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0930 2016 (2) 五


昨金清理出許多東西。咖啡喝太多,無法成睡。
dia 來大幫忙
11點多提錢;午餐。
下午2點多,老曹來訪:水果等。算明天約18人,空間等吃緊。
4點多,唐香燕來電;恭喜他的大文,很感人。
6點多yy回來,點子:可以坐木頭;拿回4章椅子。




譯藝獎2008-2015

2008年油蔡禎騰副校長頒獎--台北:品質學會:東海大學戴明學者獎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JOymTjuFG4



今年增"人文促進獎",得獎的是曹永洋學長。
曹永洋學長,陳文發:《書寫者,看見》 (曹永洋 篇);廖志峰的貼文。

http://hanchingchung.blogspot.tw/2016/09/blog-post_25.html


*****

佳作推薦:
唐香燕: "流光絮語----那一段Linda帶我走入的編輯歲月"http://mylightning.blogspot.tw/2016/09/linda.html

Linda過世後,{天下}等刊物有些悼念的文章。這篇也很充實。
倒是可以摘取一些細節談談:


給我們出了第一道題目:二十分鐘,不超過一百個字,描述他背後牆上一幅農村院埕的黑白大照片。【這道題目是昔日東海英文作文的試題之壓縮板。】
這是日後常常要做的事─為雜誌和書上的照片寫圖文,不要照單白描,讀者的眼睛自會去看,你不要搶他們的事;不要情溢於文,明目張膽主導讀者的感受;不要不痛不癢,寫了好像沒寫。

