代以來的知識階層
第6節 思想的多元與整合
第7節 近古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第8節 近古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第9節 近古中國與東亞轉型的特色
第六章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 上篇(公元15世紀?公元17世紀)第1節 明代中國文化體系的僵化
第2節 人口與生活資源
第3節 大海波濤
第4節 第一波西潮
第5節 明代的工業
第6節 明代的市場經濟
第7節 南北經濟社會的差異
第8節 明代思想的轉變
第9節 明代中國與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第10節 台灣的歷史場合
第七章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 下篇(公元17世紀?公元19世紀中葉)第1節 滿清帝國的性質
第2節 台灣的開發
第3節 清初民族與文化衝突問題
第4節 清代學術風氣
第5節 民間社會組織
第6節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
第7節 清代的商業活動
第8節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接觸
第9節 通俗文化
第10節 當時的歐洲
第八章 百年蹣跚(公元19世紀中葉?公元20世紀中葉)第1節 內亂與外患
第2節 中國近代經濟的改變
第3節 教育制度的改變
第4節 中國的武化現象
第5節 都會文化的勃興
第6節 時代思想與文化變遷
第7節 中國近代革命與俄國革命的比較
第8節 中國維新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比較
第9節 台灣百年的變化
後言
圖表索引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國地區考古略說第1節 孕育出中國文化的自然地理
第2節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
第3節 農業與聚落
第4節 新石器文化的區系類型及聚合過程
第5節 古代傳說與族群分合
第6節 複雜社會的出現
第7節 中國古代文化與兩河古代文化發展的比較
第二章 中國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3世紀)第1節 進入青銅時代
第2節 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第3節 華夏文明體系──西周封建與「三代」觀念
第4節 中國秩序的發展與重組——地方文化與融合
第5節 中國思想體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學說及諸子百家的辯證發展
第6節 南方的興起——長江流域的發展及其與中原的融合
第7節 編戶齊民:國家組織與人民生活
第8節 生活資源與生活方式
第9節 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國的中國(公元前3世紀?公元2世紀)第1節 普世國家體制
第2節 精耕農業與市場網絡
第3節 中國文化體系的整合
第4節 民間的信仰
第5節 北疆游牧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接觸
第6節 走向南方
第7節 佛教傳入中國與道教的形成
第8節 秦漢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第9節 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比較
第四章 東亞的中國(公元2世紀?公元10世紀)第1節 秦漢帝國的崩解
第2節 中國與周邊民族
第3節 佛教的影響
第4節 文學與藝術
第5節 天文、數學與醫藥
第6節 中古的衣食住行
第7節 經濟型態的轉變
第8節 民族關係
第9節 中國對外關係
第10節 唐帝國與伊斯蘭帝國的比較
第五章 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國(公元10世紀?公元15世紀)第1節 中古後期的中國與列國體制
第2節 征服王朝與漢人世界
第3節 東亞經濟圈的形成
第4節 經濟與多元網絡
第5節 宋代以來的知識階層
第6節 思想的多元與整合
第7節 近古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第8節 近古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第9節 近古中國與東亞轉型的特色
第六章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 上篇(公元15世紀?公元17世紀)第1節 明代中國文化體系的僵化
第2節 人口與生活資源
第3節 大海波濤
第4節 第一波西潮
第5節 明代的工業
第6節 明代的市場經濟
第7節 南北經濟社會的差異
第8節 明代思想的轉變
第9節 明代中國與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第10節 台灣的歷史場合
第七章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 下篇(公元17世紀?公元19世紀中葉)第1節 滿清帝國的性質
第2節 台灣的開發
第3節 清初民族與文化衝突問題
第4節 清代學術風氣
第5節 民間社會組織
第6節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
第7節 清代的商業活動
第8節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接觸
