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今昔 8月31日 0831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8月29日0829 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 1862~1949) ;0828富永 仲基1715~1746

 

8月31日


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西元1821.4.9—1867.8.31)

法國詩人。象徵派詩歌的先驅,以詩集《惡之花》開啟現代詩的新頁。其特異的美感,曾招致當時評論界驚恐地給他「惡魔詩人」的封號。另有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鬱》。

 

  正因為詩歌來自天賦,所以偉大!

  不管是歡愉的,不管是悲傷的,詩歌自有其如神般追尋理想的性格。詩歌永遠與事實相違,否則它只有死亡一途。在牢獄中,詩歌成為暴力;在醫院的窗邊,詩歌燃起痊癒的希望;在破敗骯髒的屋頂閣樓裡,詩歌如仙女般,展現出華麗且優雅的身段。詩歌不只是用來確認,而是負起重建的使命。無論在何處,詩歌都會否定叛道離經。

節自《皮爾都龐詩歌集》〈序文〉1855

Chants Et Chansons (Poésie Et Musique) de Pierre DuPont 

1821–70).

Famous French o

uvrierpoète who attracted the admiration and patronage of important writers (including Sand and Baudelaire) and whose celebrity reached its peak during the Revolution of 1848. Baudelaire famously ...
From: Dupont, Pierre in The New Oxford Companion to Literature in French »



***


À une Mendiante rousse (To a Mendicant Redhead)




I claim that Édouard Manet’s painting The Street Singer (1862) has ties to Charles Baudelaire’s poem “À une mendiante rousse.” The poem was included in the 1857 edition of Les Fleurs du mal and became a part of the Tableaux Parisiens in 1861. The young waif who inspired Baudelaire also found herself limned in a poem by Théodore de Banville, celebrated in a song by Pierre Dupont, and painted in oil by Émile Deroy in the mid-1840s at a time when these four men were in close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in the heady days of their bohemian youth on the cusp of their creative careers. Baudelaire’s memories of the formative years of these friendships of the 1840s were resurrected when he took on the commission to write essays on Banville and Dupont for Eugène Crépet’s anthology Les Poètes français, conceived in 1859 and published in 1862, the year Manet created his version of a street singer. These texts in all likelihood combined with Manet’s own interest in fashion to play a part in his decision to outfit his street singer in attractive attire, but inspiration from Banville’s “À une petite Chanteuse des Rues,” Dupont’s “La Joueuse de guitare,” and Baudelaire’s “À une mendiante rousse” may also have affected Manet’s sartorial designs for his painting. I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discourse surrounding street songs and their aesthetic import proved even more pertinent to Manet’s choice of subject as he forged his modernist painting.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Jump to search

The Street Singer (1862) by Édouard Manet

The Street Singer is an 1862 oil-on-canvas painting by Édouard Manet depicting a female street musician near the entrance to a cabaret. It measures 171.1 x 105.8 cm (69 x 43 in.) and is in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The painting was directly inspired by a meeting between the artist and a street singer one night. Manet asked her to pose for him but she refused, so Manet asked a favorite model, Victorine Meurent, to pose for the work. The Street Singer is either the first or second of Manet's several large-scale paintings for which Meurent posed.[1][2] It depicts an itinerant singer in fashionable dress leaving a cabaret by night, clutching a guitar and eating cherries.[3] The style of the painting shows the influence of Frans Hals and Spanish masters such as Diego Velázquez.[2]

The Street Singer is one of a series of single-figure compositions Manet painted during the 1860s in which he depicted contemporary "types" at life size, upsetting the convention that such humble genre subjects be painted at a small scale.[2] The art historian George Mauner says the woman's confrontational stare and her awkward grasp of the cherries and the guitar, "which seems almost too bulky for her to manage comfortably", produces a self-conscious effect that is unexpecting in a genre painting.[1]

The painting was donated to the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in 1966.[4]

References[edit]

  1. Jump up to:a b Mauner, G. L., & Loyrette, H. (2000). Manet: The Still-life Paintings. New York: H.N. Abram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Arts. p. 17. ISBN 0-8109-4391-3.
  2. Jump up to:a b c Manet, Édouard, Mary Anne Stevens, and Lawrence W. Nichols (2012). Manet: Portraying Life. Toledo: Toledo Museum of Art. p. 197. ISBN 9781907533532
  3. ^ "Street Singer - Edouard Manet"Google Arts & Culture.
  4. ^ "Street Singer"collections.mfa.org.



*****






8月29日0829


梅特林克(Maurice Polydore Marie Bernard Maeterlinck)

(西元1862.8.29—1949.5.6)

比利時詩人、劇作家與散文家。擅以象徵性的手法,處理死亡以及生命意義的主題。曾獲191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知名代表作為《青鳥》。



  吉爾與梅蒂:「光,不要、不要、不要走呀!求求你留在這裡!」

  光:「乖,你們別哭呀。我不會像水那樣發出聲音,只會射出人類所不懂的光芒而已。不過,我會守護著人類,直到他們死去。不管是在皎潔的月光中、閃閃發亮的星光中、每天升起的朝陽中、每晚點亮的桌燈中,還有在你們靈魂裡的了不起想法中,不論在任何地方,我都會在那兒和你們說話的,請不要忘記喔。」~節自《青鳥》
*****


8月28日


富永 仲基

(正德5—延享3.8.28∕西元1715—1746.10.12)

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平民學者。曾於大阪商家設立的學堂懷德堂研究學問,之後被逐出師門。基於儒學的實踐精神,批評當時的儒、佛、神道未因地制宜。代表作為《翁之文》。



  即令相距五里、十里的鄰近城鄉之風俗,亦難以因襲模仿,遑論學習漢朝與天竺之事;即令僅僅五年、十年前的近事,已鮮少有人記得清楚,遑論要將日本開國前之神代之事,拿來現代之世學習,實乃萬不可行,愚蠢至極之事也。即便將它仔細學習至分毫不差,亦非人所當為,況亦非於今之世所能接受者也。故此三教之道,皆不應為今世日本當行之道。不當行之道,乃非道也,此三教皆非真正之道也。

