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0804 2014 一

1點多睡,7點起。
汀州接牛肉河粉----過有彈性。買3本英文2手書,重讀2004年的討論,有的地方我已經忘了:J. M. Coetzee 小說: Disgrace , Youth, Slowman, Foe








台灣在50年代賣一種方形咖啡,外面裹白糖,核心是苦咖啡粉,一塊泡一杯。這是我的初咖啡。


我約在20年前就聽過中國影片等說〔早上好〕。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東西,近百年對中文最大的影響是翻譯,所以似乎不必"一見就上火"。各地可能也有不同的說法,所以正常的演化為是音越短越親切,80年代中我去靜岡某工場實習,發現他們的"早安"與日語課本的很不同......



唉,可惜沒有楊索的文才,不然應該寫篇我的美鈔夢。那是1964年的台北兒童樂園門口,一位高高的美國人,帶他3~4歲的小孩,跟一位賣玩具的老翁買,付錢時掏出一疊百元新鈔,要老翁keep the change (那時我當然不懂ABC,不知道中研院院長的月薪2千出頭.....) 長大以後去英國讀書,已經知道英美元匯率變動史即英國國力衰弱史......那時候,英國老師說,你們台灣有天也會跟我們一樣有錢....沒想到那是曇花一現,1988年,一元美金快近27元,把我們這些美商都嚇跑了....




台大的語文教學中心顯然偏美語,其實Israel 等字英美發音略為不同。

高雄731大氣爆揭發許多令人困惑的問題。
其一是中石化出清管路的餘氣,竟然還有二百多噸,這豈不是將管路當儲存槽?http://hcnew.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82.html



胡汝森《 陌生的皺紋》保留《 文星雜誌》的封面人物專欄。原先編輯希望以介紹科學家為主,不過胡先生的個性讓他的視野更廣點,保留50-60年代初的一些"關心的人物"的資料,譬如說,艾森豪卸任8年的美國總統任期,"從馬歇爾看美國將才的培育"一文是中文的訃聞。
胡先生的翻譯有時候不怎樣順,不過我們可以會意。很謝謝他為我們留下這些人物肖像。

陌生的皺紋 胡汝森著台北市:文星,民53[1964] [5],240面;19公分文星叢刊;29 ...

陌生的皺紋(代序)
談雜誌封面人物
丹麥的國寶.
小兒麻痺症的征服者
復興西德經濟的"奇人"
替太空發展鋪路的范阿倫
業餘歷史家.
迪斯耐塑造"明日"
無師自通的薩格爾
書生本色和實驗重結緣的李比
盟軍之寶.
平易近人的現代學者
重建西德國防軍的小排長
西歐共同繁榮引路人
施博格兼顧原子能善惡用途
土耳其民主政治之母

附錄------幾個可愛的和可懷念的 (12人,包括從馬歇爾看美國將才的培育......)
http://hcbooks.blogspot.tw/2014/07/blog-post.html
 ·  · 推廣 · 
從東海商圈起家、現在全球有50家分店的古典玫瑰園,董事長黃騰得知高雄災情相當難過,他捐出100萬元,希望盡棉薄之力,並呼籲大家協助高雄災後重建 ...

企業很有活力。很懷念2010年10月,許達然教授飯後 (他請我們一桌,只因為2009年10月的聚會是由我和陳永松請客的)請我去古典玫瑰園續談,如今它全球有50家分店,so far, SO GOOD.









陳續升 我東海畢業現又就讀於研究所,既是校友也是在學。關於鄭清和學長的信件,我有幾分切身的感觸,也許能提供給各位學長姐參考,代表現在還參與在校園生活之中的一點聲音。
 
先說說「為何亞大行,東海不行?」一文,我看到的感受是,追求國際排名到底對於現在在學學生有何實質幫助?排名高就等同老師們用心教學嗎?排名高就等同教育有品質嗎?排名高,往往就是一切的數字漂亮,身為曾經是東海的一份子,我們都應該深刻的了解,東海有的而其他學校未必有的,就是那些不可量化之處。包括相對穩定舒適的學術環境、師生的互動、全面的教育(教育不只在課堂,更可以在日常的相處之中)。就我所知,東海有非常多的老師願意將自己的時間全然的奉獻給學生,而不是在下課之後就與學生毫無關係,對教學的用心付出,這又豈能量化,豈能排名?
 
近幾年來,東海亦開始追求一些大型的計畫,包括教學卓越計畫、GREEnS計畫,也包括湯校長上任喊出的「綠色博雅」或「全校博雅」等口號,這些計畫都非常的龐大,牽涉著巨大的資源,有許多的老師皆捲入其中,執行相關的研究或活動。這些計畫自然有其正面作用,但我想問的是,這些計畫有什麼負面效果嗎?
 