第9節 通俗文化
第10節 當時的歐洲
第八章 百年蹣跚(公元19世紀中葉?公元20世紀中葉)第1節 內亂與外患
第2節 中國近代經濟的改變
第3節 教育制度的改變
第4節 中國的武化現象
第5節 都會文化的勃興
第6節 時代思想與文化變遷
第7節 中國近代革命與俄國革命的比較
第8節 中國維新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比較
第9節 台灣百年的變化
後言
圖表索引
在數千年的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上,我所看到的十分有限,正如渚岸望江,有時看到波濤洶湧,有時看到平川緩流,終究只是一時一地的片斷。
假如用河流為比喻,中國文化的發展有如黃河、長江。黃河、長江,源頭相距不遠,都在巴顏喀喇山區,一向北流,一向南流。這兩條大河的水系,籠罩了中國的 大部分疆域,然後殊途同歸,傾瀉於太平洋的黃海與東海。兩個水域分別在中國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兩個地理環境,呈現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黃河九曲,夭矯如龍,先是昂首北上,接著俯衝南下,然後迤邐向東,傾注大海,帶走了萬仞黃土,鋪散在千里平原,天玄地黃常為中國宇宙的本色。黃河帶給中 國肥沃的土壤,也挾來一次又一次的洪患劫難。中國人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也積聚了文化的創造力。因此,本書封面以黃河為象徵。
只是長江水系,支流複雜,多姿多采,也許更近似文化長河的變化景象。
長江源自巴顏喀喇山下的涓涓細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襲奪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納沱江、岷江、嘉陵江,匯集了藏邊甘青的靈水,始成洪流。從此,大江東 流,在衝破大巴山的攔阻時,奔騰叫嘯,兩岸峰高及天,神女霧掩,巫峽雲遮,藤蘿垂碧,灘險水急。江水又東,出峽之勢,直瀉千里,奔入湖廣丘陵湖泊,於是浩 蕩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東,一路收容湘資沅澧,以及贛江、清江帶來的南方雨流和漢水帶來的中原黃土,更有雍容廣大的氣象:星沉平野,月上東山,遠樹近 山,江渚沙洲,美不勝收。自此東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見山影。過了南京,遂與海通,廣陵夜潮,石城汐止。江海相拒相迎,進退之間,或則江水 積澱成洲,攔江截流;或則江流沖刷,裂岸崩石。終於大江傾瀉入海,一時還不能與海水融合,儼然是藍色大海中的一條綠色潮流。有大江帶來的水流,挾來的數千 里泥沙,海洋始能成其大。百川朝宗,天下眾流都在五洋七海中泯合,無所區別!
中國文化從源頭的細流,長江大河一路收納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這些河川帶來的許多成分,終於匯聚為洪流,奔向大海。──這一大海即是世界各處人類共同締造的世界文化。
本書是為這一代中國人撰寫的歷史,也就是中國文化成長發展的故事,及對於這一過程的解釋。在這一故事中,隨著歷史的進展,中國文化的內容與中國文化占有 的空間都不斷變化:由黃河流域為核心的「中國」,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國」。每一個階段,「中國」都要面對別的人群及其締造的文化,經過不斷接觸 與交換,或迎或拒,終於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那些鄰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別人」融合為一個新的「自己」。這一「自己」與「他者」之間的互動,使 中國文化不斷成長,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間。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經歷了數千年,一個多元而複雜的中國文化體系,終於成形。
本書敘述的故 事,因此是一個主角與場景經常轉變的曲折歷程。正如廣場上的活動,可能只是幾個人之間的談話,逐漸吸引了附近別人的參與,經過幾度轉折,竟聚集為不少的群 眾,討論的主題也可能遠離了原來的談話。當然,這樣的譬喻,究竟還是太簡單,不足以形容文化史的複雜性。
本書各章的標題,得益於梁任公 先生〈中國史敘論〉中所述的觀念,將中國文化圈當作不斷擴張的過程,由中原的中國,擴大為中國的中國,東亞的中國,亞洲的中國,以至世界的中國。凡此階 段,因為我們的時代已與任公的時代不同,舉凡中國文化史的史料、中國歷史的知識,以及其他文化歷史的研究,於最近百年來均有長足進展,是以本書不僅有自己 設定的斷代,於各個段落的界說也有自己的認知,而毋須受任公歷史觀念的約束。
既然本書是以中國文化圈的發展為主要著眼點,其不同於一般 中國通史的內容在於不以政治體為界定中國文化圈的斷代標竿。因此,本書完全與中國傳統正朔紀年的理念脫鉤,是以公元紀年畫分為幾個大段落。公元紀年,只是 為了約定俗成的方便。這些大段落的起訖,也只是取其年代的整數。文化演變是逐漸的,不能刀切豆腐,乾淨俐落的切斷演變線索,是以,本書於敘述歷史事件的變 化時,稍有超前落後若干年,逸離斷代的情形。
為此,本書的前半(第一章至第五章),以公元1500年為斷代下限,此時正是全球經濟體系 成形的前夕。後面三章,敘述的則是中國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的五百年。這五百年間,中國體驗了沒頂的驚險,也學習著弄潮兒衝浪的功夫。這是占人類社會四分之 一人口的龐大族群,以數千年積蓄的能量,投身演出的五百年悲喜劇!
