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9月23日今昔反思 0923 2021:: 譯書豐收(2015)等等回顧. 維也納、倫敦的佛洛伊德(Sigismund Freud 1856—1939). France, Striving for Global Power, the "Picasso-Rodin" exhibition


9月23日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71465651711715




路透社:息怒,老兄 British Prime Minister Boris Johnson told France on Wednesday to get a grip and give al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a break over a row about a trilateral nuclear submarine deal that tore up a separate French contract.
(give someone a break は何か: infml stop criticizing or being angry with someone: .)
紐時:Analysis: France, Striving for Global Power, Still Struggles to Get It


Analysis: France, Striving for Global Power, Still Struggles to Get It


---


For an exceptional weekend, discover the "Picasso-Rodin" exhibition: Saturday September 25 at the Picasso Museum in Paris and Sunday September 26 at the Rodin Museum.
On the program: sound immersion, guided tours, drawing workshops and many other surprises ...
☛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www.musee-rodin.fr/....../weekend-picasso-rodin ……



Le temps d’un week-end exceptionnel, découvrez l’exposition « Picasso-Rodin » : le samedi 25 septembre au Musée Picasso Paris et le dimanche 26 septembre au musée Rodin.
Au programme : immersion sonore, visites guidées, ateliers de dessin et bien d’autres surprises…
☛ Pour en savoir plus : https://www.musee-rodin.fr/....../weekend-picasso-rodin ……
查看更多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佛洛伊德(Sigismund Schlomo Freud)(西元1856.5.6—1939.9.23)

猶太裔奥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戀母∕父情結」以及「性衝動」等概念,但一直有不同學派質疑其理論。重要著作為《夢的解析》。



  唯物論者認為,人類的意識形態是人類的實際經濟條件的結果,其不過是上層結構,因而排除了超自我。或許唯物史觀屬於真理之一,卻並非一切真理。人類不只是活在此刻,更存在於民族歷史傳統下的超自我的意識形態之中,而這種傳統僅僅受到現代文化的些微影響。只要傳統依然透過了超自我而發揮效用,便與經濟條件沒有相關性,並對人類的生活發揮了極大的功效。



明報 世紀


【四探城市.維也納抑鬱】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晚年遷居前,一直長住奧地利維也納。在佛洛伊德身處的19、20世紀之交,維也納這屹立在多瑙河邊的城市,有其美麗和病態的面向。精神分析亦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全文:https://bit.ly/3u2ZvZH
//世紀末(Fin de siècle)的維也納是指1890年到1914年左右約四分之一世紀,被認為是倒數奢侈美好日子的時代。這個世代的維也納蔓延着一種莫名的憂鬱感覺,當時哈布斯堡王朝深陷於國土、經濟、宗教、移民及種族問題的重重危機,除了被鄰國普魯士後來居上搶走了德意志聯邦的領導地位之外,而沙俄、法蘭西、奧斯曼和新興的塞爾維亞也是包圍着奧地利的外來威脅。由於1848年歐洲多國爆發的革命破壞了「維也納體系」下的皇權專制,因此新任的皇帝約瑟夫(Franz Joseph)漸漸放權邁向君主立憲,後來更迫於形勢建立奧匈帝國的二元體制,和匈牙利分權,直至世紀末,他掌權近半個世紀。
……
正如日本學者大澤真幸於《給所有人的社會學史講義》一書所言,這個世紀末的時代和學人都十分抑鬱,著名例子有古典社會學三巨頭之一的韋伯(Max Weber)患上精神病,數年未能授課,後來更從德國海德堡大學辭去教職。韋伯與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和齊美爾(Georg Simmel)等同代人都在差不多時期撒手人寰。此外,差不多時代的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美國心理學家詹士 (William James),以及生於奧匈帝國、長期留在布拉格的小說家卡夫卡(Franz Kafka) 也在生前患有精神病。精英的集體精神疾病及同一時期死亡,以及始於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均加劇了世紀末的抑鬱氛圍。不管如何,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便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