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1013 2015 二



本周三(14日)10點起,我處有"漢清講堂"節目:
"Deming and Drucker at NYU /GBS :A Friendship. "紀念戴明...
http://hclectures.blogspot.tw/…/1014-dr-w-edwards-deming-an…
談"《東海大學學報》第一期 1959.6"
http://hclectures.blogspot.tw/2015/09/2015-1014.html
後者是我與東海第二屆(1960畢)曹永洋先生討論東海創校前10年的學術氛圍。東海校友應設法來認識曹學長。






在張超英悼念張繼高先生《專業的知識人》(《中國時報 人間副刊》1995.7.3)中,兩次提到 顏千鶴女士。一是張繼高先生讀燕京大學的英文老師,與顏千鶴的東海大學老師是同一人,張先生沒說出老師的名字,她應該是美籍外文系主任柯安思教授(Prof. Anne Cochran)*,參考

Cochran, Anne, 1902-1999. 柯安思*Tunghai - Omnibus - Sites


  《專業的知識人》文末說了一則感人的故事:
      "......1994年我又到張府,呈報我決定復職東京,他雙眼發亮,喜出望外。.....對我說:"超英,這種31年的陳酒,相信你到任何地方都買不到,你就帶去日本,送給你認為重要的人士吧!"
    在電梯內,我看到內人雙眼含淚,也許是我自己的淚眼含糊,分不清彼此。
     想不到,那竟是與繼高兄相聚的最後一次。
*特別請參考:Prof. Anne Cochran)的生平和教澤第九屆外文系林璇撰    --錄自梁容若主編,王天昌編輯的《書和人》第92期頁1--6,民國57/196897日出版


1. 我年輕時讀過英國Rothschild 家族某次開一瓶紅酒,倒一杯 wine給客人。客人當然知道那杯價值不菲......


2. 在張超英悼念張繼高先生《專業的知識人》(《中國時報 人間副刊》1995.7.3)中,兩次提到 顏千鶴女士。一是張繼高先生讀燕京大學的英文老師,與顏千鶴的東海大學老師是同一人,張先生沒說出老師的名字,她應該是美籍外文系主任柯安思教授(Prof. Anne Cochran),參考

Cochran, Anne, 1902-1999. 柯安思Tunghai - Omnibus - Sites


  《專業的知識人》文末說了一則感人的故事:
      "......1994年我又到張府,呈報我決定復職東京,他雙眼發亮,喜出望外。.....對我說:"超英,這種31年的陳酒,相信你到任何地方都買不到,你就帶去日本,送給你認為重要的人士吧!"
    在電梯內,我看到內人雙眼含淚,也許是我自己的淚眼含糊,分不清彼此。
     想不到,那竟是與繼高兄相聚的最後一次。

3. 章青駒先生 (-2015)當世界先進董事長時,我偶爾從KJ Wu得知他參加昔日ERSO高階主管的聚會,也捨得花大錢開名貴紅酒。




BBC 報導:
葡萄酒收藏者的煩惱 - 喝還是留?



 1960年代興建的歐洲最高住宅樓通通夷為平地......
Exclusion zone lifted after Red Road flats demolition

“向死而生”是《新約全書·羅馬書》中的表達方式,所謂“向罪而死”、“向神而活”。

哲人小語/哲言集:向死而生 Im Angesicht des Todes leben. by Robert Scherer引言;. Print book. German. 1983.
弗蘭茨·貝克勒等編著, 張念東 (譯者), 裘挹紅 (譯者),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第1版(1993年12月1日)精/平裝: 442頁 開本: 32開
54位名家的相關文章摘錄:
引言
第一章 時代變遷中的死與生
第二章 我們時代的死亡見證 (17位,S. Freud等,真勇士也,與口腔癌奮鬥十幾年......)
第三章 暴力死亡
第四章 死亡自由
第五章 垂死者和死者之需
第六章 死亡的現實性
作者人名



漢娜鄂蘭23歲博士論文是雅斯培指導的《奧古斯丁愛的概念》16. (後來漢娜鄂蘭是其師之遺囑執行人,生命末期整理過其師之書信110......)
Arendt wrote about love in her book The Human condition when she fell in love with Heidegger who was her professor.


鄂蘭生於1906年10月14日。
Karl Jaspers死後,終生和他通信的學生輩和摯友鄂蘭(Hannah Arendt)在瑞士的追悼會上讀出以下一段的文字。
「當一個人死了,我們並不知道會發生甚麼。我們只知道,他離開了我們。我們依賴他的作品,但我們但知道作品並不需要我們。作品是人死後留在世界的東西——世界早於他來到世上,在他身後仍然存在。作品會變成怎樣,在乎世界變成怎樣。但是基本的事實是,這些書曾經是活著的生命,這個事實不會直接走入世界,或者免受遺忘。一個生命最短暫的人,而且也許最為偉大,他說過的話,他獨特的行為,隨著他而逝去,因而需要我們,需要我們想起他。想起他就把我們帶到和死者的關係裡去,在這關係裡,談起他的對話在世界裡重新湧現、響起。跟死者的關係——這必需學習,而要開展這種關係的話,我們現在要一起,在彼此分擔的悲傷裡聚首。」




請參考我們近10年的相關字眼之討論:http://word-watcher.blogspot.tw/2009/10/holy.html








































24,935 次觀看



British Museum 上傳了一個新的影片


12 小時前 ·


This miniature tabernacle – a portable shrine – is a boxwood microcarving. Curator Dora Thornton reveals the intricacies and mechanisms of this incredible piece of carving.


See it on display in a new gallery as part of the ‪#‎Waddesdon‬ Bequesthttp://ow.ly/TiY2I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