本書既以文化發展為主題,應當同時論列文化內容及文化外延。在文化內 容方面,本書將於日常文化、人群心態及社會思想多所注意,尤其注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靈關懷。中國的正史,一向是帝王將相、聖賢名流的紀錄。近世 新出版的通史,仍不能擺脫以政治史為綱之舊習,日常生活部分少見著墨。本書轉移敘述的重點,並不是輕視朝代更迭、國家興亡,以及各時代的典章制度、嘉言懿 行。凡此項目,史學界前輩均已有過敘述。本書之另有著重,其實也是為了補苴一般通史的空白。
今日讀史的讀者,不同於舊時,在這平民的時 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他們關心的事,當為由自身投射於過去,希望瞭解自己何自來,現在的生活方式何自來。本書在此等處著手, 既為了針對讀者的求知慾,敘述日常生活及諸種心態觀念的來龍去脈,也是為了這些事項本身的演變有其漫長的過程、豐富的內涵,值得史學工作者探討。
中國文化,本有內華夏、外諸夷的傳統。近世以來,民族史學與民族國家的建構同步進行,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現象,近代中國史學不能自外於這一潮流。於 是,中國人的歷史觀,承受上述兩項因素,每每有中國文化自我中心的盲點,以為中國文化既是獨步世界,又是源遠流長。中國史學對於中國以外的事物,大多不大 注意,甚至於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交流的史實,也往往存而不論。本書呈現的中國歷史,是一個接納多元的複雜體系──這樣的形象,與中國文化中心論的觀點頗為 不同。中國文化的特點,不是以其優秀的文明去啟發與同化四鄰。中國文化真正值得引以為榮處,乃在於有容納之量與消化之功。
本書為了彌補 自我中心觀念造成的缺陷,於文化圈的內外關係,特加注意。在這一主題範圍,本書不僅注意中國文化放射於其他文化的影響,也將注視中國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域 外文化曾有過的影響。本書目的,除學術興趣外,也不辭冒天下之不韙,擬對國民自大心態的偏差,盡規勸諫諍的努力。如前所述,今日的世界已漸為一體,任何地 區的居民都必須與其他社會或其他文化的成員,有所交往。過分自大,難免自蔽,於己於人,均非健全正常的心態。為此,本書將於中外文化交流的現象,在每章中 特有專節討論。
除了文化交流現象以外,本書也將有專節,比較中國文化及其他文化在各自發展過程中的若干特定現象。比較研究,可以有助於 瞭解文化發展中,哪些是歷史的共相,哪些是自己的殊相。所謂知己知彼,沒有可作為參考的比較,即不易有真正的自知之明。本書各章都有中外文化比較的專節, 其所以選取各該歷史現象為比較的主題,並不意味該一時代只有這一現象值得注意,卻毋寧是選取一項,當作標本而已。
大致言之,本書於史前 部份,並不設定「中原」觀念,而於歷史時代所謂的「中原」,也常有不同的定義。在空間上,「中原」是移動的,可由秦漢的黃河中游及關中,擴大為中古時代的 華北,再移轉到近古時代的東南,以至近代的沿海。而且,「中原」作為討論中國文化史的觀念,也與討論政治史的內涵不同。
中國文化,若作 為一個文化圈,則在每一個時代,都可以超越政治或地緣定義的「中國」。最堪注意的,則是中國文化於中古以來,儼然是東亞許多地區共同參與的一個文化體系。 本書第四章以下,於中國文化系統的討論,即有不限於中國地區的理解,其中若干中外比較,是為了解釋中國歷史發展之特點,討論他處史實則是為了陳述時代背 景。
總之,今世所有的文化體系,都將融合於人類共同締造的世界文化體系之中。我們今日正在江河入海之時,回顧數千年奔來的歷史長流,那是個別的記憶;矚望漫無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應予合作締造的未來。萬古江河,晝夜不止。謹以此書,向千百代的祖先,獻上敬禮!
