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823070321742673
杜南發:大家要放在歷史長河中考量,參見《各在天一涯 : 二十位港台海外知识人谈话录》李怀宇采写 (2016), pp.165~203
杜南發:大家要放在歷史長河中考量 《風過群山:當代名家對話錄》《心情如水》《古寺溫泉》《隔岸看山》
一鉤新月天如水/豐子愷女兒豐一吟訪談錄杜南發:《風過群山:當代名家對話錄》
****
《風過群山:當代名家對話錄》 杜南發著,遠景出版.1982
杜南發「運筆如風」,吹過一座座的「群山峻嶺」。
黃仲鳴
杜南發的《風過群山》,是一部不可不看的專訪書。封面有副題:〈當代名家對話錄〉,這些名家,有還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作家根塞.葛拉斯,和聞名港台的一群文化精英,除上篇所說的(病旁內加亞)弦和高信疆外,尚有金庸、倪匡、葉維廉、柏楊、陳映真、黃維樑等;另已過世的三毛、胡金銓、沈登恩,無不活靈活現於杜南發的筆下。
所謂「風過群山」,杜南發雖沒有前言後語之類的闡釋語,但封底的書介,已點明這些訪談者是:「這些群山峻嶺發出風雲變色,撼人心靈的迴響。」又說,杜南發以一報人的觸覺、詩人的心靈,「運筆成風」,吹過這班當年炙手可熱的「群山」,「在他的專訪裡,不僅寫活了『群山』的性情與真情,也凸顯出『峻嶺』的思想與理想。是一本向現代挑戰,對歷史交代的對話錄。」一句話,書名起得確帥、確棒、確夠勁道;令我們感受到這股從南方吹來的風,無比溫暖。
杜南發,一九七七年畢業於南洋大學中文系,據王潤華在〈代序〉說,在校時,他還選修了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行政學的課程。看來,他的求知慾是相當驚人的。而「行政」效率也令到王潤華吃驚:「記得有一次,他來跟我討論學期報告題目,一星期後,他就交上一篇厚厚的論文,而且有深度。」
畢業後,杜南發進《南洋商報》任國際新聞翻譯,後轉記者和編輯,又任文藝副刊〈藝文〉和〈文林〉編輯。《風過群山》的專訪文字,即是這一時期的產物。王潤華說他點子甚多,將新加坡文藝副刊「推入了一個新世界」。從版頭設計、版面編排、到文章的選擇,都大肆革新。看來在這方面,他深得(病旁內加亞)弦、高信疆的啟發。
在高信疆那篇訪談中,他說:「我知道他所主編的副刊,無論在內容和設計上,都為台灣、甚至整個中國報業發展史上,開創了許多嶄新的突破性風氣和道路,贏得『紙上風雲第一人』的公認美稱。」杜南發何嘗不是照這「美稱」邁步!
高信疆主編副刊,有三大原則和三大要求。三大原則是:「擁抱台灣」、「熱愛中國」、「胸懷天下」。三大要求是:「必須是一扇窗戶」,要「帶入很多新的訊息。很多不同的見解形式或是內涵,讓大家能夠見到,能夠了解和學習。」二、「是一座橋樑」,「它一方面是報紙和讀者之間的溝通,也是報紙和作者之間的溝通,同時也是作者和作者之間的溝通,當然也是作者和群眾之間的溝通。」三、「是一面旗幟」,「是一個理想的呈現」。高信疆確將它的《中國時報》〈人間〉做到了他的「理想呈現」。......