那時候我心裡沒有這些不要不要,就憑著本心所見所感,寫出幾十字的圖文,費九牛二虎之力,努力做到舉重若輕很自然。

第二道題是看圖寫出拆解童玩九連環的連續步驟。我從來沒看過、玩過九連環,但姚先生的圖示清楚完整,跟著以文字拆解倒也不難。

比我先入漢聲文字部的莊展鵬後來告訴我,他們給我寫的拆解說明打一百分。總編輯吳美雲要求的是不看圖示,光聽應試者的文字說明,把九連環拿來,一步步依照說明動手,看能否成功拆解那相連九環,我完美達標。

~~~~
......附信裡,老闆娘以秀麗的字跡寫道:貴客忘帶的雜誌,我們為您寄回,希望沒有耽誤到事情。此次感謝您大駕光臨,期待您下次造訪這裡時能再度蒞臨。天氣冷了,請保重身體。

那些我們扔下的雜誌上還另附禮物:棉紙包的一條圖案古雅的手帕。

事情可以做到這樣周到、漂亮。





On September 30th 1955, Dean slammed his Porsche Spyder into an oncoming car in central California. It has since been impossible to look at material from his life without a sense of foreshadowing

The actor died on this day in 1955
ECONOMIST.COM




譯藝獎心得感言

文/丘光


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的翻譯經驗,我簡短分幾點自問自答。


為什麼翻譯?

我之所以翻譯俄國文學首先是因為自己喜歡讀,想把這些作品介紹給更多人知道。記得剛開始我會找幾本試著翻譯並寫內容簡介提案給出版社,慢慢有些出版社接受了我的案子,我就是這樣開始俄國文學翻譯工作的,差不多也是我自己主動打開了這條路。


怎麼翻譯?

真正動筆翻譯之後,漸漸意識到,成為好譯者要比好讀者難多了,因為前者是為群眾,後者只為自己,這中間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

翻譯是最深刻的閱讀,是作者與讀者的橋梁,要扮演好中介者的角色,不只是詞語的機械式交換,而是要把原文文本轉化為有機的思想,再調理成可讀的中文呈現,這是一項技藝交融的活動,得要兼顧感性與理性。

沒有人教我怎麼翻譯,我學習的對象主要是各國文學的中譯本,以及中文作品的古典與當代作家,中文與原文一樣重要,翻譯時才能衡量拿捏兩端的輕重。由於詞語文字富有多樣性和流動性,經常看到一個意義擁有多種漸層化的詞彙,挑選的基本原則是依據原文的風格來找尋適當調性的翻譯文字。因此,掌握風格就顯得重要,這點是需要大量閱讀來累積對風格的感受。


有什麼翻譯的困難?

翻譯當然會遇到困難,大致分為可見與不可見的,前者容易解決,比如說,要硬譯或轉譯?當碰到一個我們不曾有過的外來詞語時,會有這個問題,跟音譯或意譯的問題類似,大多視個案情況而定,當遇到專有名詞或準專有名詞時,選擇前者,所以問題等於是要不要視之為專有名詞,這裡面譯者就有很大的裁量權。現今文學作品中的多數情況是,在不違背原意的情況下,試著用另外一種描述來傳達意義,較少情況才用專有名詞式的硬譯。不可見的的困難則跟個人特質有關,譯者本身的性格、文本的閱讀和理解的經驗無法看出問題所在,所以不管自己是否覺得怪,請他人看譯稿都是需要的。也就是說,翻譯最大的敵人不是什麼別的,而是自己,以及束縛自己的思想框架。


何時翻譯完成?

我的方式是,需要通篇的閱讀與朗讀,用視覺與聽覺來雙重檢驗自己的譯作,邊讀邊感受這個譯本,也一邊修改,這個動作可能需要反覆兩三次,直到自我感覺良好。但同時也要了解,世上沒有完美的譯本,不必過度沉溺在自我煩惱中,適時享受完成譯本的這個瞬間,或許多年後回顧,你會發現翻譯工作最珍貴的,不是名聲或利益,而是完工時的這些憂喜參半、幽微矛盾的幾個瞬間,刻畫著你彷彿成就了創作的心理雕塑。因為名利大同小異,後者則各有奇趣。


藝獎心得感言

文/丘光


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的翻譯經驗,我簡短分幾點自問自答。


為什麼翻譯?

我之所以翻譯俄國文學首先是因為自己喜歡讀,想把這些作品介紹給更多人知道。記得剛開始我會找幾本試著翻譯並寫內容簡介提案給出版社,慢慢有些出版社接受了我的案子,我就是這樣開始俄國文學翻譯工作的,差不多也是我自己主動打開了這條路。


怎麼翻譯?

真正動筆翻譯之後,漸漸意識到,成為好譯者要比好讀者難多了,因為前者是為群眾,後者只為自己,這中間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

翻譯是最深刻的閱讀,是作者與讀者的橋梁,要扮演好中介者的角色,不只是詞語的機械式交換,而是要把原文文本轉化為有機的思想,再調理成可讀的中文呈現,這是一項技藝交融的活動,得要兼顧感性與理性。

沒有人教我怎麼翻譯,我學習的對象主要是各國文學的中譯本,以及中文作品的古典與當代作家,中文與原文一樣重要,翻譯時才能衡量拿捏兩端的輕重。由於詞語文字富有多樣性和流動性,經常看到一個意義擁有多種漸層化的詞彙,挑選的基本原則是依據原文的風格來找尋適當調性的翻譯文字。因此,掌握風格就顯得重要,這點是需要大量閱讀來累積對風格的感受。


有什麼翻譯的困難?

翻譯當然會遇到困難,大致分為可見與不可見的,前者容易解決,比如說,要硬譯或轉譯?當碰到一個我們不曾有過的外來詞語時,會有這個問題,跟音譯或意譯的問題類似,大多視個案情況而定,當遇到專有名詞或準專有名詞時,選擇前者,所以問題等於是要不要視之為專有名詞,這裡面譯者就有很大的裁量權。現今文學作品中的多數情況是,在不違背原意的情況下,試著用另外一種描述來傳達意義,較少情況才用專有名詞式的硬譯。不可見的的困難則跟個人特質有關,譯者本身的性格、文本的閱讀和理解的經驗無法看出問題所在,所以不管自己是否覺得怪,請他人看譯稿都是需要的。也就是說,翻譯最大的敵人不是什麼別的,而是自己,以及束縛自己的思想框架。


何時翻譯完成?

我的方式是,需要通篇的閱讀與朗讀,用視覺與聽覺來雙重檢驗自己的譯作,邊讀邊感受這個譯本,也一邊修改,這個動作可能需要反覆兩三次,直到自我感覺良好。但同時也要了解,世上沒有完美的譯本,不必過度沉溺在自我煩惱中,適時享受完成譯本的這個瞬間,或許多年後回顧,你會發現翻譯工作最珍貴的,不是名聲或利益,而是完工時的這些憂喜參半、幽微矛盾的幾個瞬間,刻畫著你彷彿成就了創作的心理雕塑。因為名利大同小異,後者則各有奇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