假如用河流為比喻,中國文化的發展有如黃河、長江。黃河、長江,源頭相距不遠,都在巴顏喀喇山區,一向北流,一向南流。這兩條大河的水系,籠罩了中國的 大部分疆域,然後殊途同歸,傾瀉於太平洋的黃海與東海。兩個水域分別在中國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兩個地理環境,呈現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黃河九曲,夭矯如龍,先是昂首北上,接著俯衝南下,然後迤邐向東,傾注大海,帶走了萬仞黃土,鋪散在千里平原,天玄地黃常為中國宇宙的本色。黃河帶給中 國肥沃的土壤,也挾來一次又一次的洪患劫難。中國人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也積聚了文化的創造力。因此,本書封面以黃河為象徵。
只是長江水系,支流複雜,多姿多采,也許更近似文化長河的變化景象。
長江源自巴顏喀喇山下的涓涓細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襲奪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納沱江、岷江、嘉陵江,匯集了藏邊甘青的靈水,始成洪流。從此,大江東 流,在衝破大巴山的攔阻時,奔騰叫嘯,兩岸峰高及天,神女霧掩,巫峽雲遮,藤蘿垂碧,灘險水急。江水又東,出峽之勢,直瀉千里,奔入湖廣丘陵湖泊,於是浩 蕩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東,一路收容湘資沅澧,以及贛江、清江帶來的南方雨流和漢水帶來的中原黃土,更有雍容廣大的氣象:星沉平野,月上東山,遠樹近 山,江渚沙洲,美不勝收。自此東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見山影。過了南京,遂與海通,廣陵夜潮,石城汐止。江海相拒相迎,進退之間,或則江水 積澱成洲,攔江截流;或則江流沖刷,裂岸崩石。終於大江傾瀉入海,一時還不能與海水融合,儼然是藍色大海中的一條綠色潮流。有大江帶來的水流,挾來的數千 里泥沙,海洋始能成其大。百川朝宗,天下眾流都在五洋七海中泯合,無所區別!
中國文化從源頭的細流,長江大河一路收納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這些河川帶來的許多成分,終於匯聚為洪流,奔向大海。──這一大海即是世界各處人類共同締造的世界文化。
本書是為這一代中國人撰寫的歷史,也就是中國文化成長發展的故事,及對於這一過程的解釋。在這一故事中,隨著歷史的進展,中國文化的內容與中國文化占有 的空間都不斷變化:由黃河流域為核心的「中國」,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國」。每一個階段,「中國」都要面對別的人群及其締造的文化,經過不斷接觸 與交換,或迎或拒,終於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那些鄰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別人」融合為一個新的「自己」。這一「自己」與「他者」之間的互動,使 中國文化不斷成長,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間。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經歷了數千年,一個多元而複雜的中國文化體系,終於成形。
本書敘述的故 事,因此是一個主角與場景經常轉變的曲折歷程。正如廣場上的活動,可能只是幾個人之間的談話,逐漸吸引了附近別人的參與,經過幾度轉折,竟聚集為不少的群 眾,討論的主題也可能遠離了原來的談話。當然,這樣的譬喻,究竟還是太簡單,不足以形容文化史的複雜性。
本書各章的標題,得益於梁任公 先生〈中國史敘論〉中所述的觀念,將中國文化圈當作不斷擴張的過程,由中原的中國,擴大為中國的中國,東亞的中國,亞洲的中國,以至世界的中國。凡此階 段,因為我們的時代已與任公的時代不同,舉凡中國文化史的史料、中國歷史的知識,以及其他文化歷史的研究,於最近百年來均有長足進展,是以本書不僅有自己 設定的斷代,於各個段落的界說也有自己的認知,而毋須受任公歷史觀念的約束。
既然本書是以中國文化圈的發展為主要著眼點,其不同於一般 中國通史的內容在於不以政治體為界定中國文化圈的斷代標竿。因此,本書完全與中國傳統正朔紀年的理念脫鉤,是以公元紀年畫分為幾個大段落。公元紀年,只是 為了約定俗成的方便。這些大段落的起訖,也只是取其年代的整數。文化演變是逐漸的,不能刀切豆腐,乾淨俐落的切斷演變線索,是以,本書於敘述歷史事件的變 化時,稍有超前落後若干年,逸離斷代的情形。
為此,本書的前半(第一章至第五章),以公元1500年為斷代下限,此時正是全球經濟體系 成形的前夕。後面三章,敘述的則是中國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的五百年。這五百年間,中國體驗了沒頂的驚險,也學習著弄潮兒衝浪的功夫。這是占人類社會四分之 一人口的龐大族群,以數千年積蓄的能量,投身演出的五百年悲喜劇!