節自《翁之文》



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 (1890~1969) 研究:胡適《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蔣總統祝壽》1956。《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1960年索引13頁。《大智若愚艾森豪》 《讀者文摘》By Richard Rhodes. 2018‘ WSJ 書評 Eisenhower’ Review: An Artist in Iron. ;《獨出心裁的領導風格-- 總統風格The Presidential Difference By Fred I. Greenstein》2009。

 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 (1890~1969) 研究:胡適《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蔣總統祝壽》1956。《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1960年索引13頁。《大智若愚艾森豪》 《讀者文摘》By Richard Rhodes. 2018‘ WSJ 書評 Eisenhower’ Review: An Artist in Iron. ;《獨出心裁的領導風格-- 總統風格The Presidential Difference By Fred I. Greenstein》2009。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806427583366130


 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 (1890~1969) 研究:胡適《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蔣總統祝壽》1956。《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1960年索引13頁。《大智若愚艾森豪》 《讀者文摘》By Richard Rhodes. 2018‘ WSJ 書評 Eisenhower’ Review: An Artist in Iron. ;《獨出心裁的領導風格-- 總統風格The Presidential Difference By Fred I. Greenstein》2009。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806427583366130



1956年10月21日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

  

故事一[編輯]

  艾森豪將軍就任哥侖比亞大學校長之後,有一天,大學副校長來對他說:「大學裡各部分的首長都想來見校長,談談他們的工作。可否讓我替你安排一個日程,約他們分日來見你,每天可以見兩三位,每人談半個鐘頭,總夠了罷?」艾校長,讚?成這個提議。副校長又說:「哥侖比亞大學的各學院的系主任太多了,你見不了那麼多。我們可以約相關學科的聯合部(Division)主任來談。各學院的院長當然都要約的。」艾校長也,成了。

  過了幾天,這個日程就開始了。艾校長每天接見兩三位院長或聯合學科部主任,他很耐心的聽他們述職,有時也很虛心的問問他們各部門的需要。

  他接見了十來位先生之後,打電話把副校長請來。艾校長說:「照你那個日程,一共多少位先生是我必須接見的?」

  副校長用鉛筆在紙上計算了一下,他說,「一共有六十三位」。

  艾森豪校長把兩隻手舉向頭上,喊道:「天呵!太多了!太多了!副校長先生,你知道我從前做同盟各國聯軍的統帥,那是人類有歷史以來空前最大的軍隊,在那個時期,我只須接見三位受我直接指示的將領,——我完全信任這三個人。他們手下的將領,我從來不用過問,也從來不須我自己接見。想不到,我做一個大學校長,竟要接見六十三位主要首長!他們談的,我大部分不很懂得,又不能不細心聽他們說下去。我問的話,大概也不是中肯的話,他們對我客氣,也不好意思不答我。我看這是糟塌了他們的寶貴時間,於學校實在沒有多大好處!副校長先生,你定的那張日程,可不可完全豁免了呢?」

  這個故事是前幾年哥侖比亞大學一帶盛行的故事。告訴我這個故事的朋友說,這是哥侖比亞「校區」(Campus)里傳出來的一個含有譏笑艾校長的意味的故事。

  

故事二[編輯]

  艾森豪將軍在1952年被選出做美國大總統,1953年就職。去年我在紐約聽見我的朋友蒲立德先生談艾總統的一個故事,我也記在這裡。

  有一天,艾總統正在高爾夫球場上打球,白宮裡送來一件公事,是總統的「助理」(約等於「秘書長」)亞丹士先生送來的,說有一個問題急須候總統批示可否。亞丹士先生擬了兩個批稿子,一件是準備總統批示許可的,一件是準備他批示否決的。

  艾森豪總統在球場上拆開公函,看了兩件擬稿,他一時不能決斷,就在兩個擬批上都簽了一句話,說,「請狄克替我挑一個罷」。他封好了。交來人帶回白宮,他仍繼續打他的高爾夫球(狄克Dick是副總統尼克森)。

  蒲立德先生說,這是華盛頓傳出來的一個譏笑艾總統的故事。


故事的後記[編輯]

  這兩個故事,據說都含有譏笑的意味。但我聽了只覺得這兩個故事都最可以表示艾森豪先生真有做一國元首的風度。做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軍隊的統帥,而能全權信任三個替他負全責的將領,不必接見第四個人,這是何等風度!一個第一流的軍人做了一個世界有名的大學的校長,而能自己承認沒有專門的知識,願意全權信任負責的首長,不敢輕易「糟塌了他們的寶貴光陰」,這是何等風度!做了世界第一強國的元首,遇着了自己一時不能決斷的問題,能夠自己不輕易下決斷,「請狄克替我挑一個罷」,這是何等風度!

  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家也曾細細想過這個一國元首的風度的問題。我曾指出《呂氏春秋》對於這個問題曾提出很值得政治家思考的說法,一國的元首要努力做到「三無」,就是要「無智,無能,無為」:「無智,故能使眾智也。無能,故能使眾能也。無為,故能使眾為也。」《呂覽》說,這叫做「用非其有,如已有之」。這是最明智的政治哲學。

  我們的總統蔣先生是終身為國家勤勞的愛國者。我在二十五年前第一次寫信給他,就勸他不可多管細事,不可躬親庶務。民國二十二年,我在武漢第一次見他肘,就留下我的一冊《淮南王書》,托人送給他,盼望他能夠想想《淮南•主術訓》裡的主要思想,就是說,做一國元首的法子是「重為善,若重為暴」。「重」是「不輕易」。要能夠自己絕對節制自己,不輕易做一件好事,正如同不輕易做一件壞事一樣,這才是守法守憲的領袖。

  二十多年的光陰輕輕的飛去了。蔣先生今年七十歲了,我也六十六了。我在今天要貢獻給蔣先生的話,還只是《淮南王書》裡說的「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平聲)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要救今日的國家,必須要努力做到「乘眾勢以為車,御眾智以為馬」。

  怎樣才能夠「乘眾勢以為車,御眾智以為馬」呢?我想來想去,還只能奉勸蔣先生要徹底想想「無智,無能,無為」的六字訣。我們憲法裡的總統制本來是一種沒有行政實權的總統制,蔣先生還有近四年的任期,何不從現在起,試試古代哲人說的「無智,無能,無為」的六字訣,努力做一個無智而能「御眾智」,無能無為而能「乘眾勢」的元首呢?

