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文學 》第2期 (張良澤主編,2020.11.15)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3963125570364887曹永洋老師借我看的《老人文學 》第2期 (張良澤主編,2020.11.15,內有第1期收支報告,收入30.86萬 (訂閱 (日本人約5%)、樂捐 ;支出8.22萬),內有他寫的,是讀《老人文學 》第1期 (2020.9.15?)所激發的50年友情描述。
《老人文學 》很難用文字描述,改天與曹兄直播介紹。
1。 哪里可买? 2. 多老他们才算老?
hc;要畫撥到張良澤帳號,每本200 元。
老人可能指五六十歲以上者。未定量。這是印500本的友圈刊物。
《老人文學 》每篇標記作者歲數,如
〈不良老人—良澤現形記〉曹永洋 (83)
老人文學的主編兼主筆。無稿費。第二期約有九人有寫信"回響"。
這本雜誌有些特色,如字體大;
每期有〔老人視力檢測〕頁,即,彩色日本春宮畫(印度的最好,日中次之,西方的馬馬虎虎);
彩色詩頁〔銀髮小詩〕二張,日式三行趣詩;
內文短篇小說二篇,其餘散文和雜誌。
今天收到曹永洋老師的來函,內附數篇分享的文章,其中之一為張良澤教授對拙著《旅途與鄉愁》的推介,受到這位非常敬重的文壇大老的謬讚,既深感榮幸又愧不敢當。
拙著收錄有「張良澤教授的火柴盒情緣」一文,因而當然要致贈給張教授的,並非由於曹老師的引介,我才贈書的,張教授的表述太客氣了。
至於該文係刊於《老人文學》,那是張教授創辦且擔任主編的刊物,高齡83歲仍對文學園地的灌溉如此盡心,令人至為感佩。
【張良澤教授的火柴盒情緣】
李明宗
日前參與張良澤教授的《日本火柴盒圖錄(1966年-1970年)》新書發表會,深受感動。由於我是為數不多的參加者之一,而該書的台灣版只有500本,能有機會閱讀其緒言者當然也很少,而我既有幸購得一本,樂於約略補充一些報刊所未報導的內容與朋友分享。
他於1966年12月以自費留考及格身分赴日留學,當時家中經濟狀況並不寬裕,故搭乘載運香蕉的船顛顛晃晃地經過4天才抵達神戶,寄寓於大阪府八尾市叔父家。翌日,就被叫到他經營的麻將店打工,每日由傍晚5時工作至12時,負責為客人送濕毛巾、端茶、洗牌、換桌巾、掃地、掃廁所等工作。叔父管理甚嚴,規定要隨時注意客人的需求,要菸、要酒、要茶、要叫外食等,隨時侍候,不得怠忽,不可坐著。
張教授打趣舉例說明當時酸楚的情境,他其實不會打麻將,但有些客人頗為奸詐,想說他走來走去服務勢必知道各家的牌,因此就以上廁所為藉口要他代打,客人刻意老半天不出來,他不得不憑想像出牌,結果被胡了,當然是被客人痛責一番。
每天12時關店後,還得清理店面,甚至須用手將馬桶便器擦拭乾淨,寒冷冬天手掌龜裂到能見到肉。大約深夜1時下工回房間,洗完澡後才能簡單吃吃飯,已經快3點了,然後開始看書,等聽到送牛奶的腳踏車聲音就知道約4點,趕緊就寢。
早上7點被推進電車,因為車內非常擁擠,被人群擠壓著不可能跌倒,他就站立著補眠。途中須換3次車,9點走進關西大學校門,當時都有強烈的念頭,很想到有空調的圖書館再睡一下,但由於他是研究生,與知名的學者增田涉教授一對一上課,因此從不敢翹課。而他原本不抽菸,但因老師吞雲吐霧,實在受不了,乾脆也學抽菸,「相互薰陶」一番。他並無經濟能力購買香菸,還好光靠收集麻將店的客人遺留之散煙也夠抽了。如此白天上課,夜間辛苦打工,一直到1970年3月才取得學位。
在日本3年多期間,沒有什麼朋友,也無機會結交大學部的女生,心情頗為苦悶。而麻將店的工作令他越來越感到痛苦,整夜在煙霧瀰漫的閉塞房間中聽嘩啦啦搓麻將的噪音,頭痛欲裂,真想跳樓自殺。在此灰暗的生活中,美麗的火柴盒幾乎是他唯一的慰藉,由打掃麻將店無意中撿拾,乃至日後有意識地持續收集,迄至回國時已有約一萬個壓扁火柴盒裝入袋中。
回國時書籍將近百箱,無經費僱請挑夫,只好自行扛上輪船,走在斜板上時,往下一望就是海水,令人膽戰心驚。在所扛的物件中,有一袋容積最大但並不很沉重者就是裝火柴盒的。
張教授回國之後的經過,以及嗣後不得不再流居國外,乃至最後又能回國等事宜,我並非很瞭解,在此暫且不表。但張教授當天特別提及其蒞臨現場的妹妹,那麼多的藏書 (當然也包括那袋火柴盒)多年來都是靠著弟妹們用心的守護,他透露其大妹曾經說過:「我兄哥的書,比我的生命更重要!」,令他非常感念,其實我當天聽聞也很受觸動。他又謙虛地說自己最不善營生,年輕時購書乃至現今自費出書,總是向弟妹伸手,其實他們也明知他無法返還,秀才人情紙一張,當天他將所寫的兩張法書作品現場送給妹妹,實在是很動人的一刻。
總之,那一袋火柴盒在庫房中沉睡了45餘年,如今經過有系統的分類整理,出刊成精美的專書,真是難得。我們不但可藉此欣賞異國特定時空的民間用品之美,更可一窺當時日本社會與經濟發展的相貌。
二次大戰後,日本的復興是以東京為核心的關東地區為優先,因此會有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而在七零年代,發展順序逐漸轉移到以大阪為核心的關西地區,而張教授收集火柴盒的時空,正是關西地區經濟逐漸勃發的時期,就其由社會任意取樣的結果,前五名的火柴盒數量為:餐飲業、金融業、娛樂業、觀光業、石油‧交通業。可見這時代的日本從戰後的製造業,漸漸轉向消費經濟。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等於向世界宣布日本戰後重建已告完成。
此外,另有些很獨特的發現,例如屬於中華料理店的火柴盒不少,但台灣料理者卻只有一家「蓬萊」。大阪萬國博覽會的火柴盒尚有中華民國的國旗在飄揚,這很可能是絕響,因為1971年10月我國由聯合國退出,嗣後難以再看到國旗在國際場合出現。
非常有意思的是,日前張教授請學生們幫忙整理時,很多學生竟然不知道那是什麼。他取出一根尚未由盒中抽掉的火柴試試看,不意真的擦出火苗,燃起來了!學生們驚叫四起。
張教授年輕時的刻苦奮鬥,非常獨特的收藏機緣,時隔約半世紀重見天日的火柴盒,以及現今此精美珍本書的出刊。真是非常難得世間因緣,樂於約略記之,一方面向張教授致上最高的敬意,一方面以此祝朋友萬事如意。
另一本是應鳳凰和陳文發(攝影)送的《台灣文學 花園》(玉山社,2003初版,現9版)。謝謝。
今天無法或無力作3小時會談的摘要,或許牽涉到許多人私事,就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