本書既以文化發展為主題,應當同時論列文化內容及文化外延。在文化內 容方面,本書將於日常文化、人群心態及社會思想多所注意,尤其注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靈關懷。中國的正史,一向是帝王將相、聖賢名流的紀錄。近世 新出版的通史,仍不能擺脫以政治史為綱之舊習,日常生活部分少見著墨。本書轉移敘述的重點,並不是輕視朝代更迭、國家興亡,以及各時代的典章制度、嘉言懿 行。凡此項目,史學界前輩均已有過敘述。本書之另有著重,其實也是為了補苴一般通史的空白。
今日讀史的讀者,不同於舊時,在這平民的時 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他們關心的事,當為由自身投射於過去,希望瞭解自己何自來,現在的生活方式何自來。本書在此等處著手, 既為了針對讀者的求知慾,敘述日常生活及諸種心態觀念的來龍去脈,也是為了這些事項本身的演變有其漫長的過程、豐富的內涵,值得史學工作者探討。
中國文化,本有內華夏、外諸夷的傳統。近世以來,民族史學與民族國家的建構同步進行,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現象,近代中國史學不能自外於這一潮流。於 是,中國人的歷史觀,承受上述兩項因素,每每有中國文化自我中心的盲點,以為中國文化既是獨步世界,又是源遠流長。中國史學對於中國以外的事物,大多不大 注意,甚至於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交流的史實,也往往存而不論。本書呈現的中國歷史,是一個接納多元的複雜體系──這樣的形象,與中國文化中心論的觀點頗為 不同。中國文化的特點,不是以其優秀的文明去啟發與同化四鄰。中國文化真正值得引以為榮處,乃在於有容納之量與消化之功。
本書為了彌補 自我中心觀念造成的缺陷,於文化圈的內外關係,特加注意。在這一主題範圍,本書不僅注意中國文化放射於其他文化的影響,也將注視中國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域 外文化曾有過的影響。本書目的,除學術興趣外,也不辭冒天下之不韙,擬對國民自大心態的偏差,盡規勸諫諍的努力。如前所述,今日的世界已漸為一體,任何地 區的居民都必須與其他社會或其他文化的成員,有所交往。過分自大,難免自蔽,於己於人,均非健全正常的心態。為此,本書將於中外文化交流的現象,在每章中 特有專節討論。
除了文化交流現象以外,本書也將有專節,比較中國文化及其他文化在各自發展過程中的若干特定現象。比較研究,可以有助於 瞭解文化發展中,哪些是歷史的共相,哪些是自己的殊相。所謂知己知彼,沒有可作為參考的比較,即不易有真正的自知之明。本書各章都有中外文化比較的專節, 其所以選取各該歷史現象為比較的主題,並不意味該一時代只有這一現象值得注意,卻毋寧是選取一項,當作標本而已。
大致言之,本書於史前 部份,並不設定「中原」觀念,而於歷史時代所謂的「中原」,也常有不同的定義。在空間上,「中原」是移動的,可由秦漢的黃河中游及關中,擴大為中古時代的 華北,再移轉到近古時代的東南,以至近代的沿海。而且,「中原」作為討論中國文化史的觀念,也與討論政治史的內涵不同。
中國文化,若作 為一個文化圈,則在每一個時代,都可以超越政治或地緣定義的「中國」。最堪注意的,則是中國文化於中古以來,儼然是東亞許多地區共同參與的一個文化體系。 本書第四章以下,於中國文化系統的討論,即有不限於中國地區的理解,其中若干中外比較,是為了解釋中國歷史發展之特點,討論他處史實則是為了陳述時代背 景。
總之,今世所有的文化體系,都將融合於人類共同締造的世界文化體系之中。我們今日正在江河入海之時,回顧數千年奔來的歷史長流,那是個別的記憶;矚望漫無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應予合作締造的未來。萬古江河,晝夜不止。謹以此書,向千百代的祖先,獻上敬禮!