  (原載1956年10月31日《自由中國》第15卷第9期[1]

  1.  編者註:這篇文章同時刊載於台北《中央日報》,但是在《中央日報》上,「故事的後記」里第一段「這兩個故事……這是何等風度!」二百二十四個字,卻變成:
    「我覺得這兩個故事,頗能描寫一種領袖風度,故值得傳述」。
    這點異動的原委,乃是因為胡適怕《中央日報》有所顧忌,乃分寄此文給《自由中國》,告訴《自由中國》的編者,在徵得《中央日報》同意的前提下,可以發表。
    後來胡適又覺得「故事的後記」中的第一段,可能會引起美國民主黨的誤會而認為他在幫共和黨的忙,所以打電報來更正,但是《自由中國》已在10月31日出版,於是兩種版本就出現了。






胡適《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蔣總統祝壽》

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蔣總統祝壽 - - Wikisource
https://zh.wikisource.org › zh-hant

 10月19日,我接到胡健中先生的電報,要我趕成一篇短文,依據蔣總統「婉辭祝壽,提示問題,虛懷納言」的意思,「坦直發表意見」。



****

再次研究艾森豪Dwight David "Ike" Eisenhower (1890~1969)

《大智若愚艾森豪》  By Richard Rhodes 《讀者文摘》

***

The Presidential Difference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ttps://press.princeton.edu › paperback

Fred I. Greenstein has long been one of our keenest observers of the modern presidency. In The Presidential Difference, he provides a fascinating and ...

第四章 《 Dwight David "Ike" Eisenhower :獨出心裁的領導風格》, 載《 總統風格The Presidential Difference By Fred I. Greenstein》2009, pp. 46~63

The Presidential Difference: Leadership Style from FDR to Barack Obama - Third Edition


****
'Eisenhower' Review: An Artist in Iron - WSJ - The Wall Street ...
https://www.wsj.com › ... › Bookshelf
2018/03/15 — Two books on why we liked Ike, an American hero of World War II who presided over the early Atomic Age. By Richard Rhodes. March 15, 2018 4:12 ...




‘Eisenhower’ Review: An Artist in Iron

Two books on why we liked Ike, an American hero of World War II who presided over the early Atomic Age.



Dwight David "IkeEisenhower GCBOMREGCSCCLHKCNPk (/ˈzənh.ər/; October 14, 1890 – March 28, 1969) was an American military officer and statesman who served as the 34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53 to 1961. During World War II, he served as 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llied Expeditionary Force in Europe, and achieved the rare five-star rank of General of the Army

How Eisenhower Saved Taiwan;:校長1950級;總統訪台1960.6.19;胡適論領導 (1/3 ) Dwight Eisenhower 的兩個故事

Accomplishment will prove to be a journey, not destination.
  ------Dwight Eisenhower


第34任的艾森豪總統曾在任內的1960年6月18日訪台兩天,這是台美兩國間僅有的一 次「國是訪問」。當時胡適趁此難得的機會,寫出「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總統祝壽」的文章。這篇文章勸告蔣介石不必事必躬親,大事小事都要抓,可以嘗試 一下古聖先賢所奉行的「無智,無能,無為」字訣,當個「三無」總統。
1960619
President Eisenhower addresses at Taipei airport in Taiwan
Location: Taipei Taiwan 
Date: 1960, June
Duration: 2 min 7 sec
Sound: Yes

http://www.criticalpast.com/video/65675035657_Dwight-D-Eisenhower_Chiang-Kai-Shek_move-to-building_addresses-at-airport

President Dwight D Eisenhower comes out of a car and meets President and Madam Chiang Kai Shek. They all walk to a Christian church where they attend services.

President and Madam Chiang entertain President Eisenhower at a reception in their home. President Chiang sees President Eisenhower off at the airport. President Eisenhower speaks briefly at Taipei airport. President waves at door of airplane.      


*****
今年胡適逝世整理1/3 的 胡適論領導

2010年12月17日 胡適生日,那天決定重新讀胡適先生的生平和著作。上一次讀胡適之先生的作品約在1997年。當時寫了些筆記,在「華人戴明學院」的網站發表一半,後來改正些錯字放在「胡適的世界」網站上 (本篇的許多人物和事情和文本多可從這兒搜索到更詳細的資訊)。
今天是胡先生的逝世紀念日,我想可以談一下他的政治和管理上的「知人善任」無為而治的思想和力行。胡適先生用這種哲學來認識蔡元培先生的成就,可是他給蔣介石這方面的規勸, 似乎沒什麼作用。我認為胡適之先生了不起的地方在他自己能力行自己的信仰,所以他晚年回台灣任職時的總幹事和朋友都很佩服他,肯為他「賣命」 (楊樹人和李先聞等人)。
無為哲學的數理/統計模式就是戴明博士的『紅珠實驗』、『漏斗實驗』和系統觀念等「轉型用的淵博知識」。
廣義的領導看胡適之先生在產業、政治學界和朋友之間,都有所認識和體會。
我們這講先說明胡適先生所謂的「為政大體」的第一要義
蔡元培 (蔡孑民)先生的典範
胡適講故事:
國府主席林森先生
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蔣總統祝壽

