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0807 2014 四





  1. 玩拍。台北【北投梅庭】朝聖,于右任故居書法作品全記錄,新北 ...

    mercury0314.pixnet.net/.../366613127-玩拍。台北【...
    Translate this page
    May 26, 2014 - (志清老弟 正之 中華民國四十六年元旦于右任 百字令題標準草書). [左] ... (岫嵐姪女同志 于右任 張志和漁歌子 五十三年) .... 道積宜蒙福 德盛自延年.





本市103年8月1日凌晨發生石化氣爆事件,造成前鎮區、苓雅區部份區域道路及民宅嚴重損害,並且有多人死傷之重大災害,高雄市政府為協助受災民眾家園重建,受理81氣爆意外事故捐款,得到民眾熱烈迴響,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社會救助金專戶截至本(103)年8月7日止,累計收到捐款逾13萬6,900筆,總金額逾23億8,300萬元。

社會局表示,此次氣爆意外感謝社會各界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精神踴躍捐款,總計昨天至今天新增捐款額度600萬元以上者有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及弘音關係企業各捐款1,500萬元;新北市蘆洲區湧蓮寺捐款1,200萬元;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成不鏽鋼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上銀集團、王品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李世聰、板橋慈惠宮、長興材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山人壽總公司財務會計部、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辜仲諒、新莊地藏庵、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德奇鋼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龍巖股份有限公司、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寶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各捐款1,000萬元;長春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及崇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捐款800萬元;財團法人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捐款720萬元;世全鋼鐵捐款600萬元。


學到kitsch 一解
辛波絲卡文字的雙重性格其實來自於:她大量使用平凡、常見的字彙甚至陳腔濫調的片語,但是她使用它們的方式是如此獨到、具原創性,以至於完全顛覆了這些常見、媚俗(kitsch)的語言元素,賦予它們全新、相反或自相矛盾的意義。如同她喜愛拼貼,辛波絲卡也把文字從日常的用法及語境中剪下,讓它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然後把它錯置到另一個背景,讓它產生令人錯愕、尷尬、驚嚇或會心一笑的全新意義。



The introduction describes Nevsky Prospekt, the central avenue of St. Petersburg, and its population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day. The narrator revels in the delights of the street, but he is filled with Poshlost, a Russian concept akin to kitsch, defined by Russian-English historian [D.S. Mirsky] as "self-satisfied inferiority." 


*****

過去三十年中,中國讀者對米蘭·昆德拉的解讀或誤讀最具代表性的,可能是對“Kitsch”一詞的理解。“Kitsch”源自德語,原泛指迎合低級趣味的事物,它頻繁地出現在昆德拉的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在小說裡昆德拉這樣​​形容“Kitsch”:“當看見草坪上奔跑的孩子,由Kitsch引起了兩行'前後緊密相連'的熱淚:第一行是說:看見了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多好啊;第二行是說,和所有的人類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們所感動,多好啊。”該詞最早在1987年韓少功翻譯的版本中被譯作“媚俗”。但這一翻譯又被景凱旋所推翻,取而代之採用“刻奇”,兼有意譯和音譯。前者認為“Kitsch”代表著世俗、喧囂的市井文化,後者則認為“Kistch”代表的是掩蓋現實,刻意崇高的做作表現。作為該詞最早的翻譯者之一,景凱旋先生認為國人對昆德拉的誤讀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Kitsch"在一些譯本中被誤譯為“媚俗”,對此他解釋道:“Kitsch一詞在西方,是有媚俗的意思,即討好大眾,但昆德拉重新解讀了它,意思是指價值的過度,倫理的過度。他的作品其實是要反對人們所認為的高尚的價值,反崇高、反激情、反意義,這恰恰是欣賞生活的世俗性、日常性。”當昆德拉反對“Kitsch”時,他所攻訐的並非是媚俗的文化,相反地,他認為對比起以“崇高”為假面的情感,媚俗的才是真實的,並因真實而珍貴。

——米蘭·昆德拉在中國的意義
孟衎衎2014年08月07日
http://cn.tmagazine.com/books/20140807/tc07kundela/
Fredrick W. Mote 牟復禮先生;Ch'en Hsiao-lan 陳效蘭
《從北山樓到潛學齋》,施蟄存、孫康宜著,沈建中編,2014;施蟄存老人的「四窗」

