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0531 2015 日《》

2杯咖啡,無法入睡。半夜毛毛雨。


Kawase來印5份文章。影印店的老闆的兒子今年大學畢。

"日本明星在台灣的活躍表現:池部良、石原裕次郎、美空雲雀、小林旭"《台北文獻 》季刊,第184期,頁41-78,2013.6.25
1964年左右,一般人月薪約1000 元(饅頭1個1元),美空雲雀於國賓大飯店周年慶來訪,門票230元;隔年石原裕次郎的門票260元。

他在八方雲集請客,180元;對面母女也來。小朋友長高約20公分。



朋友,早,

報告一次聚會的提議。
我與劉美蓮老師說,7月1日的聚會,下午1點起大家來談一下張先生,約30分,或剪接成30分。

我沒見過張先生,只是他的忠實讀者,以公共知識份子看張先生。手頭上有他的四書: 《樂府春秋》、《從精緻到完美》、《必須贏的人》以上三書由九歌出版、《Pianissimo 張繼高與吳心柳》允晨---劉老師有篇摘要,她在Facebook 公布全文兩篇.....


彭先生是張先生當社長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副總編輯,與張先生共事3年多。


忠信兄與彭兄都是《音樂與音響》月刊的作者。我今天與彭先生談,他似乎接受我的建議,要寫些他心目中的張先生。
忠信兄的4篇《愚廬雜思》,收入他的《一葦集》 (台北:允晨,1987)。
忠信兄的說法:
"漢清:
1. 不是有專欄,而是在東海時(1976-77)少年輕狂,因緣在張先生的刊物寫了四篇專欄,後來因故
沒有繼續寫下去(也是因少年輕狂)。現在想起來,是要感謝張先生的寬容。那四篇少作就收在
《一葦集》。有空到你那裡可以回憶一下。"
 hc:《一葦集》書中用《愚廬雜思》取代原來的《書被催成墨未濃》?
《楔子---由所謂"中國現代音樂論戰"說起》,《一葦集》 頁157-169 ,《音樂與音響》 1976.11 ,《愚廬雜思》之一
《問題的提出與澄清》,《一葦集》 頁171-187,《音樂與音響》第42期 1976.12 ,《愚廬雜思》之二
《問題的引伸》,《一葦集》 頁189-203,《音樂與音響》第43期 ,1977.2 ,《愚廬雜思》之三
《時間中的追尋:問題的轉折與出發》,《一葦集》 頁205-20 ,《音樂與音響》第44期 ,1977.3,《愚廬雜思》之四
中國現代音樂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意識的偽化(The Corruption of Consciousness)及其淨化努力失敗後的積習。(p.215)



"我要與現在在大陸探訪江文也足跡的劉美蓮老師談....." 劉老師有本相關的書待出版。她是音樂教材的編著者。我知道很有限,就請劉老師自我介紹一番。










看BBC紐約1951 《胡適日記 1951》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New York 1951
Bright Lights, Brilliant Minds: A Tale of Three CitiesEpisode 3 of 3
Dr James Fox tells the story of New York in 1951, where the world we know today was born. This was the year when Jackson Pollock brought a new dynamism to American painting, when the dazzling jazz style known as bebop hit its stride and when Jack Kerouac defined the Beat Generation with his book On the Road. It was where a young Marlon Brando took cinema by storm, a dapper Brit named David Ogilvy reinvented advertising and modern television arrived with the triumphant debut of a show called I Love Lucy.




  1. Bright Lights, Brilliant Minds - A Tale of Three Cities 3. New ...

    www.dailymotion.com/.../x25ecrr_bright-lights-brill...

    Sep 7, 2014
    New York 1951» uploaded by Scott Kilgour on Dailymotion. ...Vienna 1908 (BBC's Bright Lights Brilliant Minds A Tale of Three Cities).

不夠深入,開頭等處很肉麻

第一集誕生,當西方遇見東方[視頻點播]
                   





鴻美定7月25/26
Ken Su 本周三11點來訪









發現昨將寫成摧


來是空言去絕蹤,

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1)啼難喚,

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2),

麝熏微度繡芙蓉(3)。

劉郎已恨蓬山遠(4),

更隔蓬山一萬重。



【註釋】

(1) 夢為遠別 : 因遠別而積思成夢。

(2) 金翡翠 : 以金絲線綉成翡翠鳥圖案的幃幕(羅罩)。蠟照半籠,言照於金幃(羅罩)之燈光已弱。

(3) 麝薰:麝香薰染。微度,輕輕飄入。綉芙蓉,指繡有芙蓉(荷花) 圖案的帳子或床褥。古代豪貴人家用名貴香料放在香爐中熏被帳衣物,這裏指麝香的芬芳氣味。

(4) 劉郎蓬山 : 相傳東漢時劉晨和阮肇入山采藥,迷不得出,遇見兩個女子,相邀到家,留居半年乃還。後又入山尋二仙女,渺然無所遇。蓬山:即蓬萊仙境,這裏借指情人所居之處。



布農族是狩獵的民族,獵人文化在布農生活和祭儀都可以看得到。射耳祭在布農族語稱為「Malahtangia」,意思是「射山鹿的耳朵」,這是 布農族的成年禮,男性布農族人須經射耳祭後才算成年,這是布農族勇士的重要特色,更是象徵傳承與成長的重要儀式。
桃園市一共有3836位布農族人,主要分佈在中壢、平鎮及龜山,是桃園第四大的原住民族。以往射耳祭僅由布農社團舉辦,今年特別由市府編列預算支持辦理。
以往原住民只用一種豐年祭作為主題活動,其實無法涵蓋16族的特色,市府為尊重不同的原住民族,在不同時間,舉辦16個原住民族群的「歲時祭儀」,展現16族不同的特色。
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小米豐收歌謠)也是台灣的文化資產、原住民的光榮傳統,八部合音是純淨的天籟合唱,原住民的傳唱一個接一個、一代接一代,沒有終止,這樣的天籟,其實應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無形文化資產」,永遠保存傳唱下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