§內文1
萬古江河日夜流(刊於2005/12/23 聯合報)作者:張作錦(聯合報前社長)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開卷扉頁並非如慣常所見的序言或凡例等,而是作者所訂「凡讀本書請先具備下列諸信念」。
信念之一是:任何一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略有所知;之二是:所謂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怎樣才能產生溫情與敬意?人應該知道自己祖先從哪裡來,在什麼樣的環境裡生活,經歷了什麼樣的艱難險阻,創造了何樣的文明,犯過了何等的錯誤……。盤點了這些,我們才能清楚先人留下的資產是什麼,盈虧如何;然後我們才能滋生情感,立定目標,接棒跑下一段路。
這樣的歷史書難找。坊間一般歷史書,多側重述說朝代的更迭,帝王的上下,將軍的征伐,吏治是否澄明,宦官和外戚是否弄權專政,以及「天朝」與「異族」的分 合關係等等。總之,太政治化了。政治只是人類活動的表象,不是發展的內在動力,讓它獨霸歷史篇章,是不正常、也是不健康的。
許倬雲教授新著《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開展與轉折》,似乎刻意矯正此弊。他以人為歷史中心,以文化圈不斷擴張來解釋中國歷史,從中原的中國,到中國的中國,到東亞的中國、亞洲的中國,一直到走進世界體系的世界的中國。
在推進的過程中,許教授指點給我們看的,是孕育出中國文化的自然地理、族群的對抗與融合、中國秩序的發展與重組、中國思想體系核心的成形、生活資源與生活 方式、經濟與科技的演進、文學與藝術、宗教與信仰,以及中國與西方文化的接觸。這一接觸,導致中國「百年蹣跚」,就銜接上當代中國人五味雜陳的記憶,然後 台灣跟著跳上歷史舞台。
讀許教授的這本書,有時可能叫人「失望」:
讀歷史最重要的目的是從中學到教訓,前人的錯誤不要再犯。但這事很難,所以杜牧在〈阿房宮賦〉裡感慨系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但我們總要勉力而為,以減少國家人民受到傷害。
對照於台灣今天的現實情況,許教授書裡很多論點,都值得我們警惕,雖然他沒有明說,或者不忍明說。
譬如:政爭耗盡人才。明太祖廢相,文官與皇帝之間少了制衡,絕對的皇權保護了保守主義,敢於質疑制度者均受壓制。而皇帝不能行使職權時,絕對的權力則落於 近侍與宦官之手,他們貪污腐化,並以殘暴的手段壓迫文官與儒生。反彈的力量與絕對權力間引發不斷的衝突,中國的人才及社會的文化活動,都在長達百年的鬥爭 中消耗殆盡。等到西方開了新局,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悄然啟動,明廷既無人能察覺,更無力可肆應。 請看:台灣這十幾年來的政治鬥爭,消亡和消沉了多少人才?近侍的弄權,貪瀆的普遍,又何異於明季?台灣複製了明朝的作為,能不能避免與明朝一樣的後果?
譬如:清談誤國。清談就是脫離現實談些不著邊際、無補時局的空話。魏晉談玄學,明代談心性,都以亡國結束。清代知識分子雖有所反省,主張學問要經世致用。 但當時的士人群起鑽研考據之學,只注意學問的細節,不再有「道」與「理」的理想。只見繁瑣,未見踐履,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清談」。 請看:今天台灣,大體上說,政治民主而言論自由,大家都可講話。在國會裡,在野議員和執政官員之間,不僅發言盈庭,而且往來辯駁;在社會上,意見領袖甚至 一般平民,都可寫文章給報紙發表,或上電視參加「叩應」節目。但是,說的夠多,卻做的甚少,國家各種指標,除了失業率、痛苦指數和自殺率攀升外,其他都是 每下愈況,這不也是「清談誤國」麼?
譬如:「武化」問題。中國自太平天國戰爭以來,經革命、軍閥割據、北伐、內戰,各階段都唯武力是尚,一步 步走向「武化」。不僅軍事人口逐漸增加,而且誰掌握了武力,誰就能攫取經濟資源及政治權力。百年來國家建設不如人意,其中相當程度是軍費耗資過鉅。 請看:民國卅八年政府遷台初期,國防開支常佔國家總預算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隨著局勢的緩和,逐漸減少,乃有餘力從事經濟建設,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 之一。到了今天,政府對外關係,允宜善與人處,維持台海平靜,給國家創造可繼續發展的環境與機會。但為政者見不及此,無端製造對立與紛擾,使局勢緊張,人 心不定,再編列天文數字的經費採購武器,以資對抗。一旦形成「軍備競賽」,則不知將伊於胡底。今天「武化」的危險性,比起前代,更令人憂心。
