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1012 2016 三 近日連續雨天


午晚餐64號




美菲聯合軍演結束是否為最後一次?下星期將總統杜特爾中菲關係的破冰之旅

美菲聯合軍演結束是否為最後一次? 最後更新:2016.10.12 05:32 美國之音 美國和菲律賓軍隊星期二比原計劃提前一天結束了杜特爾特任總統後的第一次大規模聯合作戰演習。這會不會也是最後一次聯合演習呢?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星期二的一次講話中再次批評美國和菲律賓的軍事關係。他曾表示,這次聯合演習是他六年任期內的最後一次。 不過,他沒有說要廢除1951年簽訂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在被問到這次美菲聯合軍演是否真的將是最後一次時,菲律賓海軍陸戰隊中校阿列爾·卡庫利坦回答說:“如果那是政策性的聲明,我們不會違抗,不過就像我說過的那樣,我沒有資格談論這種問題。當然,做為職業軍人,總統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將會服從。不過,如果你問我,我們是不是從這類演習中獲益?那當然是。” 美國海軍陸戰隊準將喬恩·M·詹森說,這次演習培養了未來可能有助於履行條約義務的能力。 在菲律賓與長期盟國美國關係緊張之際,大約250名菲律賓商界領袖下星期將隨同總統杜特爾特訪問北京,開啟中菲關係的破冰之旅。

許雯捷 《街頭藝術浪潮:街上的美術館,一線藝術家、經紀畫廊、英倫現場 直擊訪談

Hanching Chung (Art & Design) - 38 分鐘前
《街頭藝術浪潮:街上的美術館,一線藝術家、經紀畫廊、英倫現場 直擊訪談》Street art:meet art - 作者:許雯捷 - 出版社:原點 - 出版日:2016/10/6 *街上的美術館˙城市的潮風景* *英國頂尖藝術家Damien Hirst公開收藏的Paul Insect、來台灣創作的Seth…* *反叛躁動、創意奇想、高手過招,稍縱即逝的塗鴉群像,一次直擊* *獨家深度專訪!全球ㄧ線好手+知名經紀畫廊+Radiohead御用設計* *從次文化到主流藝術,看他們如何改變城市、撼動市場* *◎深度專訪,街頭藝術高手12人:塑膠人、灌模物、三眼兔、大壁畫,探索獨一無二的創作軌跡* *◎幕後推手不藏私真分享──專訪倫敦指標藝廊,暢談藝術家從新銳躍升主流的成名路* *◎從塗鴉到街頭藝術,Banksy效應後現象、風格、產業成形,看新世代藝術如何改寫美學界定* *◎獨家interview:Radiohead 御用設計師 Stanley Donwood* *◎**藝術創作、論述者 高俊宏──專文**推薦,藝術&塗鴉界重量級名家一致好評* *稍縱即逝的塗鴉藝術隱喻了一些道理。塗鴉藝術是活的,如同所有生命事物,它們會誕生、會萌芽、會存在(無論存在多久),接著凋謝甚至死亡,而後又在其他地方,重複這樣的生命循環。── 藝術家 Michael De Feo* *這... 更多 »