台灣感懷艾森豪總統:1960年6月18日訪問臺灣台北










想想論壇 Thinking Taiwan Forum


【7/30新聞想想】台灣為何如此喜歡艾森豪?
《外交家》專欄指出,台灣在預定於華府興建、造價2000萬美元的艾森豪紀念館計畫中,出人意料的捐贈了100萬美元。「艾克」(Dwight Eisenhower)雖是二戰英雄,總統評價也不差,但美國公眾並沒有那麼喜愛他,為什麼台灣願意砸錢贊助紀念館?
答案是,艾森豪在台美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艾森豪於1953年1月就職時韓戰已快結束,台灣地位不確定性升高。前任總統杜魯門原已放棄防衛台灣,韓戰卻改變了一切,第七艦隊因此進駐台海。

艾森豪解除台海封鎖後,中國砲轟金門馬祖,美國首次明確表示將協助台灣自衛,於1954年12月簽訂防衛協定。1955年1月,國會授權艾森豪得動用武力協防台灣,國務卿杜勒斯(John Dulles)更公開表示不排除以核武攻擊中國大陸。
防衛協定直到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交才結束,但協防精神藉由台灣關係法而存留至今。也就是說,中華民國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和艾森豪有著很大關係。艾克本人對中華民國可能也有著個人情感,時至今日他仍是唯一訪台的在職美國總統(1960年6月),據報導有50萬台灣人在總統府前廣場聆聽艾森豪演說。
駐美代表沈呂巡在致詞中表示,和艾森豪對台灣的貢獻相比,100萬美元捐款不足掛齒,沒有艾森豪,台灣可能已落入共產中國之手。
專欄作家Ross Douthat於2012年的紐約時報專欄指出,艾森豪被認為「沒那麼偉大」是因為他不符合當代民眾對偉大的定義,他任內並沒有「大計畫、發動大膽的聖戰或歷史性的賭注」,不過許多台灣人大概不會同意,艾克決定協防台灣對不少台灣人而言,確實是場大膽的聖戰,而這正是他們喜歡艾森豪的原因。
http://thediplomat.com/2015/07/how-eisenhower-saved-taiwan/

Nearly 60 years after his presidency ended, Taiwan still likes Ike. Here's why.
THEDIPLOMAT.COM|由 SHANNON TIEZZI, THE DIPLOMAT 上傳





‪#‎FBF‬: Columbia President Dwight Eisenhower addresses Columbia College’s Class of 1950 outside of Hamilton Hall on Class Day. Three years later, he was electe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photo courtes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Archives.)



第34任的艾森豪總統曾在任內的1960年6月18日訪台兩天,這是台美兩國間僅有的一 次「國是訪問」。當時胡適趁此難得的機會,寫出「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總統祝壽」的文章。這篇文章勸告蔣介石不必事必躬親,大事小事都要抓,可以嘗試 一下古聖先賢所奉行的「無智,無能,無為」字訣,當個「三無」總統。
1960619
President Eisenhower addresses at Taipei airport in Taiwan
Location: Taipei Taiwan 
Date: 1960, June
Duration: 2 min 7 sec
Sound: Yes

http://www.criticalpast.com/video/65675035657_Dwight-D-Eisenhower_Chiang-Kai-Shek_move-to-building_addresses-at-airport

President Dwight D Eisenhower comes out of a car and meets President and Madam Chiang Kai Shek. They all walk to a Christian church where they attend services.

President and Madam Chiang entertain President Eisenhower at a reception in their home. President Chiang sees President Eisenhower off at the airport. President Eisenhower speaks briefly at Taipei airport. President waves at door of airplane.      


*****
今年胡適逝世整理1/3 的 胡適論領導


2010年12月17日 胡適生日,那天決定重新讀胡適先生的生平和著作。上一次讀胡適之先生的作品約在1997年。當時寫了些筆記,在「華人戴明學院」的網站發表一半,後來改正些錯字放在「胡適的世界」網站上 (本篇的許多人物和事情和文本多可從這兒搜索到更詳細的資訊)。
今天是胡先生的逝世紀念日,我想可以談一下他的政治和管理上的「知人善任」無為而治的思想和力行。胡適先生用這種哲學來認識蔡元培先生的成就,可是他給蔣介石這方面的規勸, 似乎沒什麼作用。我認為胡適之先生了不起的地方在他自己能力行自己的信仰,所以他晚年回台灣任職時的總幹事和朋友都很佩服他,肯為他「賣命」 (楊樹人和李先聞等人)。
無為哲學的數理/統計模式就是戴明博士的『紅珠實驗』、『漏斗實驗』和系統觀念等「轉型用的淵博知識」。
廣義的領導看胡適之先生在產業、政治學界和朋友之間,都有所認識和體會。
我們這講先說明胡適先生所謂的「為政大體」的第一要義
蔡元培 (蔡孑民)先生的典範
胡適講故事:
國府主席林森先生
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蔣總統祝壽





Dwight D. Eisenhower at his 1948 inauguration as Columbia's 13th president.



In honor of Presidents' Day, a solemn portrait of Dwight Eisenhower by Richard Avedon. http://bit.ly/1DxR2ho
[Richard Avedon. "Dwight David Eisenhower,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Palm Springs, California." January 31, 1964]

***

Dwight D. Eisenhower, a small-town Kansas boy who became the Supreme Allied Commander Europe and a two-term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nce explained that his German family name translated as “iron-hewer.” An Eisenhauer was no mere blacksmith, though, the president added: He was “something of an artist in iron, a man who literally hewed metal into useful and ornamental shapes, such as armor, weapons, etc.” Characteristically, Eisenhower tucked this nominal predestination away in a footnote on page 56 of his serene post-presidential memoir “At Ease: Stories I Tell to Friends” (1967). He knew his abilities. Preparing to deal with him, you would do well to look past the big Eisenhower smile.