我想是有的。首先是全校師生皆陷入非常耗時且繁瑣的行政流程,只要牽涉其中,就有填不完的表格,寫不完的報告,參與不完的分享會,這些完全不成比例,而這些都消耗著師生的教學學習。其次是產出了大量的活動與計畫之後,在計畫結束之後又有甚麼是可以留下來的?換言之,計畫有錢能做很多事,但真正能深植東海的,還是老師與學生自主的作為,若這些計畫無法伴隨著學生與老師們發自內心的延續,那它是很可能是毫無效益的。
 
回到鄭學長的主張。我贊成學長所說的董事會問題很大,「問題出在ownership! 東海沒有老闆;我們不屬於那一個機構或財團。」然而,我更想進一步地指出,東海董事會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沒有足夠的了解現在的東海。董事們離學生太遠,離那些用心教學付出生命的教師太遠,以至於董事們無法評估,無法判斷,無法切中要害地,因為董事們沒有深入東海的肌理(教師、學生、校園風氣等)之中,於是董事會做出的任何決議都很難給予東海的師生切身的幫助。換言之,身在東海其中,我們是感受不到東海的政策(例如:全校博雅)有確實的給予教學上的幫助,因為好的老師所做的付出都不在評鑑之中顯現,評鑑對於師生只是種無謂的干擾,甚至讓人無奈。
 
回應鄭學長的判斷,董事會固然需要改革,然而我不認為「學術多與企業家少」、「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會是最關鍵的問題,我反而認為最關鍵的在於用心且付出於東海的老師與學生毫無發言的權(更不用說參與決策的權力)。決定大學方向的人都不是真實活在東海的人,校長有任期,董事們也有任期,沒有任期的應該是在東海教學的老師們。東海好,這些老師就好;東海搞砸了,這些老師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老師,是大學維持傳統與精神的最後堡壘。老師絕對是一所大學之魂魄所在。
 
在面臨當前大環境的挑戰時,我們需要的不該是「空降」各種「經驗移植」,而該思考東海有哪些條件,這些條件是別人無法仿效我們的。我們就該將未來發展的重心,押住在這些地方,走跟別人不同的路,自然就會找到出路。




陳續升 Hanching Chung您好,我是社會所的研究生。我之所以讀東海社會所是因為有我欣賞的老師,鄭志成老師以及黃崇憲老師。東海社會系的風氣不錯,有好幾位老師們用心於教學,學識淵博,其身教言教惠我良多。另外,我在大學時也受惠於東海通識教育,非常喜愛這校園,不只是自然環境,更重要的是師生相處的氛圍。



Hanching Chung 謝謝陳續升先生的資訊。你說出一些重要的現實,表達也很清楚。我有點驚訝東海還能留住你們。有些必須宏觀地看,起碼知道我們在台灣百來所大學的定位和水準,我希望東海有些出眾的系所,特色,不過現在東海可能整體而言有大退步----經過過去50年的每況愈下。這一規模的大學和目前的學術地位,真有點我們70年代的"學店"味道。鄭學長願意講出他的無奈,多少說東海處境猶如某些學者說的mess、泥淖中。我以前讀的Essex大學的社會經濟研究中心---貴系所也有,現在都在臉書保持連絡。我在中原兼過課,他們以前的資源很少,現在整體而言表現比東海好,更不用談台中的逢甲大學和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在指標上遠勝東海,其校長--前教育部長還嘲笑東海只賸下校園 (其實細看下缺點很多)。.....很謝謝你給我的一些看法。





陳續升 Hanching Chung學長別客氣。我個人認為就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所來說,東海是難有優勢了。若有,那也不是系所好,而是有一兩位老師值得追隨,像中文系朱岐祥老師這類在學術地位上仰之彌高的老師,他無論在哪,都會有人願意拜他為師。
 
研究所難以競爭,大學部就未必沒有優勢。畢竟我們學校有很好的通識教育底子,許多專業科系的老師亦都樂於投入通識教育的課程,通識課程在東海絕對不是營養學分不是簡單版的專業課程,而是真正算是做到「跨領域」的課程名單。另外,近幾年還有「經典與文明領域」的出現,這在我大學時並沒有,這領域的課表十分精采,特別講究閱讀經典以及討論課,我有許多學弟妹都非常的喜歡這些課程。
 
然而,很遺憾的我並沒有看到校方高層重視通識教育與通識中心,我們只看見學校把龐大的資源投入約200多人的博雅書院。博雅書院固然可以做為東海的招牌之一,然而回歸最現實的效益問題,通識教育面對的是全校學生,似乎更值得投注。
 
就我所知,全台灣的大學辦通識教育很難贏的過東海,這是我們的傳統所在,也是我們擁有他人所沒有的條件優勢。若東海想走出自己的特色,我認為更應該要全面的以通識教育為中心,甚至讓研究生也必須朝跨學科領域的方向去涉獵,由此才能教育出他校所不能教的學生。畢竟東海任何一個科系,都很難單打獨鬥的和其他學校競爭,唯有以通識教育為中心的團結,才能突出特色整合師資與資源。

Hanching Chung 陳續升先生,謝謝。在我們1971-75,東海還沒通識組織呢。你的看法同我一樣,我一直認為所謂博雅書院是會傷害東海數十年,因為它的資源太少,卻去演這套"國王的新衣"的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