茶箱;金閣寺と銀閣寺の古材を使った茶箱展開催

Hanching Chung (the world of tea) - 2 小時前
金閣寺と銀閣寺の古材を使った*茶*箱展開催「まとふ」など参加 Fashionsnap.com 銀座三越で「金閣寺|銀閣寺*茶* 箱展」が10月12日から11月1日まで開催される。「まとふ(matohu)」や塗師の赤木明登、金工の長谷川竹次郎、画家の小松 ... 茶箱 目を引く「茶箱」という題名、現代詩作家の荒川洋治氏のコラム、佳品。 「目の前に突然何かを示されたときほど、自分の能力をためされる機会はない。目の前の物をどう見るか。どこまでしっかり観察できるのか。それは人生の内容 にもつながる。観察心をやしなうことはたいせつだ。人の話をきいたり、読書をつづけていくのもそのためなのだ。こうして見ているときもだいじな『ページ』 をいっぱい見落としているのだと、茶箱に静かにおさまる雑誌を見ながら思った。黙するものにはいつまでも学ぶべきものがある。」 (日本経済新聞コラム「茶箱」 2009年12月20日朝刊) 醒目的“茶盒”標題欄荒川洋治先生當代美國詩歌,佳品。 “正如東西時,突然在前面的機會的能力,為佐自己。你看到了什麼東西在前面的你。什麼可以觀察到在任何公司。它導致生命的內容。 培養頭腦是大雪山觀察。或個人聽到的,而且我們之所以繼續閱讀。Daijina甚至當我看是這樣『網頁』有很多的監督,茶葉盒 看著雜誌融入一個安靜的思想。將會減弱,即使有些事情需要學習。“(日本經濟... 更多 »

A Newish Biography of Mark Rothko

Hanching Chung (Art & Design) - 3 小時前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LARB) "The concern was famously exhibited in 1958 when he agreed to do a series of murals for the swank new restaurant, The Four Seasons, in the highly acclaimed new Seagram building on Park Avenue. Despite extensive preparatory work, Rothko returned the money advanced him, angrily declaring after viewing the site, 'Anyone who will eat that kind of food for those kinds of prices will never look at a picture of mine.'" A Newish Biography of Mark Rothko Grace Glueck on Annie Cohel-Solal's recent biography of Mark Rothko. LAREVIEWOFBOOKS.ORG

chillies, be in a lather

Hanching Chung (et cetera, et cetera 英文人行道) - 5 小時前
Aerial view of chillies spread out to dry during the harvest season at Bohu County in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on October 10th 2016. be in a lather INFORMAL to be very anxious about something: She was in a lather when I left because she couldn't find her ticket. "in a lather:非正式用語,指對某事非常焦躁不安,如She was in a real lather when I left this morning because she couldn’t find the tickets.(今天早上我出門前,她因為找不到票而非常不安。)" hc翻譯建議: 這句子不如上句--加 this morning 和 her ticket (更確切) 改成 the tickets (複數 可能是兩人的戲票等 這要表示出來....) in a lather:日常用語(informal),指對某事非常焦躁不安,如She was in a real lather whe... 更多 »

沃格林(1901-1985)《自傳性反思》Order and history

Hanching Chung (Books 書海微瀾) - 6 小時前
【內容簡介】 《自傳性反思》可謂沃格林(1901-1985)的一幅思想地圖。在這部由口述整理而成的著作裡,沃格林回顧了自己的求學經歷,描繪了自己各個時期的研究。從群星荟萃的維也納大學,到美、英、法諸大學,沃格林在遊學中不斷拓展知識視野,其間的種種細節扣人心弦。 無論沃格林對“根本問題”的思考是否透徹,強烈的反思精神一直在推動他走向思考的縱深。值得我們這些習慣於“懷疑”和“批判”的智識分子們好好學習的是: 沃格林並沒有止步於自己早年獲得的立場或觀點,而是緊緊抓住“根本問題”,在思考之路上勇於改弦更張。“懷疑”和“批判”並不僅僅是對外的,更重要的是指 向自身——反思自己的思想結構,促使問題持續深化。 【目錄】 中譯本說明 全集版編者導言 修訂版導言 自傳性反思 維也納大學 高級中學 馬克斯·韋伯 比較知識 喬治和克勞斯 純粹法理論:新康德主義的方法論 政治的刺激因素 關於我的博士論文 關於1921或1922年在牛津 美國的影響 關於在法國的那一年 回到維也納 吞並和移民 關於意識形態、個人政治見解和出版物 關於在1938年的移民 生活在美國 ——從哈佛到路易斯安那大學 從政治觀念史到經驗像征 舒茨和意識理論 秩序和無序 《秩序與歷史》的背景 509 Order and history 教師生涯 為什麼做哲學?為了再現實在! 歷史哲學 真理的範圍、恆定性、遮蔽和等價 意識、... 更多 »