專訪新加坡資深媒體人杜南發:空碗似無是處實蘊無限可能
本報記者李懷宇發自新加坡
2012-04-05 03:10:33來源: 時代周報 (廣州)......杜南發說,他的文學引路人是大學時的老師王潤華,王潤華介紹他認識了有“小巨人”之稱的台灣著名出版人沈登恩。後來,柏楊出獄後第一次獲准離開台灣,便是由《南洋商報》邀請到新加坡訪問。台灣當局要倪匡做擔保人,倪匡一到新加坡就找杜南發,因為沈登恩告訴他:“到新加坡,你一定要找這個人。”暢談後,柏楊、倪匡都建議杜南發到台灣採訪。杜南發向報館提出到台灣和香港採訪名家的計劃。
台灣之行中,杜南發採訪了陳映真、高信疆、瘂弦等人,也結識了古龍、高陽等許多作家。當時正是台灣《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的鼎盛時代,兩大報的副刊主編高信疆和瘂弦都成為杜南發的好友。如今高信疆已故,杜南發回憶:“高信疆是我公開承認的啟蒙導師,那次訪問對我是一個啟蒙,眼界大開,觀念大開。之前我負責副刊,觀念比較傳統。高信疆告訴我,副刊可以是整個報紙中重要的一環。副刊的'副'字,不應該只是附屬的概念,可以是一個主導的概念。”
台灣之行計劃中,杜南發還想找臺靜農談談魯迅,無奈威權政治還未解凍,台靜農答复:“千萬不行!”隨後杜南發到香港採訪,倪匡帶他去採訪金庸。事後倪匡才告訴他,金庸先是拒絕:“我接受訪問多了,沒有什麼意思。”倪匡勸:“這位小朋友挺有意思的,見他一下嘛。”金庸說:“好,見了覺得有意思,當天晚上就留下來吃飯。沒意思呢,訪問完就說當晚有一個飯局,意思是下逐客令。”結果相談甚歡,金庸請杜南髮留下來吃飯,還打電話叫溫瑞安過來作陪。這批台港名家的訪談錄後來結集成為《風過群山》。
杜南發認識董橋是因為女作家蔣芸。“我們那時候都叫蔣芸作'蔣清秀'。她負責一本《清秀》雜誌,在香港很有名,董橋在那兒寫專欄。”多年後,杜南發和董橋有一個共同的愛好:書畫鑑賞。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位中國教授在新加坡辦展覽,杜南發到現場,看中一幅吳湖帆的作品,當時月薪才不到兩千塊,那幅畫要價四千塊,但他實在喜歡,便咬牙買了下來。回家後慢慢研究,越研究越發現不對,後來找行家來看,才知道花兩個多月的薪水買了一件贗品。杜南發心裡很不舒服,苦讀張珩的《怎樣鑑定書畫》,算是入了門道。
1993年,杜南發在廉價書堆裡偶然找到鑑定家楊仁愷的《國寶浮沉錄》初版。此書印刷質量不高,但杜南發讀得津津有味。兩三個月後,楊仁愷剛好到新加坡,杜南發去採訪,直接問起他發現《清明上河圖》的事,楊仁愷覺得很驚訝。一席談後,楊仁愷邀請杜南發到遼寧省博物館去看書畫,作報導。杜南發專程到了瀋陽,楊仁愷親自帶他到庫房裡,把館藏的重要名作都看了。後來,杜南發出版古書畫記《美的足跡》,楊仁愷作序。......
心情如水
作者: 杜南發
出版社:遠景
出版日期:1993/03/15
語言:繁體中文
隔岸看山
內容簡介 · · · · · ·
《隔岸看山》寫書畫見聞,記名家訪談。全書盡是風雅事,作者滿懷書畫文玩癡情藏家念舊的憂思,將《隔岸看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中國書畫名家訪談錄,大多已故。第二部分為新加坡著名收藏家訪談,第三部分介紹新加坡著名畫家。
作者簡介 · · · · · ·
杜南發(1952- )新加坡資深報人,曾先後擔任《南洋商報》記者和副刊編輯,《聯合早報》副總編輯,《聯合晚報》副總編輯,《新明日報》總編輯,現為《聯合晚報》及《新明日報》兩報統籌總編輯。作家、詩人和書畫鑑賞家,曾出版詩集《酒渦神話》、《心情如水》,訪談集《風過群山》,書畫評論《美的足跡》等論著。
目錄 · · · · · ·
前言董橋/和杜南發一起看山
卷一海上生明月/書畫大會紀實錄
紐約《溪岸圖》大辯論現場記/20世紀最後一場書畫鑑定大會
千年一會典藏新篇/上海首屆華人收藏家大會紀實
附:海上生明月/中國書畫的大海派世界
卷二靜觀山水長/書畫名家專訪錄
草堂靜觀山水長/中國古書畫大藏家王己千傳奇
白山黑水書畫奇緣/東北鑑定大家楊仁愷談話錄
堅淨居里小乘客談笑風生皆文章/京城鑑定大家啟功訪問記
虛白齋中日月長/記明清古畫大藏家劉作籌先生
雨後石方潤人間物不驚/齊白石閉門弟子許麟廬訪問記
雲從山中起/畫家亞明、宋文治訪問記
卷三獅城書畫緣/新加坡藏家訪談錄
天南知音百年情緣/新加坡收藏中國書畫百年脈絡
附 新加坡十大藏家
藝海留真情誼長/攝影家蔡斯民珍貴的書畫記錄
