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0810 2015 一




昨天的草稿:
"2015年譯藝及服務獎主題演講:戴明博士著作的翻譯經驗談與兩位傑出校友:胡適與戴明",這野心過大,我想集中心力談戴明博士與2所大學,特別是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


2015年,中國 (北京機械工業)與台灣(台北經濟新潮) 出版的2本戴明博士著作新譯《轉危為安》( Out of the crisis, 1986: 2000平裝本) 與《新經濟學:產、官、學各界一體適用》(The New Economics for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Education, 1993),它們也有許多戴明博士生平的資訊。

這兩本書,1997年台北的天下文化出版過。不過,當時大家對戴明博士的學說才開始了解,問題或錯誤相當多:由於書含蓋面極廣,文字也不簡單,所以在互聯網和搜索引擎問市之前,很不容易了解諸多專門知識和術語和內容 (我指出幾次原書之引文,有些地方有錯)。譬如說,參考:重譯 Out of the Crisis小記:CEO,plan,Saline Plant;bear ...
這一次台北版本的編輯也很專業,找出幾次漏譯之處,又有的提問讓我必須去查原引書。
這次重譯之經驗,證明戴明博士著作中強調的各種檢驗、測試方法的效力問題值得考慮,譬如說每章應該一段段檢查,當然,原來戴明的經濟觀》第1章天下文化版某段有漏譯,無法由此方式查出來,不過逐段查方式還是很重要的。
由於是第2次的出版品,有時候會以為在原譯文上面加工就好,不過這可能還是有大錯。例子是《轉危為安》的原著序(天下文化版本沒登出,我有一版本,不過張華兄指出問題很多,所以最後決定採用張華兄的版本)。

戴明博士寫書很持平,所以抽樣學等相關的統計學者,品質運動各派的主要人物,相關著作的重要人員(最知名的是Peter Drucker)和後起之秀 (如Peter Senge和H. Thomas Johnson 等等)都會包括在內。不過,戴明博士博士與他們的交情,則必須參考"對方"的說法。
不過,原書還是有些缺失:譬如說,從人名、大學等專名及著作引用的頻率 (從英文版的索引),我們也可以知道許多其生平的交際網絡。不過,這還有許多缺陷 (譬如說《轉危為安》將"高雄"拼寫錯誤;石川馨的兒子的演講.....),更有待補充。



底下兩本戴明博士 (1900-1993) 傳記相關的書,可能是1990初版,1992年第2版。

Kilian, Cecelia S. (1992). The World of W. Edwards Deming (2nd ed.). SPC Press, Inc.
由於作者是戴明博士辦公室30~40年的唯一秘書,對傳主的公、私生活以及學術和日常生活和要求都很熟悉,所以戴明博士70年代前的3本統計書 (共超過1400頁以上)以及《轉危為安》( 1986) 與《新經濟學:產、官、學各界一體適用》等書,她的打字功夫很好。本書還有W. A. Shewhart 的幾篇論文和戴明博士的作曲和論文匯整。她跟美國產業人士一起參訪過日本,有照片.....
Andrea Gabor (著), The Man Who Discovered Quality: How W. Edwards Deming Brought the Quality Revolution to America-The Stories of Ford, Xerox, and GM, Penguin USA (P), 1992
由這本書的副標題可知,它的重點是幾家超大型公司的轉型顧問工作。
(Andrea Gabor 新書 (2000) The Capitalist Philosophers: The Geniuses of Modern Business--Their Lives, Times, and Ideas by Andrea Gabor,此記者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記者)1990出《戴明傳--發現品質的人(The Man Who Discovered QualityHow W. Edwards Deming Brought the Quality Revolution to AmericaThe Stories of Ford, Xerox, and GM)》,有功夫;前數年出《愛因斯坦的女人們》,有中文本。這本書《資本主義哲學家們》寫的是一些管理學家(似乎想學暢銷書 The Worldly Philosophers by Robert L. Heibroner,記些經濟學家),戴明和司馬賀都名列其中。味道與我較相投。)






最近讀了Peter Drucker (1909-2005)在 1976年寫給戴明博士的信,賀其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退休,它對我衝擊頗大:Petrer Drucker to W. Edwards Deming, May 19, 1976 --當然我知道他倆是同事,不過76歲時,"正式退休",有點出乎意外。在我國體制,像戴明博士,在近30年期間,只每星期一到校上課的教授,一定會受到體制的壓力。當然,他80-90年代是美國的名人,似乎還會回校演講,我看過學生排隊簽書的照片。

我又找到《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的百年史》,在網路上讀了相關的重要的一頁:
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A Centennial Retrospective
By Abraham L Gitlow, NYU Press, 1995 (Link:Deming博士在: 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_)

在1981年戴明博士的《品質、生產力與競爭地位》的謝辭中,提到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某君鼓勵他將產業和經營管理的知識寫書.....

