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麵包果腹;校園、圖書館逛一圈;東海人季刊:tefa大力美化帳面;
朋友,
4月22日上午的討論會,有書的-要參加的,煩請報名。下午的,歡迎東海校友留下來再戰。
上午
彭淮棟:《浮士德博士》:托瑪斯.曼告別德國之作
主題討論 引言人彭淮棟:《浮士德博士》:托瑪斯.曼告別德國之作 (大綱待補)
時間:2015年4月22日(周三),10點~12點
地點: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漢清講堂")
電話:(02) 23650127
http://hcpeople.blogspot.com/2015/03/blog-post_22.html
hc參加過"彭淮棟:從《浮士德博士》談托瑪斯.曼與德國文化",邀請他在"漢清講堂"主持此會議。參加者的要求是讀過《浮士德博士》。
已知:繆詠華、吳鳴 (彭明輝)、游常山、郭應哲、陳續升
----
22日早上的討論會,名額已滿。不過,我們下午1點半,要在同地方辦一場"慶祝東海大學60周年"的座談會。袁祝平理事長主持,現在有"人文三缺一"的陳續升先生,以及早上討論會會員---一半是東海人---願留下來續戰的。下午場,歡迎參加。報名hcsimonl@GMAIL.COM
徐兄,
今天知道有所謂傑出校友講座;
您的行程決定之後要告訴我們!
昨天除了詩菱分享的,我還跟世煜兄討教。他說的,隔天竟然被江春男寫出來。"政治上,同志常常比敵人可惡,政治對手可以交朋友,真正的痛苦大都來自本黨同志,所以英國有句名言說:「我的對手在我前面,我的敵人在我背後。」" 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forum/20150410/36485218/
還有朋友說,她媽媽是中一中的輔導人員,該校同性戀的比率......嘿嘿,讓我這老校友困惑......
****
希望大家貢獻台北或各地的慶祝點子:
Ref.有關“東海人,一甲子,一家子”行動的草案
我認為先了解學校的所有慶祝節目 Programs (又,董事會有什麼計畫呢?有無 60周年之 task force?......),再看看校友總會/台北校友會等能補強、協助什麼;我強調這些活動必須有主要贊助者,總不能來個莫名其妙的"台北東海之友"或其他單位。
台北或可以文、武兩路;前者或一系列免費公共演講 (如蔣勳......)、聖樂團、音樂會;後者馬拉松、登山健行等。
目前我思考貢獻3方面:
慶祝60周年的衣飾,我將找國內某紡織公司總經理商談,18年前我是該公司顧問。
我在思考貢獻2個講座;
如
1.『台灣戴明圈:2008年東海戴明學者講座』,辦:『2015年東海戴明學者講座』並出書,可能邀2位美國人來助陣。
2. 東海大學譯藝講座及頒獎
Sohisam Tony Su 蘇希三我一直在期待東海故事集,包括傳說。聽說有人用甲學歷考入東海,努力向上,後來擔任某大學院長或校長。聽說有人轉系一年後又轉回原系。聽說有人被二一後又插班回東海。聽說有人被學校處罰到神學院念一年再回東海繼續念原系。記得在學時好像有「東海風」這個社團跟雜誌。不知是不是已經「成風」了。當年啼鳴鳥好像對不少高中生發生作用。現在是不是需要寫提名鳥了?校友作品集跟名錄大概也值得作吧?對了,當年談的是東風。我覺得現在需要養出東海風。60年了,會不會出現東海識別曲?
有沒有人試過把描述、論述東海的詩編篡成輯?
Hanching Chung 這故事集其實也可編,不過我必須有優先序,當然另有高明最好。鄧學長知道許多故事。我的兩blogs有近200位校友師長的故事。"東風" (無力百花殘) 社的刊物目錄,圖書館網站的"虛擬校史"可查。描寫東海經驗的詩有余光中、鍾玲等 (楊牧呢?),許達然是散文詩。散文集有中文系編,詩歌似乎要靠蘇兄。.....
慶祝60周年的衣飾,我將找國內某紡織公司總經理商談,18年前我是該公司顧問。
我在思考貢獻2個講座;
如
1.『台灣戴明圈:2008年東海戴明學者講座』,辦:『2015年東海戴明學者講座』並出書,可能邀2位美國人來助陣。
2. 東海大學譯藝講座及頒獎
Sohisam Tony Su 蘇希三我一直在期待東海故事集,包括傳說。聽說有人用甲學歷考入東海,努力向上,後來擔任某大學院長或校長。聽說有人轉系一年後又轉回原系。聽說有人被二一後又插班回東海。聽說有人被學校處罰到神學院念一年再回東海繼續念原系。記得在學時好像有「東海風」這個社團跟雜誌。不知是不是已經「成風」了。當年啼鳴鳥好像對不少高中生發生作用。現在是不是需要寫提名鳥了?校友作品集跟名錄大概也值得作吧?對了,當年談的是東風。我覺得現在需要養出東海風。60年了,會不會出現東海識別曲?
有沒有人試過把描述、論述東海的詩編篡成輯?