認真隨緣天地寬/收藏家曾國和的藝術集藏之旅
書畫傳承兩代情/楊啟霖與楊應群的"袖海樓"故事
書畫江湖自在行/許祥傑四十年經驗談
卷四南方的舞步/南洋書畫風情錄
東方風格的開拓/“南洋畫伯”李曼峰談話錄
寧靜恬美的南洋風/本土畫家朱慶光談話錄
踏著南方的舞步/新加坡先驅畫家劉抗專訪錄
後記
杜南發/隔岸看山捲簾觀月
作者: 杜南发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原作名: 杜南发(新加坡)
出版年: 2010-5
古寺溫泉
作者: 杜南發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語言:簡體中文
新加坡資深報人杜南發先生多年游歷日本及我國名寺之後所創作散文的合集。
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輯一、輯二)可概括為“北方看雪”,翔實地記錄了作者在日本北部看雪以及探訪各大“秘湯”(日本古溫泉)的足跡,讀來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第二部分(輯三),記錄了作者走訪我國唐宋古寺的經歷,行文之中,既有對歷史的敬仰,也有作者對這些古寺重新解讀之後探尋真相的一些發現、感悟和認識。
《古寺溫泉》圖片豐富,文字優美疏朗,是近年來行走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目錄
輯一 雪鄉四帖
一、山湖寂雪
二、山林舞雪
三、山川逃雪
四、山鎮亂雪
輯二 冬行五記
一、山中水色
二、寒林冷月
三、雪林白湯
四、津輕之南
五、太宰津輕
輯三 古寺五讀
一、風動幡動
二、曹溪听水
三、走進大唐
四、南禪尋夢
五、木塔探秘
後記
南方听雨 北方看雪
作者: 杜南发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原作名: 杜南发(新加坡)
出版年: 2010-5
古寺溫泉
作者: 杜南發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語言:簡體中文
新加坡資深報人杜南發先生多年游歷日本及我國名寺之後所創作散文的合集。
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輯一、輯二)可概括為“北方看雪”,翔實地記錄了作者在日本北部看雪以及探訪各大“秘湯”(日本古溫泉)的足跡,讀來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第二部分(輯三),記錄了作者走訪我國唐宋古寺的經歷,行文之中,既有對歷史的敬仰,也有作者對這些古寺重新解讀之後探尋真相的一些發現、感悟和認識。
《古寺溫泉》圖片豐富,文字優美疏朗,是近年來行走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目錄
輯一 雪鄉四帖
一、山湖寂雪
二、山林舞雪
三、山川逃雪
四、山鎮亂雪
輯二 冬行五記
一、山中水色
二、寒林冷月
三、雪林白湯
四、津輕之南
五、太宰津輕
輯三 古寺五讀
一、風動幡動
二、曹溪听水
三、走進大唐
四、南禪尋夢
五、木塔探秘
後記
南方听雨 北方看雪
許世旭訪談,見杜南發《風過群山》台北:遠景,1982,291~300:在自由中成長
1982。2次漢城訪談。許世旭47歲
****
許世旭《新詩論》三民,1998
----
許世旭 (1934~2010)的《雪花賦》(1985) 中有〈我抓了一隻東海蟬〉(1984)。
詩人朋友寫東海,最多的是楊牧的:余光中、下菁、許世旭 (《雪花賦》中,另有〈所謂二十年〉等。
許世旭 (1934~2010), Wikipedia 各版:
1969年發表詩集《청막》。
1969年以詩集《忠牧》出道。[2]
1969年以詩集《清馬克》出道。
청막 ;應該是 青幕 (見《雪花賦》,台北:聯經,1985)
Google : チョンマク;Cheongmak;清麥
再讀楚戈的〈將夜〉詩畫(1984);《可思莫思花》許世旭譯,楚戈插畫,1964/1978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1617881604986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