更正台大女舍鐵絲網

香燕生日快樂。杭之、函谿、貓;新城、倫敦、巢。

今天工商時報也轉"台灣鎖國自甘墮落"大文,真了不起的媒體帝國。


馬府詭計與中央社的自甘墮落





從小立志寵物越多越好,念了獸醫。赴康乃爾研讀魚類病毒,吃了不少炸鱒魚。威大病毒博士畢後留校察看至今,任科學研究員。現與老公坐鎮麥城動物園(三大狗一貓外加一鸚鵡)。演布袋戲(Taiwan Puppet Troupe UW-Madison)、玩冰上石壺(Curling),也是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會員。 生平大事記︰當年部落格〈TOTTORO當家〉曾被環保署沈某踢館。 老公的評論︰被獨裁政權找碴是榮登公民光榮榜。
馬府詭計與中央社的自甘墮落
中央社於8月6日以〈華爾街日報:台灣自甘落後〉為文發稿,特別將華爾街日報(WSJ)的評論全文逐字翻譯刊登。(圖片: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華爾街日報(WSJ)在台灣的8月4日週一晚間刊登了一篇評論,原標題是〈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不到48小時,中央社於8月6日以〈華爾街日報:台灣自甘落後〉為文發稿,並強調原文的副標為「通過與中國大陸的協議是多元貿易的第一步」。中央社也特別將這篇評論全文逐字翻譯刊登,真是超級貼心的國家通訊社!幾個小時之內,央社又再接再勵以另一篇報導〈學者:服貿不過 甭想加入TPP〉來配合華報的評論,順便再牽拖一次學運的罪過;一天之內就有四篇相關也相呼應的報導,足見這個新聞機構不僅敬業樂業還效率十足。
可想而知,台灣國內的媒體尤其是多年來偏藍營的中時、聯合、ETtoday...等等全部跟進,分別以台灣不通過服貿就是鎖國,會被世界孤立作為報導的重點,強調中國和南韓簽署的FTA將對台灣造成重大影響;連工商界也呼籲在野黨應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要為了一黨之私而降低台灣的競爭力。不僅如此,明明是〈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卻自High為駐日本台灣「大使館」,也火速在同一天8月6日的晚間加入吹捧行列。瞎咪時候「外交休兵」的馬府駐日單位的執行力也變得這麼神速了?這跟上個月龜速處理「台北」故宮在日本展覽的海報簍子可是全然不同,如此長足的進步可謂可圈可點。
事實上,華報的報導有諸多疑點,不論其用字遣詞仿佛是馬政府的服貿公關文宣,乍看之下還以為是總統府的聲明稿或馬英九的說詞,加上中央社和其他媒體與駐日代表處在短時間內的配合無間,此報導的「出口轉內銷」斧鑿斑斑。
首先,華報把服貿在立法院無法過關的責任推給太陽花學運的杯葛,卻絕口不談馬政府簽署過程的黑箱作業,也不提中國黨在三月間是怎麼用30秒鐘的時間試圖強渡關山。華報也沒有平衡報導台灣的主流民意,尤其是有近七成的民眾支持太陽花學運的「先立法監督、再審查服貿」的訴求。所幸,哈佛大學的李敦厚教授在報導之後的讀者反應欄點出了華報的疏忽,並表示台灣畢竟和中國不同,我們已經不是一黨專制的國家了;所有的公共政策當然應當受到人民的監督,而且民主的程序正義更不能直接用金錢來交換和換算。
再則,華報文中也提及中國對台灣的敵意;表示台北若不先對中國自由化(中央社則是通篇的「大陸」),中國將杯葛台灣在TPP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等多邊協議的參與。但事實上,TPP是美國主導的協定而中國目前也不是會員國,難道美國還得聽從中國的命令?而且大家可別忘了,美國在台協會前處長司徒文在今年4月時才說過︰「不論直接、間接, 服貿與TPP毫無關聯。」然而堂堂的華爾街日報,至少從這一篇評論看來,似乎連TPP是他們美國所主導的協定也搞不清楚。
此外,若從另一個角度看TPP,日本和中國也沒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日本也都參與TPP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的談判。由此可見,馬英九的「沒有服貿就沒有TPP」的説法,不僅缺乏邏輯跟關聯性,其實根本就是江湖郎中的騙術。如同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Worldwatch Institute)中國項目的經理馬海兵,也在美國之音的訪談中表示,馬英九之所以提出這種説法是有政治性的因素;而即使台灣讓步了,對中共俯首稱臣按其意思簽訂各種協議,其實也頂多得到「虛無飄渺的善意」。最終也只能「期待」中國不阻擾台灣與其他國家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更不用談北京任何時刻都有反悔的可能。
至於這種「經濟孤立有害國家競爭力」的說詞,過去的六年來馬政府三不五時就要拿出來說項,腐朽的空話實在令人生厭。而且事實證明,連油電雙漲、進口美國瘦肉精牛、ECFA簽署...等等,全部是馬英九口中的「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老梗。因此本人也在昨日於華報留言,直指馬先生不斷的跳針已無法取信於國人;同時也以已經執行的ECFA為例,自四年前上路以來,台灣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占率卻逐年遞減;據中國海關的資料,2014年上半年由台灣到中國的出口值就大減10.2%。而且猜猜看,在中國前六大的進口國當中,有哪些國家和台灣一樣衰尾呢?答對了!台灣是唯一減少的國家;而這就是當年被馬政府吹噓為「經濟大補帖」的ECFA仙丹的成效。
至於中央社的失職,若有不同意本人的質疑,就麻煩前往央社的網路查詢,有關六月底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的新聞。在接受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希拉蕊對台灣過度依賴中國提出鄭重的警告,結果中央社對此新聞竟然是輕描淡寫以一篇〈商周訪希拉蕊 美置台優先順位〉來交待了事,沒有任何後續報導。所謂國家通信社的平衡報導,對不起,真的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呸!
也就是說,當台灣的國人仍在為澎湖空難和高雄氣爆的悲劇哀悼,而救災和撫慰受難者和家庭都還頭緒紛繁之際,口口聲聲「苦民所苦」的馬政府所玩的伎倆卻是炮打地方、「三不」政策、和趁機急著讓服貿和自經區過關,而且還是手法卑劣的內外交相賊的偷吃步,但最可悲的還是中央社竟然也枉顧新聞專業一昧的配合馬府的詭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