許教授青年來台,在台讀書、教書,後雖有一段時間居留國外,但與國內保持密切接觸,經常回來研究、講學,現又回台長期定居,可說大半輩子與台灣在一起,他 對台灣的感情是不用多說的。在書中,他給了台灣很多篇幅,從「台灣的歷史場合」,到「台灣的開發」,最後以「台灣百年變化」結束全書。
結束 全書時,他是這樣說的:自一八九五年清廷割台,到一九四五年回到中國,「台灣兩次更易國家,而未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當為兩岸關係疏離及台灣內部族群間矛 盾的首要原因。兩岸人民有五十年不同的集體記憶,彼此之間又有不同盼望,則是其深層的背景。如何解除誤解,癒合傷口,實在不是易事!歷史走向和解,抑是衝 突與毀滅?端賴當時各階層人士的智慧。」看得遠,也看得真;情深義重,令人動容。
很多人都知道,許教授是先天手腳不方便的人,書寫極為吃力,但他一個字一個字的爬了二十六萬個格子,辛苦何為?無非是希望中國歷史文化,像「萬古江河」一樣奔流不息。
江河是「有容乃大」的,許教授怕國人胸襟太小,眼界太窄,所以一再叮嚀大家:「今世所有的文化體系,都將融合於人類共同締造的世界文化體系之中。我們今日 正在江流將近江口之時。回顧數千年奔來的歷史長流,那是個別的記憶;矚望漫無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應予合作締造的未來。」
在今天的台灣,歷史和文化常被曲解和錯用。作為一位歷史學者和文化人,許教授說這些話,心情想來是沉重中帶著切盼的。
一八三八年,林則徐奉旨到廣東查禁鴉片。行前,當時中國最有頭腦的知識分子之一龔自珍,寫了〈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議。林則徐途中答覆,信中曾道:「非謀識宏遠者不能言,而非關注深切者不肯言也。」 讀了許教授這本書,覺得那兩句話說得實在好。
1. 他從歷史全局著眼,不重單一朝代,所以書裡沒有英雄豪傑的故事。中國人普遍受通俗小說和戲曲的影響,書裡沒有英雄,未免有些寂寞。
2. 他告訴我們漢人只是中華文化締造者之一,其他「異族」也各有其文化特色,與漢族彼此影響,相互吸納,最後融合成今天的「五族共和」,不讓「大漢沙文主義」者有過度的幻覺。
3. 許教授一再破解前人所謂中國是「世界中央」之國、文化與國力優於他國的神話。他指出,青銅是從中亞或西亞傳入的;鄭和七下西洋,途經之處均為小國,自然所 向無敵。今年是鄭和七航六百年,海峽兩岸都有大型紀念活動。想來許先生不是澆冷水,他在意的是:「過分自大,難免自蔽。」
獻曝集:許倬雲自選集
作者: 許倬雲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語言:簡體中文
本書作為許倬雲教授的自選文集,收入了作者關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論文。 全書共分通論、專題、觀念、訪談、序跋、演講、雜談等七部分,著重從社會網絡和體系的角度,對社會經濟史、古代社會轉型的內在規律、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向及前景等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極具啟發意義。
《獻曝集——許倬雲自選集》前言作者:許倬雲 (2013-06-19 19:19:24)
本書是我在中國出版的第二本自選集,上一本自選集是2002年出版的,到現在整整十年了。許紀霖兄提醒我,應該再選一本選集,因為這十年之間,世界變化很多。根據紀霖兄的提示,我們選了這一本小書。為此,先向紀霖兄道謝。
半世紀以來,大家盼望世界全球化的現象,結果全球化的過程並不順暢。當時以為經濟的全球化,會很平順地讓世界連接在一起。WTO以後,全球的經濟迅速地編織,成為一個幾乎覆蓋世界大半部份的經濟網絡。而且,信息計算機的發展,也使得訊息的傳播,高度地全球化。
可是,經濟的全球化,並沒有帶來世界大同;因為世界上還是有許多主權國家,彼此之間還是爾虞我詐地競爭。最近,歐盟的內部發生嚴重的問題。希臘和西班牙的經濟恐慌,到今天無法真正解決。歐盟雖然已經是一個非常高度結合的經濟組織,然而,歐元覆蓋的地區,並不等於是歐盟主權覆蓋的地區。歐元經濟體內,最主要的國家,德國,並不認為他們有義務,出力救助經濟困難的國家。而幾個經濟困難的國家,卻一廂情願,以為德國應該要給他們援手。
另一個現象:中東仍舊不安。海灣戰爭以後,戰火漫燒的國家,有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等等。中東“茉莉花革命”,引發了許多國家內部的衝突。到今天,利比亞、埃及、敘利亞,還是在內部衝突和戰亂之中。
