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0129 2016 五陰雨


一張畫引起的大眾文化翻譯:a bunch of pussy willows, a shine; road rage, formal attack
HCTRANSLATIONS.BLOGSPOT.COM|由 HANCHING CHUNG 上傳



盧世祥《多桑的世代》台北:允晨,2015,頁60:愛嫷 (漂亮)。
蘇錦坤:"回來說「美 sui」,《方言》有一條紀錄是:
娃、〈〉嫷、〈〉窕、〈〉豔,美也。吳楚衡淮之間曰娃,南楚之外曰嫷,〈〉宋衛晉鄭之間曰豔。
我認為,來函所稱的「秀 sui2」,應作「嫷 sui2」,因為「秀」在文獻上沒有「sui2」的讀音,而「隋」是讀作「sui5」。《說文》紀錄「秀 sui2」是「息救切」,韻部是「宥部」,而「sui2」韻部是「微部、支部」,兩者讀音不同。"

今天收到華致資訊開發公司總經理
王金秋先生"茂谷柑"一大箱,謝謝。
伊東建築塾
『いろいろ柑橘の会』開催します!

2016.1.29 苦邦同學點亮世界:


-4:37
49 次觀看
苦邦音樂新增了 1 段新影片:太空逍遙遊
1 小時
曲名: 太空逍遙遊 --- 阿P太空遊記組曲之一
再過10年20年, 你很有可能在報紙上看到如下的廣告:
“太空逍遙遊, 兩日一夜, 繞地三圈, 包括船票三餐, $168,000”
2009.3.2 《轉危為安》Out of the Crisis 一書,約可以用《明報月刊》的口號:
作者 陣容 強大
內容 博大精深
來形容。換句話說,是本很難得的書。
⋯⋯更多

「華人戴明學院」是戴明哲學的學習共同體 ,致力於淵博型智識系統的研究、推廣和運用。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is to advance the ideas and ideals of W. Edwards Deming.
DEMINGCIRCLE.BLOGSPOT.COM|由 HANCHING CHUNG 上傳
留言
Hanching Chung 2016.1.29 補註:2015年是溫學長退休前一年,出版4本書,目前手頭的3本,沒收入此篇。

facebook:"你可能會想要回顧 2 年前的這則貼文。"
當然,當然,尤其現在台北陰雨,更珍惜那冬陽榕影交錯的文理大道。
由左至右:陳巨擘 (社會1974-75)、劉玉燕 (建築1978)、鍾漢清 (工工1975)、李安國 (建築1976)。
當時朋友(東海之友)吳先生有意捐獻 (經近半年努力,捐錢了事),我們要去東海路某棟A宿舍勘察。我們去了建築系館--他們不懂得日本人對工廠的整潔之要求......東海校園半日小遊
2014.1.28
玉燕1978 (級)、巨擘1974、安國1976與我1975要回東海---我們的時代,一個年級學生約1250人而已。
我們繞校園與宿舍區而盤桓約6小時之後,我與玉燕回台中市老家、安國駕那輛老爺Benz與阿擘回新竹市、阿擘再回台北市。
此行要看東海路41號和54號----阿擘的家,附近有大樟樹、楊桃、蓮霧等等,環境很好,相信在安國的協助下,應該在暮春前可入厝。我們在那兒談論約2小時。其間我徒步找41號,竟然無所得, 因為東海路的宿舍,絕少有門牌號碼的。東海路54號附近兩棟,都已"出租"給某些商業機構,真是大出賣.....
下午找到41號,就在招待所的下方(大學路), 不過可能十來年沒人住, 整修工程不小-----阿擘上個暑假在牛津一個月,他說整個大學城維護得很好,似乎年頭到年尾一直在輪流整修。談到牛津,談起胡志強市長,我多信胡寫的牛津求學回憶錄,阿擘則認為不可盡信。
午餐在郵局旁的Dante簡餐---玉燕想出去校外美食,我們男士都同意簡餐即可。
郵局前的石方椅,幾乎有半世紀了,風化甚多。
銘賢堂據說已被封死,改成階梯教室, 剩下一尚有點姿色的外殼,周圍的可坐石垣很有味道。最令我訝異的是前面的三棵楓樹長得那樣大了。60年代末,孟祥森先生說那是世上最有味道的小楓樹;70年代中,多少次在寒風下的等人經驗。女生宿命、校牧室都還很美;宗教中心最煞風景,有某校友說,如果他當上校長,它是待拆建築物最優先的。
我們沿人文大樓、校長室 (增建和布告欄很煞風景)、文理大道榕樹快成樹幕----想起陳其寬老師過世前幾年與師母高興地走下大道…..文學院的庭子的竹與樹都有點擁擠了;我預知有牟先生的紀念教室……牟先生其實只在東海三年多,70年代他回校演講,銘賢堂為之滿座…..我最欣賞他鼓勵學子,生命有限,學問無盡藏,豈不該努力於生命的學問。
我們在建築系館好一陣子。它很有點髒亂。 不過玉燕告訴我們,2013年夏天的趙建中老師追思會,在王小齡的設計和布置用心之下,整個系館是與現在的截然不同風味的,當時與會者莫不感應,包括湯校長說要奉趙先生的校園維護和開拓理念經營東海。
安國是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畢業的,跟我們解釋哈佛的學制,甚或東海建築系館與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許多異同。我們在樓上可以望到男生餐廳前近年興建的宿舍大樓(tower) 。
過力行路,溪谷中昔日的宿舍—理工學院的捷徑,早已修整成小道。再過去,還可以看到吳英格老師幾年前捐錢興建的橋。
同書名有小說....
名城(或名校等等)之各路英雄作品的集錦,看過一些,不過"光之城市"是井上 靖等人告別西方文明-人間之要站......
Everyman's Library
17小時
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was born in Yonne, France on this day in 1873. Better known as Colette she is the author many novels and short stories including "Chéri" (1920) and "Gigi" (1944).
"How thrillingly racy for the Paris demi-monde! A boy's forbidden love for another boy! We must become each other's confidante! 'Tell me all about Charlie's naughty bits,' I demanded."
--from "Claudine in Paris" (1901) by Colette
Paris Stories gathers classic stories about the City of Light by a wide range of writers across four centuries. Perhaps no other European city has so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artistically and romantically minded. Laurence Sterne explores the temptations of the French capital in a teasing study of foreign mores, and Restif de la Bretonne provides an eyewitness account of the horrors and glori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Hugo, Balzac, Flaubert, and Zola offer fascinating portraits of the growing metropolis’s teeming humanity; the Goncourt brothers chronicle its glittering literary circles; and Huysmans describes a memorable evening at the Folies Bergère. Colette recounts the sensual adventures of a young girl in the decadent Paris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while F. Scott Fitzgerald revels in its urban glamour. Jean Rhys’s lost heroines wander from café to café, James Baldwin celebrates the city’s sexual freedoms, and Raymond Queneau gleefully reinvents the language of the street. In more recent decades, Michel Tournier’s North African immigrant walks a camel along the boulevards and Nobel laureate Patrick Modiano nostalgically maps the famed Parisian arrondissements. Theatrical and elegant, seamy and intellectual, Paris has never lost its alluring power, richly evoked in these compelling and seductive tales. MORE here: http://knopfdoubleday.com/book/249844/paris-storie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