And in truth, Dwight Eisenhower was a mystery to many of those who favored and most of those who opposed him. Louis Galambos, a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Johns Hopkins and editor of the Eisenhower papers, resolves some of that mystery in his succinct, insightful portrait, “Eisenhower: Becoming the Leader of the Free World,” while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William I. Hitchcock’s expansive new biography, “The Age of Eisenhower: America and the World in the 1950s,” is to demystify the 34th president. In doing so, Mr. Hitchcock, a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hopes to convince any remaining skeptics that “Ike” was not the lackluster, golf-playing mediocrity his critics believed him to be, but one of our most effective and consequential commanders in chief.

Though both of Ike’s parents had attended college, a rarity in post-Civil War America, the Eisenhowers of Abilene lived in near-poverty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tracks. David, Ike’s father, had escaped farming into business, but his dry goods store had failed when drought impoverished its rural customers. David tried again in Denison, Texas, where Ike was born in 1890, the third of seven Eisenhower sons (one died in infancy), but after struggling in Denison as well, he returned his family to Abilene in 1891 and settled into working as a mechanic at a large dairy, a bitter man.

Ida, Ike’s mother, a cheerful and deeply religious Virginia woman, worked to keep the peace in her house full of quarrelsome males. David was a brutal disciplinarian. Ike remembered all his life one confrontation with his father, when David was beating Ike’s older brother Edgar relentlessly with a harness strap for skipping school. Only 12 years old, Ike lept onto his father’s back to restrain him. No one should be whipped like that, he told him, “not even a dog.”

The distinctive temperaments of Eisenhower’s father and mother became his firm guideposts—war and peace, attack and supply, masculine and feminine, sternness and serenity. Their son would wage war as his father would have waged it, with a cold and unrelenting ferocity. He would wage peace as his mother would have waged it, shrewdly, but with patience and remarkable good will.


讀張己任「懷念羅蘭姐」。學姐朱麗的母親:羅蘭 (1919-2015 )「屬於秋天的作家」:《羅蘭小語》;家庭院的大構樹。歲月沉沙三部曲:《薊運河畔》、《蒼茫雲海》、《風雨歸舟》。今昔Facebook 8月28, 0828;8月29 0829;8月30 0830

 




今昔Facebook 8月28, 0828;8月29 0829;8月30 0830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890420931880406

應老師,您們母女訪莊因,有第二次嗎?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920064818866015

讀張己任「懷念羅蘭姐」。羅蘭 1919-2015 「屬於秋天的作家」:《羅蘭小語》;歲月沉沙三部曲:薊運河畔、蒼茫雲海、風雨歸舟


張己任懷念羅蘭姐」。

"因她44歲才出版第一部散文集《羅蘭小語》,被稱為「屬於秋天的作家」"

我初中時1965-68,「羅蘭小語」已很著名。大學時,知道她是學姐朱麗的母親 (記得她曾寫信問東海的老師,家庭院的大樹的名字)。「歲月沉沙三部曲」的「蒼茫雲海」內有1948-70年代的台灣社會抽樣,其他是其歸鄉之作。

歲月沈沙90年 專訪羅蘭女士- 隴西堂- udn部落格

blog.udn.com/litaisan/3745722
  
Feb 2, 2010 - 引用文章半邊天人物特寫──赤子情懷寫羅蘭歲月沈沙90年──專訪 ... 幾片葉子到東海大學生物系去問,才知道這叫構樹,樹皮還能做鈔票呢!」 ... 長女朱麗覺得「穿洋裝、戴著草帽帶我們去遊山玩水的媽媽,很像天真爛漫的大孩子。

羅蘭 1919-2015 「屬於秋天的作家」:「羅蘭小語」;歲月沉沙三部曲:薊運河畔、蒼茫雲海、風雨歸舟


羅蘭小語作家辭世
資深作家羅蘭29日凌晨病逝,享壽96歲。(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0829日電)以「羅蘭小語」風靡兩岸的資深作家羅蘭因心肺衰竭,今天凌晨病逝於台北中心診所,享壽96歲,子女隨侍在側。文化部長洪孟啟聞訊深表哀悼,並將建請總統頒發褒揚令。



文化部表示,羅蘭近年一直為阿茲海默病症所困擾,6月中旬因肺炎住院不見起色,7月初轉加護病房,終因年事已高,撒手人寰,今天凌晨病逝於台北中心診所,享壽96歲,子女隨侍在側。

羅蘭原名靳佩芬,天津市寧河縣人,1919年出生,曾在寧河鄉下擔任小學音樂教師多年,深諳在動盪年代裡,青春、生命、希望的孕育及成長,往往伴隨著困惑與執著,30年前的作品「羅蘭小語」曾風靡兩岸,尤為於特定世代成長的年輕人鍾愛。

1948年羅蘭隻身來台,從事電台主持工作並致力寫作,先後在中國廣播公司、警察廣播電台服務30多年。

除「羅蘭小語」外,羅蘭作品還有「羅蘭散文」、「飄雪的春天」、「綠色小屋」、「歌與春及花」、「濟公傳詩歌劇」、「給青年們」、「彩繪日記」、「旅美散記」、「花晨集」等30多部。

1969年以「羅蘭散文」獲第4屆中山文藝獎,1970年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訪問,1974年獲廣播金鐘獎,1979年獲教育部社會教育獎,及愛書人倉頡獎,1995年以「歲月沉沙三部曲」獲第21屆國家文藝獎。
1040829

※你可能還想看:

羅蘭晚年仍寫作 飄雪的春天為代表作

蒼茫雲海內有1948-70年代的台灣社會抽樣


歲月沉沙三部曲(一套三冊)
印刷:黑白
裝訂:平裝
開數:25開直排
EAN:9789570818789
出版社:聯經


羅蘭女士繼她享譽海內外的羅蘭小語、飄雪的春天、綠色
小屋、詩人之國等名著之後,寫下這部大時代的三部曲─
─「歲月沉沙」。作者從她父、祖的時代,古老中國的新
舊交接處寫起,穿越抗戰、播遷來台、兩岸恢復交流,中
國現、當代史的三個重要階段。她不從歷史重大事件談起
,以她所經歷過的生活、親身的感受與透視,來反映大時
代的變遷。配上作者如歌行板般的散文筆調,言近旨遠,
可讀性極高。

