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ay marks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VEDay, commemorated on this medal http://ow.ly/Moo8f
本周的小成就:周一(譬如說),我在fb 轉臺大圖書館的捐贈辦法。隔天有人打電話到圖書館詢問詳情。再隔天,有人以某基金會名義,匯款5萬元給臺大,指名贈圖書館.....周五接到"財務副校長室"的掛號函,內有2封:圖書館及副校長辦公室的。
---
我將兩張捐款證明給太太,教她如何到區公所快速報稅。她說,這樣簡單。我很樂,今年補稅有人代繳。
臺大圖書館其實是借書証。 晚上借4本。
今天臺大活動多,藝術季啟動等等。
照例到活動中心素食。隔壁兩位男生談到大阪開會,到阿姆斯特丹轉巴黎-威尼斯-羅馬;夏威夷......反正我40歲才走過的,他們20來歲都走過。到圖書館,某報的主題是拿著紅旗反紅旗:92共識之精神。
過文學院"太極"雕像池,見一日本人文靜地低頭吃便當,那不是Kawase先生嗎,過去聊一下,忘記跟他說明天無法共晚餐,母親節嗎!出去,遇郭文夫教授---剛從上海打完乒乓球賽的,決定將這兩位備有充足名刺的朋友拉在一起,小聊一陣子。
願"香港人"美夢成真.....只是"中國人"很沉重。
Onionhead Cerebrum說"(意外)事件層出的時間點都湊到一塊"。今午兩場台大師大演講衝突。
由於13點20分Kawase來訪,我跟他談日本人送琴到高雄的故事---因為此次在台一個月半,可以南下一訪。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5/05/311.html
午後陣小雨。
我與他再出發到臺大圖書館聽:王德威 教授「華夷風起」-- 華語語系文學主題書展專題演講。王教授很博學多文,所以可注意他連"花果飄零、靈根自植"和"宅茲中國" (住的在地之處叫中國)等多照顧到了,孔子學院將對台統戰方式發動向世界統戰.....articulation翻譯成表述、historicity 翻譯成歷史維度.....
演講完之後才認識下場演講在師大,呎尺天涯:15:00-17:00 李歐梵教授,講題:「文學與音樂」(師大誠101教室)
華夷風起 (王德威) 0508
http://hclectures.blogspot.tw/2015/06/0508.html必須仰精續銳,晚上6點藝術之季開幕再站。
主委除了到101與中共代辦喬門神的事之外,都只是一張嘴吧。
孕婦注意:連醫生開的藥都可能對胎兒有害
8點57分才看到此
【線上直播 X 今天晚上18:00 X 椰林大道振興草皮 X 藝術季開幕WANTED】
藝術季今晚即將盛大開幕,但還在遠方的你,是不是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前來?
沒關係,這一切藝術大盜都知道,我們特地為了你準備線上直播,讓開幕的七彩炫麗可以穿過螢幕,直達到你的心中。
邀請你們前來由EFP轉播團隊擔任現場導播,一起迎接臺大藝術季的盛大開幕,
直播頻道:https://livehouse.in/channel/ntuaf21⋯⋯
更多藝術季今晚即將盛大開幕,但還在遠方的你,是不是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前來?
沒關係,這一切藝術大盜都知道,我們特地為了你準備線上直播,讓開幕的七彩炫麗可以穿過螢幕,直達到你的心中。
邀請你們前來由EFP轉播團隊擔任現場導播,一起迎接臺大藝術季的盛大開幕,
直播頻道:https://livehouse.in/channel/ntuaf21⋯⋯
電影The Source 2013年看過
2200
《孤獨死》
日本NHK紀錄片《孤獨死》用鏡頭揭開了日本社會繁榮富裕底下的冷酷無情,喧囂熱鬧背後的寂寞孤獨。雖然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但日本孤獨死的情況非常普遍,上述孤獨死的案例,一年就有32,000件。光在紀錄片拍攝的松戶市常盤平社區,三年之間就有21人在社區住宅中孤伶伶的死去,其中半數是65歲以下的男性,有的只有四、五十歲。他們或是失業,或是離婚,或是生病,長期與社會和家庭失去連繫,最後在尚未步入老年之前就提早離開人世。離開的時候還是孤伶伶一個人,無人知曉,屍體被發現已是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以後的事了。
「原本過著平凡生活的人,怎麼會一點一點地失去與社會的連結,孤獨地活著,然後孤獨地死去?」紀錄片發現,松戶市常盤平社區的孤獨死亡者,大多數是男性,許多人被公司資遣,有的遭遇家庭變故,或是離婚,或是親人死亡。他們慢慢跟社會和家庭失聯,搬到這裡獨自生活。但是,即使來到社區,他們依然重門深鎖,不與鄰居往來。
常盤平社區曾經是日本經濟成長的縮影,民眾必須抽籤才能入住這處亞洲最優質的社會住宅。但如今,孤寂冷清的社區住著1500名獨居者。社區成立了「孤獨死預防中心」,中心主任,73歲的大嶋愛子和志工坂井豐每天巡察社區。早上窗簾有沒有拉開?晚上燈有沒有亮?好幾次就是因為白天還拉上窗簾,才被發現主人已經氣絕多日。
紀錄片從一名孤獨死男子留在屋內的物品,重建了他死前的情況。死時62歲,生前毫無收入,生前在東京各工廠打零工。就業輔導局寄來的20多份徵人啟事,證明他直到最後都還在找工作。書桌上一張賽馬票,他賭的是一匹失敗多次依然奮力衝刺的母馬。
簡單的告別式在社區集會廳舉行,沒有親人,沒有牌位,沒有人領取骨灰。就這樣永別人間,加入無緣佛的行列。紀錄片結尾問,「這個人出生的時候,所有人都祝福他。但是走的時候如此孤單寂寞,怎麼會變成這樣?」。台灣早在1993年就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今天65歲以上老人已經超過280萬,每100個老人當中,就有12人獨居,孤獨死在老化快速的台灣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