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1013 2016 四

Bob Dylan wins 2016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我想起大學時代 (1971-75),同學彭淮棟先生即撰文分析此君的歌如詩 (希望我沒記錯)
瑞典文學院宣布,授予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Bob Dylan)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鮑勃·迪倫是美國最著名的音樂人之一,曾獲得葛萊美獎、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等獎項。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稱他在「偉大的美國傳統歌曲中注入詩意的表達。」



現在才稍微 翻一下8月買的這本書: 花亦芬《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2016。
提問:(pp.151152 )Hitler's Willing Executioners: Ordinary Germans and the Holocaus (1996)
 Executioners 是雙關語:翻譯成"自願為希特勒執行命令的人"沒錯,不過原文還有"死刑執行人"的意思。
p.157 的註27,原著說是Aleida Assmann*的書,然而頁156-157的說話者是 Yehuda Bauer。

*北京大學出版社有他的《回憶空間》2016。


Fondu
kirsch, raw garlic, pickled gherkins, onions, and olives.

文華兄,

現在,您的想法很清楚了。
我已將"胡適之先生的世界"BLOG 之 "徐高阮的最後歲月 (陳文華)",刪去了。

我們每一個人的第一優先,該放在自己餘生中最該做的事上。

~~~~
我前天翻讀杜維明先生的三本少作之新版 (2013北京大學出版社),這是他的主要學思過程的紀錄:
《龍鷹之旅:從哈佛回歸東海的認同與感悟(1966-1970)
《邁進自由之門的儒家伯克利十年(1971-1981)》 (舊版時報文化)
《現龍在田康橋跟雲儒學論述的抉擇(1982-1985)》。hc:這本書基本上是聯經《西樵偶語》1989的再版。

他採取的方式適用"再版序"來追憶那段日子,"再版序"的內容不差。
這點,文華兄和曹兄或可參考。文華兄可將各篇文章中"自敘"部分,複製之,案時間先後排一下......

我建議要將東西給任何出版商時,都應該是"即將付印"的內容,不然或可能有誤會。

~~~~
好啦,祝好!

2016.10.10 我跟曹永洋、陳文華兩學長談:前天翻讀兩年前買的杜維明先生的三本少作之新版 (2013北京大學出版社)。《三年的畜艾》改版為《龍鷹之旅:從哈佛回歸東海的認同與感悟(1966-1970)》),有兩特色,有《再版序》,內有更詳細的1966-70的心理歷程和互動紀錄。有意思的意思是《附錄》中收2篇張陳素珍當年大力批評杜先生的文章。
陳文華學長談到杜維明寫日本版的序言:提到受其老師Erik Erikson (1902-1994)之人類社會心理發展理論 (認同危機等等)之影響:Ph.D. thesis D 1968
The Quest of Self-Realization: A Study of Wang Yang-ming's Formative Years,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68.


經半天多很清楚了
永洋、漢清二兄,我今想得一兩全之法。我還是按照我自己的步調寫文章,該寫什麼就寫什麼;該改那篇文章就停下其他工作去改那部分。我回憶錄暫定書名為《左傾,保釣和聯合國》。
這書因未完成,無法編索引及加註,而且牽扯到許多未死的人,所以我有些不寫出真姓名,一方面怕涉及毀謗,另一方面怕人說我刻薄。
我現在打算是有空時,繼續改,改完一篇就寄給你們一篇。你們若肯幫忙,將已改好的少數幾篇給你們認識的出版社看,問他們願不願意出版。
出書前我不擬發表,特別是不願在blogger發表,因為這樣一來,不夠莊重,而且妨礙將來書的銷路。我寫這書本不想藉此發財,但總希望多一些人讀,而且一炮而紅,讓讀者稱快。所以請你們除有關係的人外,勿外傳或散佈。
我已改好的篇章,請你們細心修改或提供意見。你們知道台灣行情,而且熟悉讀者所好,我非常重視你們的意見。祝平安,文華

學長,
先跟您報告,您昨天寄來的二三篇,還沒讀。
所有您用心寫的文章,當然都有價值,都可出書。
然而,如此廣泛的主題-人物,要如何編輯成"一個故事、一本書",我想這頗費思量的。我要老實跟您說,我目前無法回答。
同時要您同意,送給少數編輯,徵求其意見---要如何方式呈現您的書,免得一下子就被退回,這要多考慮。
弟給兄一個意見,您在網路發表的文章,應附上您的email和作者簡介。
如此,或許有編輯可找上您。
這是根據我三年前某朋友寫法國巴黎的地鐵/街頭藝術 (我給他倫敦的CASES),諸多照片,不過給A公司退稿。前天,我在書店看到B公司出版【街頭藝術新潮】(倫敦為主)。
這故事或可說明,出書是極複雜、靠運氣的事。

