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315捐款讓
- Initial release: March 29, 2013 (USA)
Breton/René Magritte/Piet Mondrian/ Corbusier出乎意外/Hemmingway/Jazz.....
- Born: March 7, 1872, Amersfoort, Netherlands
- Died: February 1, 1944, Manhattan,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nited States
■ 播出時間:5/24 (週日) 11:00
時光流轉,我們來到1928年的巴黎,這時巴黎已經逐漸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恢復,戰後的殘破與悲傷已經被抹去,巴黎吸引了當代頂尖的藝術家、作家與思想家。
這一年巴黎帶來的創造力破表,超現實主義者帶來荒謬的世界秩序,歐洲移民遠大的夢想點燃了這座城市,烏托邦現代主義者則重新規畫世界秩序,但是就如同所有絢爛的故事一樣,這一年之後一切有了戲劇化的轉變。
讀PG學思過程......Eric Fromm
Wikipedia 缺Peter Gay日文版
1923年ベルリンでユダヤ人の家庭に生まれる。1939年に両親とともにキューバ行きの最後の船に乗り、ヒトラーの第三帝国から逃れる。1941年にアメリカヘ渡り、1946年に市民権を得る。同年にデンバー大学を卒業した後、コロンビア大学院で1947年に修士号、1951年に博士号を取得する。1947年から同大学で政治学、歴史学を教え、その後イエール大学ヨーロッパ比較思想史教授、スターリング・プロフェッサーを歴任。数多くの著作のうち邦訳されたものに『ワイマール文化』(みすず書房)『モーツァルト』(岩波書店)『ベルンシュタイン』(木鐸社)『自由の科学』『歴史の文体』『芸術を生みだすもの』(以上ミネルヴァ書房)がある。フロイトを扱ったものは、本書の他に『神なきユダヤ人――フロイト・無神論・精神分析の誕生』(みすず書房)『ドイツの中のユダヤ』(思索社)『フロイトを読む』(法政大学出版局)『歴史学と精神分析』(岩波書店)など。同時にゲイは、ライフワークの一つ『ブルジョワの経験』を完成させた(全5巻)。そのうち第1巻の『官能教育1・2』(みすず書房)と第5巻の『快楽戦争』(青土社)が邦訳されている。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50522-a-familys-secrets-laid-bare
Our Little Sister: A moving family drama from Japan
Films from Asia are well represented at this year’s Cannes Film Festival, with entries in the competition including a Taiwanese action film and a Chinese drama set partly in the future. Our Little Sister by Japanese director Hirokazu Kore-Eda is a different type of film: a gentle and quietly moving family drama from Japan.
Kore-Eda’s movie is intimate and emotionally restrained: it shares a lot in common with the work of the great Japanese director Yasujirô Ozu, whose Tokyo Story from 1953 is regularly cited by critics as one of the greatest films of all time.
BBC Culture’s Matthew Anderson meets the director and some of the film’s stars at the Cannes Film Festival.
兩極影評
【破綻.聶隱娘】
.
期待多年的侯孝賢電影「聶隱娘」終於完成,雖然尚未上映,我也未見正式預告片,但是網路上一段二分鐘片段,卻令人洩氣。
.
在這段影片裡聶隱娘(舒淇)扶胡姬(謝欣穎)倒下,田季安(張震)誤以為胡姬遭攻擊,衝上前去,拔劍搏鬥。
.
期待多年的侯孝賢電影「聶隱娘」終於完成,雖然尚未上映,我也未見正式預告片,但是網路上一段二分鐘片段,卻令人洩氣。
.
在這段影片裡聶隱娘(舒淇)扶胡姬(謝欣穎)倒下,田季安(張震)誤以為胡姬遭攻擊,衝上前去,拔劍搏鬥。
光是這一小段就顯露許多破綻:
.
1、光線不合理。螢幕右方燭光閃爍,地上光線卻過度明亮且固定不動,甚不合理。人物在地上及柱上的影子也很怪異。
.
2、武術不高明。侯孝賢說別人拍的武俠片招式太多,打鬥太多,他想「往寫實、往力道方面走,但找不到恰當的可以仔細研究、討論、設計的人,最後只好自己琢磨應該怎麼弄」。可是從這段影片中演員揮劍猛砍以及笨拙的步法身形看來,侯孝賢似乎不懂武術,也不懂劍術。很多事不是外行人做得來的。武術的「寫實、力道」豈能憑空琢磨出來?他說找不到「恰當的人」研究討論,不知道他找過誰了?