全書共分三部:薊運河畔、蒼茫雲海、風雨歸舟
 薊運河畔敘述出生到抗戰。她出生於近代中國工業的發源地--天津附近的大家族,家道中落,父親進入塘沽久大精鹽公司--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典範, 她就讀於該公司附設的員工子弟小學,是一所充滿現代精神,容納了嶄新教育方法的實驗小學。從這所小學畢業後,她選擇就讀河北女師,這所學校溫厚而又開明, 樸實而又自由,培養她不慕榮利,獨立自主的人格,和喜愛音樂的天性,後因七七事變爆發,作者全家不得不留守,在淪淊區教了八年音樂。  蒼 茫雲海則從抗戰勝利後說起。當時她陷入感情、學業、事業、家庭「四大皆空」階段,一個人隻身來台。在人地生疏的情況下,憑著樂觀進取的心,找到自已合適的 工作;隨後結婚,成立了家庭。關於這一階段作者特別發揮了「從小故事反映大格局」的筆法,從對台灣風土人情的適應,寫到美國商業文化的走入生活,以至移民 問題等等,來反映這樣的一個時代。
  風雨歸舟從民國七十六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談起。從四十年隔絕置之度外的「歸人」到發現「回到故鄉仍是客」的惆帳,找不回自己多年以來所塑造的中國夢,卻又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必須如此,始能雄立世界的中國。


整部書是一個歷經戰亂,滿心國仇家恨,農業社會出身的中國人的親身感受;不單單只是一部作者個人的回憶錄,更是一部大時代變遷的留影。



作者/譯者/繪者簡介

作者:羅蘭

羅蘭,河北省寧河縣人,本名靳佩芬,民國八年生。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師範部畢業,兼修音樂,曾任音樂教員、廣播電台編輯、節目製作主持人、專欄作家,已出版作品二十餘種,包括《羅蘭小語、散文》、《飄雪的春天》、《綠色小屋》、《西風古道斜陽》、《詩人之國》等,讀者遍及海內外。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铃木大拙Daisetz T. Suzuki (1870~1966):Zen and Japanese Culture 《禪與日本文化》:1930年代起的世界較郁、50年代的索引及圖片、中譯本的缺失;胡適日記與論文中的铃木大拙:"大索"的心願; 新潮文庫中的铃木大拙 (了不起的譯者:徐進夫、孟祥森);《铃木大拙说禅》《禪百題》;S. Jobs 求道道故事


铃木大拙Daisetz T. Suzuki (1870~1966):Zen and Japanese Culture 《禪與日本文化》:1930年代起的世界較郁、50年代的索引及圖片、中譯本的缺失;胡適日記與論文中的铃木大拙:"大索"的心願; 新潮文庫中的铃木大拙 (了不起的譯者:徐進夫、孟祥森);《铃木大拙说禅》《禪百題》;S. Jobs 求道道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390067262636657


  铃木大拙Daisetz T. Suzuki (1870~1966):Zen and Japanese Culture 《禪與日本文化》:1930年代起的世界較郁、50年代的索引及圖片、中譯本的缺失;胡適日記與論文中的铃木大拙:"大索"的心願; 新潮文庫中的铃木大拙 (了不起的譯者:徐進夫、孟祥森);《铃木大拙说禅》《禪百題》;S. Jobs 求道道故事






铃木大拙说禅 / 铃木大拙著 ; 张石译
由2本書和成:铃木大拙说禅+禪與日本文化 
前者四篇:論禪;論宗教;論東西方宗教的差異;論宗教與審美
由圖可知,  禪與日本文化是不同的翻譯者,都是80年代中國的。
英文版禪與日本文化,插圖很豐富,這是中文書遠遠不及的。





讀余英時《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1987/2006;《(英國)建築的藝術》做為參考例。魯迅引文的智慧與限制

 《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



讀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1987;參閱 公視《(英國)建築的藝術》(2020第一季;2021第二季); 〈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1979?;魯迅《華蓋集‧這個與那個》
以下是2019年5月的讀書筆記,2021年8月28日,因余英時先生過世,我紀念他的方式是:翻翻手頭上有的余英時著作,寫寫感想。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聯經1987;江蘇人民2006)。恰巧8月23/25/26,公視播《(英國)建築的藝術》,每集介紹一家約20多人的建築事務所的建案之創新 (如節能、環保、耐用等之新觀念,也都採用些傳統建築材料及工法),所以說,他們可以說是"英國思想/實務傳統的現代詮釋,很值得參考。
"余英時先生在40年前,即五四運動六十年,寫出〈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篇末引魯迅《華蓋集‧這個與那個》(約1925)--下文黑體字,括號處,余先生以"......"處理。
〈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文末,余先生說:「......便更覺得魯迅的先見為不可及,當時他在中央公園所看見的孫女兒們今天不都變成老祖母了嗎?」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6第一版,2014年4月第5刷。這本書是1988年編成的,"並對個別字句進行了刪節。" 2003年取得CIP書號等。《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篇篇好文,然而取《華蓋集‧這個與那個》中的說法比喻政治、社會制度的"惰性"或"遺傳",多少引喻失義。"
HUSHIHHC.BLOGSPOT.COM
讀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1987;參閱 公視《(英國)建築的藝術》(2020第一季;2021第二季); 〈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1979?;魯迅《華蓋集‧這個與那個》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杜南發:大家要放在歷史長河中考量 《風過群山:當代名家對話錄》《心情如水》《古寺溫泉》《隔岸看山》 。許世旭 (1934~2010):《可思莫思花》許世旭譯1964/1978;《雪花賦》(1985) ;《新詩論》1998;杜南發2次漢城訪談 ;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823070321742673