希望拉雜寫出的東西可以給您參考。
~~~~~
電影 (業)一瞥:香港、台灣、韓國

周芬伶雨傘革命之後有《十年》,太陽花之後有什麼?我問學生,學生說開咖啡館啊!(很討厭字少字體設定放大,只好狗尾續貓尾)
~~~~~
  "臺灣於1895年開始被日本殖民統治,至1945年日本戰敗剛好滿50年。朝鮮是在1910年大韓帝國與大日本帝國簽訂「日韓合併條約」後,大韓帝國正式滅亡,成為日本殖民地,至1945年共被日本殖民35年。臺灣是自1925年開始自製劇情片,至1945年總計不足十部。反觀朝鮮在日本殖民時期,自1924年製作第一部純正韓國電影起,在默片時期(1924-1934)即製作了96部劇情片,有聲電影時期自1935至1939年共完成26部片,在朝鮮映畫令頒布後至少又完成了二十餘部為殖民政府宣傳用的劇情片。同樣為日本殖民地,也同樣在1920年代中葉才開始有自製影片,但為何臺灣的劇情電影製作數量僅有朝鮮的百分之七,確實值得研究。"----第二屆(2016)臺灣與亞洲電影史國際研討會:比較殖民時期的韓國與臺灣電影

“Re-examine all you have been told in school or church or in any book, and dismiss whatever insults your own soul…”
--Walt Whitman, Leaves of Grass preface (1855)

One of the great pianis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lfred Brendel may have ended his concert career but he is still writing brilliantly about literature, music, and art. Here he reviews six exhibitions about the Dadaists.



Dada was not a fashion, a style, or a doctrine. It was more than a footnote to cultural history.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it as a condition, a spirit, a productive state of mind that has remained alive.
NYBOOKS.COM|由 ALFRED BRENDEL 上傳

三年前六月四日,受歷史悠久的紐約公共圖書館特別邀請,舉行監獄自傳《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新聞發佈會,我反穿印有十四世達賴喇嘛著名箴言的體恤衫,朗誦了《大屠殺》。
達賴喇嘛的箴言是:永不放棄!再說一遍:永不放棄.....
Liao Yiwu performs his poem "Massacre": LIVE shorts from LIVE from the NYPL on Vimeo.


這一年我多知道些:
Rothschild 家族後代夫婦召開國際會議London hosts world leaders in debate on 'fairer’ capitalism
http://hcgoodness.blogspot.tw/…/inclusive-capitalism-fairer…
******
讀了張超英父親的故事:張秀哲《「勿忘臺灣」落花夢》1947/2013 (台北:衛城出版 )此書年表有" 1927年 與張深切、林文騰、郭德金成立臺灣革命青年團。


聽過一位女博士找不到教職,自我失蹤.....

2015.10.13

1. 我年輕時讀過英國Rothschild 家族某次開一瓶紅酒,倒一杯 wine給客人。客人當然知道那杯價值不菲......

2. 在張超英悼念張繼高先生《專業的知識人》(《中國時報 人間副刊》1995.7.3)中,兩次提到 顏千鶴女士。一是張繼高先生讀燕京大學的英文老師,與顏千鶴的東海大學老師是同一人,張先生沒說出老師的名字,她應該是美籍外文系主任柯安思教授(Prof. Anne Cochran),參考
Cochran, Anne, 1902-1999. 柯安思Tunghai - Omnibus - Sites


《專業的知識人》文末說了一則感人的故事:
"......1994年我又到張府,呈報我決定復職東京,他雙眼發亮,喜出望外。.....對我說:"超英,這種31年的陳酒,相信你到任何地方都買不到,你就帶去日本,送給你認為重要的人士吧!"
在電梯內,我看到內人雙眼含淚,也許是我自己的淚眼含糊,分不清彼此。
想不到,那竟是與繼高兄相聚的最後一次。

3. 章青駒先生 (-2015)當世界先進董事長時,我偶爾從KJ Wu得知他參加昔日ERSO高階主管的聚會,也捨得花大錢開名貴紅酒。

BBC 報導:
葡萄酒收藏者的煩惱 - 喝還是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WF100yTM
The Battle of Algiers (Gillo Pontecorvo, Italy and Algeria, 1966)
Banned in France when it was released in 1966, and an alleged favourite of the Baader-Meinhof gang, Gillo Pontecorvo's masterpiece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best political films ever made. From The Economist’s 1843 magazin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