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瀨先生要來共進晚餐
他這回寫約的一位教授我沒為他邀到
所以此信末也提些憾事
(這情形很平常我昨晚寫封問候信給大學同學某教授 我猜他是幾天才看一次電子郵件 或出國了
----這兩篇送 玉燕 她今年當本棟樓的管理委員會主委 活動-海報-開會之多 歷年來之最
---
Ken 給我他一篇談"譯注"的文章
我近10年碰到的這一方面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最神奇的是文友Oba翻譯的一本德國文豪關於Bertolt Brecht 的小說
我記得是美軍在柏林辦的雜誌 Spectrum
妙的是Oba很認真的根據某網頁的資訊介紹它
不過 還有其他的許多"另外說法" 她沒照顧到.......
---
Edward Lear 諧趣詩 鳥類畫『未晚齋』
讀"愛德華.李爾:隱藏在自然史後的狂野面"《知識通訊評論》
(今年是 Edward Lear 200周年慶 上文登在科學雜誌 因他也是著名的鳥類插畫家 Edward Lear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與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創作的《美國鳥類》(The Birds of America此書中國有翻譯)齊名。)
想起一段友情
2005年我介紹 Edward Lear 的諧趣詩 Edward Lear, Book of Nonsense 1-10
並贈『未晚齋』給文友瑞麟
他很有毅力 將該書以"每日一詩"方式翻譯出來
可惜的是 瑞麟兄給我回信說 他已將BLOGs中英美文學部分都刪除了
此通信錄好幾天沒更新了呢
我當初的想法是要有朋友來信才發信共享.
(我昨天和Ken Su的討論不算 胡適談採稆/採穭,《長阿含7經‧弊宿經》與Ken Su 討論 不過胡適引的故事很值得參考)
今天接到三呆從密蘇里的來信 他還說一個故事
在美國大陸某站遺失"全部資訊集一身"的notenook PC.....數百公里外重回而復得
我給他的回信祝他們合眾國"長夏" 豐盛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或許可以再送他彰化人的 納涼
《美國的婦人》(胡適 ) 四代之後 1918-2012
胡適 1918的《美國的婦人》提到這所著名的女校:
In a commencement address she delivered in 1996 at Wellesley College, her alma mater, Ms. Ephron recalled that women of her generation weren’t expected to do much of anything. But she wound up having several careers, all of them successfully and many of them simultaneously. ----Nora Ephron| 1941-2012:Writer and Filmmaker With a Genius for Humor Nora Ephron| 1941-2012:Writer and Filmmaker
1918年﹐胡適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作了一次演講﹐題目是《美國的婦人》。他說﹕依我的觀察﹐美國的婦女﹐無論在何等境遇﹐無論做何等事業﹐無論已嫁未嫁﹐大概都存一個“自立”的心。別國的婦女大概以“良妻賢母”為目的。美國的婦女大概以“自立”為目的﹐“自立”的意義﹐祗是要發展個人的才性﹐可以不倚賴別人﹐自己能獨立生活﹐自己能替社會作事。胡適認為﹐“這種觀念是我們中國婦女所最缺乏的觀念。”這種風氣﹐倘能傳播開去﹐便會“漸漸的造成無數‘自立’的男女﹐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堂堂的一個‘人’﹐有該盡的義務﹐有可做的事業”。這些看法﹐雖不足以解說婦女的全部問題﹐但傳輸了女子解放發展的最基本精神。
《美國的婦人》很精彩 近百年之後 還值得一讀 當時有兩刊物登載: (收入《胡適文存)》
李大釗文集(上)-胡適《美國的婦人》跋:適之先生這篇演稿寫成,持以示我,謂將寄登某雜志。我讀之,愛不忍釋。因商之適之先生,在本志發表。我的意思,以為第一可以擴充通俗文學的范圍﹔第二可 以引起國人對於世
此趟還是見150人次:不過天氣熱了,運動機會不多…….,喜歡熟人般吃飯,大餐令他頭大 (豬頭皮最堪想念)……我問候他母親時,他才說四月多回去約10天,他90歲的母親無疾而終。葬禮有朋友參加,其中一人據說是戰後大名人,似乎是採佛教方式,他七七之後才來台灣。
文夏- 维基百科 文夏(1928年-)簽名贈的《台灣影視歌人物誌1950-1965》(台北:新聞局,有免費的PDF檔 ) 。他可能是少數,還能說流利的日語的名歌星,幾月後的演唱會早已售罄。喜歡與年輕人唱歌,感受喜氣---孫子11歲,希望活到他結婚。《台灣電影》(日文)還是10月前出刊。我們去看舊香居,老闆說他們年底會有影視方面的展覽--- 中國和台灣都有人將老襍誌複印,我還為他訂過。台灣情行形更好,有人將萬本書贈台南藝大(上該校網的傳煤系即可知) 。
界婦人運動的興味﹔第三可以為本志開一名家講壇的先例,為本志創一新紀元。我故附識數語,謝謝適之先生。1918年7月1日
《言治》季刊第3冊 署名:守常
《新青年》第5卷第3號 1918年9月15日
《馬偕博士日記》(陳宏文譯,台南.人光出版社,1996年出版,197頁),是《馬偕博士略傳.日記》(1972年)的改版。除原有內容外,增加了「馬偕與台灣」一文(是滬尾文史工作室刊行的「馬偕博士在淡水史蹟名勝圖的說明文字」。請注意,日記譯文照舊,是根據偕叡廉牧師的白話字摘譯本,不是根據新出土的馬偕日記稿本(有12冊,參見《教會史話》602及603)。
馬偕日記稿本(有12冊) 中文(玉山社) 和英文市面上都有販售.
《馬偕博士日記》有一處注解我弄不清楚 換句話說 譯注不詳細可添讀者困擾.1871年11月15日
風浪較平靜 ,今晚的禱告會由Mr. Davies主理,他是美國的宣教師(後來在日本創設了同志社大學)。
我們查同大的歷史可知Mr. Davies與該校的創社毫無關係:
創立人新島襄為了實現接受西方教育的夢想,於21歲時偷渡到美國。在1864年的時候,日本人到海外是違法的,新島為了實現夢想不惜付出萬一被捕將喪命的代價。新島於Philips Academy and Amherst大學學習,是第一位在海外取得學位的日本人。回到日本時,已經堅信了基於西方理想及基督教的論理教義設立高等教育機構的必要性。因此,新島於1875年創辦了同志社英學校。
Canadians G. G. Cochran helped in founding Doshisha University in Kyoto, and Davidson McDonald helped in establishing Aoyama Gakuin University in Tokyo.[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