.
3、配音不真實。打鬥過程的揮劍聲配音十分誇張而虛假,與一般武俠片無異,顯然侯孝賢還是找不到「實寫」的路徑。揮劍該是什麼聲音?找把劍揮揮看不就知道了嗎?
.
4、不連戲。田季安扶起胡姬的第一個鏡頭(1’27—1’38)身旁並沒有劍,第二個鏡頭(1’39)就忽然多了把劍。
.
二分鐘片段當然不等於整部電影,我倒真希望這片段的破綻是例外。然而如果這片段是具體而微的有效取樣,就不免有虧影迷的長年期待了。
.
1、光線不合理。螢幕右方燭光閃爍,地上光線卻過度明亮且固定不動,甚不合理。人物在地上及柱上的影子也很怪異。
.
2、武術不高明。侯孝賢說別人拍的武俠片招式太多,打鬥太多,他想「往寫實、往力道方面走,但找不到恰當的可以仔細研究、討論、設計的人,最後只好自己琢磨應該怎麼弄」。可是從這段影片中演員揮劍猛砍以及笨拙的步法身形看來,侯孝賢似乎不懂武術,也不懂劍術。很多事不是外行人做得來的。武術的「寫實、力道」豈能憑空琢磨出來?他說找不到「恰當的人」研究討論,不知道他找過誰了?
.
3、配音不真實。打鬥過程的揮劍聲配音十分誇張而虛假,與一般武俠片無異,顯然侯孝賢還是找不到「實寫」的路徑。揮劍該是什麼聲音?找把劍揮揮看不就知道了嗎?
.
4、不連戲。田季安扶起胡姬的第一個鏡頭(1’27—1’38)身旁並沒有劍,第二個鏡頭(1’39)就忽然多了把劍。
.
二分鐘片段當然不等於整部電影,我倒真希望這片段的破綻是例外。然而如果這片段是具體而微的有效取樣,就不免有虧影迷的長年期待了。
2015-5-23
Zoë C.J. Chen 新增了 4 張新相片 — 與 Pai-Zhang Wang 。
《刺客聶隱娘》,一把扣人心弦的刺刀 / 法國解放報 Didier PÉRON 於2015 5 21 / 翻譯: 王派彰 Pai-Zhang Wang
以他瑰麗、神祕、如閃電般的古中國,台灣大師侯孝賢俯瞰著十字大道
(註:十字大道是坎城影展主要場地所在地的街名)
少有一部影片那麼令人期待。從好幾年前開始,我們就聽說這將是一項非常昂貴的計劃,甚至是不可能的計劃,一部劍戟片,一部武俠片,將由一位現今在世最重要的導演之一,台灣導演侯孝賢所執導。除了幾部在東京或巴黎接受指定拍攝的小品之外,他的導演生涯在這十幾年來一直維持在巔峰。耳語流傳說,他無法準時完成這部在他當導演初期就想拍的影片,還說,這部在後製時對影像與聲音精雕細琢的作品,在坎城選片人過目時,仍然是處於沒有字幕的「施工狀態中」。
繪畫//還必需強調的是,在影片剛開始放映時,虔誠的影迷在那些極其雄偉的,紅色、黑色與金色屏風在我們面前層層展開時,瞬間進入到一種神秘的感覺中。從前,羅倫佐•德•麥地奇(Laurent de Medicis)與科西莫•德•麥地奇(Cosme de Medicis)第一次看到保羅•烏切洛(Paolo Ucello)(註:他們各自是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的統治者與畫家)在他們面前展現自己的畫作《聖羅馬諾之戰》時的感覺應該就是這樣,這系列畫作是他們向畫家訂製,要用來裝飾自己房間的。我們可以看到幾何學般的瘋狂,對色彩與材質的敏銳度,對於細節的吹毛求疵,在在都淹沒在由無數凝結的光線所堆砌起來的大水窪中。無論那是出自十五世紀佛羅倫斯畫家的筆下,或是由一位當今台灣天才所拍攝出來。侯孝賢已經在他的生涯中累積了將進二十年的傑作,從一開始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風櫃來的人》),到對台灣當今後無來者的青春進行召喚(《千禧曼波》),別忘了還有他那些企圖心強烈的巨幅歷史繪畫(《悲情城市》、《戲夢人生》…)。看到他如今從一個混亂的製作困境中脫困–拍攝歷時好幾年,總計似乎超過15個月,斷斷續續地在台北的攝影棚、中國外圍(內蒙古與湖北的鄉村)–一整個平靜的美,只能用令人無法置信與人煙飄渺來形容。