杜南發:大家要放在歷史長河中考量,參見《各在天一涯 : 二十位港台海外知识人谈话录》李怀宇采写 (2016), pp.165~203


  杜南發:大家要放在歷史長河中考量  《風過群山:當代名家對話錄》《心情如水》《古寺溫泉》《隔岸看山》 



一鉤新月天如水/豐子愷女兒豐一吟訪談錄杜南發:《風過群山:當代名家對話錄》




****


《風過群山:當代名家對話錄》 杜南發著,遠景出版.1982


 杜南發「運筆如風」,吹過一座座的「群山峻嶺」。
黃仲鳴
 杜南發的《風過群山》,是一部不可不看的專訪書。封面有副題:〈當代名家對話錄〉,這些名家,有還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作家根塞.葛拉斯,和聞名港台的一群文化精英,除上篇所說的(病旁內加亞)弦和高信疆外,尚有金庸、倪匡、葉維廉、柏楊、陳映真、黃維樑等;另已過世的三毛、胡金銓、沈登恩,無不活靈活現於杜南發的筆下。
 所謂「風過群山」,杜南發雖沒有前言後語之類的闡釋語,但封底的書介,已點明這些訪談者是:「這些群山峻嶺發出風雲變色,撼人心靈的迴響。」又說,杜南發以一報人的觸覺、詩人的心靈,「運筆成風」,吹過這班當年炙手可熱的「群山」,「在他的專訪裡,不僅寫活了『群山』的性情與真情,也凸顯出『峻嶺』的思想與理想。是一本向現代挑戰,對歷史交代的對話錄。」一句話,書名起得確帥、確棒、確夠勁道;令我們感受到這股從南方吹來的風,無比溫暖。
 杜南發,一九七七年畢業於南洋大學中文系,據王潤華在〈代序〉說,在校時,他還選修了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行政學的課程。看來,他的求知慾是相當驚人的。而「行政」效率也令到王潤華吃驚:「記得有一次,他來跟我討論學期報告題目,一星期後,他就交上一篇厚厚的論文,而且有深度。」
 畢業後,杜南發進《南洋商報》任國際新聞翻譯,後轉記者和編輯,又任文藝副刊〈藝文〉和〈文林〉編輯。《風過群山》的專訪文字,即是這一時期的產物。王潤華說他點子甚多,將新加坡文藝副刊「推入了一個新世界」。從版頭設計、版面編排、到文章的選擇,都大肆革新。看來在這方面,他深得(病旁內加亞)弦、高信疆的啟發。
 在高信疆那篇訪談中,他說:「我知道他所主編的副刊,無論在內容和設計上,都為台灣、甚至整個中國報業發展史上,開創了許多嶄新的突破性風氣和道路,贏得『紙上風雲第一人』的公認美稱。」杜南發何嘗不是照這「美稱」邁步!
 高信疆主編副刊,有三大原則和三大要求。三大原則是:「擁抱台灣」、「熱愛中國」、「胸懷天下」。三大要求是:「必須是一扇窗戶」,要「帶入很多新的訊息。很多不同的見解形式或是內涵,讓大家能夠見到,能夠了解和學習。」二、「是一座橋樑」,「它一方面是報紙和讀者之間的溝通,也是報紙和作者之間的溝通,同時也是作者和作者之間的溝通,當然也是作者和群眾之間的溝通。」三、「是一面旗幟」,「是一個理想的呈現」。高信疆確將它的《中國時報》〈人間〉做到了他的「理想呈現」。......

專訪新加坡資深媒體人杜南發:空碗似無是處實蘊無限可能

本報記者李懷宇發自新加坡
2012-04-05 03:10:33來源: 時代周報 (廣州)......杜南發說,他的文學引路人是大學時的老師王潤華,王潤華介紹他認識了有“小巨人”之稱的台灣著名出版人沈登恩。後來,柏楊出獄後第一次獲准離開台灣,便是由《南洋商報》邀請到新加坡訪問。台灣當局要倪匡做擔保人,倪匡一到新加坡就找杜南發,因為沈登恩告訴他:“到新加坡,你一定要找這個人。”暢談後,柏楊、倪匡都建議杜南發到台灣採訪。杜南發向報館提出到台灣和香港採訪名家的計劃。
台灣之行中,杜南發採訪了陳映真、高信疆、瘂弦等人,也結識了古龍、高陽等許多作家。當時正是台灣《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的鼎盛時代,兩大報的副刊主編高信疆和瘂弦都成為杜南發的好友。如今高信疆已故,杜南發回憶:“高信疆是我公開承認的啟蒙導師,那次訪問對我是一個啟蒙,眼界大開,觀念大開。之前我負責副刊,觀念比較傳統。高信疆告訴我,副刊可以是整個報紙中重要的一環。副刊的'副'字,不應該只是附屬的概念,可以是一個主導的概念。”
台灣之行計劃中,杜南發還想找臺靜農談談魯迅,無奈威權政治還未解凍,台靜農答复:“千萬不行!”隨後杜南發到香港採訪,倪匡帶他去採訪金庸。事後倪匡才告訴他,金庸先是拒絕:“我接受訪問多了,沒有什麼意思。”倪匡勸:“這位小朋友挺有意思的,見他一下嘛。”金庸說:“好,見了覺得有意思,當天晚上就留下來吃飯。沒意思呢,訪問完就說當晚有一個飯局,意思是下逐客令。”結果相談甚歡,金庸請杜南髮留下來吃飯,還打電話叫溫瑞安過來作陪。這批台港名家的訪談錄後來結集成為《風過群山》。
杜南發認識董橋是因為女作家蔣芸。“我們那時候都叫蔣芸作'蔣清秀'。她負責一本《清秀》雜誌,在香港很有名,董橋在那兒寫專欄。”多年後,杜南發和董橋有一個共同的愛好:書畫鑑賞。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位中國教授在新加坡辦展覽,杜南發到現場,看中一幅吳湖帆的作品,當時月薪才不到兩千塊,那幅畫要價四千塊,但他實在喜歡,便咬牙買了下來。回家後慢慢研究,越研究越發現不對,後來找行家來看,才知道花兩個多月的薪水買了一件贗品。杜南發心裡很不舒服,苦讀張珩的《怎樣鑑定書畫》,算是入了門道。