Hanching Chung 這故事集其實也可編,不過我必須有優先序,當然另有高明最好。鄧學長知道許多故事。我的兩blogs有近200位校友師長的故事。"東風" (無力百花殘) 社的刊物目錄,圖書館網站的"虛擬校史"可查。描寫東海經驗的詩有余光中、鍾玲等 (楊牧呢?),許達然是散文詩。散文集有中文系編,詩歌似乎要靠蘇兄。.....
教堂以下 (銘賢堂。招待所.....)的建築物才是陳老師負責的。
永遠的老師 一生的課堂--感謝東海大學的「陳其寬教育」
⊙蘇希三
(生活雜記) 浮世繪版 2000.6.12
永遠的老師 一生的課堂--感謝東海大學的「陳其寬教育」
發現學習、受教並不一定在課堂上。素未謀面的人也可能成為恩師。陳其寬老師就是我這個新觀念裡的第一位老師…
常常會聽到有人在講對自己影響最大的老師。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甚至要求每位畢業生在畢業五年後投票選最好的老師。當選的老師名字刻在學校的牆上永遠留念。全部都是在自己曾經直接修習過課程的老師中尋找。
最近幾年有機會讀到東海建校的一些事情,包括校園的規畫及建築,才開始動搖我的看法,發現學習、受教並不一定在課堂上。素未謀面的人也可能成為恩師。陳其寬老師就是我這個新觀念裡的第一位老師。
我花了四年生活在他的作品裡面。
有一天,忽然領悟到我花了四年生活在他的作品裡面,天天從他的作品中直接吸取營養。東海校園所表現的宏觀、認真、徹底、樸素、真誠、耐看、自然美、充滿探索、創意、希望與感動,與人性接近、尊重人性等等數說不完的特質,一一都成為我畢業以來生活及工作上的重要成分。原來我直接從陳其寬老師及其他建築師修習的時數早超過任何一位老師的課程。
文理大道與每個學院交叉的那些直角看起來很平常,卻一直是個重要的教育點,天天都在複習,也根深蒂固地進入許多東海人的價值觀。原來這些直角天天都在考我們要抄捷徑,破壞一點點環境讓個人賺一點點方便,還是要抵抗潮流,堅持走那笨笨的「正路」。我在學校時候就看出這個教育焦點了,也很感激這個平凡卻重要的練習題。東海的校園提供很大的腦力激盪與休息空間,我所接觸過的每個建築物都沒有見不得人的「後面」,每個細節都禁得起使用人仔細地檢驗,持續地觀賞。他們不曾讓我像跑百米一般匆匆忙忙地看過一次,就覺得看完了,可以不理他了。
做為藝術品,東海的景觀大多看起來沒什麼,卻令人想要再重看一次,恐怕忽略了什麼重要的觀點。欣賞的人自然會產生主動尋找的意念,而不會被動地等待接受刺激。我們自然地繼續挖掘那一片初看平凡的天地,很怕因為看不出門道而暴露無知。無形中就訓練出我們追求進步的態度與本事。天天生活在其中,腦子裡並不需要承受太多的視覺壓力負擔,可以保留不少體力與精神去注意別的事務。
我的住家帶有一些前面提過的東海味道。
學校的環境也讓我覺得個人很受尊重,充滿很多實質的與精神的空間可以學習發揮。站在校園裡,常常覺得我是主角,有這麼美麗大方又很含蓄的校園在陪襯我。我可以是這份美景的重要成分,我有機會讓他更美或美不起來。這種「我可以參與、可以有影響」的歸屬感在勞作教育的活動中更有明顯的體會。同時,校園也讓我很放心地「不做什麼事,為了下一步,先停留在這一步」。這樣的觀念現在仍是讓我能夠在職場與生活中享受人生的重要基礎。
畢業後不久,內人模擬路思義教堂的造型作他母親的墓園。再不久,那個會讓人想起東海教堂的墓竟成了台南基督教公墓的標準。東海也成了我們思念母親的媒介。兩年前在一個偶然迷路的情況下,看到在路竹有個墓地,竟然清一色是路思義教堂形狀的墓。可見陳老師的作品所代表的東西是多麼地被接受、歡迎。
內人與我一起營造的住家,每個都帶有一些前面提過的東海味道。在我家,人是主角,房子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在天天引導我家人的想像之際,絕不會與人搶鋒頭,是很受客人及購屋者歡迎的地方。
我相信已經從東海學到一些「陳其寬」-把寬度展現出來的道理。套用今年的台灣詞彙:陳其寬之道,在水扁,在連戰,在處於恆久忍耐。水者柔軟,扁者低姿態,連戰意思是持續不斷,經過恆久忍耐才寬得起來。
謝謝東海提供深度的「陳其寬」教育,讓我終身受用不盡。
「發展才是硬道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這些在中國大陸耳熟能詳的名言,都出自改革旗手鄧小平。
今晚主題之夜將播出【資本主義在中國】,從不同角度帶你看那段改革的歷史與「中國式資本主義」發展!特別邀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所講座教授的王振寰博士,與大家談談他多年對中國的研究與獨到觀察。大部份台灣人可能會不認同所謂”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實就是資本主義甚至比台灣還資本主義的社會。
從「最窮的國家之一」到全球矚目,外匯存底更從1978年的一億七千萬美元大幅躍升到2014年的近四兆美元,高居世界第一,帶領中國走向改革開放,改革旗手鄧小平功不可沒。
⋯⋯更多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