2008年,William Scherkenbach 先生給我他70年代在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讀MBA的講義之檔案。









Dear David, 順利。
前幾天,偶爾碰到David 在2008年左右為品質學會的研發小組作的會議紀錄,無限感慨。
晃三兄應安排每年年底大夥一聚。去年年底作的"紀念張忠樸"錄影,廣為東海1973級海外畢業生所傳閱,算是無心的"收穫"。
年底Deming博士的2本書之新譯,應該在海峽兩岸都出版了。我將台灣版的稿費x萬,在9月2日發給彭先生與鄧先生當"獎金"。當天,我會說些博士和書及翻譯的故事。
期待年底一聚。




一早,將蘋果日報掃一下,在國際欄發現編譯記者的這則,就採用Wikipedia 的"豐富資訊"作一則筆記。然後,在FB找到這Daily Mail的一則9日新聞,原文有些基本的科技簡介都被譯者刪去了,有點可惜。就將它在貼到我的科技blog。


English Literature Notes: Sonnet 76; Was Shakespeare HIGH when he wrote his works?
HCSHAKESPEARE.BLOGSPOT.COM|由 HANCHING CHUNG 上傳

碰到書中寫參訪工廠的記載,多覺得親切,會抄下來,譬如說村上春樹的《日出國的工場》。
《光與影的一生-安瑟‧亞當斯回憶錄》 165頁,有1932年冬Ansel Adams夫婦參觀Rochester的柯達工廠,作者說是難忘的經驗:我們從實驗室,一路看到最後的裝運作業。材料在遼闊的廠區內由敏捷的小型蒸汽火車運來運去。我還記得一堆堆的銀錠堆在一邊,等著融成感光劑;還有一排排壯觀的紙捲擺在一旁,等著加上外膜。當年相紙是硝酸基製品,極易燃燒,也可能爆炸,所以整座工廠裡到處可見警告標誌。




美國之音 書介:(《中國人胡適之》,田崇雪、劉乃順著,上、中、下三冊,台灣遠景出版社2015年出版)

.....正因為發現中國人仍然躑躅在“專制與革命”這個怪圈之中,本書兩位作者花時數年,傾注心血,寫成了這本“不合時宜”的書,期望通過電視劇這種形式,將終生“堅持反(對)革命的社會變革立場”的胡適介紹給今天的中國人。劉乃順先生是一位由作家而進入商界的成功企業家,審時度勢是其強項。但他審的不是一己之身的時勢,而是中國未來命運之時勢,因此,在中國人革命思潮再起、中國出版界、影視界除商業化之外別無考量之時,逆勢而上,推出了這本“不合時宜”之作。

在細讀這本《中國人胡適之》之時,我能夠體會到劉乃順先生的一片苦心,他是在潛心思考“這個國家的政治生活如何才能上軌道——公開的、透明的、憲政的政府和民主法治的公民社會”,如同他在該書的前言中對胡適的理解一樣。⋯⋯










這種文藝復興期的貴族衣飾,讓我想起台灣布袋戲的。在下述書找不到:
中國古代服飾辭典,北京:中華,2015









有港語 Kongish、新加坡英語 Singlish,其實也有台式英語,很可考慮發行日報。




1995年に「アサヒ・コム」として産声を上げた朝日新聞社のニュースサイトが、おかげさまで20周年を迎えました。これまでの歩みを振り返ります。
http://www.asahi.com/special/timeline/asahicom-chronicle/
朝日新闻 》 于 1995 年提出,Asahi.com 新闻网站的感谢庆祝成立 20 周年。 回忆起这样的历史。
http://www.Asahi.com/special/timeline/asahicom-Chronicle/
翻譯由 Bing 提供




天下雜誌2015.8.10
【本期最新文章】台灣 ‪#‎健保‬ 沒條件吃到飽
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舉世聞名。台灣的醫療支出只佔GDP的6.6%,幾乎是全世界各主要國家當中最低,讓全民有恃無恐,到醫院享受「吃到飽」的醫療保障。
全世界的健康保險機制,大抵都是──保大不保小、保重不保輕的方向靠攏。只有台灣停留在社會主義的最極端,以盡量壓低成本的方式,苦苦支撐資本主義式、追求營利的醫藥系統。以台灣的條件,除非加稅加費,否則也許該考慮量力而為,往保重不保輕、保大不保小的方向修正。




台灣健保 沒條件吃到飽|政治社會|天下雜誌第578期
即便是社會主義國家如法國、福利國家如北歐,全世界幾乎沒有一個國家...
CW.COM.TW






陳耀昌在2004.3 《財訊》有篇《健保烏托邦是"視學暫留"》說得更好,收入《生技魅影:我的細胞人生》頁241-249。

現在11年過去了,健保"吃到飽"的資源和品質之紐曲更甚。這是台灣邁向衰亡的命運嗎?

‪#‎醫療危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