凡此種種,使我們理解世界的全球化,並不是一個容易作到的目標;世界和平的前景,還有許多難以度過的關口。這一情勢正同中國的戰國時期一樣:孟子曾經說「天下定於一」,是當時人的理解,認為無可避免的後果。但是七國之中,誰會將當時天下定於一?還要經過好幾百年的戰爭和變亂,方才終於達到秦漢的統一。今天的世界不應當是由哪一個強國統一世界;當時秦始皇統一中國究竟是好?還是壞?二千多年了,今天還是不能斷言。當然,我們不希望看見世界又一次統一於一個大帝國,強迫其它國族屈服於強權。
世界的格局是在急劇變化。各國的強弱在變化。有些古老的大國,如印度和中國,正在復興。新興的巴西,進入世界的舞台。舊日的強權英國已經逐漸衰退,日本更是無能為力。美國、俄國彼此還在對立。美國對於自己霸主地位,還是不甘於輕輕放下,因此對於若干新興大國的興起,時時當作對美國的挑戰。世界和平走向一體的途徑,還需要大家共同探索。
最近十年來,就在這一種錯綜複雜的情況之下,經濟與訊息已經統一的世界,但是政治和軍事,卻是無法統一的最大絆腳石。這一本集子裡面,我所選的也就是反應我對這一段變化,引起的一些感想。
現在看來,現代文明成為世界主流以來,其中有若干因素已經在衰老,走到敗壞的地步。最顯著的一個部份,就是經濟發展過程中,貧富的差距愈來愈大。每個國家,無論是新興國家,還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有嚴重的貧富差距。富者對貧者沒有任何同情心和責任感。在致富的過程中,有許多人辛苦地經營,有許多人是抓住新的契機,立地致富。無可諱言,在經濟危機之中,已經暴露了許多違規犯紀、欺騙市場的情形。這些就說明了,資本主義本身先天的痼疾:求利之心重,而無所約束;人盡其能地發展,而沒有對於公平與公義的責任感。凡此,終於使得經濟的無限擴展,帶來今天嚴重的困局。經濟危機一時不會過去,因為這結構面臨必須要改變的階段。經濟制度、現代文明系統,好像都不能逃開佛家所說「成、住、壞、滅」的過程,我們今天顯然已在壞的過程階段。第三階段的
“叔世”,由壞到滅的過程,是如何走法?多長久?多悲慘?------我們今天無法預料。
但是歷史還在進行,而中國易經,也有「元、亨、利、貞」四個階段。走到末路,可以重新起頭:“貞”下再開始“元”,這一樂觀的想法,頗可補足“成、住、壞、滅”的悲觀,至少人還可存在一個希望:結束以後,還可有新的開始。新的開始,即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在這一本書裡面,我選擇的若干文章,或多或少都反應這種盼望;其中有對於知識分子的期待,對於教育制度的批判,對於經濟制度本身檢討,以及對社會公平應該如何做到的討論。這些,可以說,乃是貫穿了我這十來篇文章關心的項目。
世界正在變化,變化的速度還可能加快。身在變化的漩渦中,我們決不能放棄希望。我們不能企圖回歸原來的狀態,原來的狀態已經在敗壞之中。我們必須要認識變化不可免,終於會發生。我們大家努力尋求,將現在的世界主流文化,補正和改造,建構另一個形態,成為新的主流。
今天世界的主流文化,不可諱言,是從西歐的啟蒙時代開始的;其中價值觀念的基礎是基督教文明。現在要改造這一個正在敗壞的現代文明,我們必須要注入新的血液,幫助他脫胎換骨。新血液的來源,終究還是從人類歷史的經驗中尋找。許多地方的人類都走過自己的途徑,發展過有意義的製度和想法,包括組織人群的形態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方法。這些西歐傳統以外的各種傳統,在西方文明的強勢排斥下,很多有價值的經驗,都以長久隱入歷史。我們應當努力的發掘,適當的闡釋,轉化為我們建構未來世界新文明,這一重要志業,可以參考的共同經驗。
中國的歷史非常悠長。中國走過的歷史途徑,有特定的條件,也有其導致的後果。中國歷史,起起伏伏,幾千年來犯過許多錯誤、也有許多成果。今天還可以重新審視,在檢討之後,提煉其中一些有意義的經驗,注入現代文明衰敗之體,使其脫胎換骨,另創新局。為了進行“貞下啟元”的重大工作,開創新的局面,我們不能因為中國的崛起而沾沾自喜,也不能以為中國的崛起,必定要作世界的領袖,更不能因為今天的崛起,就代表中國古、今的一切制度都是完美的。舉例言之,中國幾千年的專制皇權,或其變型,就是不應復活的製度。
這些審視和檢討,不能單由精英來作,應當由全國的群眾大家共同思考、共同推動。檢討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志業,我只是提出一些課題。在這個大志業之中,身為群眾一分子,這些意見,只是拋磚引玉,盡我自己微小的心意。
| |
|
* 王小波1984~1988年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研究生,獲碩士學位。開始寫作以唐傳奇為藍本的小說,其間得到許倬雲先生的指點。 (2012 許先生有篇憶小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