因為,就我們對他的認知,他的電影一直都是以無法模仿的距離和純真無邪的視線所營造出來的(如導演所說,那是他自從兒時,靠著長期獨自騎在樹上傾聽和觀看生命所學習而來的),而他也因此蛻變成一隻哨兵鳥。這種特質在這部影片中又有了新的改變,靠著那些必需以快速度的武打動作來完成的功夫場面,和女主角聶隱娘以匕首比畫的攻擊場面(多麼令人驚異的舒淇),它變得更加容易騷動人心。影片因此變成是一種介於一場復仇的靈敏跳躍式編舞,與驚懾人心且帶有鴉片熾熱氣味的超長時間鏡頭的混合體,這其中還摻雜著喧嘩與寂靜,粗暴的凶殺與長時間的冥想。
儀式//《刺客聶隱娘》的背景是西元九世紀的中國,當時是唐朝,皇朝與邊疆勢力之間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其中魏博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隨著它的勢力逐漸強大,對權力中心來說,已慢慢成為威脅勢力平衡的不安因素。聶隱娘經過幾年在一位尼姑身旁習藝後,回到她的家庭,得知母親要她去刺殺表哥田季安(張震),他是魏博的統治者,兩人原本有婚約,後來這項政治婚姻功敗垂成。宮殿是田季安的妻子與他另一名剛懷孕的新歡嫉妒與爭寵的延伸舞台。許許多多不同的,或私密、或政治的對話交互碰撞著。但生命存在的華麗慶典,正被我們以宛如一系列經過符號編碼的儀式所接收。封閉的氛圍在由織物組成的大珠寶盒中,閃耀著油燈與蠟燭搖曳的光芒,而這一切都使人忘卻了當下尖銳的賭局。
那些沒有被明說的,那些壞心眼,那些狡詐…都可以因此存在而不被發現。那些層層交織讓臉孔變得模糊的紗幔,那面具,那心曠神怡的夜晚,都企圖讓陰謀更加強化或蒸發。因此需要從旁冷眼監看,否則它就會稍縱即逝或隱藏在鏡頭與鏡頭的交接處。一個小孩試著捕捉一隻蝴蝶,一位婢女小心翼翼地在她女主人髮髻上別首飾別針,一群農人在黃昏時抽菸,清澈的天空畫過幾朵雲,在森林中巡邏追捕的騎兵,一群騎士在浩瀚茂密綠林中悠閒漫步,一場酒酣耳熱的宴會,每一個場景、每一個鏡頭都因它簡潔的外表與難以被理解而變得神魂顛倒,但,這正是影片的力量之所在。那些樹木與身體,那些刺繡與雲煙裊繞,那些鏡子與窪地,彼此交換著它們的養分,幻化為既強烈又永恆的奇蹟與末日。有某種官能享樂的成分在虛構中遊走,我們是那麼樣地愉悅以致於希望它千萬不要停下來,希望它也可以是我們血液的一部分,可以將它吸納進來,而不是只能乾巴巴地崇拜它。
我們因此頓悟到,假使《刺客聶隱娘》沒得獎,或許,我們說得更清楚一點,假如它沒得到金棕櫚獎!我們將刺刀出鞘,加上火把,而評審們就得各自去尋找逃生出口,因為那將會是一場災難。
註:當天解放報頭版,標題是:侯孝賢//《刺客聶隱娘》我們的金棕櫚獎
註:Paolo Ucello的三連幅作品《聖羅馬諾之戰》是藝術史上的「問題畫作」,關於此畫的討論不計其數,「細節」一直是被討論的重點。
解放報原註:關於唐朝的一個細節:
到底《刺客聶隱娘》想試著使其復活的唐朝盛世是什麼?當時是西元618年至907年,那是文化上的黃金年代。首都的所在地長安,是一個知識與經濟的十字路口,有著熙來往攘的藝術家,阿拉伯、波斯、印度、土耳其和維吾爾族的旅客。當時女性的地位一點也不值得嚮往,隨後甚至有點走下坡。她們必需屈從於男性權威之下,婚姻是由家族所決定的。然而,皇室家族的女人卻不需受夫權的強迫或約束。於是在當時的98位公主當中,有61位結了婚,其中又有24位再婚,甚至有4位結了3次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