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1121 2012 三


 80年代CSQC品質改善系列講座,是鍾某的口惠(我領銜演出)。它好像活到90年代中。林英賢似乎將大部分的講義都用檔案夾存在9樓的會議室。我應該是貢獻過3-4檔案。或許比較精彩的是這” 品管漫談--從程孟郎*博士演講會想起 品質管制月刊  24:1(1988.1)    1987.10.18師範大學演講廳百人參加: ….”
美國大公司都不惜重資去開發管理訓練課程。譬如說我服務過的Motorola VP學院,其品質大學更有名---它的前身是與一些顧問公司合寫諸如基本統計,應用診斷工具,實驗計畫等等,該公司的6 Sigma 教材,陳文化先生有翻譯本。
DuPont公司以前有很好的統計小組,內部出版過很好的產品品質管理的教科書;90年代初(1993) 我們為客戶華通電腦提供免費的3天的實驗計畫課程 (或許跟張忠樸先生的企劃有關,他當時是總經理特助。不過,張先生的書中沒有杜邦的方法學…….) 。該公司在80年代中與顧問公司開發一套重要的主管thinking quality 的課程,叫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其中的meeting technology 我在學會介紹過。我轉行marketing 之前,他們就給三套相關的課程。台灣的總經理認為我對美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可深入點,就叫我參加美僑協會的相關課程---員工派到那兒,都必須接受2周的orientation
這公司有位資深經理叫Susanto,是我的前輩。他最希望有機會在台灣開開課,貢獻所學。我笑說,真的要不惜代價體驗?我真的介紹林英賢給他,為學會開過一天的課。我想他後來知道,他每天的薪資收入,就是學會一天的講師費的3倍。




二次用英文上課
上周提到盧瑞彥老師可以在APO用英文上課3……我只有1/3的功力:
1983年,台灣TI (這家公司的一位程先生在商檢局大樓介紹 Quality Iss Free,印象中近2百人參加) 的總經理(美國人)和高級幹部(處長級等等)十餘人,選淡水郊外的一度假中心上一天的TQM課程。由於尊重老總,必須採用英文上課。這要求難不倒品管經理傅幼軒(Y.S. 他後來在新竹科學園區當過二家公司的總經理),他從學會的朋友找四位,就成軍了---當時我不知道其他講師,後來知道陳寬仁老師可能也是講師 (Tony 補充)。我們都被分化。鐘點費也只是稍高的水準,那時候我剛出道,有機會上台可以修理高幹就好……
再介紹我一次收入較多的英文課: 2005年五月 台灣杜邦公司電子材料事業部全球品質經理會議做SPC講座,感謝許多老同事李先生等。當時不知道有一本寫1998-2004年公司推展六標準差的書 The Six Sigma Fieldbook :How DuPont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the Six Sigma Breakthrough Management Strategy




 懷念AQI 的朋友和潘老師



懷念AQI 的朋友和潘老師
中原大學的AQI (一心品質學苑) 是了不起的,主要由當地的品質專業顧問師和教授們組成。我認為它極盛時期的成績,可能遠超過台北的QCRG
譬如說,專家的演講,有知名的Kano 教授。忠樸過世前的某一年,還送我一本他們的年度作品精選集,很了不起。其實他們的顧問師,多出自鍾朝嵩老師的栽培 (忠樸的第一本書《品管拾穗》,就由該中心出版。我的一本簽有「漢清吾兄指正」的書是19848月,他那時的字,似乎是練過書法的)
以前晃三兄說,品管界的三鍾,多很有幹勁。
我錄下兩次後忠樸AQI聚會。
2006.9 中原擴大之AQI聚會:王晃三老師的退休紀念 (從略)
2003 年的8 29日,我還回去「AQI/ 一心品質學苑」,做一次報告:「台灣品質運動健將張忠樸先生的啟示—用G. E. P. Box 之學攻錯之」

•意料之外的新發現,日積月累,積少成多,這 已證明不是科學發展的規律,即便有之,也是微乎其微的例外。 ( Cumulative acquisition of unanticipated novelties proves to be an almost non- existent exception to the rul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湯瑪斯 ·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p .96)*

我們介紹 Box他們多採取「作圖法」來分析,很少用「變異數分析」。對於一組數據,可以教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之,譬如說採用管制圖方式作種種「組間 -組內」的分析 …..讓學生從不同的工具和其應用過程中,取得不同視野的「殊途同歸」見解,享受學習之樂。
Box 強調,在偶然的好運氣之傾向下,可以找到有趣的或有價值的出乎意料之資訊:因此,有效的經驗研究除了驗證理論之假設之外,還可能提出新的假設。
舉例來說,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之中加些巧思,多思考其他可能的層別方式,所在在具多頭的機器之實驗,除了收集各頭 (HEAD)之間,還可以有日期別、材料別、班次別來層別之,甚至於因素之間的互動等都可以增加「發現」之機會。
* 美國的潘教授給我的指教
HC

你的解讀無誤/ 但譯者不同/所使用的字詞或造句/就是有所差異

列出之前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等人的翻譯如下
供你參考

科學從未因累積始料不及的新奇現象而發展過
這種情形即使有也是個例外
(新橋譯叢15, 遠流)

謝謝提供Walmart的資訊

震澤
----
老師還贈兩本名家談設計和未來大趨勢《設計是什麼》(Paul Rand: 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s) ;《21世紀三事》( 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et by Freeman J. Dyson) –這本書介紹另外一種科學的圖示和工具觀,更有意義。






這是我周三早上與某董事長的電話討論。我拿掉一些公司敏感的事項。   
A.     我們公司大陸廠要推行品管圈,請介紹輔導人……
B.     我們在電子所也推行過它,譬如說,鍾漢清,「高手的小集活動法寶及品管圈經驗談(上)/(下)」《品質管制月刊》 1983,第193/4期」……國內內行的人很多,譬如說我們上周為他慶生的陳寬仁……國內最早有先鋒管理發展中心的推動和刊物;CSQC也弄過,後來中衛的團結圈……
A.    我們公司現在建議案很多……以前的顧問林秀雄也留下一些相關的資料……其中我喜歡自主圈/管理……
B.     你知道這是日本鋼鐵業的系統。國內中鋼公司在早期也有許多參考資料。我要提醒你的是,這些都強調以團隊績效為主,跟你們以往的重點不相同。我翻譯過的Peter Scholtes 著的《戴明領導手冊》內也有許多關於teamwork 的討論,Peter 是歐美的大師,你不妨也參考看看。


葛洛夫自傳--橫度生命湖 葛洛夫傳Andy Grove: The Life and Time...

   在You Tube上看Andy 在2008和2012的演講....



Simon University

站台人氣
  • 累積人氣:404,513
  • 當日人氣:46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