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0329 2017 三


2017今天才看了此片大部分......感人。人們對福島災難的人為錯失之認識日深......

Homeland (Ieji) - AsianWiki

asianwiki.com/Homeland_(Ieji)
Movie: Homeland (English title) / The Way Home (literal title); Romaji: Ieji; Japanese: 家路 ... Filmingtook place June, 2013 in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Japanese film "Homeland" tiptoes into Fukushima nuclear debate


By Ruairidh Villar and Elaine Lies | TOKYO


.......答:我覺得8000萬到1億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比數字更重要的是總體的發展趨勢。你可以看到信徒和教會在增加。這才是重點。
問:它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答:信任在中國社會裡是一種稀缺物品。如果你看到一群充滿信任感的人,那將是很有吸引力的。基督徒一般會在團體當中表達自己的信仰。大家能找到一種他們一直在尋找的親人般的關係。他們在這裡找到被接受的感覺,和信任。特別是在充滿了背井離鄉的人的城市中,這樣一種我能歸屬於另一個家庭的想法變得很有吸引力。我覺得這是基督教和其他信仰不同的地方。

近年來,中國一直在收緊對宗教團體的監管,地下教會受到迫害這種觀點不絕於耳。不過,專注於研究中國新教議題的傅邦寧認為,這種看法已經「過時」。
「城市中的教會領袖被『請喝茶』(指被安全部門人員約見談話)的情況有大幅增加。官方的策略似乎就是一直盯著點他們——知道他們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
對於中國的基督教,印象裡它受到政府打壓,官方教會和地下教會之間沒有任何往來。實情又是如何?關注中國新教的美國智庫負責人接受採訪,提供了令人意外的答案與思考。
CN.NYTIMES.COM



出門,新生南路中間的杜鵑正茂盛--台大的,已進入"尾聲"。
驚見"南天書局的室內被怪手大摧毀.....隔壁的7-Eleven更妙,員工站在門口,說,電腦當機,無法結帳,暫停營業。......聯經的新書仍一本一本地推出,每月數本,a force。


最近半年,透過曹永洋學長的介紹,認識了楊誠和陳文華學長---兩位都從聯合國退休,都有不錯的著作。這讓我想起日本作家實篤的詩:
要了解一個人,應該跟他相處,最好能細讀他的書,否則談不上起碼的了解。
昨天與殷惠敏夫婦第2次聊天、共食,再細讀他80年代8~9年為《九零年代》寫的專欄選集《雍錫的囚徒》,對楊學長才有點起碼的"認識"。




殷惠敏,本名楊誠,號君實,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1968畢業,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亞洲研究博士,專長現代化理論與國家發展策略,著有檢討中共從蘇聯模式到文革「唯意志論」發展策略的《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楊君實,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編有《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楊君實、杜念中,允晨文化),並出版評論集《錫雍的囚徒》(殷惠敏,允晨文化),以筆名漁父出版評論集《憤怒的雲》(當代)等,前香港《九十年代》「自由神下」專欄作者,評論文字散見港臺報刊,2005年自紐約聯合國總部退休殷惠敏著《誰怕吳國楨?:世襲專制在台緣起緣滅》允晨:2016



 殷惠敏《錫雍的囚徒》允晨文化1990)和《憤怒的雲》(當代)最能表現他的博學。他當時四十多歲,鼎盛期。
我能夠了解殷惠敏寫《被遺忘的一代》卻步具名。這是他岳父家的故事。




1968-69年我高一,可能翻閱過400本書 (省立台中圖書館一天一本)。
我初三時,在台中公園附近的書店立讀羅素的【哲學問題】第一章,眼界大開。
立志走邏輯實證論等路。
1968年讀了殷海光先生的【邏輯新引】。隔了好幾個月,1969年3月,我在中央書局買本石元健譯的【 邏輯引論】,大一水準的書,不過,這本書有作業,所以可以自修,了解自己是否懂得內容。我在不知不覺中讀完該書。當時翻過牟宗三的部定大學用書【理則學】,路線與【邏輯新引】不同,所以只欣賞該書的附錄牟先生的學生寫的關於禪宗的語意分析。
1969年的暑假,先讀【化學】,週期表等知識真了不起,所以決定走自然組--甲組。
我以後沒多少機會在數理邏輯領域自修。Russell and Whitehead's Principia Mathematica (三巨冊)令人生畏!

2016.12.4

人生中的有些書,很難忘,也會令人長嘆:
1968年,我讀完殷海光先生的【邏輯新引】,決心進一步自修:牟宗三先生的部定大學用書{理則學},我只對該書的附錄,他學生也得禪宗的語意分析等有默興趣。又拿起石元建先生編寫的{符號邏輯} (憑記憶,可能有誤),竟然能將各章的習題演練完畢。
1971年我在東海大學圖書館的樓梯間書架看到20世紀初年出版的Russell and Whitehead's Principia Mathematica (三巨冊),我差點頂禮之。
1992年,在美國讀Herbert Simon的回憶錄,內容有他1950年代寫程式"自動"證明Russell and Whitehead's Principia Mathematica書中的某些"定理",Simon寫信給羅素報告此事,羅素的回信很風趣。
2016年12月3日,我參加會議「文學‧思想‧藝術─徐復觀先生學術論壇暨東海大學圖書館典藏徐復觀先生手稿整理計畫成果發表會」,利用時間到東海大學圖書館的希文參考書室,翻了{聖經的地圖集}等書,赫然看到1971年翻過的書Russell and Whitehead's Principia Mathematica,出版一百多年後,書的紙質、裝訂好,竟然還像新書,我眼淚差點奪眶而出,雖然我還讀不懂這套書......
陳忠信 慚愧!在東海時不知圖書館藏有此書。虹橋當年有盜版。

2017.3.29 查 Stephen F. Barker (1927-) ,知道他已經90歲,Wikipedia的著書當中當然沒列這本教科書




我現在的記憶力差了。我20幾年前在企業界的訓練要求會議都要發"紀錄",所以勉力為之:28日 (2017.3.28)下午聊天會: 曹永洋,楊誠、譚愛梅、馮耀明、楊澤泉、鍾漢清。特別感謝Ben Chen的補充。
http://hclectures.blogspot.tw/2017/03/28-2017328.html



14:30,我處有聊天會,歡迎報名參加:曹永洋,楊誠、馮耀明、楊澤泉等先生一起來訪。

1015 曹永洋來電,談 馮耀明
hmymfung@ust.hk


接到天地中原 354
幾年前我在某校捐點錢,從此被列入校訊刊物的郵寄名單。最令人佩服的是,該刊物用心編,每年都有些進步,幾年間就令人刮目相看。


我幾年前就知道李怡先生主持的一分鐘閱讀。
然而沒去其網站。
昨天楊誠先生 (在{九0年代}有專欄過)又提起李先生的這節目。
今天阿邦指引我去主頁:
令人若有所思:
http://app1.rthk.org.hk/elearning/1minreading/index.php?director=1&page=1

英國昨發行新版1英鎊硬幣,是1983年來首度以12邊形設計。新幣一面是女王肖像,另一面則有象徵英格蘭的玫瑰、蘇格蘭的薊花、威爾斯的韭蔥和北愛爾蘭的酢漿草的圖案。 
"In 30 years of minting – and 20 years of mine – there has probably not been any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way we secure coins. This is a big leap for us," Gordon Summers, the chief engraver at the Royal Mint told WIRED.

How is the new pound coin different?








The Royal Mint

沒有留言: