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0617 2012 日 晴


周日是漫長的讀書/翻書日 
現在決定社交網Google Plus 每日只上一回  我要照顧的blogs 相當多
因此約五年前就有中國大陸的網友說五是"超人" (經網友小讀者告之)
說說今晚的事吧  讀讀台灣舊俗  (Ken Yifertw (台語與佛典) - 40 分鐘以前) 這種經驗的書寫是"多多益善"


逛山外買 唐津 一  中國能否趕超日本 北京:社會科學  2006(『中国は日本を追い抜けない!』(PHP研究所、2004年))

『中国は日本を追い抜けない!』唐津 一 /日本企業向中國經典學管理

唐津  一先生93歲了 我1985年與他有一面之雅 今天買到一本2004年的書之漢譯 所以寫這當紀念

與山外老闆大聊  再逛舊香居和我處他的基本看法是兩岸之局勢 藍綠雙方都莫可奈何...

 唐津 一(からつ はじめ、1919年 - )著作.

讀Peter Medawar 和Henry Moore的簡傳  現在談一下後者 台北的藝術家出版社有所謂的亨利摩爾全集一冊
實在太離譜 光是他的雕塑就有千件 更不要談他60年的素描無數.....我1978年在倫敦看到Kinsington Garden 看過他令人驚心動魄的大型公園戶外雕塑展  他那時每年繳給政府的稅近一億台幣....
我20世紀末寫過一篇紀念他的作品...

2004 年 Bruce Lee 送一篇呼籲台灣人應張開眼看看香港的許多進步和文化,他說,以前也是這種井底之蛙(多虧「鍾老師」屢次提醒每回去香港,不要忘記去看看Henry Moore的雕像,買買《明報-信報月刊》,《詩網絡》,到文化中心去風流,上館子打牙祭。我們以前從羅孚進香港幾次,我總覺得彷彿歷經但丁《神曲》中的 感受……)

台灣中國信託總部有一小小的作品 (90年代初到臺北總公司一定去對面看看) /誠品老闆似乎也有/ 我們這list的陳先生家族有一套他的 plaster maquettes (這是Moore  用來構思的模型 實際再放大百千倍.....)  幾年前春節在台中的建設公司展覽過....

我想我今天還寫過許多blogs 譬如說其一二


昨晚瞪看google的台灣北部氣候報告地形圖

7 點多聽到蟬鳴


BBC Syria的人民穿運動裝在開槍 UN observers suspend Syria mission 白宮忙著11月的總統大選 8點多看到教堂內一人獨坐翻聖經而咖啡廳已有6~7人在對坐獨飲....

11點多煮飯 忘記了解周日的電影 YY為一組台灣人平均壽命值困惑 (比原先數字少10歲)


下午搬文章:金門水頭碼頭小三通
 2點多是大太陽 植物又幾乎起死回生
 讀Peter Medawar傳 我讀過他和夫人Jean的幾本書竟然沒筆記
http://www.answers.com/topic/peter-medawar
His books include The Uniqueness of Man, which includes essays on immunology, graft rejection and acquired immune tolerance; Induction and Intuition in Scientific Thought; The Art of the Soluble, a book of essays, later reprinted in Pluto's Republic; Advice to a Young Scientist; Aristotle to Zoos (with his wife Jean Shinglewood Taylor); The Life Science, The Limits of Science and his last, in 1986, Memoirs of a Thinking Radish, an autobiography. One of his best-known essays is his 1961 criticism of 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s The Phenomenon of Man, of which he said: "Its author can be excused of dishonesty only on the grounds that before deceiving others he has taken great pains to deceive himself".[11][12]

王鼎鈞的天才新聞  碎玻璃
再去新月台沒東西 所以翻臺大人文風景知道 原先的教堂是美軍第13航空隊建的  60年代國防部給350萬遷移 買深坑的"安康農場"....



晚上煮飯
看 YY晚30分帶人送的花生 他一下子就質疑此片的立場
Game Change is a 2012 American HBO political drama film based on events of the 2008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 starring Julianne Moore, Ed Harris and Woody Harrelson. Written by Danny Strong and directed by Jay Roach, the film was adapted from the 2010 book of the same name documenting the campaign, written by the political journalists John Heilemann and Mark Halperin.
The film focuses on the chapters about the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Governor of Alaska Sarah Palin (Moore) as running mate to Senator John McCain (Harris) in the Republican presidential campaign. The plot features a 2010 interview of the campaign's senior strategist Steve Schmidt (Harrelson), using flashbacks to portray McCain and Palin during their ultimately unsuccessful campaign. The film was well received by both critics and Schmidt, with Moore's portrayal of Palin being praised. Palin and McCain described it as false and inaccurate, though neither chose to watch the film.[1]所


The film opens in 2010 with a frame story of John McCain's 2008 presidential campaign strategist Steve Schmidt being interviewed by Anderson Cooper for 60 Minutes regarding the choice of Sarah Palin as the vice-presidential running mate. Cooper poses a difficult question: was Palin selected because she would make the best vice president or because she would win the election?
Flashing back to the campaign, McCain's preferred running mate, Senator Joe Lieberman, is rejected by the majority of McCain's senior advisers – including Schmidt – because he will not excite the Republican party base nor help compete with the celebrity of their campaign opponent, Democratic Senator Barack Obama. The strategists quickly look for a "game change": a replacement who would tilt public excitement in their favor and attract both women and conservative voters. Investigating prominent female Republican politicians, the campaign finds Governor Palin of Alaska to have the charismatic qualities they want and, after an exceptionally brief vetting process, she is selected. Between then and the convention, her selection is kept quiet, with a chosen few being informed of the decision. Palin's public reveal creates the buzz that Schmidt and McCain were looking for, bringing them to even or better with Obama in the polls.
While Palin's acceptance speech at the 2008 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 is well received, the campaign becomes concerned that she is ignorant about many political issues and grossly unprepared. Schmidt handles controversies from her past, such as Troopergate, while other staff attempt to fill broad gaps in her understanding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tics. At times she is preoccupied with her approval ratings in Alaska and the absence of her family while campaigning, eventually becoming unresponsive to advisers who begin to question her mental state. Several prominent blunders in major interviews, such as those with Katie Couric, are a source of mockery in the media and frustration in the campaign. Schmidt opines that YouTube has altered the media landscape in that Palin's gaffes are seen online repeatedly rather than being forgotten in the news cycle. Palin, Schmidt, and others watch Tina Fey on Saturday Night Live, doing her impersonation of Palin, which hurts Palin's feelings.
In the latter months of 2008, prospects for the McCain campaign look poor. The campaign staff boosts a negative campaign against Obama's associations with the liberal elite, which Palin supports but McCain resists, and come to accept that Palin is better at memorizing and delivering lines than she is at understanding issues. However, Palin's growing popularity soon overshadows the campaign; Palin becomes uncooperative, rejecting everyone, including Schmidt, as she gains her own following. McCain, meanwhile, becomes discouraged by the negative campaigning, watching growing hostility and vitriol emerge toward Obama among McCain's supporters.
With Election Day approaching, senior campaigners express regret that Palin turned out to be style without substance, with Schmidt bemoaning that they neglected to vet her competency. McCain consoles Schmidt by reaffirming that taking a risk with Palin was better than fading away. On the night McCain loses the election, his campaign advisers and McCain stop a rebellious Palin from giving a concession speech along with McCain's (unheard of for a vice-presidential candidate).
The film returns to the 2010 interview as Schmidt answers Cooper's question about whether he would pick Palin again if he had the chance to do it over. Schmidt replies that life does not give you do-overs.



唐津  一先生93歲了 我1985年與他有一面之雅 今天買到一本2004年的書之漢譯 所以寫這當紀念

逛山外買 唐津 一  中國能否趕超日本 北京:社會科學  2006(『中国は日本を追い抜けない!』(PHP研究所、2004年))

唐津 一(からつ はじめ、1919年 - )著作

與山外老闆大聊  再逛舊香居和我處他的基本看法是兩岸之局勢 藍綠雙方都莫可奈何...










天下release 2010年的

翁山蘇姬:我始終都認為我是自由的

2010-12 天下雜誌 462期 作者:天下雜誌

緬甸民主領袖翁山蘇姬遠赴歐洲參訪16天。這是她24年來的首次歐洲行,將在途中領取她21年前獲頒的諾貝爾和平獎座。以下是翁山獲釋後,接受德國《明鏡週刊》專訪的內容摘要:
十二月十日,挪威奧斯陸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頒獎台上擺放的空椅子,象徵著劉曉波的缺席。
而十九年前,另一位在囚禁中獲得和平獎的民主鬥士翁山蘇姬,同樣也無法親自領獎。
「我知道母親一定會說,這個獎不屬於她,而是屬於每個為了追求緬甸的民主,至今仍持續犧牲幸福、自由、甚至性命的男女,」當年代替她出席的長子亞歷山大發表得獎致詞,說出了母親的心聲。
過去二十一年,翁山蘇姬有十五年的時間,不是坐牢就是被軟禁。英國籍丈夫病危,她沒有機會見最後一面,更有十多年看不到兩個兒子。種種磨難,讓她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政治犯之一。為了聲援翁山,愛爾蘭搖滾天團U2還特別寫了一首歌「Walk On」獻給她。
今年十一月十三日,緬甸大選結束沒幾天,軍政府終於簽下了她的釋放令。重獲自由的翁山蘇姬,立刻成為全球焦點,不但國際媒體蜂擁而至,就連諾貝爾委員會也希望她能訪問挪威,親自發表遲來的得獎演說。
纖細而優雅,博學又幽默,六十五歲的翁山深具領袖魅力。她深知自己獲釋為緬甸人民帶來的希望與挑戰,「人民信任我,我倍感榮幸,但是單靠個人的力量,無法為國家帶來民主。」

  • 【訪談殷允芃】創辦《天下》,把人心的惡縮小、把善擴大 
  •  
  • 採訪:林秀姿 出處:《天下的故事─希望,永遠在路上》 2012/04
要做一個好記者,一定要去寫他關心的地方與人事物,否則就只是一個工作而已,而我關心的地方與人在台灣,不是在美國,所以才決定回台灣。

一九七○年我回到台灣,先後在合眾國際社、紐約時報、亞洲華爾街日報、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工作撰稿,盡量將台灣的訊息傳到國際上。

但是,真正促使我創辦《天下雜誌》的關鍵則是中美斷交。

為台灣在國際發聲
中美斷交前,我是台灣少數先知道的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半夜,我接到紐約時報的電話,說白宮再過幾個小時,會召開記者會,應該是卡特總統要宣布承認中共,然後跟台灣斷交。第二天,我從台北發的斷交新聞,短暫的上了紐約時報的頭版。

十二月二十七日美國代表克里斯多夫(Warren Christopher),率團來台灣談判,我跟紐約時報資深記者一同坐在美方的車中,同車的還有美方的經濟代表。在前往圓山飯店途中,車外很多人手持木 棒,也有人拿國旗,大家都在抗議,向美方車隊丟蕃茄、雞蛋,敲打車窗,車子幾乎開不動。

我看著窗外群情激憤的同胞,心中不斷地問自己︰「做個記者,到底我的立場在哪裡?」

中美斷交期間,我為美國媒體工作,但是我沒辦法不動感情,只冷靜的用美方觀點處理新聞。我的位置與經歷強迫我把自己的立場想清楚。我也開始反思台灣的立場與位置,「當國家衰弱,人民憤怒抗議也沒用。台灣要讓世界看得起,就必須自己站起來。」



我曾經擔任過五年亞洲華爾街日報駐台的記者,跟財經新聞有所接觸,國外有許多財經媒體,可以把財經寫的讓一般人民看得津津有味,為何台灣沒有一般人都看得懂的經濟刊物?
經濟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命脈,與人息息相關。但當時一般人卻不十分了解,也不重視,經濟成了枯燥、艱澀難懂或俗不可耐的代名詞。

定位與驅動力

當初創辦《天下雜誌》,定位為財經的、生活的、社會的,而不是窄義的財經雜誌,因為要了解經濟背後還有許多其他的驅動力。

經濟其實就是人的生活。

我們的目標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客觀、翔實地探討、報導和分析人人都應該了解的經濟問題,我們要求經濟學家要講「人」話,我們希望能忠實的反應工商界的意見,期盼能為政府與民間企業、海外與國內搭一座溝通橋樑。

我一開始當記者,就常疑問:「為什麼壞的消息才是新聞?」災難、社會事件、兇殺案,越扭曲、越殘忍、越不幸的 新聞都被媒體當成頭條新聞。有人跟我說:「這是人性」,人性都喜歡知道一些負面痛苦的消息,人都有偷窺的本性等。但是我不懂,為什麼新聞都是集結全世界各 地的壞消息,讓那些災難、痛苦放在自己的客廳裡、餐桌上呢?面對擺滿哀傷的餐桌,也沒告訴我們能不能共同解決、幫忙那些受苦的人。

我希望創辦的媒體,是盡量把人心中的惡縮小一點,把善擴大一點,積極一點。

世界每天發生很多事,台灣每天也發生很多事,媒體的探照燈如果看到問題,出發點應該出於善意,把問題照出來,讓大家一起來解決。 


媒體探照燈也可以投射到美好的人事上,他們可能不是高官,只是一些小人物,就像前些時陳樹菊的故事,她的收入只有一點點,但是她仍堅持每天存下一點點錢,也要去幫助別人。這塊土地上有各式各樣的人,媒體探照燈可以把燈光投射在這些人身上,照亮他們默默耕耘的身影。

就企業來看,我們也可以把企業如何成功、有效率、具競爭力、負社會責任的一面呈現出來,不只可以讓其他企業學習,也能達到鼓舞的目的,這就是積極的意思。

走高品質的策略

我和高希均教授,以及王力行女士,加上十幾位其他的朋友,決定一起合辦一本財經雜誌。原本高希均教授建議,雜誌可以盡量邀請專家寫稿,可是我希望,要辦一本以記者採訪為主的雜誌,才會不一樣。

我心目中的《天下雜誌》,是擁有《經濟學人》(Economist)的內涵、《時代》(Time)雜誌的寫法,以及《財富》(Fortune)雜誌的Layout版面跟照片編排形式。

不過,決定創辦雜誌後,很多朋友都不看好,因為在那個時代辦雜誌成功的可能性很低,認為我選了一條難 走的路。詩人朋友余光中還寫了一篇小文章半開玩笑說:「Why would such a smart girl want to do such a stupid thing?」說我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連朋友贊助我們資金,也多當作義助,當成丟了就是丟了的心情。眾多朋友裡,當時只有浪漫的蔣勳贊成我辦雜誌。王永慶先生在《天下雜誌》創辦的時候也很幫忙,第一期創刊號台塑就買了一千本,那是很大的肯定。


一開始《天下雜誌》鎖定的讀者群是年齡約三十五歲左右,中產階級,他是具有理想性,有國際視野或是期望自己具有國際視野的人,他可能是企業家、政府領導人,但也可能是一個普通人、一個高中生。但他是有企圖做決策的,即使是對自己的生命做決策,也是在做決策。
我們試想,這樣的讀者不就是寫下「天下為公」、年輕時候的孫中山嗎?

動之以理想
《天下雜誌》創辦初期的記者幾乎都是我在政大教書的學生,因為那時大部分人都對雜誌沒信心。徐梅屏當時已是中央日報的資深記者、溫曼英則曾任「仕女」雜誌總編輯,周玉蔻、楊艾俐、蕭昭君、以及稍後加入的吳迎春、李瑟、莊素玉、金玉梅、孫曼蘋等人,也都曾在政大修過我的課。

從美國回國以來,我一直在政大新聞系兼課,教新聞攝影與新聞英文寫作研究。寫作課教的是四年級生,每 學期的第一堂課,我都會問學生說︰「你們有多少人在畢業後要從事新聞工作?」結果,舉手的通常都非常少。原因是,這些學生認為新聞界很黑暗,尤其到媒體實 習過後,感覺更不喜歡。

「如果新聞界真的這麼爛、這麼黑暗,你們這麼優秀的學生都不願意加入,那這個爛跟黑暗可以改變嗎?」我每次都會這麼問他們,讓他們想一想。就像當年在美國留學工作,面臨要不要回台灣時,我問自己的問題。

唯一能打動她們的,就是跟她們說︰「我們要辦一本理想中比較好的雜誌,要不要一起來?」
只能用「理想」打動他們。我想,這批人願意來,一方面是他們都擁有理想性格,另一方面,可能是對老師比較信任吧。其實我就是想把書上教的那一套,拿來真實的新聞界實踐。

創刊號規劃封面故事(cover story)時,想讓大家看看台灣經濟是怎麼發展的,而且以人物的方式來說故事。

創刊號封面故事,「細數財經首長的背景,台灣起飛的關鍵人物」,是由周玉蔻來寫,因為希望創刊號要超 出一般人的想像、讓人驚喜,把枯燥的經濟議題,就像生動的故事一樣寫出來。如副總統陳誠、美援會副主委尹仲容、行政院長孫運璿、政務委員李國鼎等的決策過 程,串起台灣如何用米糖鹽換取外匯,滿足人民最基本需求,累積少許資本,發展工業,建立加工出口區,吸收過剩勞力的經濟發展過程,直到八○年代初,我國才 有開始發展高科技的本錢。

符合潮流的需求
一九八一年六月份的創刊號再版了好幾次,所以我們第一年就已經賺錢。

有人問我這是不是運氣?我想運氣是有一點。但我猜某種程度跟個性有關,就是比較單純。
那個單純是不計較賺錢得失,只懂想做就去做,沒有太多複雜的東西牽絆,所以變成別人覺得困難的事情,我們反而很容易做成,可以說是單純傻勁,也算是一種相信,一種belief。
我承認《天下雜誌》是菁英的。

既然是菁英,就應該維持理想。

《天下雜誌》強調社會關懷與國際化的視野,不會去教人如何快速成功,或是買甚麼股票、如何賺到一千萬;我們喜歡從積極面去看事情,試著提出解決的方向,從而對政府的政策產生影響。

作家龍應台曾經說:「有能力的人,請你把你的光照得更遠一點。」我也覺得是這樣,如果你有能力,就多做事,多幫助別人,對推動美好的社會盡一份力量。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希望,永遠在路上》第一章內容)




希望—— 永遠在路上


2011-06 天下雜誌 475期 作者:殷允芃
 
一個人知道往哪兒去,全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 西諺
是一個清風微涼的下午。在台南孔廟的邊殿,有一幅蒼勁的書法。跟著默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物有本末,事有始終……」唸錯了,是「事有終始」。
頓然領悟:如果你不知道要往哪裡去,你要怎麼開始走?
這豈不也是在台灣的人,經常抱怨的現象 —— 大學生常問:「我未來要做什麼?」知識份子常批:「國家沒有願景,沒有方向。」一般人焦慮:「明天是否會更好?」

什麼是台灣不同的路?
也有人期待,台灣要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但什麼是台灣的不同的路呢?

仔細回顧、認真觀察,其實台灣已然在路上。雖然仍步履蹣跚,雖然路上仍有荊刺待砍,但這條顛簸的路已隱然成型。

在自由、民主的路上,台灣已領先華人世界,掙扎先行。政治雖然民主了,但卻仍欠清明。人民享有高度自由,但仍在摸索什麼是自由的適當邊際。

多次的政黨輪替,已使人民對民主多了點信心,也能較心平氣和的看待選舉輸贏。只是多數政客仍習於將制衡當成你死我活的鬥爭。

相對於台灣政治民主的上層結構與機制,仍需深化與優化,人民的自主力量與民主素養,已更明顯的躍升。

人民已習慣由下到上的推動社會進步。不只是抗爭,掙權益,也能以參與式的民主和政府形成伙伴關係,協同合作,解決問題。


人民不僅有力量,更有行善的力量。

台灣的志工文化,使得海灘鄰里更清潔、醫院更親切;環境更優美、圖書館與博物館更親民,偏遠地區的小學生也能得到閱讀的協助。志工文化更增加了社會溫暖的底蘊。

普羅大眾的善心助人,不論是賣菜的婦人陳樹菊,或退休的老兵洪中海,都成為世界媒體競相報導的台灣特色。

這樣的助人為樂的想法和行為,已像蒲公英似的向下傳播扎根。

南投偏遠山區原住民為主的長福國小,只有四十一個學生。六年級畢業班的八位學生,受到一本書的感召,決定要想辦法募款,為遠在四千里外,尼泊爾波卡拉山區的一個窮困村落,建儲水槽。因為當地缺乏乾淨的水源,近五分之一的小朋友因瘧疾染病而死。

這八位小學生將自己的繪本編印成書,到處義賣,募得十一萬台幣,捐建水槽。他們選擇把做成這件事,當成送給自己的畢業禮物。

世界有災難的地方,就有慈濟人領先趕赴埋鍋燒飯。加上近年各宗教團體推動的「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和「微笑台灣」運動,慢慢移風易俗,台灣人民的友善,逐漸成為外來客最明顯的台灣印象。

計程車和公車司機,與乘客下車時的互道謝謝,捷運車上的競相讓座,也已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

一位大陸財經媒體的負責人,來台參訪後忍不住稱奇:「怎麼好像到了君子國。」

美麗之島,也是善心之島


台灣對多元的包容、對環境和不同物種的尊重,也逐漸溶入人民的生活。

路經台北市綠意蔥蔥的敦化、仁愛、中山北路的林蔭大道,幸福感和驕傲感自然而生。鄉鎮和鄰里也競相種樹植花,整潔與美麗漸漸成為人民的生活共識。

當然,在林蔭大道的背後,仍有破敗的舊屋;在巷弄間令人驚豔的創意商店旁,仍有生鏽的鐵窗和零亂的電線。但美麗台灣,已漸漸成為大家的願景。

美麗台灣,不僅是山川美、水岸美,更重要的是人心要美。

「亞洲之心」,The Heart of Asia,是觀光局新推出的台灣Logo,希望觀光客都能感受到台灣的好心和溫暖。美麗之島,也可以是善心之島。

 
做為海洋中國的前沿,台灣正領先擁抱世界,以民主、自由、多元、包容、尊重、環境永續,走向一條追求美麗的道路。希望也以這個美麗的試驗,為華人、為亞洲、為世界做出貢獻。