1993年,杜南發在廉價書堆裡偶然找到鑑定家楊仁愷的《國寶浮沉錄》初版。此書印刷質量不高,但杜南發讀得津津有味。兩三個月後,楊仁愷剛好到新加坡,杜南發去採訪,直接問起他發現《清明上河圖》的事,楊仁愷覺得很驚訝。一席談後,楊仁愷邀請杜南發到遼寧省博物館去看書畫,作報導。杜南發專程到了瀋陽,楊仁愷親自帶他到庫房裡,把館藏的重要名作都看了。後來,杜南發出版古書畫記《美的足跡》,楊仁愷作序。......



心情如水


作者: 杜南發
出版社:遠景
出版日期:1993/03/15
語言:繁體中文

隔岸看山

內容簡介 · · · · · ·


《隔岸看山》寫書畫見聞,記名家訪談。全書盡是風雅事,作者滿懷書畫文玩癡情藏家念舊的憂思,將《隔岸看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中國書畫名家訪談錄,大多已故。第二部分為新加坡著名收藏家訪談,第三部分介紹新加坡著名畫家。

作者簡介 · · · · · ·


杜南發(1952- )新加坡資深報人,曾先後擔任《南洋商報》記者和副刊編輯,《聯合早報》副總編輯,《聯合晚報》副總編輯,《新明日報》總編輯,現為《聯合晚報》及《新明日報》兩報統籌總編輯。作家、詩人和書畫鑑賞家,曾出版詩集《酒渦神話》、《心情如水》,訪談集《風過群山》,書畫評論《美的足跡》等論著。


目錄 · · · · · ·
前言董橋/和杜南發一起看山
卷一海上生明月/書畫大會紀實錄
紐約《溪岸圖》大辯論現場記/20世紀最後一場書畫鑑定大會
千年一會典藏新篇/上海首屆華人收藏家大會紀實
附:海上生明月/中國書畫的大海派世界
卷二靜觀山水長/書畫名家專訪錄
草堂靜觀山水長/中國古書畫大藏家王己千傳奇
白山黑水書畫奇緣/東北鑑定大家楊仁愷談話錄
堅淨居里小乘客談笑風生皆文章/京城鑑定大家啟功訪問記
虛白齋中日月長/記明清古畫大藏家劉作籌先生
雨後石方潤人間物不驚/齊白石閉門弟子許麟廬訪問記
雲從山中起/畫家亞明、宋文治訪問記
卷三獅城書畫緣/新加坡藏家訪談錄
天南知音百年情緣/新加坡收藏中國書畫百年脈絡
附 新加坡十大藏家
藝海留真情誼長/攝影家蔡斯民珍貴的書畫記錄
認真隨緣天地寬/收藏家曾國和的藝術集藏之旅
書畫傳承兩代情/楊啟霖與楊應群的"袖海樓"故事
書畫江湖自在行/許祥傑四十年經驗談
卷四南方的舞步/南洋書畫風情錄
東方風格的開拓/“南洋畫伯”李曼峰談話錄
寧靜恬美的南洋風/本土畫家朱慶光談話錄
踏著南方的舞步/新加坡先驅畫家劉抗專訪錄

後記


杜南發/隔岸看山捲簾觀月
作者: 杜南发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原作名: 杜南发(新加坡)
出版年: 2010-5





古寺溫泉


作者: 杜南發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語言:簡體中文


新加坡資深報人杜南發先生多年游歷日本及我國名寺之後所創作散文的合集。

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輯一、輯二)可概括為“北方看雪”,翔實地記錄了作者在日本北部看雪以及探訪各大“秘湯”(日本古溫泉)的足跡,讀來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第二部分(輯三),記錄了作者走訪我國唐宋古寺的經歷,行文之中,既有對歷史的敬仰,也有作者對這些古寺重新解讀之後探尋真相的一些發現、感悟和認識。

《古寺溫泉》圖片豐富,文字優美疏朗,是近年來行走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目錄
輯一 雪鄉四帖
一、山湖寂雪
二、山林舞雪
三、山川逃雪
四、山鎮亂雪

輯二 冬行五記
一、山中水色
二、寒林冷月
三、雪林白湯
四、津輕之南
五、太宰津輕

輯三 古寺五讀
一、風動幡動
二、曹溪听水
三、走進大唐
四、南禪尋夢
五、木塔探秘

後記
南方听雨 北方看雪



許世旭訪談,見杜南發《風過群山》台北:遠景,1982,291~300:在自由中成長

1982。2次漢城訪談。許世旭47歲


****

許世旭《新詩論》三民,1998


----

許世旭 (1934~2010)的《雪花賦》(1985) 中有〈我抓了一隻東海蟬〉(1984)。
詩人朋友寫東海,最多的是楊牧的:余光中、下菁、許世旭 (《雪花賦》中,另有〈所謂二十年〉等。


HCNEW.BLOGSPOT.COM
挑战"新冠病毒来自大自然"說,該查《自然》(Nature)和《柳叶刀》(The Lancet)等之"作用;Mike Pompeo has ‘high confidence’ Wuhan lab is linked to China’s military;根據《紐約時報》14日發表的A top Chi
A top Chinese virologist speaks out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ublic, S

許世旭 (1934~2010), Wikipedia 各版:
1969年發表詩集《청막》。
1969年以詩集《忠牧》出道。[2]
1969年以詩集《清馬克》出道。
청막 ;應該是 青幕 (見《雪花賦》,台北:聯經,1985)
Google : チョンマク;Cheongmak;清麥



 再讀楚戈的〈將夜〉詩畫(1984);《可思莫思花》許世旭譯,楚戈插畫,1964/1978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16178816049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