"Silhouette" Tip-over Hazard, period rooms

Hanching Chung (et cetera, et cetera 英文人行道) - 7 小時前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Celebrate the Day of the Girl with Gustav Klimt’s boldly silhouetted portrait of Mäda Primavesi. http://met.org/2di0bVs Gustav Klimt (Austrian, 1862–1918) | Mäda Primavesi (1903–2000) | 1912 [image: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室內] Most of the period rooms will have touch screens so that visitors can learn more about a piece of furniture or an object. Rather than getting a full image of what is selected, however, only a silhouette will appear. The feature is intentional. Curators don’t want visitors concentrating on the screen, a hazard with such museum technol... 更多 »

stamina, nerve, one's nerve, bundle, rethink, triathlon, props, bundle of nerves

Hanching Chung (et cetera, et cetera 英文人行道) - 10 小時前
Trump’s Obsession With Clinton’s ‘Stamina’ Donald J. Trump has a vast verbal arsenal aimed at women — pig, dog, slob, bimbo — but when it comes to Hillary Clinton, it’s all stamina, stamina, stamina. After Setbacks, Online Courses Are Rethought By TAMAR LEWINDecember 14, 2013 Mr Osborne said: "The economic collapse was even worse than we thought. Repairing it will take even longer than we hoped. "But we held our nerve when many told us to abandon our plan. And as a result, thanks to the efforts and sacrifices of the British people, Britain is turning a corner. "Of course, many risks ... 更多 »

《現代音樂大師---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劉美蓮《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2016)

Hanching Chung (Books 書海微瀾) - 10 小時前
《現代音樂大師---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韓國鐄等多人的文章集),台北:前衛,1988 江文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江文也*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4日),作曲家、聲樂家、教師。 一說為臺灣(現:新北市)三芝區人;不過: 「台灣音樂教育學會」劉美蓮老師就讀師大音樂系二年級時在牯嶺街舊書攤買到一份鋼琴版樂譜,初識《台灣舞曲》還以為江文也是日本人,後見許常惠在《台灣音樂史》中有一兩行介紹江文也,說他是淡水人;師大吳玲宜碩士論文查出戶籍為三芝;確認之後所有的「江學」研究都以江文也為三芝人士定論。不料虞戡平導演為拍攝影片走訪江家大哥,得知江文也出生於大稻埕,在2003年的「中央研究院江文也研討會」上劉美蓮提出資料討論,掀起一番論辯。經周婉窈教授深入調查,又有日治時代完整建構的戶籍資料,加上三芝鄉公所人員的奔走求證,終於確認江文也出生於大稻埕,而江家戶籍的確設在三芝,兩地鄉親都引以為榮。 江文也自小藝文環境優渥,從聲樂家知名,跨足作曲、寫詩、翻譯、作研究、寫評論,每一領域都有不凡的成就。一生足跡為台灣、日本、中國。影評人黃仁說:「才高命舛的江文也深陷台日中三國的夾縫中,他的生命傳奇最具電影張力。」 劉美蓮窮多年心力蒐集、檢視、研究、考證家族資訊及歷史資料,《江文也傳〜音樂與... 更多 »

Vom Musikalisch-Schönen 1854, Eduard Hanslick. The Beautiful in Music. 『音楽美論』、《音樂美學》

Hanching Chung (Books 書海微瀾) - 12 小時前
*Vom Musikalisch-Schönen*[edit] First published in 1854, *The Beautiful in Music*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musical aesthetics. As such claims are typically overstated, it is probably best to consider it the codification of such notions of musical autonomy and organicism. It is also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se ideas proliferated in academia, in which he was the first professor of music history and aesthetics. Importantly, while this text certainly lays the theoretical groundwork for musical formalism, formal analysis is something that Hanslick himself never ... 更多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