只要在路上,就有希望。

連橫 (連雅堂)

連橫(1878年2月17日-1936年6月28日),字武公,號雅堂,又號劍花台灣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龍溪縣[1],著名的台灣歷史學家,著有《台灣通史》、《臺灣語典》、《臺灣詩乘》、《劍花室詩集》......連橫(歷史學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我對連雅堂先生的歷史著作還沒過目
近日多讀其《臺灣語典》中之小筆記《雅言》覺得有點趣味







傳記

林文月《青山青史-連雅堂傳》,臺北:雨墨文化出版,1994。

這本書從70年代純文學出版社的林文月《山水與古典》中的兩篇
到專冊出版  這已經是第3家出版商重新出版的新著

書名取自連雅堂"青山青史各千年"手

另外有他傳:
曾迺碩《連橫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1928.10.25 周四日記
 說明 "塔,沓,榻 " 都是重疊積厚 (合)


重厚之貌..... =塔




 7.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ㄊㄚˋ
 漢語拼音 t   注音二式 t 


相合。文選˙揚雄˙羽獵賦:「天與地。」


眾多而重複。如:「雜」、「紛至來」。


量詞。計算重疊的書、紙的單位。如:「他將舊報紙一的整理好。」里語徵實˙卷上˙一字徵實引避暑錄話:「晏元獻平居不棄一紙,雖封皮亦十百為。猶今之言一套也。書稱幾本此。」


 5.   部首 木 部首外筆畫 10 總筆畫 14
 注音一式 ㄊㄚˋ
 漢語拼音 t   注音二式 t 


狹長的矮床。如:「籐」、「軟」。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移我,出置前窗下。」

有貼一張


"這幅諷刺畫很有風味  中國近年的諷刺畫進步很慢 黃文農*的這幅使我發生不少希望"
(該畫為京戲  "修文"  國民舞臺   "偃武"之兩演員前都有內政部去朝拜?


修明文教,偃息武備。三國演義˙第九十八回:「只宜修文|ㄢˇ,增設學校,以安民心。」亦作「偃武修文」、「偃武興文」。


 百科
 中文名: 黃文農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松江縣出生日期: 1903逝世日期: 1934(1903~1934年)

代表作品: 《最大的勝利》
 
黃文農,松江縣人,家住松江城內。家境清寒,16歲,進上海中華書局,當石印描樣學徒。喜愛美術,用心學習,畫技漸精。不久,調至《小朋友》雜誌任美術編輯。開始對漫畫產生興趣,經常習作漫畫。民國14年(1925年)初,首先在《晶報》上發表,後即為該報編輯。不久,《東方雜誌》也特約他為漫畫作者,作品得經常發表,其漫畫鋒芒所指,主要為帝國主義和軍閥。 “五卅”慘案發生後,發表作品《最大的勝利》和《公理、親善、和平、人道》,曾被群眾複製放大,張貼通衢,稱他為“政治漫畫家”。編輯本段社會評價曾與張光宇、魯少飛、葉淺予等一起編輯《時代漫畫》。民國16年,北伐軍進駐上海後,任上海淞滬警察廳政治部海軍政治部宣傳科藝術股長。 “四一二”政變後,政治部宣告解散。後即參與創組我國最早的漫畫團體——漫畫會,並為製作會徽。民國17年4月,與丁悚、張正宇、張光宇、葉淺予、魯少飛創刊《上海漫畫》。作《大拳在握》,刊在《上海漫畫》封面上,尖銳地抨擊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其政治漫畫善於用大塊黑白以顯示畫面,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其獨特風格,與豐子愷齊名。英國大文豪蕭伯納到上海,文農由友人介紹與蕭相見,蕭看了文農作品,稱讚他“敢於坐在英帝的槍口上罵帝國主義​​者”。長期過著靠投稿賣畫為生的窮困生活。病逝前,家庭失和,孤獨一身,貧病交迫,但仍在為《時代漫畫》作畫。逝死後,由友人料理喪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